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一、实施依据
(一)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看需要自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从做“社会人”的角度看需要合作。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的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特别有利于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自主与合作相辅相承。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自始至终是将自主与合作同时实施的,这是因为:
首先从学生认知能力来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都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离开了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有些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手足无措。此时,合作学习就尤为重要。但同时,若每一个学生均无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将如何合作?即使在某个能力较强的尖子生的组织下形成了“合作”的样式,但其实质只是由传统的老师包办换成个别学生包办而已,并不能形成既促进团队发展又促进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有效高质合作。
其次,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还较少害羞心理,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害羞心理呈上升趋势。但相对而言,学生在小组内、在同伴间,在合作学习的形式过程中,紧张情绪将大为缓解,害羞心理将更容易克服。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害羞心理一方面是客观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失败的经历。因此,如果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次次的失败将促使其害羞心理的进一步强化。
最后,从课堂教学的效率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可能真正做到“为了一切的学生”,课堂往往成为老师和个别尖子生的舞台。而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集体荣誉感的激励,来自同伴需要你高质量合作的压力)和主体意识的形成(在小组中,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就能尝到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自主与合作并不矛盾,没有自主的合作是依赖,是“拖后腿”;没有合作的自主,是盲目,根本没有空间,两者实质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二 、实施方法
(一)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分好组是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的首要问题。一般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将学生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在新授课时分成四人小组,在练习(如背诵、默写)时分成两人小组,在表演时灵活分组(本文论及的教学策略也以异质分组形式为载体)但在课外辅导时,则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以利于分层辅导。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补充学习素材,而且要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协调好各学习小组间、同一组学生间的关系,控制好整个课堂结构。总的来讲,教师应定位于一个总导演的角色。(每一学习小组的组长是具体的执行导演)
(三)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写作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学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我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我都是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课例展示
下面,以《群鸟学艺》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分组形式:异质四人组
学习过程:
1、指导学生自主充分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读课文、作标注)
2、组织学生围绕课题提问,以问题的形式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要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学会了没有?……我即时把学生的问题在计算机上输入,通过屏幕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
3、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合作学习。读课文,互相正音──交流词语意思、讨论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讨论上述问题,在学习方案表中作好记录──再读课文,做到流利──先完成的小组由组长组织补充学习任务。(如讨论组内同学刚才提出但我建议下一课再解决的问题,好词好句的欣赏等)
4、在我组织下由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5、读课文,看我们自己经过努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了的问题前打上勾。
6、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我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
7、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你能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吗?要是凤凰也来到了“鸟居展”,小燕子会向她说些什么?
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 、一点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的问题还很多,例如:小组学习一般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编组,有时是否可以采用“组内同质(只是相对而言),组间异质”?小组组成人员“同质”与“异质”各有什么利弊?自由组合成的小组适用于哪些场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和频度如何掌握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至于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
一、实施依据
(一)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看需要自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从做“社会人”的角度看需要合作。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的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特别有利于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自主与合作相辅相承。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自始至终是将自主与合作同时实施的,这是因为:
首先从学生认知能力来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都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离开了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有些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手足无措。此时,合作学习就尤为重要。但同时,若每一个学生均无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将如何合作?即使在某个能力较强的尖子生的组织下形成了“合作”的样式,但其实质只是由传统的老师包办换成个别学生包办而已,并不能形成既促进团队发展又促进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有效高质合作。
其次,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还较少害羞心理,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害羞心理呈上升趋势。但相对而言,学生在小组内、在同伴间,在合作学习的形式过程中,紧张情绪将大为缓解,害羞心理将更容易克服。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害羞心理一方面是客观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失败的经历。因此,如果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次次的失败将促使其害羞心理的进一步强化。
最后,从课堂教学的效率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可能真正做到“为了一切的学生”,课堂往往成为老师和个别尖子生的舞台。而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集体荣誉感的激励,来自同伴需要你高质量合作的压力)和主体意识的形成(在小组中,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就能尝到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自主与合作并不矛盾,没有自主的合作是依赖,是“拖后腿”;没有合作的自主,是盲目,根本没有空间,两者实质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二 、实施方法
(一)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分好组是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的首要问题。一般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将学生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在新授课时分成四人小组,在练习(如背诵、默写)时分成两人小组,在表演时灵活分组(本文论及的教学策略也以异质分组形式为载体)但在课外辅导时,则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以利于分层辅导。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补充学习素材,而且要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协调好各学习小组间、同一组学生间的关系,控制好整个课堂结构。总的来讲,教师应定位于一个总导演的角色。(每一学习小组的组长是具体的执行导演)
(三)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写作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学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我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我都是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课例展示
下面,以《群鸟学艺》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分组形式:异质四人组
学习过程:
1、指导学生自主充分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读课文、作标注)
2、组织学生围绕课题提问,以问题的形式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要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学会了没有?……我即时把学生的问题在计算机上输入,通过屏幕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
3、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合作学习。读课文,互相正音──交流词语意思、讨论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讨论上述问题,在学习方案表中作好记录──再读课文,做到流利──先完成的小组由组长组织补充学习任务。(如讨论组内同学刚才提出但我建议下一课再解决的问题,好词好句的欣赏等)
4、在我组织下由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5、读课文,看我们自己经过努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了的问题前打上勾。
6、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我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
7、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你能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吗?要是凤凰也来到了“鸟居展”,小燕子会向她说些什么?
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 、一点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的问题还很多,例如:小组学习一般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编组,有时是否可以采用“组内同质(只是相对而言),组间异质”?小组组成人员“同质”与“异质”各有什么利弊?自由组合成的小组适用于哪些场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和频度如何掌握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至于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