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调查喀喇沁蒙古族特色的皮影艺术特点。了解皮影在于造型、音律等方面特点。研究在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怎样传播和继承。方法:查阅书籍和各类文献,深入当地做调查,询问当地人民发展情况以及继承人。结果:皮影不仅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而且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藝人流动演出等不同途径传播到省外地区,深受他乡群众的喜爱。结论:蒙古族的皮影戏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国内外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特色;皮影特色;造型;民间艺术
一、历史起源
蒙古族皮影源于滦州影。滦州影兴起于明万历年间,至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蒙古族皮影属滦州影体系中的西路影,西路影语音较直,唱腔讲究快马轻刀,干净利落,节奏较快。
滦州皮影在关东始创,于河北快速发展,在明朝后期,由于通商、流民等因素传入关外。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皮影文化伴随其中。
根据业内人士考证,滦州皮影主要经由三条主要通道传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一是从乐亭经渤海北上流传到丹东、大连;二是出山海关经锦州流传到东北及内蒙;三是由迁安、迁西出冷口,经青龙、宽城逐步流向关外;四是出京东,经喜峰口流传到承德、平泉、凌源等地。流传到各地的滦州皮影,因受地域文化影响,除影人造型、用料、雕刻、色彩、装置和卷本大体相同外,其它如声腔音乐、演唱风格、白话韵味等都加杂进了地域文化因素,呈现出风格各异的不同支派。以凌源皮影为例,具有演唱快马轻刀、道白方言韵味浓厚的乡土特点,成为本土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二、艺术特点
(一)造型特点
皮影戏中的影人作为整个表演中的主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蒙古族皮影戏的影人与内地相比,其柔软程度更佳,并且颜色鲜明,极具民俗风情,除却在皮影戏中外,还有很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蒙古族皮影雕刻用的是驴皮。选择上好的驴皮,是刻出好皮影的关键和前提。皮影雕刻大师徐积山认为:1至3岁的驴,其皮质量最好,柔韧度强,使用率高;4至6岁的驴皮,柔韧度就较差,特别是驴肚子处的皮,皮质太皱,使用率低,只能用三分之二。皮影雕刻艺人喜欢用略薄一些的皮子。这样的皮子刻出来的影人儿,透光度强,色彩艳丽,玲珑剔透。一张皮子怎样合理使用,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乱用。雕刻影人有固定的图样,行话叫影谱。雕刻艺人凭着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功力,按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的原则,运用阴刻、阳刻并重的雕刻方法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一张驴皮肋骨边不薄不厚又透明的皮子用来刻头茬,平整而略软部位刻上身和腰节。这样合理搭配用料刻出的影人,坐、卧、转身、抬胳膊、扬手等动作灵活,易于操作;驴的脖头、大腿及股子皮,因为皮质较厚,只能用来刻桌、椅、床、帐及云片等影件。一个影人,下身用皮要厚,上身用皮要薄。这就是雕刻影人选皮的一般规律。
人物的头部多为正侧位造型,以顶、额、鼻、颚、后脑为轮廓构图,只刻划出一边脸和一只眼,因此民间把看皮影戏戏称为“两只眼看一只眼”。文生和旦角的面部基本上是阳刻素面,人物显得眉清目秀;花脸和丑角的头面多是阴刻实脸,眉、眼、口、鼻都有脸谱化的夸张变形。特殊人物的身体部位也有夸张和变形,如手臂腿脚等肌肉隆起、青筋裸露、额头突出,以显示出人物的特殊性格。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人物的头面部来展示,通过五官塑造性格,吊眉显示阳刚之气,平眉展现阴柔之美,实脸圆嘴表现的是丑角诙谐幽默之态。因此有“通天鼻,眉线高挑,眉梢弯曲回收与细长的丹凤眼相连,樱桃小口,下巴尖翘,五分脸,七分装”的审美效果。
常言道,手巧不如家什妙。蒙古族皮影的雕刻工具主要有凿眼工具和刀具两大类。凿眼工具分为圆形的、半圆的、套花的等10种左右。刀具分为平刀和尖刀,有20余种。平刀用来雕刻龟板、鱼鳞、“3”字等形状;尖刀用于雕刻特别细小的花形;半尖刀用来刻头发、胡须等。在雕刻艺人当中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形象生动地总结了雕刻技巧:刻花形——做活先把眼眼打,然后再把框框画;雕雪花——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刻出来,雕成雪花花;刻字——刻字先把四方画,横竖交叉就成了;刻旦角——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刻丑角——想笑,嘴角翅;刻头帽——先刻帽,后刻脸,最后再刻鼻子线。
影人儿刻好后,就要上色。主要有五种颜色:红、绿、黄、黑、白。蒙古族皮影以大红大绿为主调,用黑色做为过度色,常用桃红色、黑色勾勒线条,以分出层次。轻易不用紫色,实在分不出层次才用紫色。给影人着色不是随心所欲,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定颜色。比如,包公、张飞等以黑色为主;民间已定型人物的颜色基本是固定的,如猪八戒主色为黑,孙悟空主色为黄,关公绿袍红脸;皇帝以黄色为主调,米黄、棕黄、深黄,分别为年轻、中年、老年皇帝服饰的不同颜色。一般的小生、小旦用色随意性较大,可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和艺人对人物的理解着色。
(二)卷本和唱腔特点
以前,唱影的影匠多为男人,基本看不到有女人唱影。蒙古族皮影戏中的人物,归纳起来有生、小、大、髯、丑五大类。男人唱“小”,有时就要掐着喉咙唱,把喉结处的一块皮揪得老长,才能出来特殊的效果。前台观众听到的弯眉素面的妖美女子细润滑溜的柔腔浪调,其实就是这些憨粗的爷们儿掐着喉咙、暴着青筋制造出来的。
戏和影是构成皮影戏的两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从戏上看,皮影的戏文和唱腔受东北二人转、民歌的影响,唱腔较滦州影戏粗犷豪放,短促平直。唱辞格律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锦、三赶七等相当成熟的模式。不同的唱辞结构,有不同的旋律和效果,适应塑造形象各异的人物角色。
滦洲影戏的唱腔,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了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小调、叫卖调、哭丧调,又借鉴了兄弟剧种的声腔音乐,最终成为现在独树一帜又十分完美的板腔体声腔音乐。
蒙古族皮影戏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词格韵脚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词格韵脚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韵。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锦之分。除了生、旦、净、丑基本声腔外,还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调和凄凉调。 慢板是皮影戏的主要板式,艺人们又称大板。节奏型是一板三眼,即4/4的节拍。在实际演唱中根据不同的情节又分为大慢板(每分钟约20—40拍)、中慢板(每分钟约40—60拍)、紧慢板(每分钟约60—80拍)。一个唱段中,又分上下句(又称曲头)、数唱(又称曲身)、锁板(又称曲屋)。女腔慢板(老旦唱生腔除外)曲头上句落“6”,即羽调式,下句落“1”,即宫调式,锁板尾句也落“1”,从中可看出旦角慢板是羽、宫交替调式。男腔慢板,曲头上句落“1”为宫调式,下句落“2”为商调式,所以说男腔慢板是宫、商交替调式。慢板,在皮影戏中演唱速度徐缓,节奏平稳,腔调丰富曲折,旋律性强,长于内心描述、景物描写和平缓的叙事。
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节奏型是一板一眼,即2/4的节拍(每分钟约60—100拍)。上下句及锁板句的落音与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戏各行当、各种词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对唱叙事都可应用,也是行内熟知易学的板式。
常用的板式之三,快板。快板有板无眼,即1/4的节拍。调式与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演唱形式(每分钟约100—120拍),适于表现紧急、激愤的情感。
常用板式之四,散板。它类似摇板,无板无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韵,如数如唱,适于表达激昂、愤忾的场面。
悲调,在皮影戏中旦行多用。表现生离死别、痛不欲生、声泪俱下、嚎啕大哭的情节。演唱时多由哭头转为大悲。实践中多是由:“我的夫哇”、“我的娘啊”等引入,接唱散板哭腔。哭腔唱词有时两句,有时四句。无论是两句还是四句,都是在唱词尾句的下半句转入大悲调。多为一板三眼,4/4的节拍,基本节奏型是每句两小节,上下句多为板后起,末眼落。上句落“5”,为徵调式,下句落“2”,为商调式。数唱结音落“2”,同为商调式。
凄凉调,在凌源皮影界又称作老韵、凄凉韵、路途悲等。这是旦行专门用来表达凄凉悲惨、有泪无声、悲切冷落情感专用唱腔。它速度徐缓,每分钟约40—50拍,上句落“6”,下句落“1”,是羽、宫交替调式,其音乐形象、行进旋律中“4”音频现,这是突出特点。如今,评剧的“凡”字大慢板,就是由皮影戏的凄凉调演化而成。
蒙古族皮影的演唱及发声方法与甘、陕皮影戏不同。蒙古族是翻卷(影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陕皮影是肚转,不看本,流口演唱。蒙古族皮影戏班从前都是男演员,无论唱什么行当都掐嗓演唱,音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直到1958年才有女皮影艺人登台。而甘、陕皮影利用本背功结合的发声方法,一人演唱各种行当。
据考,滦洲皮影戏1938年前是小三弦伴奏,1940年以后改用四弦伴奏。据凌源刀尔登乡失目艺人赵玉香口述(1972年讲,韩琢记录):他1938年以前是用三弦伴奏,1938年至1940年,唱生、髯用三弦来伴,唱小儿(即旦行)则用四弦伴奏,1940年以后全改为四弦伴奏。至今,皮影戏仍以四弦为主弦,民间小影班只有一把四弦,民间稍大的影班或是公有制皮影团(队)才配有扬琴、三弦、笙、中胡等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其它乐件协同四弦搂腔打挂儿,烘托气氛。
与皮影戏声腔血肉相连不可分离的是皮影戏的唱词,皮影戏独特的词格,决定着皮影戏的声腔。在皮影戏的词格中除七字言、十字赋(即二二三切句的七字句、三三四切句或三四三切句的十字句)和兄弟剧种有相同点之外,“三字经”、“五字锦”、“大金边儿”、“小金边”、“三赶七”等均是皮影戏独有的词格。不同行当又有不同唱法,有着不同的韵味。就七字言、十字赋而言,各行当演唱时虽字数相同,但所用辙韵不同。其它剧种唱词,头句定辙,二句押韵,两句尾字都是平声。而皮影戏唱词上下句是上仄下平,因受固定腔调的制约,上句必须落仄声字,此乃皮影戏唱词的一大特点。
三、主要价值
蒙古族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的一个支脉,相传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一)历史价值:皮影戏是诸多民间戏曲中历史最久的剧种,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据史料记载,皮影艺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唐代已在宮廷中大量上演,宋代已十分盛行;早在十三世纪就已传入南亚,十八世纪传入欧洲,被誉为电影的前身。它的民间性、独特性和口传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之一。因此,抢救保护好凌源皮影,对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1、皮影的音乐、乐器、演唱、影人和影件的刻制、皮影造型等独具特色。2、在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皮影戏与蒙古族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已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3、在蒙古族,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皮影不仅仅是当地及周边群众喜闻乐见的纯民间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发利用价值:1、蒙古族皮影,以凌源为例。凌源皮影在国内外影较大,凌源市委、市政府正在精心打造凌源皮影这张金色的文化名片。2、线条流畅、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影人、影件雕刻艺术品已走入市场,颇受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青睐。新成立的凌源皮影保护研发中心正从包装、规模、品牌上下功夫,力争将皮影雕刻艺术品打造成凌源旅游纪念品,最终为凌源皮影保护基金注入更多的资本,开发前景可观。3、凌源自1980年开始搜集、整理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可为全国之最。
四、传承发展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经济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有利时机,发挥优势、大胆创新,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结合凌源实际推进皮影产业发展,大力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带动全市服务业的大发展,实现凌源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围绕这一发展思路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推广。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开辟皮影振兴专栏节目;在文化馆、博物馆开辟皮影艺术展区,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员参观学习;定期组织皮影调演、比赛等活动,丰富城乡人群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宣传皮影产业发展推进情况,营造皮影产业发展的良好宣传舆论氛围。
二是引进市场机制。提倡和鼓励民间资金、民间艺人自主投资兴办皮影文化产业公司。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创新,把原来小门小户的“皮影班子”和皮影演出团体整合为皮影演出艺术公司,做大做强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资金从事皮影文化产业开发,建立民间皮影艺术发展基金。通过民间组织管理形式和资金筹措机制促进皮影产业繁荣发展。
三是开发产业链条。皮影文化产业链条长、形式多样,开发前景广阔。首先,要通过皮影演出创效益。组织引导现有“影班儿”和演出团体不断提高演艺水平,抓好本地区演出,同时向周边地区、外省市扩展,与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到港澳台、东南亚和美洲欧洲等地区和国家演出。通过演出扩大影响、创造效益。其次,借鉴唐山等外地经验,组织我市皮影演出团和优秀演艺人员录制和发行光盘,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创造丰厚的效益。第三,开发生产皮影工艺品及衍生产品。第四,创办区域性皮影民间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市场。在大力开发皮影工艺品的同时,发挥凌源及周边地区的产业优势,实行产业联动,进行剪纸、书法、绘画、撰刻、刺绣、宫灯、玉雕、石雕、化石、古玩等系列产品开发。尝试建立辽西北地区区域皮影系列民间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市场,给这些产品创造充分展示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和空间。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提高工艺水平和创作加工水平,提升产业档次,做大做强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第五,向影视拍摄要效益。已经挖掘整理出400多部皮影影卷,其中有无数个神仙鬼怪故事、正史野史故事、民间离奇传说故事,这些“故事”资源是皮影艺术形式所固有的,十分珍贵。可将其整理编攥和拍摄成现代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和“小人书”故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其文学艺术价值不可多得,市场价值无可估量。第六,加快皮影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把凌源逐步建设成集影卷收藏、皮影演出、影人雕刻、影視拍摄、皮影动漫制作、艺术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皮影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皮影文化产业名城。
参考文献:
[1]哈达清格.凌源县志[J].朝阳:凌源志史办公室,2001.
[2]韩琢.凌源皮影音乐简介[M].朝阳:朝阳地方文化局剧目室,1984.
[3]张军.滦州皮影戏的传播方式与途径[R].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籍学术研讨会,2010(8).
[4]杨雪英.辽宁凌源皮影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2008(10).
[5]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河北:文物出版社,2007.
[6]曹洋,李阳.凌源皮影说不尽的光影魅力[J].2011(5):60-62.
[7]沈珉.中国传统皮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蒙古族特色;皮影特色;造型;民间艺术
一、历史起源
蒙古族皮影源于滦州影。滦州影兴起于明万历年间,至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蒙古族皮影属滦州影体系中的西路影,西路影语音较直,唱腔讲究快马轻刀,干净利落,节奏较快。
滦州皮影在关东始创,于河北快速发展,在明朝后期,由于通商、流民等因素传入关外。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皮影文化伴随其中。
根据业内人士考证,滦州皮影主要经由三条主要通道传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一是从乐亭经渤海北上流传到丹东、大连;二是出山海关经锦州流传到东北及内蒙;三是由迁安、迁西出冷口,经青龙、宽城逐步流向关外;四是出京东,经喜峰口流传到承德、平泉、凌源等地。流传到各地的滦州皮影,因受地域文化影响,除影人造型、用料、雕刻、色彩、装置和卷本大体相同外,其它如声腔音乐、演唱风格、白话韵味等都加杂进了地域文化因素,呈现出风格各异的不同支派。以凌源皮影为例,具有演唱快马轻刀、道白方言韵味浓厚的乡土特点,成为本土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二、艺术特点
(一)造型特点
皮影戏中的影人作为整个表演中的主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蒙古族皮影戏的影人与内地相比,其柔软程度更佳,并且颜色鲜明,极具民俗风情,除却在皮影戏中外,还有很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蒙古族皮影雕刻用的是驴皮。选择上好的驴皮,是刻出好皮影的关键和前提。皮影雕刻大师徐积山认为:1至3岁的驴,其皮质量最好,柔韧度强,使用率高;4至6岁的驴皮,柔韧度就较差,特别是驴肚子处的皮,皮质太皱,使用率低,只能用三分之二。皮影雕刻艺人喜欢用略薄一些的皮子。这样的皮子刻出来的影人儿,透光度强,色彩艳丽,玲珑剔透。一张皮子怎样合理使用,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乱用。雕刻影人有固定的图样,行话叫影谱。雕刻艺人凭着自身的艺术风格和功力,按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的原则,运用阴刻、阳刻并重的雕刻方法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一张驴皮肋骨边不薄不厚又透明的皮子用来刻头茬,平整而略软部位刻上身和腰节。这样合理搭配用料刻出的影人,坐、卧、转身、抬胳膊、扬手等动作灵活,易于操作;驴的脖头、大腿及股子皮,因为皮质较厚,只能用来刻桌、椅、床、帐及云片等影件。一个影人,下身用皮要厚,上身用皮要薄。这就是雕刻影人选皮的一般规律。
人物的头部多为正侧位造型,以顶、额、鼻、颚、后脑为轮廓构图,只刻划出一边脸和一只眼,因此民间把看皮影戏戏称为“两只眼看一只眼”。文生和旦角的面部基本上是阳刻素面,人物显得眉清目秀;花脸和丑角的头面多是阴刻实脸,眉、眼、口、鼻都有脸谱化的夸张变形。特殊人物的身体部位也有夸张和变形,如手臂腿脚等肌肉隆起、青筋裸露、额头突出,以显示出人物的特殊性格。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人物的头面部来展示,通过五官塑造性格,吊眉显示阳刚之气,平眉展现阴柔之美,实脸圆嘴表现的是丑角诙谐幽默之态。因此有“通天鼻,眉线高挑,眉梢弯曲回收与细长的丹凤眼相连,樱桃小口,下巴尖翘,五分脸,七分装”的审美效果。
常言道,手巧不如家什妙。蒙古族皮影的雕刻工具主要有凿眼工具和刀具两大类。凿眼工具分为圆形的、半圆的、套花的等10种左右。刀具分为平刀和尖刀,有20余种。平刀用来雕刻龟板、鱼鳞、“3”字等形状;尖刀用于雕刻特别细小的花形;半尖刀用来刻头发、胡须等。在雕刻艺人当中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形象生动地总结了雕刻技巧:刻花形——做活先把眼眼打,然后再把框框画;雕雪花——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刻出来,雕成雪花花;刻字——刻字先把四方画,横竖交叉就成了;刻旦角——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刻丑角——想笑,嘴角翅;刻头帽——先刻帽,后刻脸,最后再刻鼻子线。
影人儿刻好后,就要上色。主要有五种颜色:红、绿、黄、黑、白。蒙古族皮影以大红大绿为主调,用黑色做为过度色,常用桃红色、黑色勾勒线条,以分出层次。轻易不用紫色,实在分不出层次才用紫色。给影人着色不是随心所欲,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定颜色。比如,包公、张飞等以黑色为主;民间已定型人物的颜色基本是固定的,如猪八戒主色为黑,孙悟空主色为黄,关公绿袍红脸;皇帝以黄色为主调,米黄、棕黄、深黄,分别为年轻、中年、老年皇帝服饰的不同颜色。一般的小生、小旦用色随意性较大,可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和艺人对人物的理解着色。
(二)卷本和唱腔特点
以前,唱影的影匠多为男人,基本看不到有女人唱影。蒙古族皮影戏中的人物,归纳起来有生、小、大、髯、丑五大类。男人唱“小”,有时就要掐着喉咙唱,把喉结处的一块皮揪得老长,才能出来特殊的效果。前台观众听到的弯眉素面的妖美女子细润滑溜的柔腔浪调,其实就是这些憨粗的爷们儿掐着喉咙、暴着青筋制造出来的。
戏和影是构成皮影戏的两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从戏上看,皮影的戏文和唱腔受东北二人转、民歌的影响,唱腔较滦州影戏粗犷豪放,短促平直。唱辞格律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锦、三赶七等相当成熟的模式。不同的唱辞结构,有不同的旋律和效果,适应塑造形象各异的人物角色。
滦洲影戏的唱腔,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了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小调、叫卖调、哭丧调,又借鉴了兄弟剧种的声腔音乐,最终成为现在独树一帜又十分完美的板腔体声腔音乐。
蒙古族皮影戏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词格韵脚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词格韵脚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韵。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锦之分。除了生、旦、净、丑基本声腔外,还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调和凄凉调。 慢板是皮影戏的主要板式,艺人们又称大板。节奏型是一板三眼,即4/4的节拍。在实际演唱中根据不同的情节又分为大慢板(每分钟约20—40拍)、中慢板(每分钟约40—60拍)、紧慢板(每分钟约60—80拍)。一个唱段中,又分上下句(又称曲头)、数唱(又称曲身)、锁板(又称曲屋)。女腔慢板(老旦唱生腔除外)曲头上句落“6”,即羽调式,下句落“1”,即宫调式,锁板尾句也落“1”,从中可看出旦角慢板是羽、宫交替调式。男腔慢板,曲头上句落“1”为宫调式,下句落“2”为商调式,所以说男腔慢板是宫、商交替调式。慢板,在皮影戏中演唱速度徐缓,节奏平稳,腔调丰富曲折,旋律性强,长于内心描述、景物描写和平缓的叙事。
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节奏型是一板一眼,即2/4的节拍(每分钟约60—100拍)。上下句及锁板句的落音与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戏各行当、各种词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对唱叙事都可应用,也是行内熟知易学的板式。
常用的板式之三,快板。快板有板无眼,即1/4的节拍。调式与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演唱形式(每分钟约100—120拍),适于表现紧急、激愤的情感。
常用板式之四,散板。它类似摇板,无板无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韵,如数如唱,适于表达激昂、愤忾的场面。
悲调,在皮影戏中旦行多用。表现生离死别、痛不欲生、声泪俱下、嚎啕大哭的情节。演唱时多由哭头转为大悲。实践中多是由:“我的夫哇”、“我的娘啊”等引入,接唱散板哭腔。哭腔唱词有时两句,有时四句。无论是两句还是四句,都是在唱词尾句的下半句转入大悲调。多为一板三眼,4/4的节拍,基本节奏型是每句两小节,上下句多为板后起,末眼落。上句落“5”,为徵调式,下句落“2”,为商调式。数唱结音落“2”,同为商调式。
凄凉调,在凌源皮影界又称作老韵、凄凉韵、路途悲等。这是旦行专门用来表达凄凉悲惨、有泪无声、悲切冷落情感专用唱腔。它速度徐缓,每分钟约40—50拍,上句落“6”,下句落“1”,是羽、宫交替调式,其音乐形象、行进旋律中“4”音频现,这是突出特点。如今,评剧的“凡”字大慢板,就是由皮影戏的凄凉调演化而成。
蒙古族皮影的演唱及发声方法与甘、陕皮影戏不同。蒙古族是翻卷(影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陕皮影是肚转,不看本,流口演唱。蒙古族皮影戏班从前都是男演员,无论唱什么行当都掐嗓演唱,音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直到1958年才有女皮影艺人登台。而甘、陕皮影利用本背功结合的发声方法,一人演唱各种行当。
据考,滦洲皮影戏1938年前是小三弦伴奏,1940年以后改用四弦伴奏。据凌源刀尔登乡失目艺人赵玉香口述(1972年讲,韩琢记录):他1938年以前是用三弦伴奏,1938年至1940年,唱生、髯用三弦来伴,唱小儿(即旦行)则用四弦伴奏,1940年以后全改为四弦伴奏。至今,皮影戏仍以四弦为主弦,民间小影班只有一把四弦,民间稍大的影班或是公有制皮影团(队)才配有扬琴、三弦、笙、中胡等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其它乐件协同四弦搂腔打挂儿,烘托气氛。
与皮影戏声腔血肉相连不可分离的是皮影戏的唱词,皮影戏独特的词格,决定着皮影戏的声腔。在皮影戏的词格中除七字言、十字赋(即二二三切句的七字句、三三四切句或三四三切句的十字句)和兄弟剧种有相同点之外,“三字经”、“五字锦”、“大金边儿”、“小金边”、“三赶七”等均是皮影戏独有的词格。不同行当又有不同唱法,有着不同的韵味。就七字言、十字赋而言,各行当演唱时虽字数相同,但所用辙韵不同。其它剧种唱词,头句定辙,二句押韵,两句尾字都是平声。而皮影戏唱词上下句是上仄下平,因受固定腔调的制约,上句必须落仄声字,此乃皮影戏唱词的一大特点。
三、主要价值
蒙古族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的一个支脉,相传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一)历史价值:皮影戏是诸多民间戏曲中历史最久的剧种,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据史料记载,皮影艺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唐代已在宮廷中大量上演,宋代已十分盛行;早在十三世纪就已传入南亚,十八世纪传入欧洲,被誉为电影的前身。它的民间性、独特性和口传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之一。因此,抢救保护好凌源皮影,对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1、皮影的音乐、乐器、演唱、影人和影件的刻制、皮影造型等独具特色。2、在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皮影戏与蒙古族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已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3、在蒙古族,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皮影不仅仅是当地及周边群众喜闻乐见的纯民间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发利用价值:1、蒙古族皮影,以凌源为例。凌源皮影在国内外影较大,凌源市委、市政府正在精心打造凌源皮影这张金色的文化名片。2、线条流畅、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影人、影件雕刻艺术品已走入市场,颇受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青睐。新成立的凌源皮影保护研发中心正从包装、规模、品牌上下功夫,力争将皮影雕刻艺术品打造成凌源旅游纪念品,最终为凌源皮影保护基金注入更多的资本,开发前景可观。3、凌源自1980年开始搜集、整理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可为全国之最。
四、传承发展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经济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有利时机,发挥优势、大胆创新,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结合凌源实际推进皮影产业发展,大力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带动全市服务业的大发展,实现凌源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围绕这一发展思路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推广。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开辟皮影振兴专栏节目;在文化馆、博物馆开辟皮影艺术展区,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员参观学习;定期组织皮影调演、比赛等活动,丰富城乡人群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宣传皮影产业发展推进情况,营造皮影产业发展的良好宣传舆论氛围。
二是引进市场机制。提倡和鼓励民间资金、民间艺人自主投资兴办皮影文化产业公司。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创新,把原来小门小户的“皮影班子”和皮影演出团体整合为皮影演出艺术公司,做大做强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资金从事皮影文化产业开发,建立民间皮影艺术发展基金。通过民间组织管理形式和资金筹措机制促进皮影产业繁荣发展。
三是开发产业链条。皮影文化产业链条长、形式多样,开发前景广阔。首先,要通过皮影演出创效益。组织引导现有“影班儿”和演出团体不断提高演艺水平,抓好本地区演出,同时向周边地区、外省市扩展,与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到港澳台、东南亚和美洲欧洲等地区和国家演出。通过演出扩大影响、创造效益。其次,借鉴唐山等外地经验,组织我市皮影演出团和优秀演艺人员录制和发行光盘,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创造丰厚的效益。第三,开发生产皮影工艺品及衍生产品。第四,创办区域性皮影民间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市场。在大力开发皮影工艺品的同时,发挥凌源及周边地区的产业优势,实行产业联动,进行剪纸、书法、绘画、撰刻、刺绣、宫灯、玉雕、石雕、化石、古玩等系列产品开发。尝试建立辽西北地区区域皮影系列民间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市场,给这些产品创造充分展示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和空间。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提高工艺水平和创作加工水平,提升产业档次,做大做强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第五,向影视拍摄要效益。已经挖掘整理出400多部皮影影卷,其中有无数个神仙鬼怪故事、正史野史故事、民间离奇传说故事,这些“故事”资源是皮影艺术形式所固有的,十分珍贵。可将其整理编攥和拍摄成现代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和“小人书”故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其文学艺术价值不可多得,市场价值无可估量。第六,加快皮影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把凌源逐步建设成集影卷收藏、皮影演出、影人雕刻、影視拍摄、皮影动漫制作、艺术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皮影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皮影文化产业名城。
参考文献:
[1]哈达清格.凌源县志[J].朝阳:凌源志史办公室,2001.
[2]韩琢.凌源皮影音乐简介[M].朝阳:朝阳地方文化局剧目室,1984.
[3]张军.滦州皮影戏的传播方式与途径[R].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籍学术研讨会,2010(8).
[4]杨雪英.辽宁凌源皮影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2008(10).
[5]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河北:文物出版社,2007.
[6]曹洋,李阳.凌源皮影说不尽的光影魅力[J].2011(5):60-62.
[7]沈珉.中国传统皮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