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及对策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随时可能发生的没有预料的重大疫情或者群体性的疾病。由于其发生具有不可预料性和突然性,因此,如果缺乏相应的应急措施,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其对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但就我国目前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反思入手,理论联系实际给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反思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52-0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等往来日益密切,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日益频繁,例如,几年前爆发的非典病毒,禽流感,5.12汶川特大型地震等。因此,任何国家和政府都应该将应对突发公共衛生事件提上日程。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应对措施和应对实力来看,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已时不我待。
  1 简述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反思
  1.1 相关的体制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体系,还停留在过去的机制上,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调整。而过去的体制是相对于单一病种而言的,比较分散的防疫体系。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与如今的社会背景严重的不符合。长久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几乎完全由卫生行政部门独揽大权。对于政府以及其他部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划分,这就使得整个体制处在一种看似有序实则无序的管理中。
  1.2 整体应对能力太差
  毋庸置疑,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第一时间,很考验相关部门的应激反应和应对能力,但就我国目前的反应能力而言还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在信息处理方面,我国一直实行疫情同机密一样,鲜少公开处理过程和相应的结果,即使公开也是片面的数字,缺乏说服力,导致基层的应急部门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进而影响了处理进度。
  其次,在预警能力和应急预案方面,是非常欠缺的。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的预警方面,存在着认识上不足和投入上的欠缺,大多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完备的方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往往会措手不及,现场制定措施。这些无疑拖延了处理时间,影响了处理效果。比如,在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由于应急上的不足,致使很多医护人员缺乏相关的保护而感染病毒甚至殉职。
  1.3 投入资金过于有限,民众重视度弱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在人均卫生的投资方面位列于全球倒数第四位。可见,我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实在是微乎其微。顾名思义,公共卫生应该得到国家的充分供给和保障,然而我国的投入还远远不足,直接影响着疫情的处理速度和效率。再加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民众认识不足,防范能力差。由于民众的不重视,导致公共卫生事业人才匮乏,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
  2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具体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应急反应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体制,首先需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将为人民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上,建立健全公共安全设施,加强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为公共问题提供物质保障,对一些潜在的公共问题进行及时的排查和解决。最后,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的基层结构体系和应急机构,这样更有利于协助和监督政府的执行力,并且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的派出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及时解决。
  2.2 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注重宣传
  任何一个完善的体制和机构,都离不开足够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专业化培训,与多部门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组织机构,加强财政投资,和有关物资的储备,做好预案。可以充分的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相关宣传,加强民众的重视度,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预自我警应急意识,真正的将工作落实到群众中去。
  2.3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监督措施
  为了防止突发事件毫无征兆的发生,就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检测工作,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尽量减少影响范围,减弱危害性。为了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划入法律范畴和政府职员考核范畴,对于因私人问题导致的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后果要及时咎责,严重的要给予法律制裁。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清晰认识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不足,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体系,建立起完备的应急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实施有序高效的救援措施和保障措施,及时的对相关群众进行抢救,最大限度上的减少经济损害和人员伤亡。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仁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刘艳蓉.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03).
  [3]李名杰.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影响。方法 随机把14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 干预组90.27%的患者不同程度掌握了饮食治疗的相关知识,与对照组的76.38%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干预组患者认知行为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
【摘 要】 目的 探讨合并症对乳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的影响情况。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0例乳腺癌无合并症患者,并收集100例乳腺癌有合并症患者,设置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对患者化疗方案选择的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更加倾向于使用一种药物的化疗方案。但两组患者的病理分级、淋巴结状态以及肿瘤大小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