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秋天,我这个15岁的小男生,在贵阳一中初中毕业后,因为当时的政策规定省内的中学生不允许报考外省高一级学校,所以,我便报考了校址在贵阳花溪的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附属美术中专部, 在那里学画画。
进入美术学府专门学画画,是我从小就立下的志向。所以,如愿以偿成为美术学子后,我学习特别用功。那时,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无忧无虑的我们,脑袋瓜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画画还是画画,其他杂念、杂事一点都装不进去。
除了课堂上努力学习绘画理论外,课外,尤其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几乎全都是与同学们一起,背着画夹到周围的民族村寨、花溪街头或风景秀丽的花溪公园去写生。我们走村串寨,画春天的耕耘播种、画秋天的丰收、画村寨各型各色的民居和小院风光,画山谷的小桥流水,画街道一旁的小店,画悠闲自得的老人和小孩。
更让人难以忘怀和激动万分的,是贵州冬天里难得期待的一场大雪,每每等来瑞雪,我们自然高兴万分,你追我赶从小道打到山坡,从山坡打到田野,像是热身一样,一场雪仗下来,便顶风冒雪坐下,欣赏公园里那难得一见的、大雪压青松的美妙景色,然后找到灵感,依次将它们画下来。那种惬意,直到如今依旧那样令人回味。
有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同寝室的几个同学一起,像往常一样,又来到了位于花溪公园后面碧云窝下的平桥写生。
深秋的山野,花溪河两岸层林各色,红、黄、橙、绿尽染碧空。靠近水边的林木依然绿得那样执著,碧绿的水面很平静,就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描绘的那样“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景色美不胜收。这是我们最喜欢来这里画写生画的季节。
我们从学校走到平桥时,已是上午9点钟了。深秋的阳光正好照射到我们身上,暖洋洋的,也为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不少光彩。我们各自选好位置后,就坐到帆布小马扎上将画夹打开来,取出画纸,开始作画。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目光注意到有几个路人慢慢走近了我们,分别站在我们身后不远的田坎上。好像是在观赏风景,又好像是在议论我们几个画画的青年学生。
我一时间也没有介意。因为,以往我们出来写生,也常有路人围着我们,看我们画画。
我们都继续画着我们各自的画。
不一会儿,有人先发话了:“这几个年轻人画得很不错嘛!”耳边传来的声音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这会是谁呢?”
我转过头一看,一个微笑着的、在电影和报刊上见过好多回的慈祥身影,竟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啊!是周总理!”我惊奇得立即从小马扎上蹦起来,十分腼腆地对着总理笑。
总理走下田坎,从我手中接过画夹,双手将画夹举得离眼睛远一点,又歪着头看了看,说:“年轻人,花溪的景致很美,你们的写生画也画得很不错。是哪个学校的呀?”
我回答说:“是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中专部的。”
总理又问:“教你们的老师是哪几位先生?”
这时,其他几位同学也都高兴地围拢到总理身边。
我告诉总理,教我们的老师有宋吟可、王渔父、方小石、孟光涛、刘希文、麦放明、杨秀涛、柴祖荫、吴逸波、陈宁康、黄白清、吴家华等,好多好多先生哩,他们都是贵州很有名的大画家!
总理听我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串画家,马上赞叹道:“啊,贵州有这么多大画家很好嘛!花溪这个地方很美,我记得抗战时期,从法国留洋回来的大画家徐悲鸿先生就曾经在这里住过。我以后说不定也要请你们的老师到北京去画几幅画哩。”
然后,总理又看了看其他两位同学的画,就说不打搅啦,叫我们继续画,便与陪同的人员一起走上平桥,往宾馆方向去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我们这样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
大约过了个把月,报纸上才登出周恩来总理偕同夫人邓颖超到贵州视察的消息。再后来,大约又过了两年多,我的几位老师果然应邀到北京,为人民大会堂画了几幅大型壁画,还设计制作了几件十分精美的蜡染工艺品,装饰人民大会堂里的贵州厅。
进入美术学府专门学画画,是我从小就立下的志向。所以,如愿以偿成为美术学子后,我学习特别用功。那时,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无忧无虑的我们,脑袋瓜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画画还是画画,其他杂念、杂事一点都装不进去。
除了课堂上努力学习绘画理论外,课外,尤其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几乎全都是与同学们一起,背着画夹到周围的民族村寨、花溪街头或风景秀丽的花溪公园去写生。我们走村串寨,画春天的耕耘播种、画秋天的丰收、画村寨各型各色的民居和小院风光,画山谷的小桥流水,画街道一旁的小店,画悠闲自得的老人和小孩。
更让人难以忘怀和激动万分的,是贵州冬天里难得期待的一场大雪,每每等来瑞雪,我们自然高兴万分,你追我赶从小道打到山坡,从山坡打到田野,像是热身一样,一场雪仗下来,便顶风冒雪坐下,欣赏公园里那难得一见的、大雪压青松的美妙景色,然后找到灵感,依次将它们画下来。那种惬意,直到如今依旧那样令人回味。
有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同寝室的几个同学一起,像往常一样,又来到了位于花溪公园后面碧云窝下的平桥写生。
深秋的山野,花溪河两岸层林各色,红、黄、橙、绿尽染碧空。靠近水边的林木依然绿得那样执著,碧绿的水面很平静,就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描绘的那样“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景色美不胜收。这是我们最喜欢来这里画写生画的季节。
我们从学校走到平桥时,已是上午9点钟了。深秋的阳光正好照射到我们身上,暖洋洋的,也为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不少光彩。我们各自选好位置后,就坐到帆布小马扎上将画夹打开来,取出画纸,开始作画。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目光注意到有几个路人慢慢走近了我们,分别站在我们身后不远的田坎上。好像是在观赏风景,又好像是在议论我们几个画画的青年学生。
我一时间也没有介意。因为,以往我们出来写生,也常有路人围着我们,看我们画画。
我们都继续画着我们各自的画。
不一会儿,有人先发话了:“这几个年轻人画得很不错嘛!”耳边传来的声音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这会是谁呢?”
我转过头一看,一个微笑着的、在电影和报刊上见过好多回的慈祥身影,竟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啊!是周总理!”我惊奇得立即从小马扎上蹦起来,十分腼腆地对着总理笑。
总理走下田坎,从我手中接过画夹,双手将画夹举得离眼睛远一点,又歪着头看了看,说:“年轻人,花溪的景致很美,你们的写生画也画得很不错。是哪个学校的呀?”
我回答说:“是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中专部的。”
总理又问:“教你们的老师是哪几位先生?”
这时,其他几位同学也都高兴地围拢到总理身边。
我告诉总理,教我们的老师有宋吟可、王渔父、方小石、孟光涛、刘希文、麦放明、杨秀涛、柴祖荫、吴逸波、陈宁康、黄白清、吴家华等,好多好多先生哩,他们都是贵州很有名的大画家!
总理听我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串画家,马上赞叹道:“啊,贵州有这么多大画家很好嘛!花溪这个地方很美,我记得抗战时期,从法国留洋回来的大画家徐悲鸿先生就曾经在这里住过。我以后说不定也要请你们的老师到北京去画几幅画哩。”
然后,总理又看了看其他两位同学的画,就说不打搅啦,叫我们继续画,便与陪同的人员一起走上平桥,往宾馆方向去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我们这样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
大约过了个把月,报纸上才登出周恩来总理偕同夫人邓颖超到贵州视察的消息。再后来,大约又过了两年多,我的几位老师果然应邀到北京,为人民大会堂画了几幅大型壁画,还设计制作了几件十分精美的蜡染工艺品,装饰人民大会堂里的贵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