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好莱坞有几部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电影,基本都采取了最保守最笨拙的拍法,没有特效,没有3D。众所周知,真人真事并不容易拍成电影,想把这些题材拍得像电影而不是新闻,需要从表层的故事向内或者向外挖掘,开掘出心理深度或者社会、历史的思索。
这一年,86岁的伊斯特伍德又拿出了新片《萨利机长》。一般来说。涉及到空难题材的电影大多会把重心放在坠机环节,但《萨利机长》更多的篇幅是在刻画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萨利的审查以及萨利因此对自己产生的怀疑。
故事的原型是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一架空客A320从纽约起飞,在爬升的过程中遭遇了飞鸟撞击,使两个引擎同时熄火。这时机场要求飞机就近降落机场,但机长萨利凭经验判断不能那样做,他将飞机降落在曼哈顿哈德逊河的河面上,机上的人全部生还。这时候,普通民众已经普遍认为萨利是一个英雄。但NTSB不能这样简单的用英雄主义和感动美国来掩盖事故责任,他们在事件后拿出了几百页的调查报告,飞机可能有问题,机场可能有问题,萨利也可能有问题,他如果能够迫降机场,事故的损失要小得多。这个调查过程对萨利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一直到第二年,NTSB才最终认定这是意外事故,且肯定了萨利的做法。
影片着重展示的正是这个漫长而严苛的调查。这个过程找到了事故的真相,也间接的成全了萨利机长,他经受住了所有环节的考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经验有勇气又有人格魅力的机长。伊斯特伍德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应该从萨利身上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精神。这几年他的作品似乎更加趋向保守,完全不像其他的美国导演倾向于追求廉价的理想主义、大场面、美式俗套,而是抛开制度、主义和符号化的修辞,更加关注人。
像伊斯特伍德一样,能演又能导的梅尔·吉布森也是好莱坞的另类。伊斯特伍德觉得自己是保守的自由派,梅尔·吉布森基本也是这样。他的作品不多,从2006年的《启示录》之后一直没有导新片,大多数中国人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VCD时代的《勇敢的心》。他的新片《血战钢锯岭》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曾经的粗暴阳刚又有强烈的正义感的梅尔·吉布森。
《血战钢锯岭》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位叫道斯的年轻人看到太平洋战争的惨烈,志愿入伍做一名军医。可能因为童年或者信仰的原因,他拒绝拿武器,甚至为此被送上军事法庭。后来,他上了战场。在枪林弹雨的钢锯岭上,他以一人之力救了几十个人。
影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铺垫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他有一个偏执的爹,有虔诚的信仰,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第二部分到了部队,他和整个部队的氛围格格不入,在法庭上对抗当时的制度。等这些俗套的情节结束后,第三部分开始了,血肉横飞,惨绝人寰。尸横遍野,道斯像开了挂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接一个的救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略嫌无聊的铺垫,后面战场上道斯的作为很难让人信服,一个人需要相当的偏执才能像他那样。
现实中的道斯比电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道斯还要让人不可思议。爬上钢锯岭的那个软梯也是他和几个战友挂上去的,他在枪炮中一个人到处拖伤员十几个小时毫发无伤,他一个人救了七十多个人,从战场下来后他把担架让给了其他的伤员,他的腿上有十几块弹片,路上還被狙击手打了一枪,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梅尔·吉布森把道斯的这些太夸张的经历做了低调处理,基本没放在影片中,如果放进去,就有点像抗日神剧了,会削弱影片的严肃性。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这种充满着道德感的主旋律影片其实很难拍,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友的笑柄。但这部没有,可能因为导演本身相信并认同主人公,且足够真诚。
还有一部可能被忽略的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影片《深海浩劫》,可能导演彼得·博格的名气不如前面两位大,而且大家对灾难片已经有了审美疲劳。影片改编自2010年4月墨西哥湾路易斯安娜海岸外发生的一次石油钻井平台井喷事故。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几亿吨原油泄漏进海洋,对环境的影响至今不能消除。
导演没有把这个题材当成一个行活来拍,而是搭建了真实大小的钻井平台模型,花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用大量细节展示了海上石油开采行业的原理和问题,影片中插入了主人公原型的画面,他们看上去如此的平凡,但确实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互相救援。
这几部影片似乎都存在英雄情结,但萨利、道斯、威廉姆斯都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的行为不是主动的,似乎有些被动。正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英雄行为更值得尊敬。
这一年,86岁的伊斯特伍德又拿出了新片《萨利机长》。一般来说。涉及到空难题材的电影大多会把重心放在坠机环节,但《萨利机长》更多的篇幅是在刻画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萨利的审查以及萨利因此对自己产生的怀疑。
故事的原型是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一架空客A320从纽约起飞,在爬升的过程中遭遇了飞鸟撞击,使两个引擎同时熄火。这时机场要求飞机就近降落机场,但机长萨利凭经验判断不能那样做,他将飞机降落在曼哈顿哈德逊河的河面上,机上的人全部生还。这时候,普通民众已经普遍认为萨利是一个英雄。但NTSB不能这样简单的用英雄主义和感动美国来掩盖事故责任,他们在事件后拿出了几百页的调查报告,飞机可能有问题,机场可能有问题,萨利也可能有问题,他如果能够迫降机场,事故的损失要小得多。这个调查过程对萨利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一直到第二年,NTSB才最终认定这是意外事故,且肯定了萨利的做法。
影片着重展示的正是这个漫长而严苛的调查。这个过程找到了事故的真相,也间接的成全了萨利机长,他经受住了所有环节的考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经验有勇气又有人格魅力的机长。伊斯特伍德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应该从萨利身上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精神。这几年他的作品似乎更加趋向保守,完全不像其他的美国导演倾向于追求廉价的理想主义、大场面、美式俗套,而是抛开制度、主义和符号化的修辞,更加关注人。
像伊斯特伍德一样,能演又能导的梅尔·吉布森也是好莱坞的另类。伊斯特伍德觉得自己是保守的自由派,梅尔·吉布森基本也是这样。他的作品不多,从2006年的《启示录》之后一直没有导新片,大多数中国人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VCD时代的《勇敢的心》。他的新片《血战钢锯岭》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曾经的粗暴阳刚又有强烈的正义感的梅尔·吉布森。
《血战钢锯岭》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位叫道斯的年轻人看到太平洋战争的惨烈,志愿入伍做一名军医。可能因为童年或者信仰的原因,他拒绝拿武器,甚至为此被送上军事法庭。后来,他上了战场。在枪林弹雨的钢锯岭上,他以一人之力救了几十个人。
影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铺垫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他有一个偏执的爹,有虔诚的信仰,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第二部分到了部队,他和整个部队的氛围格格不入,在法庭上对抗当时的制度。等这些俗套的情节结束后,第三部分开始了,血肉横飞,惨绝人寰。尸横遍野,道斯像开了挂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接一个的救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略嫌无聊的铺垫,后面战场上道斯的作为很难让人信服,一个人需要相当的偏执才能像他那样。
现实中的道斯比电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道斯还要让人不可思议。爬上钢锯岭的那个软梯也是他和几个战友挂上去的,他在枪炮中一个人到处拖伤员十几个小时毫发无伤,他一个人救了七十多个人,从战场下来后他把担架让给了其他的伤员,他的腿上有十几块弹片,路上還被狙击手打了一枪,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梅尔·吉布森把道斯的这些太夸张的经历做了低调处理,基本没放在影片中,如果放进去,就有点像抗日神剧了,会削弱影片的严肃性。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这种充满着道德感的主旋律影片其实很难拍,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友的笑柄。但这部没有,可能因为导演本身相信并认同主人公,且足够真诚。
还有一部可能被忽略的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影片《深海浩劫》,可能导演彼得·博格的名气不如前面两位大,而且大家对灾难片已经有了审美疲劳。影片改编自2010年4月墨西哥湾路易斯安娜海岸外发生的一次石油钻井平台井喷事故。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几亿吨原油泄漏进海洋,对环境的影响至今不能消除。
导演没有把这个题材当成一个行活来拍,而是搭建了真实大小的钻井平台模型,花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用大量细节展示了海上石油开采行业的原理和问题,影片中插入了主人公原型的画面,他们看上去如此的平凡,但确实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互相救援。
这几部影片似乎都存在英雄情结,但萨利、道斯、威廉姆斯都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的行为不是主动的,似乎有些被动。正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英雄行为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