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f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好莱坞有几部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电影,基本都采取了最保守最笨拙的拍法,没有特效,没有3D。众所周知,真人真事并不容易拍成电影,想把这些题材拍得像电影而不是新闻,需要从表层的故事向内或者向外挖掘,开掘出心理深度或者社会、历史的思索。
  这一年,86岁的伊斯特伍德又拿出了新片《萨利机长》。一般来说。涉及到空难题材的电影大多会把重心放在坠机环节,但《萨利机长》更多的篇幅是在刻画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萨利的审查以及萨利因此对自己产生的怀疑。
  故事的原型是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一架空客A320从纽约起飞,在爬升的过程中遭遇了飞鸟撞击,使两个引擎同时熄火。这时机场要求飞机就近降落机场,但机长萨利凭经验判断不能那样做,他将飞机降落在曼哈顿哈德逊河的河面上,机上的人全部生还。这时候,普通民众已经普遍认为萨利是一个英雄。但NTSB不能这样简单的用英雄主义和感动美国来掩盖事故责任,他们在事件后拿出了几百页的调查报告,飞机可能有问题,机场可能有问题,萨利也可能有问题,他如果能够迫降机场,事故的损失要小得多。这个调查过程对萨利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一直到第二年,NTSB才最终认定这是意外事故,且肯定了萨利的做法。
  影片着重展示的正是这个漫长而严苛的调查。这个过程找到了事故的真相,也间接的成全了萨利机长,他经受住了所有环节的考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经验有勇气又有人格魅力的机长。伊斯特伍德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应该从萨利身上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精神。这几年他的作品似乎更加趋向保守,完全不像其他的美国导演倾向于追求廉价的理想主义、大场面、美式俗套,而是抛开制度、主义和符号化的修辞,更加关注人。
  像伊斯特伍德一样,能演又能导的梅尔·吉布森也是好莱坞的另类。伊斯特伍德觉得自己是保守的自由派,梅尔·吉布森基本也是这样。他的作品不多,从2006年的《启示录》之后一直没有导新片,大多数中国人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VCD时代的《勇敢的心》。他的新片《血战钢锯岭》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曾经的粗暴阳刚又有强烈的正义感的梅尔·吉布森。
  《血战钢锯岭》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位叫道斯的年轻人看到太平洋战争的惨烈,志愿入伍做一名军医。可能因为童年或者信仰的原因,他拒绝拿武器,甚至为此被送上军事法庭。后来,他上了战场。在枪林弹雨的钢锯岭上,他以一人之力救了几十个人。
  影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铺垫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他有一个偏执的爹,有虔诚的信仰,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第二部分到了部队,他和整个部队的氛围格格不入,在法庭上对抗当时的制度。等这些俗套的情节结束后,第三部分开始了,血肉横飞,惨绝人寰。尸横遍野,道斯像开了挂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接一个的救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略嫌无聊的铺垫,后面战场上道斯的作为很难让人信服,一个人需要相当的偏执才能像他那样。
  现实中的道斯比电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道斯还要让人不可思议。爬上钢锯岭的那个软梯也是他和几个战友挂上去的,他在枪炮中一个人到处拖伤员十几个小时毫发无伤,他一个人救了七十多个人,从战场下来后他把担架让给了其他的伤员,他的腿上有十几块弹片,路上還被狙击手打了一枪,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梅尔·吉布森把道斯的这些太夸张的经历做了低调处理,基本没放在影片中,如果放进去,就有点像抗日神剧了,会削弱影片的严肃性。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这种充满着道德感的主旋律影片其实很难拍,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友的笑柄。但这部没有,可能因为导演本身相信并认同主人公,且足够真诚。
  还有一部可能被忽略的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影片《深海浩劫》,可能导演彼得·博格的名气不如前面两位大,而且大家对灾难片已经有了审美疲劳。影片改编自2010年4月墨西哥湾路易斯安娜海岸外发生的一次石油钻井平台井喷事故。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几亿吨原油泄漏进海洋,对环境的影响至今不能消除。
  导演没有把这个题材当成一个行活来拍,而是搭建了真实大小的钻井平台模型,花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用大量细节展示了海上石油开采行业的原理和问题,影片中插入了主人公原型的画面,他们看上去如此的平凡,但确实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互相救援。
  这几部影片似乎都存在英雄情结,但萨利、道斯、威廉姆斯都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的行为不是主动的,似乎有些被动。正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英雄行为更值得尊敬。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钟点工”是深圳市宝安区实施“文化春雨行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结合所在文化馆近年来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实践和体会,依照群众文化市场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文化钟点工”与时俱进的、长效的、多元的和特色性的体系,建设“文化钟点工”资源数据库和绘制文化钟点工分布图,从而全面创建“文化钟点工”这一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关键词]文化钟点工 可持续发展 长效机制 资源数据库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触屏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了更多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其中最热门的微信、微博等已融入了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本文浅析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并对运营方法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运营方法  一、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概述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简介。  微信(WeChat),
期刊
木姐珠和斗安珠的愛情故事  相传,羌族人的祖先是一对夫妻,女的叫木姐珠,男的叫斗安珠。古时候,天底下有一座大山是和天连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看天宫,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看人间。羌族人崇拜的天神木比塔有三个女儿,个个美丽动人,尤其是三女儿木姐珠排行最小,不仅婀娜多姿,而且聪明过人、性情倔强。她厌烦天庭冷冷清清的生活,非常向往人间。  有一天,天神的小女儿木姐珠下凡来到人间玩耍,美丽的人间景
期刊
很长时间,我不想让别个晓得我爸爸是湘西王  报纸上说我爸爸讨了很多老婆,有的老婆互相不认识:还说他去西藏,是去镇压西藏人民。旁边一起看报的人说“这个湘西王就狠了,找这么多堂客”,他没想到,湘西王最小的两个崽就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报纸。有时和同学发生口角,同学会说:“你这土匪儿子有什么资格当中队长!”当时我年幼不懂事,恨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很长时间,我不想让别个晓得我爸爸是哪个。我能够大大方方讲我
期刊
“金陵十三钗”。据小道消息,在很多年前,这里曾招收过一个男生,传说他最后在“女大”练成了“兰花指”,他也成功地成为了女大招男生政策的终结者。  湖南女子学院,全国惟一一所只招女生的本科院校,1949年后成立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女子院校。2017年,10000多名全日制在校乍聚合在“女校生”这个定义之下,被单调庞大的集体生活塑造。摄影师试图去寻找她们在其中的情绪变化,以至于每张集体照都耐人寻味。  1.
期刊
有人说,中国人缺少书,所以缺少阅读。  其实,我们真正缺少的是阅读的便利方式。当阅读变得更加便利,书的使用率自然上来了。这就像共享汽车和单车的出现一样,一个难打车的城市,缺少的不是车,而是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大约是我们听过最早的共享概念了。  在商场、机场和
期刊
我为什么要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能赚钱嘛  今年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事件的30周年。出版《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我做总编辑做的最后一件工作,也是我从事出版的最后一件工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后来说这本书出得好,是个亮点,就亮点来说,这也是小事一桩,我的亮点比这个要多。  1980年,我右派改正后,本来应该回到湖南日报去,但当时出版社想要我。为什么出版社想要我呢?我在当右派劳动的时候写了
期刊
左靖早上送完老婆,像往常一样8点45准时到了公司楼下。他停好车,掏出电话给微信群的同事发消息:几个没吃早饭的?  我坐在前坪花园里和左靖的助理小吴打阴阳师.小吴对他招手:老板,这边。左靖嘻皮笑脸地过来,哎呀,堂客和画胡子(长沙俚语:情人)今天都在,那我要请你们吃餐好的。我说你会死啊,不要乱喊堂客。小吴也顶他:老板,麻烦把画胡子这个月的按揭交一下。他不理我们的抗议,一边揽一个:走,吃脚鱼裙边粉去。 
期刊
年近了,编辑部说做个体现年味儿的专题吧,很快全员出动,到了南岳。一年之中那么多节日。只有春节带着最为浓烈的仪式感而来。一年尽,一年再临。  我不是个追求仪式感的人。记忆中最具仪式感的经历,要数农村的葬礼了。从法事到出殡整个七天流程下来,足足学习了一部中国丧葬文化史。入乡随俗,披麻戴孝。村里有个话事人搓着要戴到我头上的草绳,边搓边说,穿上才是孝子,我心里反驳。尽孝是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的事情,跟我穿什
期刊
有时候我会提醒自己,我所看见的蒙特利尔绝不是事实全部。一定有个更繁华、更优雅、更聪明的蒙特利尔,藏在我眼前景象的反面。据说超越四维空间之后,我们能同时看到一件事物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样貌,那必定是一种非常上帝视角的体验。但现在,我们都只能行进在一只蚂蚁走的狭窄通道中。比如每天清早,我必然只能拎着便当,乘电梯下公寓楼,过马路去偶遇139路公交车。在非节假日,它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趟。但在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