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21世纪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而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为抽象的数学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变抽象数学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实际应用;新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76-02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象来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每个小组一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说:“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会发现什么?”由此导入新课,这样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时间”时,我先出示了一张“2008年申奥成功的时间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时间表,再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当时申奥成功的时间和那时的情况。这样从生活现象引出的数学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容易引起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知
心理学认为:学习知识有个背景问题,凡是新知识与自己智力背景近的就容易掌握,凡是离开自己智力背景远的就不容易掌握。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为主,对有些数学问题难以理解。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引到学生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握手问题,“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握几次手?”为了把抽象的题目形象化,让学生容易理解,我让三个同学上台作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将教学内容现实化、直观化,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得出答案。又如在教学“序数”时,学生总分不清“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我就让10个学生排成一横行进行操练,教师发口令:“请左数第五个同学出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行动完还纷纷指出做错的同学;教师接着发令:“请右数第7个同学坐下。”“从右起,前四个同学举起手。”“从左起,第三个同学拍拍手。”……在教师的声声口令中,学生异常兴奋,兴趣高昂。在这类现实演练中,学生轻松掌握了新知。
三、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生活中缺少不了数学,而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要得以巩固,就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如:学完“统计”后,让学生调查一下学校各年段的人数、学校图书馆各类书的情况,调查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对学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又如:学完“分类”后,让学生整理书包;学完购物问题时,在教室内虚拟一个售货商场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掌握。
四、深入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生活数学的特征是现实、有趣、有用。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脱离了实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我们可以将生活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北大版二年级的“派车”时,我创设了全家随旅行社旅游的生活情境:旅游团有25人,面包车限乘8人,小轿车限乘3人,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有几种派车方案?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这样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提出各自的方案:有的说“要4辆面包车”,有的说“叫3辆面包车,1辆小轿车”,有的认为“可以叫9辆小轿车”,还有的说:“1辆面包车,6辆小轿车。”这些方法,构想奇特,算理充分,体现了较强的创新能力。通过解答这样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题型,不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来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的意识带入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变得通俗、有趣、生动。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变得更有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实际应用;新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76-02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象来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每个小组一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说:“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会发现什么?”由此导入新课,这样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时间”时,我先出示了一张“2008年申奥成功的时间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时间表,再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当时申奥成功的时间和那时的情况。这样从生活现象引出的数学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容易引起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知
心理学认为:学习知识有个背景问题,凡是新知识与自己智力背景近的就容易掌握,凡是离开自己智力背景远的就不容易掌握。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为主,对有些数学问题难以理解。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引到学生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握手问题,“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握几次手?”为了把抽象的题目形象化,让学生容易理解,我让三个同学上台作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将教学内容现实化、直观化,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得出答案。又如在教学“序数”时,学生总分不清“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我就让10个学生排成一横行进行操练,教师发口令:“请左数第五个同学出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行动完还纷纷指出做错的同学;教师接着发令:“请右数第7个同学坐下。”“从右起,前四个同学举起手。”“从左起,第三个同学拍拍手。”……在教师的声声口令中,学生异常兴奋,兴趣高昂。在这类现实演练中,学生轻松掌握了新知。
三、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生活中缺少不了数学,而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要得以巩固,就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如:学完“统计”后,让学生调查一下学校各年段的人数、学校图书馆各类书的情况,调查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对学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又如:学完“分类”后,让学生整理书包;学完购物问题时,在教室内虚拟一个售货商场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掌握。
四、深入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生活数学的特征是现实、有趣、有用。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脱离了实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我们可以将生活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北大版二年级的“派车”时,我创设了全家随旅行社旅游的生活情境:旅游团有25人,面包车限乘8人,小轿车限乘3人,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有几种派车方案?怎样派车比较合理?这样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提出各自的方案:有的说“要4辆面包车”,有的说“叫3辆面包车,1辆小轿车”,有的认为“可以叫9辆小轿车”,还有的说:“1辆面包车,6辆小轿车。”这些方法,构想奇特,算理充分,体现了较强的创新能力。通过解答这样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题型,不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们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来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的意识带入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变得通俗、有趣、生动。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