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逃离舒适圈这个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年轻人争着吵着要离开三、四线城市,奔向北上广;哭着闹着要离开国企事业单位,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这种精神在哪一個时代都适用。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适合在北上广打拼吗?所有人都应该离开舒适圈成就自我吗?“舒适圈”这个概念一直都在,大多数人都积极意识到应该走出舒适圈,却总在迈出那一步时徘徊。“究竟该不该走出舒适圈”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走出去是积极选择,而不走出去也未尝不可。
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一句高频的话,“舒适圈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这里却什么都没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诺·罗斯福也说,“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让你恐惧的事情”。著名领导学畅销书作者、励志演说家杰克·坎菲尔德也说过,“当你选择停留在舒适圈内时,你常常会出现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现,又或者,你总是产生自我怀疑甚至罪恶等想法”。我曾经也非常相信这些名言警句背后的力量。然而,我大学同学的亲身经历则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学同学尹彤回国了,六年前她和爱人不顾家人反对,辞去高校老师的工作去了新西兰。用尹彤的话说,不要总在一个舒适圈里生活,长期下来会让自己失去斗志,只有奋斗来的人生才叫精彩。说实话,当初我也十分羡慕,也想像她那样,勇敢地逃离现在的生活。她到新西兰半年后,和我视频通话,当看见视频的另一端时,我大吃一惊,差点没认出她来。与北京偏干性气候不同,新西兰长年处在阴雨性天气下,因此气候格外潮湿。尹彤全身长满了湿疹,而且在国外,想买到抗生素类的药品是非常困难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尹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撑。想到曾经的尹彤,在国内发个烧都要叫苦连天发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长期忍受浑身痛痒是怎样的煎熬。尹彤说,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新西兰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然而她和爱人根本融入不到当地人的圈子里,正可谓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兰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个孩子。但是由于当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爱人的收入还没达到可以雇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硕士毕业的尹彤只能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独自承担家里的一切工作。为了两个孩子,尹彤总是自己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然而,这一天还是没有到来。六年后,尹彤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因为父母身体多病,身在国外的子女无法尽孝,这种长期心理上的折磨让尹彤后悔莫及。她回国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舒适圈是指我们所处的一种令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或状态,这种缺乏危机感或焦虑感的状态往往来源于我们习惯的环境,熟悉的人或事。而当我们呆在舒适圈的时候,会产生类似于惰性的阻力,让我们难以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因为舒适圈里有最大化的安全感,和最小程度的压力、焦虑和危机感。
舒适圈的概念来自于1908年的一个心理学实验。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相对舒适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表现,但是,只有当我们增加一点压力时才能达到最佳的表现。这些适当增加的压力就是最佳焦虑值,也是我们心理舒适圈的外沿。
为了实现自我成长,我们总是被建议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和恐惧感,才是自我成长的最好方式。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生,是从你开始迈出舒适圈开始的。然而,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让我对这种说法越来越反感。
许多人都认为,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走安全路线是一种自我破坏的选择。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不得不认为,如果哪一天没有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话,我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然而,当我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推出舒适圈时,最终却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觉。
几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挤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这还只是单程的时间。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的皮质醇,是我仍然坚持不懈的唯一因素。我小时候成绩优异,大学也是班里的尖子生,毕业后又顺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个时候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在家里人看来,我的身上自带着优秀的光环,彷佛我就是他们心目中成功的典范。然而,在内心中,我却有满满的挫败感和无助感。根据自我成长思维,我把自己的这些感觉和想法理解为自己还不够完美的真实写照。如果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努力的话,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更有动力,也会更加努力。“我只需要再努力一点,”我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在自己的舒适圈外,肯定会好起来的,我只需要慢慢调整”。
但几个月过去了,我内心里的无助感却有增无减,而且还出现了额外的情绪和压力。
每天,生活中都布满了恐惧的事情。会不会出现什么危机?还会不会再出现紧急情况?今天早上又有什么新项目?这些想法,甚至开始影响到我的个人健康了。
按理说,根据这些励志名言,面对自己的恐惧,应该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成长。然而,我都快三十岁了,却每天像一条咸鱼一样,累得躺在床上一点都不想动,有时候还会产生心悸或者做夜梦的情况。以走出舒适圈之名,来逼迫自己不断成长,让自我牺牲到了差点筋疲力竭的地步。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不那么累的工作,并退回到外人所谓的舒适圈里。舒适圈之所以存在,原来是为了保护自我的安全。从字面上来讲,舒适圈可以理解为一个理想的环境。但从心理角度而言,舒适圈则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环境。后来,我慢慢发现,在舒适圈里,也同样有我可以为之追求奋斗的东西,只要我想,也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许多鸡汤文大肆宣扬“离开舒适圈才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在2009年,著名英国管理学家阿拉斯代尔·怀特就曾多次称,“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实际上是压力管理”。怀特认为,焦虑是一种有效进行效率管理的辅助工具。而根据2017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篇论文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实验性依据来支撑怀特的观点。
舒适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一句高频的话,“舒适圈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这里却什么都没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诺·罗斯福也说,“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让你恐惧的事情”。著名领导学畅销书作者、励志演说家杰克·坎菲尔德也说过,“当你选择停留在舒适圈内时,你常常会出现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现,又或者,你总是产生自我怀疑甚至罪恶等想法”。我曾经也非常相信这些名言警句背后的力量。然而,我大学同学的亲身经历则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学同学尹彤回国了,六年前她和爱人不顾家人反对,辞去高校老师的工作去了新西兰。用尹彤的话说,不要总在一个舒适圈里生活,长期下来会让自己失去斗志,只有奋斗来的人生才叫精彩。说实话,当初我也十分羡慕,也想像她那样,勇敢地逃离现在的生活。她到新西兰半年后,和我视频通话,当看见视频的另一端时,我大吃一惊,差点没认出她来。与北京偏干性气候不同,新西兰长年处在阴雨性天气下,因此气候格外潮湿。尹彤全身长满了湿疹,而且在国外,想买到抗生素类的药品是非常困难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尹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撑。想到曾经的尹彤,在国内发个烧都要叫苦连天发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长期忍受浑身痛痒是怎样的煎熬。尹彤说,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新西兰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然而她和爱人根本融入不到当地人的圈子里,正可谓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兰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个孩子。但是由于当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爱人的收入还没达到可以雇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硕士毕业的尹彤只能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独自承担家里的一切工作。为了两个孩子,尹彤总是自己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然而,这一天还是没有到来。六年后,尹彤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因为父母身体多病,身在国外的子女无法尽孝,这种长期心理上的折磨让尹彤后悔莫及。她回国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重回舒适圈
舒适圈是指我们所处的一种令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或状态,这种缺乏危机感或焦虑感的状态往往来源于我们习惯的环境,熟悉的人或事。而当我们呆在舒适圈的时候,会产生类似于惰性的阻力,让我们难以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因为舒适圈里有最大化的安全感,和最小程度的压力、焦虑和危机感。
舒适圈的概念来自于1908年的一个心理学实验。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相对舒适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表现,但是,只有当我们增加一点压力时才能达到最佳的表现。这些适当增加的压力就是最佳焦虑值,也是我们心理舒适圈的外沿。
为了实现自我成长,我们总是被建议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和恐惧感,才是自我成长的最好方式。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生,是从你开始迈出舒适圈开始的。然而,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让我对这种说法越来越反感。
许多人都认为,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走安全路线是一种自我破坏的选择。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不得不认为,如果哪一天没有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话,我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然而,当我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推出舒适圈时,最终却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觉。
几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挤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这还只是单程的时间。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的皮质醇,是我仍然坚持不懈的唯一因素。我小时候成绩优异,大学也是班里的尖子生,毕业后又顺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个时候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在家里人看来,我的身上自带着优秀的光环,彷佛我就是他们心目中成功的典范。然而,在内心中,我却有满满的挫败感和无助感。根据自我成长思维,我把自己的这些感觉和想法理解为自己还不够完美的真实写照。如果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努力的话,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更有动力,也会更加努力。“我只需要再努力一点,”我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在自己的舒适圈外,肯定会好起来的,我只需要慢慢调整”。
但几个月过去了,我内心里的无助感却有增无减,而且还出现了额外的情绪和压力。
每天,生活中都布满了恐惧的事情。会不会出现什么危机?还会不会再出现紧急情况?今天早上又有什么新项目?这些想法,甚至开始影响到我的个人健康了。
按理说,根据这些励志名言,面对自己的恐惧,应该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成长。然而,我都快三十岁了,却每天像一条咸鱼一样,累得躺在床上一点都不想动,有时候还会产生心悸或者做夜梦的情况。以走出舒适圈之名,来逼迫自己不断成长,让自我牺牲到了差点筋疲力竭的地步。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不那么累的工作,并退回到外人所谓的舒适圈里。舒适圈之所以存在,原来是为了保护自我的安全。从字面上来讲,舒适圈可以理解为一个理想的环境。但从心理角度而言,舒适圈则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环境。后来,我慢慢发现,在舒适圈里,也同样有我可以为之追求奋斗的东西,只要我想,也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只是一个选择问题
许多鸡汤文大肆宣扬“离开舒适圈才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在2009年,著名英国管理学家阿拉斯代尔·怀特就曾多次称,“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实际上是压力管理”。怀特认为,焦虑是一种有效进行效率管理的辅助工具。而根据2017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篇论文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实验性依据来支撑怀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