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世多出在二世。在中国历史中,最著名的五大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都是以二世皇帝开头或为主的(“开元盛世”可以看作唐朝复国后的第二代),这不是偶然的现象。究其原因,简单地说,这些二世皇帝或者本身就是第一代领导核心的一员,如李世民,或者如汉文帝从边区来吃过苦,多少知道点老百姓的疾苦,而且能从前朝的悲惨覆没或多或少地汲取教训,作为治国之鉴,使得他和大臣们在治国时多少能够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至于采取过于极端的统治手段;而且在事实上,经过长期的战乱,有时候连皇帝都配不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车,这种条件让他们根本无法奢侈。总之,是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使得他们在治国时不至于涸泽而渔,而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巩固统治。
亡国也多次出现在二世。作为一个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帝国,至二世而亡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它就偏偏两次发生在历尽千辛万苦才建立的秦、隋两个伟大的王朝身上。简单地说,秦是亡于宦官赵高的胡作非为和胡亥的极端昏残,隋是亡于杨广的极端自大和穷奢极欲。他们为了满足一己之私、食色之欲,视天下万物为刍狗,暴殄天下,自然没有人站在他的一边,导致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历史悲剧实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丝毫的同情。秦隋的失天下给后人带来了无数的话题和反思。
我们看到,历史上成功的“富二代”皇帝,用一句话说:“知好歹,不折腾。”所以在执政后,能够多少有一些施惠于民的措施,从而使江山得到延续,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与此相反,凡是短命王朝如秦隋,纵使曾经再富再强,他们的“富二代”往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命妇之手,既不知道百姓稼穑之苦,也不知道父辈打拼江山之难,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欲让这种人守江山,不是缘木求鱼吗?
中国历史上,除了这八大统一王朝,还有无数的寿命长短不一的“关起门来自成一统”的小朝廷,如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國、宋辽金等,有极个别的干脆一世而亡,好点的呢三四世或者更长一点而亡。这些小朝廷的二世,也有颇多值得一提的二世皇帝,他们有的活得精彩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有的活得无奈如“从皇帝到奴隶”晋怀帝司马炽,有的活得窝囊如“此间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有的死得活该如荒暴无耻的南朝宋刘义符;有的死得惋惜如“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前秦苻坚……此外,尚有为数不少的三世而亡的朝廷,也往往和二世皇帝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二世那些人儿,二世那些事儿,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风花雪月;无论是气贯长虹,还是呆若木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成为了历史一瞬。然而,重演的二世故事何其之多!今天的中国,继经济总量攀上“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高峰后,据《商业周刊》2009年6月25日报道:中国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人数超过英国,成为了世界上富翁人数最多的第四大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富二代”问题。
当今中国已经有许多大公司发展到了国际化的程度,他们的开创者由于年龄的关系,已经或者正在逐步地交班于第二代。第二代的表现,万众瞩目,他们是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贪图享乐当“秦二世”,还是像李世民一样开拓进取创建不世奇勋?如前者,必然昙花一现;如后者,则可开百年老店。孟子古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更残酷的是:据研究,家族式企业传给第二代的成功几率不超过30%,再传一代的成功几率不超过10%!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富不过三代”,这种选择权,不仅在于外部形势的优胜劣汰,更在于第二代本身的审时度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摘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龙颈: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 作者:罗家祥)
亡国也多次出现在二世。作为一个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帝国,至二世而亡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它就偏偏两次发生在历尽千辛万苦才建立的秦、隋两个伟大的王朝身上。简单地说,秦是亡于宦官赵高的胡作非为和胡亥的极端昏残,隋是亡于杨广的极端自大和穷奢极欲。他们为了满足一己之私、食色之欲,视天下万物为刍狗,暴殄天下,自然没有人站在他的一边,导致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历史悲剧实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丝毫的同情。秦隋的失天下给后人带来了无数的话题和反思。
我们看到,历史上成功的“富二代”皇帝,用一句话说:“知好歹,不折腾。”所以在执政后,能够多少有一些施惠于民的措施,从而使江山得到延续,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与此相反,凡是短命王朝如秦隋,纵使曾经再富再强,他们的“富二代”往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命妇之手,既不知道百姓稼穑之苦,也不知道父辈打拼江山之难,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欲让这种人守江山,不是缘木求鱼吗?
中国历史上,除了这八大统一王朝,还有无数的寿命长短不一的“关起门来自成一统”的小朝廷,如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國、宋辽金等,有极个别的干脆一世而亡,好点的呢三四世或者更长一点而亡。这些小朝廷的二世,也有颇多值得一提的二世皇帝,他们有的活得精彩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有的活得无奈如“从皇帝到奴隶”晋怀帝司马炽,有的活得窝囊如“此间乐,不思蜀”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有的死得活该如荒暴无耻的南朝宋刘义符;有的死得惋惜如“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前秦苻坚……此外,尚有为数不少的三世而亡的朝廷,也往往和二世皇帝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二世那些人儿,二世那些事儿,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风花雪月;无论是气贯长虹,还是呆若木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成为了历史一瞬。然而,重演的二世故事何其之多!今天的中国,继经济总量攀上“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高峰后,据《商业周刊》2009年6月25日报道:中国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人数超过英国,成为了世界上富翁人数最多的第四大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富二代”问题。
当今中国已经有许多大公司发展到了国际化的程度,他们的开创者由于年龄的关系,已经或者正在逐步地交班于第二代。第二代的表现,万众瞩目,他们是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贪图享乐当“秦二世”,还是像李世民一样开拓进取创建不世奇勋?如前者,必然昙花一现;如后者,则可开百年老店。孟子古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更残酷的是:据研究,家族式企业传给第二代的成功几率不超过30%,再传一代的成功几率不超过10%!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富不过三代”,这种选择权,不仅在于外部形势的优胜劣汰,更在于第二代本身的审时度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摘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龙颈: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 作者:罗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