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是制度规则调节的结果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活离不开坐公共汽车。近来人们发现,乘车总有太多的不愉快——老年乘客抱怨年轻人不让座,司机抱怨车坏了没人下去帮忙推车……人们常抱怨:为何如今人们素质那么低?
  “素质”是常用语,可每每提及我总是有点不安,原因是不大确定这个词指的是人的“质量”,还是人的“特性”。我总是担心,这个词可能传达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预期——认为人的质量,品性、偏好和个性应当是整齐一致的,或假定某一种“素质”的标准是惟一的。经验告诉我们,实际上并不如此。随着教育、职业、知识、乃至生活方式的分化,每个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和需要都越来越具有局部性和单一性,想像人们的相似总归只是想像,不是现实,更何况,上述案例通常发生在一个短暂流动的空间里。关于这些故事,我们不知道许多信息:一个不让座的人肯定在一切场合都不孝敬长者吗?谁能保证他说的不是一句气话——因为上车前他刚刚受到上司的批评?拒绝推车的人一定是自私的吗?谁能晓得他们的冷漠不是因为对停车事故的不满呢?车子经常有问题,为什么一定是修理人员的错,而不是操作不当、过度使用、保养资金不足或管理漏洞使然?在对这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无法判断素质问题,除非甘冒不公正的风险。因此我这里的讨论只能是抽象的。
  虽然信息不全,我们还是大致知道,如果对某一种行为的不满是普遍的,就说明它违背了公意——让他人感到不自在,妨碍了和谐秩序。这表明,在人们心中,实际上有着一些未成文的“公共合约”,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用合约的标准衡量他人的行为,合约被人遵守,大家舒服。但是我们不得不想,为什么令人不舒服的现象大量存在?难道一些人已经放弃了公共合约?为什么维系公共秩序所必要的合约会被轻易地放弃?放弃者有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者说,社会规则(法律和制度)有没有要求他们付出代价?
  我是想说,依赖个人道德维系公共秩序是脆弱的。道德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确信、并且仅仅依赖它对治理社会的作用,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看着大量的缺德行为而叹气。叹气有助于表达意愿和情感,但没法解决问题,而法律能够更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匿名、流动的公共场合,以法律为基础的合约,比以道德为基础的合约调整行为更有效。法律的作用是一个警示——可以不常用,但必须有——它提示人们违约需要付出代价,由此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减少不道德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可以这样说,好的法律会刺激有“素质”的行为。
  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法律来处理秩序问题,甚至愈来愈多的公共道德问题变成法律问题。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变迁,道德维系秩序的条件在变化一一熟悉的、稳定的、联系紧密又长期的社会关系,已经变成陌生的、流动的、联系单一而又短暂的社会关系,道德协调行为的巨大作用减弱了。面对这一变迁,一方面,人们开始尊重多元道德个性,另一方面,也开始学会使用法律来平衡道德分歧对公共秩序的妨碍,它“强制性”地把一部分底线道德变为社会共识,在这些底线上不容有多元分歧,目的是减少冲突,提高公共相处中的舒适感。一个现成的例子是,追拍戴安娜的“狗仔队”因“危难时刻见死不救”被捕,这个法律规定对不道德行为传达了拒绝的信息,让“缺德”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实际上就确立了必需的公共道德秩序。但如果,它仍被当做一个道德问题处理,“不救”或“给钱才救”的行为就会增加。不救是划算的,不必付出代价,人们的“素质”就会被引向不救。缺少约束公共道德的法律规则,没有这些规则让缺德的人付出代价,社会怎能期待素质会自动变得高尚?
  显然,制度和法律调节着公共行为的成本,同时维护着公共道德,是良好的规则使人们知道怎样做更划算。法律规则不仅仅是惩罚,同时也是教育,它和道德教育作用一样,甚至更为强大。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勇气,事实就是这样。因此,与其指责道德退步,不如倡议使用法律制裁缺德,以巩固公共道德。
  可如果事事需要法律,法律必相当烦琐。事实上,法律再完备,也无法周到。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例子,不让座违法吗?不下去推车违法吗?由于不可能每一次呼吸都找到法律根据,所以在大量的公共生活中,不成文的“合约”还是有用的。但这种合约与其以道德为基础,不如以“权利和责任”原则为基础更有效。公民权利和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一个人成了家,享受了亲情的好处,同时就必须对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在公共交往中也一样,尊重权利、明确义务和责任,这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相符。权责原则在公共交往中的确立,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责任所在,这样道德抱怨就退场了,因为它既不能说明问题,也无助于解决问题。比如,埋怨乘客不道德的司机,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能把乘客按时送到地方,这已经违反了公交服务与乘客的合约;遇到意外,帮忙推车确是高尚行为,但不是合约义务——它已经超出了购票约定的范围,应当由乘客选择,乘务人员没有权利就此指责乘客,他(她)的适当行为,应是就意外违约代表公司向消费者道歉。事实证明,法律规则——权利和义务越是清楚的地方,人们的道德素质越是高,主动向乘客道歉的司机,反而能够赢得乘客的理解与合作。
  汽车经常在路上出毛病,看起来像职业道德问题,但仍可以通过提高组织化水平——这又是制度建设——来解决。管理人员为什么失察于机车的保养和检修?修理工的水平是否合资格?不负责任的大量存在,反映了组织、企业甚至社会对它的宽容和接受,不负责任正是借助这种宽容的温床滋生起来。如果人们不是用道德素质指责,而是用实际利益的损失监督责任者,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个例子中,最不易找到制度支撑的是给老人让座,它属于那种在法律制度调节之外的行为。但是也不必太失望,可以用名誉等精神损失给予压力。我确实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加塞,抢先上车,或一个人无视“一米线”规定给他人造成不便时,周围的人都送去鄙夷的目光,并要求服务人员拒绝为其提供服务。这种做法使不道德者失去了社会尊敬,这增加了他的精神烦恼。怎样做更划算呢?聪明及自尊的人会做出正确选择。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压力仍然可以让某些行为不当的人付出代价。但这压力一般出现在损害多人利益的时候,“让座”由于涉及利益不具普遍性,很少能形成公共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道德之外,多少得依赖人们需要自尊与社会尊重的分量。在这方面,法律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如果人们获得的身份需要参考其道德记录,更多的人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否则他会处处遭到拒绝,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简言之,道德通常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作用明显,但现代社会改变了道德发挥强大作用的条件,因而它协调公共秩序的能力越来越弱。如果想让有关公共秩序的道德底线存在,需要借助法律合约的强制力量,它建立在对权责明确划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辩肯自己的责任,因而通过调节利益得失——让不道德的行为付出较高成本——简化公共秩序的管理。多数人通常根据利益的得失选择行动,这样法律就具有了“导向”和教育作用,它指示着人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什么是不可回避的责任。所以,对于治理公共秩序来说,与其专注于道德抱怨,不如确立权责原则、实施法律建设更为基本。
其他文献
译者:杨迪雄 程耿东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尹录英(1980-),女,江西萍乡人,硕士,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理论研究。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联合0.5 μmol/L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 用二氯化钴(CoCl2)诱导细胞培养的化学性缺氧条
连日来,学习潘星兰、杨大兰两位刘胡兰式巾帼英雄的热潮,已从广袤的荆楚大地迅速涌向全国。“中华姊妹兰”蔑视邪恶,不畏强暴,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舍生忘死的,浩然正气,深深
尽管美国版本的全球化概念总是高调宣扬一套普遍主义、世界主义的理念,竭力鄙薄、讥讽发展中国家在国民中提倡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主义的、偏颇的、狭隘的、非理性
目的通过比较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内部骨科和普外科医保住院患者按混合支付方式付费与传统按项目付费支付的实施效果,分析不同支付方式下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医疗质量、
日本农水省将从下一年度开始研究开发使农业生产高技术化的基础技术。这是九年计划实施的长期开发项目。
<正> 近年来,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鸡血疗法,对21例银屑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的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2岁~51岁,其中20岁以下3例,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