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女儿太多会破产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和苏辙,老哥俩都是人丁兴旺,子孙绵长。苏东坡生了4个儿子,其中1个没满周岁就夭折了,所以算是3个。苏辙也是3个儿子。苏东坡没有女儿,蘇辙却有7个女儿,其中两个不幸夭折,5个女儿长大成人。
  当代人也许很羡慕苏辙,足足有5个“招商银行”兼贴心小棉袄啊!比苏东坡幸福太多了。
  在宋代,可不是那么回事。
  苏辙的5个女婿分别是文务光、王适、曹焕、曾纵、王浚明,都来头不小。其中文务光是著名画家文与可的儿子,王适是比部郎中(刑部三司之一,相当于司局级)王正路的儿子,曹焕是光州知府曹九章的儿子,曾纵是中书舍人兼著名文学家曾巩的侄子,王浚明是虢(音同国)州知府王廷老的儿子。
  在苏东坡和苏辙哥俩中进士之前,眉山苏家的结亲对象不出四川,而且以平民为主。例如苏东坡的祖父苏序娶的是平民之女,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娶的也是平民之女程氏(程家在苏洵婚后多年才飞黄腾达,从平民变成官宦)。苏东坡的发妻王弗是王方之女,王方的身份是“乡贡进士”,就是没考中进士的举人,一辈子没能做官。苏辙的发妻史氏是一个小地主的女儿,家产与苏洵或许相当,中产而已,终究也不是官宦。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倒是嫁入官宦之家,公爹程濬官至转运使(相当于副省长),老公程之才也中了进士。但她作为平民之女,在程家备受虐待,过门两年就香消玉殒,苏程两家因此成为世仇。
  自从苏家兄弟双双考中进士,先后出任地方官,又逐步跻身于权力上层,苏家的结亲对象变了,从平民变成了士大夫,无论是儿子娶妻,还是女儿出嫁,甚至包括远房侄子和远房侄女的婚配,都离不开官场小圈子和文学艺术圈。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东坡一个堂姐的女儿出嫁,由苏东坡亲自做媒,嫁给了一个前途远大的新科进士。苏东坡的堂姐和堂姐夫都是平民,但是有苏东坡这棵大树在,堂侄女岂能再与平民结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做官,亲族长脸,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苏东坡对亲戚很照顾,拍胸脯打包票要包办堂侄女的嫁妆。可事到临头,才发现钱不够,只得舍着老脸向朋友们借钱,总算从驸马都尉王诜(音同申)那里借了二百贯(参见苏东坡《与驸马都尉王晋卿第六书》)。
  王诜是宋英宗第二个女儿魏国公主的老公,身为皇亲国戚,财大气粗。他在开封西郊拥有一座大别墅,经常在那里招待苏东坡、文与可、黄庭坚、李龙眠(李公麟)等文艺大腕,一起品茶论画。绘画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园雅集图》,就是李公麟以王诜在别墅里举办的文艺沙龙为题材绘制的。对王诜来说,二百贯铜钱就是毛毛雨!
  在北宋中后期的和平年月,铜钱购买力一直坚挺,一贯铜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800元,二百贯铜钱即16万元。苏东坡借这些钱为堂侄女办嫁妆,说明整个嫁妆绝对不只16万元,可能会是20万元、30万元,或者更多。
  嫁一个堂侄女而已,苏东坡为啥要花这么多钱呢?因为宋朝流行厚嫁,且越是夫家地位高,越要陪嫁丰厚。
  南宋初年,跟随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个女儿,朋友写信祝贺,李光回信道:“家有五女,贼盗不过其门。”你们就别祝贺了,我发愁还来不及呢!家里有5个女儿,连小偷都不屑于光顾我们家。这是为啥呢?因为仅是陪送嫁妆这一项,就能让这个家庭走向破产。
  苏辙的孙子苏籀(音同皱)著有《栾城先生遗言》一书。据该书记载,宋徽宗即位那年,苏辙为了嫁小女儿,不得不卖掉早年在开封购置的田地,售价九千四百贯,全部作为陪嫁。按照购买力,这些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750多万元。仅仅嫁一个女儿,就得花七八百万元,苏辙有5个女儿,总共得花多少钱?虽说他当过大官,俸禄优厚,但再厚的家底也架不住这么花啊!
  苏辙晚年写过一首《买宅诗》,开头就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我七老八十的人了,竟然还没有房子,搞得几个儿子一直抱怨。事实上,苏辙早年是有房子的,但是为了嫁女儿,把房子卖了。苏东坡则在写给朋友章惇的一封信里帮苏辙哭穷:“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我弟弟苏辙不幸生下5个女儿,所以欠下一屁股巨债。

  宋朝皇子娶妻,平均花销1 万两;而公主下嫁,平均花销10 万两。皇帝为儿子娶媳妇花的钱,只是为女儿办嫁妆花费的十分之一。

  宋朝家训经典《世范》写道:“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若置而不问,但称临时,此有何术?不过临时鬻田庐。”你生了女儿,就要早早地准备嫁妆,假如等到出嫁时才去准备,怎么来得及呢?恐怕只能卖房子卖地了。
  北宋名臣范仲淹俸禄优厚,一个人把叔叔、大爷、堂叔、堂伯、哥哥、兄弟、堂兄、堂弟……整个家族都养了起来,家族里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都是范仲淹出钱资助。为了做到不偏不向,他定了个规矩:凡是族里男孩娶亲,按照二十贯的标准送彩礼;凡是族里女孩出嫁,按照三十贯的标准办嫁妆。很明显,就是再简朴的婚礼,女孩办嫁妆也要比男孩送彩礼更费钱。
宋朝流行厚嫁,越是夫家地位高,越要陪嫁丰厚。(戴红倩 / 绘)

  南宋名臣吕祖谦也定了一条族规:“嫁一百贯文省,婚五十贯文省。”吕氏大家族的姑娘出嫁,嫁妆按一百贯的标准操办;小伙子结婚,彩礼按五十贯的标准操办。还是女孩出嫁更费钱。
  连皇帝宋神宗都抱怨:“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缗!”嫁一个公主,竟然要花费七十万贯!那可是皇帝嫁闺女,用不着高攀吧?用不着巴结男方吧?但是照样要厚嫁。查《宋史·礼志》,宋朝皇子娶妻,平均花销1万两;而公主下嫁,平均花销10万两。也就是说,皇帝为儿子娶媳妇花的钱,只是为女儿办嫁妆花费的十分之一。
  宋朝为什么会刮起一股厚嫁风呢?因为在宋朝,妇女是有独立财产权的。
  凡是新娘带到婆家的嫁妆,无论是田地、商铺、丫鬟,还是首饰、衣服、布匹,任何人都不能动用,除非经过她的首肯。假如她跟老公离婚,这些嫁妆可以一文不少地全部带走。这对婆家来说,自然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为了财产,有脑子的公婆决不敢轻易虐待儿媳。可是陪嫁太少的话,或者像《窦娥冤》里的窦娥那样仅仅是一个童养媳,完全没有嫁妆,那她在婆家的地位就要一落千丈了。
  为了女儿婚姻生活的安全和幸福,宋朝的父母给女儿办嫁妆,一定不惜血本。婚书后面都要列一张密密麻麻的财产清单,注明陪嫁了多少首饰、多少衣服、多少房子、多少土地。
  过门之后,新娘子为了自己的嫁妆将来不被婆家染指和瓜分,可能还会要求婆家人去祖宗祠堂里发个声明,向历代祖先讲清楚自己带来了哪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非经自己同意不能动用的。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已婚妇女仅有的那点儿财产权以及由财产权所带来的家庭地位,不光得有婚前公证,还得有婚后宣誓。
  然而,丰厚的嫁妆有时仍然买不来女儿幸福,反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蔡襄在任福州(福建)州官时,发布文告指出:“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可见当时以娶媳妇来获取财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蔑视传统的司马光则坚信,新娘不会因嫁资受到保护;相反,还会为此陷入险境:“爱其女者,务厚资装,以悦其舅姑,殊不知彼贪鄙之人,不可盈厌……故婚姻之家往往终为仇雠矣。”那些心疼女儿的父母,准备了丰厚陪嫁来取悦男方父母,殊不知人都是贪得无厌的,为了这些钱,婚姻通好之家往往最终变成了仇人,何苦呢?
  的确,在一些家庭,嫁妆一旦送到新郎家,“朝索其一,暮索其二……至有割男女之爱,辄相弃背。”说家里(把嫁妆)今天要点,明天要点。能完全置身事外,绝不让公婆家动用嫁妆的媳妇,在这个家庭里也会过得非常艰难。夫妻间的那点情义,都叫钱给毁了!
  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人们总想拿金钱买来幸福,但现实总是难遂人愿。
其他文献
导电聚合物薄膜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如有机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等。而导电聚合物薄膜的性能与其在表面和界面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调控导电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及界面结构是优化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本课题选择不同的基底结合溶剂种类和挥发速率等因素对聚3-己基噻吩(P3HT)薄膜及聚3-己基噻吩和[6,6]-苯基-C61-丁酸甲酯(P3HT/PCBM)共混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调控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
普法栏目剧的开设,可以让国人通过现代媒体熟悉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也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法律条令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本文拟从普法栏目剧制作本身出发,了解
电场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应用导电性材料可以增强局部的电流传导。基于聚左旋乳酸(PLL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
初见成琳,她上穿一件黑色夹克,下搭一条印花长裙,刚柔并济的造型也与她的性格十分相符。那是一个雾霾的午后,太阳被阴霾紧紧遮住,多少让人心情憋闷。但当在转转会工作室一起
数字绘画以强大的功能、方便丰富的工具得到了大量绘画爱好者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展尝试使用手机客户端的数字绘画工具,致使数字绘画在手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有着和很多大画家不太相同的人生阅历,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他的家乡完成,但却不影响他在光线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上有着超乎常人的技
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有凝聚力的传统节日。此时,人们要感恩天地、崇仰先人、祈盼福祉,要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盼以及对灾难的回避尽情表达出来。为此,数千年来人们
本论文致力于复杂体系从头算价键方法的发展研究。目前复杂体系的从头算价键计算面临两个困难:第一是高精度价键计算花费太高,甚至无法实现;第二是体系中心-环境相互作用的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对自身的健康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健康类广播节目主要是对医疗服务类或者各种药品
一九九九年夏季 ,我从闽西恬静的上杭县城坐车北行约一小时 ,到达才溪镇。而在六十六年前的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下旬 ,在中华苏维埃中共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任上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