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给我妈拨了个电话,有点意外地得知,她今天没去跳舞。她说:年轻人学的舞跟不上,就在咱家院子里看着你买的看戏机,学跳佳木斯呢。我又问,你一个人在跳啊?她说,不是,还有你桂梅嫂。噢,那就去跳吧。于是我把电话挂了。
最近两年,广场舞风靡全国,大妈成为争议话题,妈妈也随之开始跳舞,我却一时半会儿无法把我妈和广场舞大妈联系起来。其实区别仅仅在于,我妈和她的舞友们不是在广场上跳,而是在村子里跳。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小村。它位于太行山南麓,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世易时移,孩子们慢慢长大,或出去求学,或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小村寥落下来,用我妈的话说,这里又成了“深山老林”。最近探亲,我跑到幼年常去玩耍的山坡,差点迷路,记忆中平坦得可以玩木头人的山头,如今已被一人多高的荆棘丛占满。
所幸穿村而过的公路带来了一些生机。傍着公路,多少会有些小生意可做,遂有更偏远山村的人租住过来,其中一个租户就是教会了全村“大妈”跳广场舞的小枝。小枝三十多岁,家里是跑运输的。平时她在电脑上看视频学舞步,学会了再教大家。用我妈的话说,小枝很“能”,那些电脑上的舞蹈“人家一学就会”。她们一般晚饭后集合,地点是路边一家理发店的门口。高高的路灯下,不大的一块空地,十几个人的阵势,放的音乐声没那么震撼。一来没有那么好的音响,二来在高天阔地的乡村,声音都被四野的黑暗吸了去。这时如果有人来看,不仅不会觉得扰民,反而觉得这样的热闹,实在是有点安慰人心。
教会这一群本来只会肩扛手提干粗活重活的农妇们跳舞,一定不是一件易事,至少我之前没有想过我妈会跳舞。舞蹈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它必然发生在你的生活有了闲暇之时,而我妈前半辈子过的是怎样兵荒马乱的生活啊,从23岁到36岁,她一共生了5个孩子。我小的时候,尽管有计划生育,村子里依然人丁兴旺,像我们这样不生个男孩便不善罢甘休的家庭并不鲜见。36岁时,我妈终于生了我弟,一家人都长长地出了口气。我一路上学,直至研究生毕业有了工作,两个妹妹也先后大学毕业并在城市里落脚,最后一个大驾光临的弟弟,去年也终于上了大学。完成生育任务之后的20年,大体上是我妈在家照看十来亩靠天吃饭的薄田,我爸在附近村里从事各种薪资菲薄的工作,终于将我们几个都养大。
我妈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跳舞的。忙了大半辈子,突然空闲下来,身心都无处安放,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在滋生寂寞。晚饭后看电视?有多少电视剧可看?串门聊天吗?乡村平静的老年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新闻。这时候恰好来了会跳舞的小枝,一下引领了她们的文艺生活。
我有时会想象一下,当夜色初降,我妈一个人吃过晚饭,锁上院门,去赴村里的舞会时,我们都在干些什么。大姐在县城陪伴家人,我和三妹在北京,四妹在珠海,小弟在天津,而我爸依旧在外干活,供弟弟读大学。我妈的那些舞伴们,或者说老邻居们,大多和她有相似的处境:儿女长大,终于从生育和农活下解放出来,这一点点迟来的欢乐和自由,让人感叹。
即使在初学时,我妈也不惮于给我们表演。她把放着音乐的收音机放在窗台上,然后开始在院子里跳给我看,动作之僵直,和提线木偶差不太多。她一面自嘲自己太笨,一面努力回忆着小枝教给她们的动作,认真刻苦的样子犹如小学生。她也鼓动我一起跟她跳,说整天坐着会身体不好。哈,她是不知道我宁可坐出小肚腩,也接受不了她们那套土气动作。但看着她跳,又觉得是相宜的。等到后来再回去,发现她已经掌握了好几套舞蹈动作,配合着音乐跳得很流畅,美滋滋喜滋滋的。
让我对我妈和我们村的婶婶伯娘们刮目相看,是在去年春节的时候,她们自己组织了舞蹈队,借了音响麦克,排练了一场迎新联欢。大年初一下午,她们聚集到大队的一个打麦场上,四野萧瑟灰暗,十几个身着红棉袄、身形臃肿的妈妈们,随着夹着杂音的音乐翩翩起舞。四周围观的有凑热闹的小孩,有从外地回来打扮入时的年轻人,也有神态麻木难得一笑的乡村男人。我在视频里看到他们那一板一眼的表演时,心里真为她们感到骄傲。也许这是她们第一次找到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
我3岁的女儿,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每次看到她一脸陶醉在各种乐曲间切换舞蹈动作就忍俊不禁。我有时想,婴孩的动作笨拙逗人欢笑,换成了老年人,却要招来嘲笑,这其中是不是包含着某种残酷而人人难逃的真相?
说实在的,我妈能够学会跳舞并从中获得乐趣,作为女儿,我非常欣慰。这种心情,大抵与她看到我们终于自立了有几分相似,然而也不完全。
最近两年,广场舞风靡全国,大妈成为争议话题,妈妈也随之开始跳舞,我却一时半会儿无法把我妈和广场舞大妈联系起来。其实区别仅仅在于,我妈和她的舞友们不是在广场上跳,而是在村子里跳。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小村。它位于太行山南麓,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世易时移,孩子们慢慢长大,或出去求学,或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小村寥落下来,用我妈的话说,这里又成了“深山老林”。最近探亲,我跑到幼年常去玩耍的山坡,差点迷路,记忆中平坦得可以玩木头人的山头,如今已被一人多高的荆棘丛占满。
所幸穿村而过的公路带来了一些生机。傍着公路,多少会有些小生意可做,遂有更偏远山村的人租住过来,其中一个租户就是教会了全村“大妈”跳广场舞的小枝。小枝三十多岁,家里是跑运输的。平时她在电脑上看视频学舞步,学会了再教大家。用我妈的话说,小枝很“能”,那些电脑上的舞蹈“人家一学就会”。她们一般晚饭后集合,地点是路边一家理发店的门口。高高的路灯下,不大的一块空地,十几个人的阵势,放的音乐声没那么震撼。一来没有那么好的音响,二来在高天阔地的乡村,声音都被四野的黑暗吸了去。这时如果有人来看,不仅不会觉得扰民,反而觉得这样的热闹,实在是有点安慰人心。
教会这一群本来只会肩扛手提干粗活重活的农妇们跳舞,一定不是一件易事,至少我之前没有想过我妈会跳舞。舞蹈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它必然发生在你的生活有了闲暇之时,而我妈前半辈子过的是怎样兵荒马乱的生活啊,从23岁到36岁,她一共生了5个孩子。我小的时候,尽管有计划生育,村子里依然人丁兴旺,像我们这样不生个男孩便不善罢甘休的家庭并不鲜见。36岁时,我妈终于生了我弟,一家人都长长地出了口气。我一路上学,直至研究生毕业有了工作,两个妹妹也先后大学毕业并在城市里落脚,最后一个大驾光临的弟弟,去年也终于上了大学。完成生育任务之后的20年,大体上是我妈在家照看十来亩靠天吃饭的薄田,我爸在附近村里从事各种薪资菲薄的工作,终于将我们几个都养大。
我妈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跳舞的。忙了大半辈子,突然空闲下来,身心都无处安放,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在滋生寂寞。晚饭后看电视?有多少电视剧可看?串门聊天吗?乡村平静的老年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新闻。这时候恰好来了会跳舞的小枝,一下引领了她们的文艺生活。
我有时会想象一下,当夜色初降,我妈一个人吃过晚饭,锁上院门,去赴村里的舞会时,我们都在干些什么。大姐在县城陪伴家人,我和三妹在北京,四妹在珠海,小弟在天津,而我爸依旧在外干活,供弟弟读大学。我妈的那些舞伴们,或者说老邻居们,大多和她有相似的处境:儿女长大,终于从生育和农活下解放出来,这一点点迟来的欢乐和自由,让人感叹。
即使在初学时,我妈也不惮于给我们表演。她把放着音乐的收音机放在窗台上,然后开始在院子里跳给我看,动作之僵直,和提线木偶差不太多。她一面自嘲自己太笨,一面努力回忆着小枝教给她们的动作,认真刻苦的样子犹如小学生。她也鼓动我一起跟她跳,说整天坐着会身体不好。哈,她是不知道我宁可坐出小肚腩,也接受不了她们那套土气动作。但看着她跳,又觉得是相宜的。等到后来再回去,发现她已经掌握了好几套舞蹈动作,配合着音乐跳得很流畅,美滋滋喜滋滋的。
让我对我妈和我们村的婶婶伯娘们刮目相看,是在去年春节的时候,她们自己组织了舞蹈队,借了音响麦克,排练了一场迎新联欢。大年初一下午,她们聚集到大队的一个打麦场上,四野萧瑟灰暗,十几个身着红棉袄、身形臃肿的妈妈们,随着夹着杂音的音乐翩翩起舞。四周围观的有凑热闹的小孩,有从外地回来打扮入时的年轻人,也有神态麻木难得一笑的乡村男人。我在视频里看到他们那一板一眼的表演时,心里真为她们感到骄傲。也许这是她们第一次找到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
我3岁的女儿,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每次看到她一脸陶醉在各种乐曲间切换舞蹈动作就忍俊不禁。我有时想,婴孩的动作笨拙逗人欢笑,换成了老年人,却要招来嘲笑,这其中是不是包含着某种残酷而人人难逃的真相?
说实在的,我妈能够学会跳舞并从中获得乐趣,作为女儿,我非常欣慰。这种心情,大抵与她看到我们终于自立了有几分相似,然而也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