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飞速发展,当今社会能适应科技发展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比较稀缺,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解决人才供应问题。本文根据当今社会对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目前的培养模式,分析当前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并给出这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措施。只有找出合理的培养模式并实施这种模式才是提高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焊接及自动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4—0045—01
现在社会的制造业越来越发达,而在制造业中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尤为重要,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直接导致我国虽然是焊接产业的大国,却难以成为焊接产业的强国。目前我国开办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学校很少而导致毕业人数远低于国家的需求量,加之高职教育的定位使该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不太强使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时,学校的培养计划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改变此问题,我们需及时关注产业的市场变化,根据变化对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进而促进我国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培养平衡。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现状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普通教育系统使得学生在高考后才能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而且就读高职的学生毕业后就得就业,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高等职业教育不会像普通的教育那样有选择读研读博的机会,学生没办法再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所以很多人因无法深造而不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定位不高又抑制了人才个性和结构发展的多样化要求u-。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又难以给企业提供高技能型人才。所以,这样的教学系统不利于受教育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社会的普遍认知导致人们对普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于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很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的短缺又使得教学任务重而无暇顾及科研,长此以往,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大。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更注重与社会发展接轨,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所授知识也应该同步更新。如果不能跟上科技的进步,课堂所授知识就会与现实脱节,如纸上谈兵,难以应用到实际中去。而实际上高职教育恰恰要求实战,为了能培育出有实战能力的学生,老师必须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较强运用技术理论的能力,而这样的师资队伍却更少。
1.3产学研之间的结合还需提高
现在人才培养还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和学校之间联系不紧密,教学研究经费短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缺乏政策支持与合作动力和目标。学校和企业不能长期合作,就无法互相介入,取得优势互补,也就更加难以实现互惠互利和共赢。产学研的实际结合没有得到良性循环,也没有建立合适的运行体系,这对学校和企业都不利。
2针对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1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须得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可以在企业设立企业专家咨询处,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人才的培养方向。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根据科技发展明确培养核心技能和知识结构。再根据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培养计划做出合理改善。
2.2学校和企业合作,确立人才培养方案
确立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方面,减少课程内容中太过于理论性而无法实际应用的知识。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多培养实践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焊接技术方面可以引进职业资格证制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国家技术职业资格证,这不仅是对学生水平的一种肯定,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引进上岗证的考证,使企业和学校学生更好地对接。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能增强师资力量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可以派教师去企业学习进修,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从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专家为学生讲学和指导。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和长期的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在企业里安排学生实习岗位和勤工助学岗位。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培养模式的实施
3.1教学目标和计划
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和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企业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高职焊接和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致力于培养素质方面全面发展,技术层面高要求的学生,培养能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学生,培养能应用技术、操作设备、维护设备,又能做好生产组织和管理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3.2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
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条件。所以要想培养更多的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必须建设合理的教学资源。教师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建设教学资源首先应该建设教师资源。鼓励优秀教师从事高职教育,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定期的让教师去企业进修学习先进的科研知识,收集整合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库。除去教师资源外,学生学习资源更是重要。在这方面,学校应与企业合作,是学生能长期的去企业参观,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到企业实习,切身体会知识的实践运用。创建一个学生知识交流平台,是学生能把自己的知识与更多人分享,共同学习,增强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4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对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需对现有的培养方式做出改变,确定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培养目标,建设合适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完善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焊接及自动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4—0045—01
现在社会的制造业越来越发达,而在制造业中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尤为重要,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直接导致我国虽然是焊接产业的大国,却难以成为焊接产业的强国。目前我国开办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学校很少而导致毕业人数远低于国家的需求量,加之高职教育的定位使该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不太强使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时,学校的培养计划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改变此问题,我们需及时关注产业的市场变化,根据变化对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进而促进我国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培养平衡。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现状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普通教育系统使得学生在高考后才能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而且就读高职的学生毕业后就得就业,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高等职业教育不会像普通的教育那样有选择读研读博的机会,学生没办法再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所以很多人因无法深造而不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定位不高又抑制了人才个性和结构发展的多样化要求u-。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又难以给企业提供高技能型人才。所以,这样的教学系统不利于受教育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社会的普遍认知导致人们对普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于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很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的短缺又使得教学任务重而无暇顾及科研,长此以往,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大。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更注重与社会发展接轨,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所授知识也应该同步更新。如果不能跟上科技的进步,课堂所授知识就会与现实脱节,如纸上谈兵,难以应用到实际中去。而实际上高职教育恰恰要求实战,为了能培育出有实战能力的学生,老师必须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和较强运用技术理论的能力,而这样的师资队伍却更少。
1.3产学研之间的结合还需提高
现在人才培养还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和学校之间联系不紧密,教学研究经费短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缺乏政策支持与合作动力和目标。学校和企业不能长期合作,就无法互相介入,取得优势互补,也就更加难以实现互惠互利和共赢。产学研的实际结合没有得到良性循环,也没有建立合适的运行体系,这对学校和企业都不利。
2针对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1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须得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可以在企业设立企业专家咨询处,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人才的培养方向。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根据科技发展明确培养核心技能和知识结构。再根据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培养计划做出合理改善。
2.2学校和企业合作,确立人才培养方案
确立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方面,减少课程内容中太过于理论性而无法实际应用的知识。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多培养实践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焊接技术方面可以引进职业资格证制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国家技术职业资格证,这不仅是对学生水平的一种肯定,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引进上岗证的考证,使企业和学校学生更好地对接。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能增强师资力量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可以派教师去企业学习进修,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从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专家为学生讲学和指导。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和长期的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在企业里安排学生实习岗位和勤工助学岗位。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培养模式的实施
3.1教学目标和计划
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和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企业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高职焊接和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致力于培养素质方面全面发展,技术层面高要求的学生,培养能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学生,培养能应用技术、操作设备、维护设备,又能做好生产组织和管理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3.2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
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条件。所以要想培养更多的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必须建设合理的教学资源。教师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建设教学资源首先应该建设教师资源。鼓励优秀教师从事高职教育,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定期的让教师去企业进修学习先进的科研知识,收集整合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库。除去教师资源外,学生学习资源更是重要。在这方面,学校应与企业合作,是学生能长期的去企业参观,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到企业实习,切身体会知识的实践运用。创建一个学生知识交流平台,是学生能把自己的知识与更多人分享,共同学习,增强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4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对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需对现有的培养方式做出改变,确定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培养目标,建设合适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完善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等职业焊接技术和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