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层小组制结合了分层教学法与小组制的教学优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信心。我们通过结合数控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实际,详细地阐述了分层小组制的原理,在数控实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
[关 键 词] 分层小组制;中职数控;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88-02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职业教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国家在不断地加大硬件、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但因为受到国内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仍不容乐观。单从入学的中考成绩来看,在一个班里,100~300分之间的学生占了大多数,400以上的很少,100分以下的不少。如此大的成绩差异,光从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方差波动。如果仍然“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目标、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期望、相同的教学评价,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分层教学的意义
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1]这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谋而合。对于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应当针对当前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的差异性,给予不同的教学引导方式,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学习需要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2]其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地得到提高,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应用于教学的示范案例证明,传统的分层教学法已经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从中职数控的实训课教学情况来看,光应用传统的分层教学是不够的。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实训课程是需要动手操作完成的,由于实训基地机床数量的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小组制。如果机械地按照学号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樣的问题。比如恰巧有个5人小组,其中的学生都是基础知识较差,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那这一组在操作前的理论知识接收中可能就出了问题,盲目动手操作不仅可能造成机床损坏,还有可能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实训车间的“7S”管理是整个车间正常运行的基石,其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杜绝各种可能对学生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隐患。
二、在数控专业采用分层小组制教学的尝试
结合传统的分层教学方法和分组学习模式,我们在数控实训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分层小组制。分层小组制的原理在于:
(1)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其中分层的标准包括基础知识水平,三维空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把握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不同层级中抽取学生组成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各个层级学生数量的均匀分布,不出现某个小组成员同一层级学生扎堆的情况。
(3)坚持“个别领头,互帮互助”的原则,不同层级的学生有其突出的特长,在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相帮助。
(一)科学客观地对学生分层和组合
在进行分层的标准上,需要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标准。对一般的数控班级学生而言,主要有理论基础知识水平、数控程序编写水平、机床操作能力、三维空间立体感等等。分层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显性分层,一种是隐形分层。[3]为了避免优秀学生骄傲和学习困难生的畏难情绪,我们主张采用隐形分层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分层:
1.根据数控专业课知识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场测验。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三维空间能力,数控基础知识,数控程序的理解和编写水平。比如在数控程序的考察中,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理解层,表现为能认识数控程序中的一些基本代码的含义,包括G代码、F代码、M代码、S代码等。例如:G00,G01,M03,S800等。第二层是应用层,表现为可以根据图纸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例如可以用G90/G91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两种方法对同一轮廓进行编程。第三层是提升层,表现为针对同一张图纸,可以结合自身学过的程序,考虑多种的加工方法,进而选出最优的方案。例如有些轮廓可以直接编程铣削,也可以调用子程序,还可以使用宏程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最优的方案。
2.与学生交谈,或采用面试等形式。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和平时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是欠缺学习方法;有的学生本身抱着“混个文凭”的思想;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但缺少自控能力;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由于中考失利来到中职学校。这些主观客观因素都是我们分层的标准。
3.观察平时学生实际操作机床的表现和遇到问题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操作机床的各种行为,可以大致将学生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是不求甚解,表现为在听课时懵懵懂懂,不求甚解,实际操作无从下手,只能求助他人。第二层是一般了解,表现为可以在机床上输入老师或者同学编写好的程序,完成工件的加工。第三层是完全理解,表现为可以运用G代码、F代码、M代码、S代码等自己独立编写程序,完成工件的整个加工过程。 (二)采用分层小组制教学
在进行分层小组形式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改变授课形式。在同一节课中需要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要有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分”的环节。故一般的步骤为:合(集体授课)—分(分层指导)—合(小组协作)—合(集体总结),这“一分三合”的课堂结构,课堂形式“分”而不散,“合”则更优,不但自然地在课堂中融入了讲授、练习、指导、巩固、讨论、总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良好地解决了不同层级之间动静支配的矛盾。一般在数控实训的课堂中,针对每一次的实训内容,需要先向集体讲清楚这一次实训课题的任务和评定标准,然后讲述这次课题任务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针对其中的各种问题力求“大致清楚,相关明确”的主旨,在每一个小组中,某个层级的学生对某个问题需要达到明确理解的程度,由于分层标准的作用,他们对这个特定问题确实比较容易理解,其他的学生则只需大致了解。然后进行分层指导,对每个小组中指定层级指定问题确实有不了解的,进行个别指导。分配到各个机床之后,需要小组各个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因为每个成员都对整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都有其擅长之处,通过优势互补完成课题任务。任务完成后对每个小组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各层级组员是否发挥作用需要进行总结。
(三)分层级地给予教学评价
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本身在课题任务中的着手点就有所不同。例如在数控专业课题中,个别层级的小组成员起到带头指导全组整个编程加工过程的领头作用,个别小组成员只是起到独立装夹工件,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加工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分层,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对于一些教学目标不高的学生,在他完成相应任务的时候应该给予鼓励赞扬,对于有着高教学目标的学生,在他虽然完成相对优秀任务但是还不足的时候,需要鼓励其再接再厉。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使高层级学生的追求不断提高,而且可以让低层级的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避免滋生畏难情绪。
三、分层小组制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小组制教学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體地位
同一层级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学习主人翁的感觉,主体感让他们有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通过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产生了积极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自尊、自强、自信的健康心理。通过与学生们的交谈,听到他们说“这样的小组分层学习方法让我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对通过将来的高级工考试也更有底气了。”
(二)分层小组制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学生在面对数控图纸时能分析、比较加工思路和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到编程加工的环节当中来,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层小组制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培养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分层小组制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将来参加数控专业比赛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分层小组制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目标相同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
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切合,教与学之间相互协调,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地展开。同时,分小组分层级的教学使学生中产生了一种促进全部学生的“互补”机制。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各层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想学习,更爱学习。
(四)分层小组制教学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学习和创新
多方面地去研究学生,不断促进了教师进步,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教育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通过分层小组制的教学,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相同、教学目标相同、教学方法相同、教学期望相同、教学评价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而且在分层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数控专业实训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分层小组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布卢姆(Bloom,B.S.).教育目标与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
[2]蔡霞.分层教学在数控编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4):111-112.
[3]魏延松.浅谈分层教学的实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19-20.
◎编辑 曾彦慧
[关 键 词] 分层小组制;中职数控;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88-02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职业教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国家在不断地加大硬件、师资等方面的投入。但因为受到国内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仍不容乐观。单从入学的中考成绩来看,在一个班里,100~300分之间的学生占了大多数,400以上的很少,100分以下的不少。如此大的成绩差异,光从基础知识水平方面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方差波动。如果仍然“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目标、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期望、相同的教学评价,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分层教学的意义
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1]这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谋而合。对于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应当针对当前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的差异性,给予不同的教学引导方式,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学习需要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2]其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地得到提高,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应用于教学的示范案例证明,传统的分层教学法已经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从中职数控的实训课教学情况来看,光应用传统的分层教学是不够的。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实训课程是需要动手操作完成的,由于实训基地机床数量的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小组制。如果机械地按照学号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樣的问题。比如恰巧有个5人小组,其中的学生都是基础知识较差,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那这一组在操作前的理论知识接收中可能就出了问题,盲目动手操作不仅可能造成机床损坏,还有可能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实训车间的“7S”管理是整个车间正常运行的基石,其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杜绝各种可能对学生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隐患。
二、在数控专业采用分层小组制教学的尝试
结合传统的分层教学方法和分组学习模式,我们在数控实训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分层小组制。分层小组制的原理在于:
(1)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其中分层的标准包括基础知识水平,三维空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把握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不同层级中抽取学生组成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各个层级学生数量的均匀分布,不出现某个小组成员同一层级学生扎堆的情况。
(3)坚持“个别领头,互帮互助”的原则,不同层级的学生有其突出的特长,在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相帮助。
(一)科学客观地对学生分层和组合
在进行分层的标准上,需要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标准。对一般的数控班级学生而言,主要有理论基础知识水平、数控程序编写水平、机床操作能力、三维空间立体感等等。分层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显性分层,一种是隐形分层。[3]为了避免优秀学生骄傲和学习困难生的畏难情绪,我们主张采用隐形分层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分层:
1.根据数控专业课知识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场测验。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三维空间能力,数控基础知识,数控程序的理解和编写水平。比如在数控程序的考察中,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理解层,表现为能认识数控程序中的一些基本代码的含义,包括G代码、F代码、M代码、S代码等。例如:G00,G01,M03,S800等。第二层是应用层,表现为可以根据图纸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例如可以用G90/G91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两种方法对同一轮廓进行编程。第三层是提升层,表现为针对同一张图纸,可以结合自身学过的程序,考虑多种的加工方法,进而选出最优的方案。例如有些轮廓可以直接编程铣削,也可以调用子程序,还可以使用宏程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最优的方案。
2.与学生交谈,或采用面试等形式。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和平时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是欠缺学习方法;有的学生本身抱着“混个文凭”的思想;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但缺少自控能力;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由于中考失利来到中职学校。这些主观客观因素都是我们分层的标准。
3.观察平时学生实际操作机床的表现和遇到问题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操作机床的各种行为,可以大致将学生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是不求甚解,表现为在听课时懵懵懂懂,不求甚解,实际操作无从下手,只能求助他人。第二层是一般了解,表现为可以在机床上输入老师或者同学编写好的程序,完成工件的加工。第三层是完全理解,表现为可以运用G代码、F代码、M代码、S代码等自己独立编写程序,完成工件的整个加工过程。 (二)采用分层小组制教学
在进行分层小组形式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改变授课形式。在同一节课中需要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要有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分”的环节。故一般的步骤为:合(集体授课)—分(分层指导)—合(小组协作)—合(集体总结),这“一分三合”的课堂结构,课堂形式“分”而不散,“合”则更优,不但自然地在课堂中融入了讲授、练习、指导、巩固、讨论、总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良好地解决了不同层级之间动静支配的矛盾。一般在数控实训的课堂中,针对每一次的实训内容,需要先向集体讲清楚这一次实训课题的任务和评定标准,然后讲述这次课题任务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针对其中的各种问题力求“大致清楚,相关明确”的主旨,在每一个小组中,某个层级的学生对某个问题需要达到明确理解的程度,由于分层标准的作用,他们对这个特定问题确实比较容易理解,其他的学生则只需大致了解。然后进行分层指导,对每个小组中指定层级指定问题确实有不了解的,进行个别指导。分配到各个机床之后,需要小组各个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因为每个成员都对整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都有其擅长之处,通过优势互补完成课题任务。任务完成后对每个小组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各层级组员是否发挥作用需要进行总结。
(三)分层级地给予教学评价
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本身在课题任务中的着手点就有所不同。例如在数控专业课题中,个别层级的小组成员起到带头指导全组整个编程加工过程的领头作用,个别小组成员只是起到独立装夹工件,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加工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分层,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对于一些教学目标不高的学生,在他完成相应任务的时候应该给予鼓励赞扬,对于有着高教学目标的学生,在他虽然完成相对优秀任务但是还不足的时候,需要鼓励其再接再厉。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使高层级学生的追求不断提高,而且可以让低层级的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避免滋生畏难情绪。
三、分层小组制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小组制教学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體地位
同一层级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学习主人翁的感觉,主体感让他们有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通过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产生了积极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自尊、自强、自信的健康心理。通过与学生们的交谈,听到他们说“这样的小组分层学习方法让我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对通过将来的高级工考试也更有底气了。”
(二)分层小组制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学生在面对数控图纸时能分析、比较加工思路和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到编程加工的环节当中来,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层小组制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培养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分层小组制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将来参加数控专业比赛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分层小组制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目标相同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
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切合,教与学之间相互协调,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地展开。同时,分小组分层级的教学使学生中产生了一种促进全部学生的“互补”机制。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各层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想学习,更爱学习。
(四)分层小组制教学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学习和创新
多方面地去研究学生,不断促进了教师进步,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教育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通过分层小组制的教学,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相同、教学目标相同、教学方法相同、教学期望相同、教学评价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而且在分层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数控专业实训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分层小组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布卢姆(Bloom,B.S.).教育目标与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
[2]蔡霞.分层教学在数控编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4):111-112.
[3]魏延松.浅谈分层教学的实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19-20.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