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活动”现状的反思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目前,在数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轻视、消极、盲从、焦虑的心理倾向.教师要正视数学活动,摈弃应试心理,认真解读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得以培养,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数学活动;两极化思维;以人为本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在每一章的最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设计一些能训练数学综合素质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要体现数学的内涵,具有可操作性、内容或结果的趣味性,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与课程相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等.
  开展数学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是思维的、有用的、生活的.通过课题式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学会主动求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数学发展观.
  由于数学活动是试验教材的特色内容,每个内容仅是提供研究的方向,以基本的素材或线条式的提纲等方式呈现,至于如何活动,活动的结果都没有提供,这就给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少了些须羁绊.学生在知识的需求上是开放的、不固定的.教师也将面临不可预料的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进行各种预案的准备和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筹帷幄,不让课堂迷失方向.
  对于长期“教教材”的教师来说,则视数学活动为异类不加以重视,甚至删去不做. 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与课标所要求的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再加上信息的相对闭塞,传统的教育理念占主导地位.导致新的课改理念难以真正的走进课堂. 教师中形成两极化思维模式:一是盲从型,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自由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随便动手操作,教师不越俎代庖地授予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不是目标任务不明,就是课后反馈信息残缺不全,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基础薄弱或主动性差的学生掉队.二是保守型,他们认为只要不是搞教研活动课、公开课或评优课,充其量写份教案以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数学活动被忽略或者教师唱主角匆匆演示后草草收场,而学生则置若罔闻,如坠云雾之中.
  二、调查问题后的思考
  是教师因素还是学生因素?再次翻开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及相配套的课课练中的数学活动:测量一棵大树树干的粗细;为某种品牌的肥皂设计精美的包装盒;“拼24点”游戏;进入超市购物感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或一点到一条道路的距离……这些数学活动学生大都非常熟悉,所需工具和材料非常易于准备,也不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活动的开展面临窘况?我带着疑问对本校及兄弟学校数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他们的回答不难透视他们的心理状态.
  1. 应试心理,即急功近利型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制度的指导下,基础教育已被异化为“应试教育”.被调查的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目前数学活动的评价手段尚未明朗,纸笔测试的方式不便于介入数学活动的命题对此进行较合理的评价.于是作出大胆的决定——舍弃,以便“省”出时间对传统的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的训练.另外由于数学活动大都是操作性的内容,在命题设计时难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评价.基于这种现状他们就走马观花似的讲完内容,反复强调几个注意要点,然后进行知识性的类型训练.学生学习数学的经历,活动的体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实践意识的培养等全被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所替代.
  2. 传道心理,即教师主导型
  他们认为掌握数学知识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片面认为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会需要很多时间,况且由于个体的差异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知识的建构,此时教师不得不示范一遍或数遍,最后由于时间原因而匆匆结束.不如上课伊始就按照自己的预案讲述,而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节课下来,不但教学任务全部完成,而且有一种传道后的成功感.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成功而沾沾自喜时,学生则失去感受数学、品味数学的机会.
  3. 盲从心理,即放任型
  他们对数学活动的认识比较偏激:数学活动是学生主体的活动,是数学劳技课.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做,自由地生成各种结论,教师不能干预.一节课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既没有错误的矫正,也没有成功的展示和数学内涵的揭示.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组织来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引导,使粗浅的感性认识得以升华,没有参与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和困难.教师成了地道的局外人.
  4. 干预心理,即焦虑型
  这类教师非常清楚班里有几个活跃分子,如果任由他们自由探究、自由尝试、自由猜想、自由设计,谁能预料会偏离主题多远,导致本节课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况且不可预料他们会得出哪些莫名其妙的结论.可见他们是唯恐自己的准备不足而遭遇尴尬.可以想象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会遏止多少奇妙的解法、简洁的设计、更好的方案……长此以往,一颗颗求知的心还会迸发出奇思妙想吗?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为新形势下中国现代优秀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
目的用数学统计方法评估颅脑损伤后神经症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6例门诊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伤情、社会因素、药物依赖、心理状况等进行分析,所得资料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