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白云山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从栖霞岭可达摩星岭门楼。宋、明以前,没有“摩星岭”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称,康熙修《广东志》绘白云山图在卷首称此山峰为“摩星岭”,名曰“天南第一峰”,从此得名摩星岭。俗话说“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广州城,不登摩星岭就不算到白云山”。这话一点也不假。登临摩星岭,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风姿。晴天极目远眺,现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罗棋布,东望沙河镇,南临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观黄婆洞,“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广州人一向有登高祈福的习惯,登上摩星岭,会带来平安和幸运。进摩星岭门岗100米处,有一被称为“吉星石”的大型塑石,上刻“摩星岭”三字,高6米,宽4米,合为10米,寓意十全十美,吉星高照。广大游客把它作为登高转运必经之石,纷纷到此留影。
“白云晚望”位于山顶公园“罗伞顶”之巅,依山临崖,建于1964年,由“观光台”与“晚望亭”两部分组成,主要是以观看太阳西下和夜景而著称。傍晚时,站在晚望亭可看到夕阳西下,天空出现五彩缤纷的晚霞,倚栏远望,云烟渺渺,给人以“不舍夕阳离人间”的美感。隨着夜色的深沉和明月的初升,花城的灯火愈来愈多,愈来愈亮,势若繁星,灿烂辉煌。站在山巅观夜景,仿佛置身于星海中一般。在白天,也可清晰地观看到广州城的风貌。美丽的广州城就像一幅景色壮观的画,各种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远方的珠江自西向东蜿蜒于千里平原之中,铺景叠翠,充分展现了祖国南大门的美景。
“鸣春谷”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米,坐落于白云山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鸣春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奇趣精彩的驯鸟表演、鸟类品种众多及百鸟鸣唱会在幽谷回响而著称,共分六部分,分别是鸟类标本陈列室、大型鸟笼景区、珍稀鸟展区、鸣禽挂廊区、驯鸟表演区和滴水岩自然景区。放养的鸟类有丹顶鹤、天鹅、孔雀、黄腹角雉、蓝马鸡等150多个品种,共5000多只,与大自然景物相结合构成了立体赏鸟的优美环境。
白云松涛它是旧“羊城八景”之一,巨大的黄白色石英岩上刻下的“白云松涛”四个字,是1965年1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登临此处时的亲笔题词。眼前人们所看到的这片松林,以前是单一的马尾松,四面松林,静听松声,如置身于波浪中,颇有“林深人不知”之趣。虽然“白云松涛”的声音不再震耳欲聋、夺人心魄,却非常令人神往,有好多人都专程到此,体会这大自然的韵味。观看过“钱塘潮涌”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感性的壮观,而到“白云松涛”听涛的人,则可以感受到一种理性的壮观,引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因此,当地的百姓流传着“何须钱塘观潮涌,且上云山听涛声”一句话。可想而知,这涛声的魅力有多大了。但后来,由于林相单一,且马尾松病虫害较多,叶子容易枯黄,观赏价值不高,已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涛声几乎没有。1997年白云山改造时把马尾松换成了优质树种加勒比松,它长势较快,而且观赏价值较高,这片大约500亩的松林,经过抚育,正茁壮成长,很快这里将会再现昔日“白云松涛”的美景。
桃花涧它是明珠楼游览区近年新建的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漫山遍野,遂得名桃花涧。历经时代的沧桑,桃花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保护这个著名景点,1999年广州市政府拨款600万元,根据现有的地势、地形进行了改造。整个桃花涧占地4万多平方米,它是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的中国式山水写意园林,内设有鸿运泉、儿童反斗城、卵石滩、连理亭、桃花岛等景点,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涧,并结合现代化的游乐项目,成为一个老少同乐、观景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竞芳菲,而桃花则以它的脱俗、艳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犹如来到世外桃源,游人也不自觉地当了一回桃花圣人。
黄婆洞水库建于1956年,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环湖周围万木苍翠。当初是在陶铸同志建议下修建的,目的是解决山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而现在却给白云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关于黄婆洞水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年少时家境贫苦,又遭封建家庭压迫,便由原籍上海流落到海南崖州,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黄道婆从少女变成了老太婆,思乡心切,便踏上回乡之路,途中经过广州看到此地贫穷落后,便向当地人民传授纺织技术。为了表达对黄道婆的敬仰和怀念,人们便将此地称为“黄婆洞”。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从栖霞岭可达摩星岭门楼。宋、明以前,没有“摩星岭”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称,康熙修《广东志》绘白云山图在卷首称此山峰为“摩星岭”,名曰“天南第一峰”,从此得名摩星岭。俗话说“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广州城,不登摩星岭就不算到白云山”。这话一点也不假。登临摩星岭,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风姿。晴天极目远眺,现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罗棋布,东望沙河镇,南临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观黄婆洞,“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广州人一向有登高祈福的习惯,登上摩星岭,会带来平安和幸运。进摩星岭门岗100米处,有一被称为“吉星石”的大型塑石,上刻“摩星岭”三字,高6米,宽4米,合为10米,寓意十全十美,吉星高照。广大游客把它作为登高转运必经之石,纷纷到此留影。
“白云晚望”位于山顶公园“罗伞顶”之巅,依山临崖,建于1964年,由“观光台”与“晚望亭”两部分组成,主要是以观看太阳西下和夜景而著称。傍晚时,站在晚望亭可看到夕阳西下,天空出现五彩缤纷的晚霞,倚栏远望,云烟渺渺,给人以“不舍夕阳离人间”的美感。隨着夜色的深沉和明月的初升,花城的灯火愈来愈多,愈来愈亮,势若繁星,灿烂辉煌。站在山巅观夜景,仿佛置身于星海中一般。在白天,也可清晰地观看到广州城的风貌。美丽的广州城就像一幅景色壮观的画,各种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远方的珠江自西向东蜿蜒于千里平原之中,铺景叠翠,充分展现了祖国南大门的美景。
“鸣春谷”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米,坐落于白云山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鸣春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奇趣精彩的驯鸟表演、鸟类品种众多及百鸟鸣唱会在幽谷回响而著称,共分六部分,分别是鸟类标本陈列室、大型鸟笼景区、珍稀鸟展区、鸣禽挂廊区、驯鸟表演区和滴水岩自然景区。放养的鸟类有丹顶鹤、天鹅、孔雀、黄腹角雉、蓝马鸡等150多个品种,共5000多只,与大自然景物相结合构成了立体赏鸟的优美环境。
白云松涛它是旧“羊城八景”之一,巨大的黄白色石英岩上刻下的“白云松涛”四个字,是1965年1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登临此处时的亲笔题词。眼前人们所看到的这片松林,以前是单一的马尾松,四面松林,静听松声,如置身于波浪中,颇有“林深人不知”之趣。虽然“白云松涛”的声音不再震耳欲聋、夺人心魄,却非常令人神往,有好多人都专程到此,体会这大自然的韵味。观看过“钱塘潮涌”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感性的壮观,而到“白云松涛”听涛的人,则可以感受到一种理性的壮观,引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因此,当地的百姓流传着“何须钱塘观潮涌,且上云山听涛声”一句话。可想而知,这涛声的魅力有多大了。但后来,由于林相单一,且马尾松病虫害较多,叶子容易枯黄,观赏价值不高,已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涛声几乎没有。1997年白云山改造时把马尾松换成了优质树种加勒比松,它长势较快,而且观赏价值较高,这片大约500亩的松林,经过抚育,正茁壮成长,很快这里将会再现昔日“白云松涛”的美景。
桃花涧它是明珠楼游览区近年新建的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漫山遍野,遂得名桃花涧。历经时代的沧桑,桃花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保护这个著名景点,1999年广州市政府拨款600万元,根据现有的地势、地形进行了改造。整个桃花涧占地4万多平方米,它是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的中国式山水写意园林,内设有鸿运泉、儿童反斗城、卵石滩、连理亭、桃花岛等景点,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涧,并结合现代化的游乐项目,成为一个老少同乐、观景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竞芳菲,而桃花则以它的脱俗、艳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犹如来到世外桃源,游人也不自觉地当了一回桃花圣人。
黄婆洞水库建于1956年,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环湖周围万木苍翠。当初是在陶铸同志建议下修建的,目的是解决山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而现在却给白云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关于黄婆洞水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年少时家境贫苦,又遭封建家庭压迫,便由原籍上海流落到海南崖州,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黄道婆从少女变成了老太婆,思乡心切,便踏上回乡之路,途中经过广州看到此地贫穷落后,便向当地人民传授纺织技术。为了表达对黄道婆的敬仰和怀念,人们便将此地称为“黄婆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