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生由于听力残疾,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既困难又缓慢,从而在感知觉、注意、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不及正常儿童。所以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兴其利,抑其弊,达到缺陷补偿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培养聋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探索规律,发现奥秘
数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诱人的奥秘。聋生学习数学,是从一次次了解和熟悉它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规律”的方法。然后在每次发现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才会对它产生兴趣。所以,要培养聋生对数学科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挖掘数学科的魅力,设计出让聋生置身其中的教学程序,引导聋生参与到展示规律的活动之中,积极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
二、设疑释疑,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而聋生学习数学,开始往往只满足于“知其然”,而不追求“知其所以然”。要使聋生走出这一境界,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用一次次的“为什么”去开启聋生心中的疑问,使聋生从单纯的“好奇”转为认识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把聋生引进趣味盎然的探索之中。
教师还要善于培养聋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并利用聋生的反馈信息设疑,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生动有效。
这样不仅使聋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思维的深刻性,在探索中获得满足,大大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带着疑问下课,给聋生留下一个“悬念”,自己去探索,聋生将回味无穷。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下课时,教师指出:“用坐标系使可以表示地理位置的,下面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一张开发区的地图,假如你遇到一位外地人,他想知道咱们学校的位置,你能根据这张简易地图描述出咱们学校的大体位置吗?”请聋生下课后相互研究商讨,他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兴高采烈的去探讨。
三、创造情境,生动有趣
数学科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容易使聋生感到枯燥无味。且聋生不可能通过听觉接受由语言传来的信息,只能靠眼睛来注视要注意的对象。所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比正常儿童差得多。为此适当地使数学内容含有情感因素,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起聋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数学教师要经常将学习的问题连串起来,编成一个故事,使整节课的学习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展开,容易产生亲切感。另外经常在课间插入紧扣教材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技能训练,能调动聋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是一种增趣的好形式。在中高年级的学习中,要不断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聋生熟悉的情景,在这种场景中,才更容易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有序数对时,若要以电影院的座位为场景对普通孩子来说是再容易不过了,因为他们常常去看电影,但对聋生来说却是很快困难很抽象的,有很多聋生并未去过电影院,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就将此场景设计为“教室的座位、出操时的队形“等学生亲身经历的情景,这样就很容易突破本节知识的重难点了。
四、手脑并用,全面参与
数学科还具有“动手操作”的优势,因为聋生从认识1、2、3……这些数字开始,就离不开实物、学具的摆弄,而且由于缺乏语言的帮助,聋生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事物时缺乏条理性和全面性,抽象思维发展缓慢。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让聋生多动手操作,聋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发展开思维,把枯燥的数学变成活生生的事实,把抽象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游戏,这样做符合聋生“好动”的心理,能调动起全体聋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对于从“等”到“不等”,聋生是很难理解的,于是我就拿出准备好的天平和一个缩小版的跷跷板,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和自己的观察,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自己全面的参与突破了知识的难点,也为教师带来了全面、及时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参与是培养聋生学习兴趣的好途径。
五、愉快的体验,成功的激励
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愉悦感是维持努力的保证,是培养兴趣的催化剂。
探索的乐趣,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答案的正确,成绩的优异,教师的赞扬,奖品的获得等等,都能使聋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经常体验这种愉悦感,将刺激聋生对它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处理这种时刻。例如,聋生在学习“平移”这节课时,我会出示一些画面,启发他们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平移现象?然后让聋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几个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让聋生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中,积极性发挥到极点,并将完成的比较好的展示给全班同学,这种成功的体验,将永远留在聋生的记忆中,成为激励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动力。
一、探索规律,发现奥秘
数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诱人的奥秘。聋生学习数学,是从一次次了解和熟悉它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规律”的方法。然后在每次发现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才会对它产生兴趣。所以,要培养聋生对数学科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挖掘数学科的魅力,设计出让聋生置身其中的教学程序,引导聋生参与到展示规律的活动之中,积极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
二、设疑释疑,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而聋生学习数学,开始往往只满足于“知其然”,而不追求“知其所以然”。要使聋生走出这一境界,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用一次次的“为什么”去开启聋生心中的疑问,使聋生从单纯的“好奇”转为认识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把聋生引进趣味盎然的探索之中。
教师还要善于培养聋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并利用聋生的反馈信息设疑,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生动有效。
这样不仅使聋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思维的深刻性,在探索中获得满足,大大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带着疑问下课,给聋生留下一个“悬念”,自己去探索,聋生将回味无穷。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下课时,教师指出:“用坐标系使可以表示地理位置的,下面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一张开发区的地图,假如你遇到一位外地人,他想知道咱们学校的位置,你能根据这张简易地图描述出咱们学校的大体位置吗?”请聋生下课后相互研究商讨,他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兴高采烈的去探讨。
三、创造情境,生动有趣
数学科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容易使聋生感到枯燥无味。且聋生不可能通过听觉接受由语言传来的信息,只能靠眼睛来注视要注意的对象。所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比正常儿童差得多。为此适当地使数学内容含有情感因素,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起聋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数学教师要经常将学习的问题连串起来,编成一个故事,使整节课的学习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展开,容易产生亲切感。另外经常在课间插入紧扣教材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技能训练,能调动聋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是一种增趣的好形式。在中高年级的学习中,要不断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聋生熟悉的情景,在这种场景中,才更容易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有序数对时,若要以电影院的座位为场景对普通孩子来说是再容易不过了,因为他们常常去看电影,但对聋生来说却是很快困难很抽象的,有很多聋生并未去过电影院,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就将此场景设计为“教室的座位、出操时的队形“等学生亲身经历的情景,这样就很容易突破本节知识的重难点了。
四、手脑并用,全面参与
数学科还具有“动手操作”的优势,因为聋生从认识1、2、3……这些数字开始,就离不开实物、学具的摆弄,而且由于缺乏语言的帮助,聋生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事物时缺乏条理性和全面性,抽象思维发展缓慢。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让聋生多动手操作,聋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发展开思维,把枯燥的数学变成活生生的事实,把抽象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游戏,这样做符合聋生“好动”的心理,能调动起全体聋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对于从“等”到“不等”,聋生是很难理解的,于是我就拿出准备好的天平和一个缩小版的跷跷板,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和自己的观察,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自己全面的参与突破了知识的难点,也为教师带来了全面、及时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参与是培养聋生学习兴趣的好途径。
五、愉快的体验,成功的激励
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愉悦感是维持努力的保证,是培养兴趣的催化剂。
探索的乐趣,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答案的正确,成绩的优异,教师的赞扬,奖品的获得等等,都能使聋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经常体验这种愉悦感,将刺激聋生对它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处理这种时刻。例如,聋生在学习“平移”这节课时,我会出示一些画面,启发他们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平移现象?然后让聋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几个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让聋生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中,积极性发挥到极点,并将完成的比较好的展示给全班同学,这种成功的体验,将永远留在聋生的记忆中,成为激励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