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也有诸多的困惑,不断对高效课堂进行探索,本文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 导学案 成长
任何时候,社会和教育都不应当让人失去希望和梦想。传统课堂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学生变得疲乏和倦怠,课堂教学成了一潭死水。满载着对教育的希望和梦想,我们学校开始实行课堂改革,开展学习“高效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在最初开展“高效循环课堂”教学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经验的匮乏、理论知识的欠缺,对于高效课堂,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校学生基础一般,新的课堂模式老师又不可多讲,我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提高是没有指望的,甚至也对学生产生过失望。抱着试试的心态机械地套用着这种模式,也许是学生疲惫了多年来的旧的“满堂灌“的課堂模式,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无比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出乎意料的表现,让我颠覆了自己最初的固执想法。我开始用心进行尝试,有过迷惘,也有过自己的思考,但那都是瞬间的念头,亦步亦趋地运用着高效课堂的模式,虽然它曾为我带来过小小的成就,但更多的是问题和困惑。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从当初的亦步亦趋地学习,我也开始有意识地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思考和感悟了。以下是我在实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和大家探讨。
一.给人以自由、愉悦、成就感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是展示,学生只有在展示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更有价值的思考。如果说语文课上的说与写是要促使学生将他们的思想转化成语言或者文字,而大课堂上的展示则是要将自己的成果在同学的监督下呈现出来,展示者自然就有了双倍的责任。所以当一个学生对着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学生对着全班同学,或面带微笑,标准、流畅、或简洁、准确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时候,知识已经真正地融合在了他的心里,学生本身享受着巨大的成就感。展示课上,很多时候学生精彩的质疑、有理有据的补充迫使我一次又一次的调整着学习思路,课堂的生成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不应该只是把目光放在教材、学案等既定的内容上,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时动时静的课堂中敏锐地扑捉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必然会有心灵的自由沟通,就能够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构建愉悦的课堂。
二.具有弹性、合理、科学的导学案
导学案的弹性包含两层意思,教师应“弹性”设计和使用导学案。我认为有的课文完全可以不制作学案,像一些自读课文改成自由的阅读鉴赏课会更好,导学案有时可能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弹性使用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的导学预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弹性布置,并不要求所有同学预习完成所有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完成80%即可。课中阶段也要弹性、灵活对待导学案预设的问题,根据课堂生成适时调整学习思路。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导学案才是合理、科学的导学案。合理、科学的导学案首先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不仅要具体,还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目标要求、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教师还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目标。其次,在导学案的内容设计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是这样做的,把学习内容分成A、B、C、D四个等级,以《归园田居》为例:字词积累(A级)、诵读全诗,整体感知(B级)、品读诗文,赏析意境(C级)、探究思考,知人论世(D级)。在每个学习内容环节的问题设计上也要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呈现出多样的质疑,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设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上阕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题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明确:孙权、刘裕
问题3:这些人物的共同点?
明确:始置京口,建功立业的英雄,帝王。
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找出景物进而找出人物,概括人物特点。但在预习及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景物找的不全面,倒是概括景物的时候提到了里面的一些词语“千古”“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根据景物特点概括了出人物的共同点。后来经过研讨我们修订了导学案的问题。
问题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问题2:由这样的画面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问题3:这些人物的共同点?
简单的改动更符合了人的认知规律,首先读过上阕整体上给了学生一种豪放、大气、壮阔的心里感受,然后品读诗歌鉴赏词语,他们概括出了画面中人物的特点。导学案本身的优劣影响着课堂的生成和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多思考多研讨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导学案。
三.师生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课堂
李希贵校长说“尊重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他还说,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里,发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当教师把教室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室时,学生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教室里遇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这样一来,他们的责任心也随之而来,尊重这把钥匙竟然又开启了一把尘封的锁头。而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展示、质疑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合作对话。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可能会“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没有任何资格去轻视和冷落。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因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高效课堂的提前预习、课中的展示、质疑、补充,都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平等对话,更需要我们尊重每个人个性的表达。
高效课堂还是一方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舞台。虽然我校学生基础一般,但我相信只要养成好习惯,在导学合理的高效课堂中,学生一定可以更好地成长。大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讲普通话,进而规范课堂语言,再由课堂语言规范学生如何转化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些在学生身上都看到了效果。我深知这些做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果想在高效课堂的天地里游刃有余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让师生成就自我,那就必须具有大语文视野,也就是师生必须读书。只有丰富的文化视野,加以我们语文老师课堂上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知识和知识的沟通,多种思维的碰撞,火花产生之后的灰烬才是我们真切可以看得到的,也就是说无论课堂生成、质疑环节的过程精彩与否,最后在学生身上积淀下来的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更要是学生身心沉浸在思考中的理性成长,是文化对于心灵的陶冶和唤醒。如果心灵觉悟了,语文、文字、文化,离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还远吗?于是我们购买书籍,课堂上和学生读名著,研讨名家作品,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虚有的形式,而是心灵的丰富。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一些新的理念,虽然我只是个忠实的实践者,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我坚信自己在高效课堂中的成长。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但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感受,勇敢的“拿来”,沉着、冷静、有辨别的对待,变成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让教语文变成是获取别人的经验来扩大自己人生经验的过程,我们就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柏庐高级中学)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 导学案 成长
任何时候,社会和教育都不应当让人失去希望和梦想。传统课堂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学生变得疲乏和倦怠,课堂教学成了一潭死水。满载着对教育的希望和梦想,我们学校开始实行课堂改革,开展学习“高效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在最初开展“高效循环课堂”教学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经验的匮乏、理论知识的欠缺,对于高效课堂,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校学生基础一般,新的课堂模式老师又不可多讲,我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提高是没有指望的,甚至也对学生产生过失望。抱着试试的心态机械地套用着这种模式,也许是学生疲惫了多年来的旧的“满堂灌“的課堂模式,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无比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出乎意料的表现,让我颠覆了自己最初的固执想法。我开始用心进行尝试,有过迷惘,也有过自己的思考,但那都是瞬间的念头,亦步亦趋地运用着高效课堂的模式,虽然它曾为我带来过小小的成就,但更多的是问题和困惑。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从当初的亦步亦趋地学习,我也开始有意识地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思考和感悟了。以下是我在实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和大家探讨。
一.给人以自由、愉悦、成就感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是展示,学生只有在展示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更有价值的思考。如果说语文课上的说与写是要促使学生将他们的思想转化成语言或者文字,而大课堂上的展示则是要将自己的成果在同学的监督下呈现出来,展示者自然就有了双倍的责任。所以当一个学生对着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学生对着全班同学,或面带微笑,标准、流畅、或简洁、准确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时候,知识已经真正地融合在了他的心里,学生本身享受着巨大的成就感。展示课上,很多时候学生精彩的质疑、有理有据的补充迫使我一次又一次的调整着学习思路,课堂的生成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不应该只是把目光放在教材、学案等既定的内容上,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时动时静的课堂中敏锐地扑捉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必然会有心灵的自由沟通,就能够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构建愉悦的课堂。
二.具有弹性、合理、科学的导学案
导学案的弹性包含两层意思,教师应“弹性”设计和使用导学案。我认为有的课文完全可以不制作学案,像一些自读课文改成自由的阅读鉴赏课会更好,导学案有时可能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弹性使用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的导学预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弹性布置,并不要求所有同学预习完成所有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完成80%即可。课中阶段也要弹性、灵活对待导学案预设的问题,根据课堂生成适时调整学习思路。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导学案才是合理、科学的导学案。合理、科学的导学案首先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不仅要具体,还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目标要求、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教师还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目标。其次,在导学案的内容设计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是这样做的,把学习内容分成A、B、C、D四个等级,以《归园田居》为例:字词积累(A级)、诵读全诗,整体感知(B级)、品读诗文,赏析意境(C级)、探究思考,知人论世(D级)。在每个学习内容环节的问题设计上也要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呈现出多样的质疑,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设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上阕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题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明确:孙权、刘裕
问题3:这些人物的共同点?
明确:始置京口,建功立业的英雄,帝王。
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找出景物进而找出人物,概括人物特点。但在预习及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景物找的不全面,倒是概括景物的时候提到了里面的一些词语“千古”“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根据景物特点概括了出人物的共同点。后来经过研讨我们修订了导学案的问题。
问题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问题2:由这样的画面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问题3:这些人物的共同点?
简单的改动更符合了人的认知规律,首先读过上阕整体上给了学生一种豪放、大气、壮阔的心里感受,然后品读诗歌鉴赏词语,他们概括出了画面中人物的特点。导学案本身的优劣影响着课堂的生成和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多思考多研讨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导学案。
三.师生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课堂
李希贵校长说“尊重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他还说,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里,发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当教师把教室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室时,学生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教室里遇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这样一来,他们的责任心也随之而来,尊重这把钥匙竟然又开启了一把尘封的锁头。而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展示、质疑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合作对话。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可能会“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没有任何资格去轻视和冷落。错误的回答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跳板,因为“五花八门“的结论本身就是教学资源。高效课堂的提前预习、课中的展示、质疑、补充,都需要我们团结合作、平等对话,更需要我们尊重每个人个性的表达。
高效课堂还是一方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舞台。虽然我校学生基础一般,但我相信只要养成好习惯,在导学合理的高效课堂中,学生一定可以更好地成长。大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讲普通话,进而规范课堂语言,再由课堂语言规范学生如何转化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些在学生身上都看到了效果。我深知这些做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果想在高效课堂的天地里游刃有余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让师生成就自我,那就必须具有大语文视野,也就是师生必须读书。只有丰富的文化视野,加以我们语文老师课堂上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知识和知识的沟通,多种思维的碰撞,火花产生之后的灰烬才是我们真切可以看得到的,也就是说无论课堂生成、质疑环节的过程精彩与否,最后在学生身上积淀下来的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更要是学生身心沉浸在思考中的理性成长,是文化对于心灵的陶冶和唤醒。如果心灵觉悟了,语文、文字、文化,离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还远吗?于是我们购买书籍,课堂上和学生读名著,研讨名家作品,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虚有的形式,而是心灵的丰富。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一些新的理念,虽然我只是个忠实的实践者,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我坚信自己在高效课堂中的成长。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但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感受,勇敢的“拿来”,沉着、冷静、有辨别的对待,变成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让教语文变成是获取别人的经验来扩大自己人生经验的过程,我们就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柏庐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