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确保发挥其公共职能的重要保障,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管理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其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是指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法规制度,科学的配置及充分利用资产,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同时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推进行政事业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行政事业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转制必然涉及相关的行政事业资产的审核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防止国家财产的损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推进我国事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实现公共财政职能
行政事业资产主要源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增收和节约开支。加强公共事业资产管理能够对公共财产管理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使得公共财政管理在资源配置上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共财产管理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的职能。
3.有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两方面的内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身也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在固定资产采购、分配、管理、处置过程中比较随意。例如该集中采购的变相分散采购;资产分配没有按工作需求分配,而是按领导职务高低分配使用;资产日常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监督;资产处置比较随意、不规范,未建立专门资产报废、报损业务鉴定部门作鉴定等等。上述情况都表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差异,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导致形成的资产也存在多样性,不同渠道配置的资产没有统一标准,重复购置的、闲置浪费的也比较多,各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占有的资产难以协调一致,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率比较低下。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经常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实无账、有账无物、账实不对应等情况,最终导致账目上的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例如,对于一体化预算系统零余额账户年底发生的资产支出,决算报表是不允许挂账的,当年账务一定要列支出,资产也要入账,可是实际上资产还没收到,此时账实是不相符合的。再例如,向上级购买专业设备,汇款和资产发票的账务处理都已完毕,就是不见资产到库,这也是典型的账实不符。而新购置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报废、报损的资产没有及时销账,也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不规范。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的时候,应该根据规定向相关部门履行相关报批手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相关资产处置行为的随意性都比较强,或擅自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或在入账时就先行拆解降低单价的现象均有发生,从而规避资产报废权限审批程序。
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比较落后。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都是金网际公司生产的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模块虽然比较多,但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比较落伍,也没有资产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难以对资产进行跟踪管理。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首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财务部门要会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涉及资产的采购、配置、管理、处置等每一个环节。其次,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再次,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要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和制度办理各类固定资产领用、转让、捐赠、报废、报损等事务,从根本上杜绝固定资产的流失。
2.强化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首先,要搞好市场调查,摸清自家底细,立足实际,注重资产的长远效率,高质量低价位配置资产,减少盲目配置资产的情况。其次,要加强与上级及毗邻单位的沟通协调,避免为本单位重复配置或超标配置资产。再次,要根据业务工作或职务需要,做好单位内部门与人员的资产配置工作,真正实现人、财、物的合理安排。
3.坚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原则。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制定固定资产验收制度,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若因特殊情况需先报销入账,资产后期到达的,也要办理验收、登记手续,只登记资产名称等简单要素,其他项目等到货登记,并且在备注栏中注明资产在途的原因、时间、对方联系方式,由资产管理员督促进仓,或向有关部门发出提醒。其次,要增强资产管理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
4.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一是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符合《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7类资产才能予以处置,产权不清晰或有争议的资产暂不处置。二是设定固定资产处置标准,单个资产价值在标准限额之上的,处置报其上级机关审批决定,标准限额以下的固定资产由所在单位按照一定的程序自行处置。三是规范制度及流程,对自行处置的资产可以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处置流程,规范处置行为。如实行集体会议研究决定;固定资产的转让、报废、报损、捐赠等要按照有关规定由专门机构做鉴定或者评估等。四是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明确财务、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不履行职责的人员严厉追究问责,审计、监察机关要做好监督作用。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资产管理。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资产管理软件也日新月异。行政事业单位选择软件除了能与政府报表衔接外,最好能添加一些辅助资产管理的软件,例如通过应用资产二维码管理软件,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实现从资产购入开始到资产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管理。还能解决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资产闲置浪费、虚增和流失等问题,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燕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管理创新,2015(25):38-39。
[2]贾金标﹒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5(2):22。
[3]陈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19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管理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其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是指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法规制度,科学的配置及充分利用资产,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同时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推进行政事业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行政事业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转制必然涉及相关的行政事业资产的审核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防止国家财产的损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推进我国事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实现公共财政职能
行政事业资产主要源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增收和节约开支。加强公共事业资产管理能够对公共财产管理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使得公共财政管理在资源配置上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共财产管理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的职能。
3.有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两方面的内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身也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在固定资产采购、分配、管理、处置过程中比较随意。例如该集中采购的变相分散采购;资产分配没有按工作需求分配,而是按领导职务高低分配使用;资产日常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监督;资产处置比较随意、不规范,未建立专门资产报废、报损业务鉴定部门作鉴定等等。上述情况都表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差异,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导致形成的资产也存在多样性,不同渠道配置的资产没有统一标准,重复购置的、闲置浪费的也比较多,各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占有的资产难以协调一致,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率比较低下。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经常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实无账、有账无物、账实不对应等情况,最终导致账目上的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例如,对于一体化预算系统零余额账户年底发生的资产支出,决算报表是不允许挂账的,当年账务一定要列支出,资产也要入账,可是实际上资产还没收到,此时账实是不相符合的。再例如,向上级购买专业设备,汇款和资产发票的账务处理都已完毕,就是不见资产到库,这也是典型的账实不符。而新购置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报废、报损的资产没有及时销账,也有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不规范。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的时候,应该根据规定向相关部门履行相关报批手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相关资产处置行为的随意性都比较强,或擅自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或在入账时就先行拆解降低单价的现象均有发生,从而规避资产报废权限审批程序。
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比较落后。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都是金网际公司生产的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模块虽然比较多,但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比较落伍,也没有资产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难以对资产进行跟踪管理。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首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财务部门要会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涉及资产的采购、配置、管理、处置等每一个环节。其次,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再次,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要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和制度办理各类固定资产领用、转让、捐赠、报废、报损等事务,从根本上杜绝固定资产的流失。
2.强化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首先,要搞好市场调查,摸清自家底细,立足实际,注重资产的长远效率,高质量低价位配置资产,减少盲目配置资产的情况。其次,要加强与上级及毗邻单位的沟通协调,避免为本单位重复配置或超标配置资产。再次,要根据业务工作或职务需要,做好单位内部门与人员的资产配置工作,真正实现人、财、物的合理安排。
3.坚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原则。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制定固定资产验收制度,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若因特殊情况需先报销入账,资产后期到达的,也要办理验收、登记手续,只登记资产名称等简单要素,其他项目等到货登记,并且在备注栏中注明资产在途的原因、时间、对方联系方式,由资产管理员督促进仓,或向有关部门发出提醒。其次,要增强资产管理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
4.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一是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符合《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7类资产才能予以处置,产权不清晰或有争议的资产暂不处置。二是设定固定资产处置标准,单个资产价值在标准限额之上的,处置报其上级机关审批决定,标准限额以下的固定资产由所在单位按照一定的程序自行处置。三是规范制度及流程,对自行处置的资产可以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处置流程,规范处置行为。如实行集体会议研究决定;固定资产的转让、报废、报损、捐赠等要按照有关规定由专门机构做鉴定或者评估等。四是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明确财务、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不履行职责的人员严厉追究问责,审计、监察机关要做好监督作用。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资产管理。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资产管理软件也日新月异。行政事业单位选择软件除了能与政府报表衔接外,最好能添加一些辅助资产管理的软件,例如通过应用资产二维码管理软件,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实现从资产购入开始到资产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管理。还能解决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符,资产闲置浪费、虚增和流失等问题,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燕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管理创新,2015(25):38-39。
[2]贾金标﹒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5(2):22。
[3]陈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