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散文(创作谈)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二十年,除了散文家的散文,小说家的散文,诸多的诗人也都在写散文。有的诗人写的散文诗性强一些,有的看似不然,其实内里是隐藏不住的。也有的,似乎真的隔开了,另是一种样子。
  当代的诗人海子,他的诗自然是看过,文呢?没有看过。海子的自杀,也许更是为诗而殉。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作文,想来也是格外强调诗性的。
  诗人昌耀的文,亦是。一柔弱倔强之人,几乎深陷死地,却义无反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成就了自己的卓绝诗章,苦涩间闪耀着纯金般的圣光。他的文,亦是有着诗性。他甚至借助散文的形式写诗。
  我的文,什么样呢?大约也是因为多年写诗的缘故,气息如许,难免与诗绝缘。这可能是我的散文之长,因为诗意毕竟更能触动人;但也可能是短处,所谓的语言讲究,损失了散文本身的质朴意味。
  我写散文,有二十年多了,因经历,因情境,因性情,左左右右不好归纳,也许约略可以分为几类:
  一类,感悟的断章,因某物某事而起,点到即可,戛然而止。
  一类,经历的人事,各样琐碎,为人事而立言,为尘世写照,存其声色形影,悲欢哀乐。
  一类,是各地的游历,人以为是游记,我却不认。这些文字,我以为不在记游,不是山川风物,不是奇花异草,而是对记游素菜本身的人筛选、删减,重在发现、感悟,所谓的游历,只是文字的一个“场”。
  一类,是近来写得较多的,是正在尝试的更为随意的文字,迅疾捕捉,不假修饰,至少是不过多加工,这也是我尽可能脱开诗意,尽可能素朴的文字尝试。其中一些,对所谓的意义,是求“无”,“无”中生“有”的那些意味。也即是说,尽量避开所谓的寻常意义,而进入一个敞开的自然自在的呈现状态。这些文字,有编辑回复:“写得太随意了。”掷回不用,编辑可能暗地嘟囔:“散文怎么能这么写呢?怎么这么不上心呢?”可是因为熟人,不好说,只是用“随意”推脱了。也有的编辑,极喜欢,是看了别处刊发的文字,喜欢,约了稿子,给了,却回我,给“随意”那样的文字吧。
  对这些,我都接受;而在这接受中,我也得有自己的反省,警醒。“随意”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词语,可以是“随意”的好,也可以是“随意”的放任、无节制,也可以是“随意”的没有意义。
  一些年前,看黄山谷的《宜州家乘》,觉得真好。都是寻常事,淡到不能再淡,却犹如橄榄,可以慢慢品,可以再三咂味。也许是我用心于这样的文字,还有明代的刘基、归有光、张岱等人的文字。还有周作人、胡兰成的文字,汪曾祺的文字,都可能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影响到了我,尤其是我近几年的文字。
  但说来可怜,这些人的作文,其背后是何等丰厚的修养,而我不过很单薄地读过一点书。但我有警醒,作文亦不是急忙事,可以慢慢来。书可以慢慢读,慢慢领悟,一点一点让自己慢慢像个可以作文的样子。
  我已经是喜欢那样看似平和的,其实内里有其沧桑苦涩的文字。虽然我亦喜欢与之相悖的那种,比如叶天寥的《甲行日注》,是激愤含在里面的隐忍。亦喜欢鲁迅的大多文字,正著写的,反着写的,都过瘾,以至于会读着,忍不住拍案,痛快不已。
  这是散文的两极。有些时候,我也会尝试将这两者融和,尝试那种柔韧,含着煞气的柔韧,不做声,但是不屈服那样。
  我不想写成一种样子。而实际上也不可能,人一辈子怎么可能只是一种样子呢?
  如今的我也已是“耳顺”之年。一则可以“耳顺”了,万事无可无不可。不是没有立场,而是可以更客观看待了,万事,哪里那么绝对,绝对而必须分出黑白来,绝对而必须是你死我活,世界太大了,万事纷杂,熙熙攘攘,哪里那么容易看得清爽。静观即是。二则,却也是再不反省就来不及的年纪了。虽则,这反省已是无甚大用处,该落地的什么,大约已经是落地了;尚未落地的,也都在落地的过程中,自由落体,在惯性中,无可改变了。这样的心境,听天由命,安然顺从,也自会反映在自家的文字里。
  好在我还有时间,也许还能进步,或曰是陈丹青所说的“退步”,我都以为是好的。人总要有些步子迈出,总比停滞了好。
  不管好歹,大路小路走下去,走明白走不明白,我都是欣喜的。也欣喜还能写,还能写下去;可能,也还能逐渐写得更好一些。这我也就满足了。这世界有搅扰,不安和,可一个喜欢写点文字的人,能有书桌安放纸笔,按着自己的意思写些什么,就是幸福的。夜晚,还能有安身的床榻,可以梦见,可以眠睡,可以醒了接着做自己喜欢的,也就够了。
  责任编辑 王 晖
其他文献
1  蝉鸣一浪高过一浪  盛夏,酷暑难耐,矿山像一部留声机  山顶的风,一阵紧似一阵  仿佛一只巨型敞口的酒碗盛满空洞的回响  夜晚,三两只萤火虫提着矿灯  她坐在故乡,数星星,像从前一个听话的孩子  2  似乎父亲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206块骨头撑住了矿山  只有母亲,听到了骨缝咯吱的脆响  那一年,积雪压折了村头的老树  父亲还在矸石山装卸车  脖子里的雪,都是黑色的!  3  挎竹篮,捡煤渣
期刊
煮雪  室外,雪片纷扬  室内,炉火正旺  朔风吹响的哨音令人不安  枯枝折断,呼吸也乱了节奏  此时,紫砂壶中盛满前世的绿  此时,陶瓷盘中盛满现代的雪  我用现在的白煮着过去的绿  用内心的宁静拍卖寒冬  之后,岁月沉淀了以往的浮躁  石头改变了原有的纹理  只有火炉的执着没有改变  那一腔火山喷发的热情  时间  有时,你离我很远  我把花朵插满春天的山坡  把羊群放牧成天边的云朵  把山踩
期刊
绞索  我认为,还是不要解释的为好  顺其自然,把它想象成  两条垂在肩上的麻花辫  在田间奔跑  或者是把它想象成  一个美丽的蝴蝶结  想象成一种编织技巧  实在不行就把它想象成  一根晾衣绳也可以  花花绿绿的衣裳  在暖阳下  在微风中摇摇荡荡  再不然就把它想象成  湍急的河流上  一条摇摆的索桥  或者是纤夫身上的僵绳  在逆水行船的号子声中  泰然自若  还是把它想象成开关上的拉绳吧
期刊
登高  ——有鱼跃出的河  看见落叶,飘着湍急的滋味  这时的登高,让峰山的顶端  有了一些可以俯视的  阔绰。眺望  是一种藤,翅膀是  另一种。爬到  半山的石凳,相遇了蝶的点缀  竹林青了又青。新竹挺直  似乎要打动云朵的  心。河有粼粼  山有綿绵。向上的路  接纳我们的时候,也接纳了向下的云  而那株野花,还是躲开了  一箭穿心  花又开  锦书一样。开放留白处的层层  叠叠,起伏成  
期刊
“老剧院”是小城当年最长面子的建筑。这种高大敦实,俗称“马脊梁”的仿苏式建筑,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讲,它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记忆。苏式建筑大都讲究公众意识,因此,即便是这座外表斑驳的建筑,已经被小城的百姓称之为“老剧院”了,但它内部空间依旧宏大,显现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庄重气派。我走入社会谋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座刷着绿油漆的铁皮屋顶建筑物里,卖录像票兼写宣传海报。  “老剧院”里似乎永远都是昏
期刊
茵陈  我稀罕这种毛茸茸的害羞  在春天的某一处,低着头  一路奔跑,此时,朝霞正  透过露珠,在新叶上滚动  园子,顿时就亮了起来  二月的清晨,风还是冷的  遍地的茵陈,转动着  战栗的脑袋,小心而慌张  总有一天,会有人俯下身子  把她们精心采集,用贴身的  温度,去慰藉人世的苍凉  那年的白芍  這些白色的约定,在进入  教科书之前,一直在山野烂漫  作为大地精心喂养的孩子  你有足够的耐
期刊
大河的两岸往往土地沃腴。从时令秋分到夏忙五黄,岁月的交替中,听一听家乡的麦子低声吟唱悲喜人生,看一看家乡的麦子在时空的变幻中演绎四季故事,舒心、揪心、醉心交织。生于斯长于斯,对麦子自然有一种铭心刻骨的感念,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一如一畦春韭绿,长了割,割了长,生生不息,在我的印记里闪闪烁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泛着墨绿与金黄。无论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心中常有一片天地甘愿为它敞开,吟唱感动,抒发情怀
期刊
张映姝是以她的“西域花事”的写作引起了我的关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文道遥途,如周敦颐爱莲所示的风雅自好者,不在少数,而以文学使命或诗意高度介入“花”这一意象并展开宏大建构的,却不多见。张映姝已然懂得,超越拜物教的文学以及头顶的星河,一直运转如新,文心可雕龙,以最柔软的力量获得最坚硬的质地,以最简洁的文字产生最久远的深刻。当一个人敢于将视野拉低高蹈而至近身所在,于日常见闻中擢拔高古的雅思
期刊
陈芳梅,江苏常州溧阳人。一直在媒体工作,现为溧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天目湖》杂志主编。  夫家舅妈  夫家有两位舅妈,一位白胖,一位黑瘦。我认识她们时,她俩30岁出头。两人生的都是儿子,而且都生了两个。每见她们,屁股后面都跟着两个小拨儿。  两家人,一个住村前,一个住村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都是白墙黑瓦三间屋,外搭一个养猪养羊的偏房。过年去拜年,先上黑瘦的舅妈家,她家是老大,再上白胖的小舅妈
期刊
被翅膀托起的山水  车过云南驿。想起盐,茶叶,毛皮  物物相易的边贸  我庆幸,我俨然一匹古道上的瘦马  苍山顶上的雪,我用掠影拓下它的白  接纳洱海的蓝,离不开九溪十八峰  海子边上夜夜篝火,相戏碧空的大批鸥鸟  这群恪守时令的天使,不停从面前掠起  一切都在跟着飞,山离开了水  高原白桦离开了岸,或许它的高翔  还暗合着一个人不被束缚的心  惊蛰  被两岸用旧的濉河水,继续旧着  被流水用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