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模糊语义是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情感、情节等事物的,使文学产生模糊性,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会存在一定的模糊语义,这些语义丰满了作者的创作,并确保了故事本身的戏剧性与感染力,就文学创作而言,是极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因此,本文将结合尤金·奥尼尔所著《榆树下的欲望》中如何使用的模糊性语言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了解小说作品通过模糊性语言表达的内涵及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做些有益的研究论述工作。
关键词:模糊性语言 榆树下的欲望 奥尼尔
模糊语义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媒介的,但同时也是交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要有交流,就会有模糊语义。所以,对于模糊语义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的发展变化。
一 《榆树下的欲望》作品内容概述
《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由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所著。奥尼尔的作品不但包含的题材相当的广泛,他的表达方式也较为独特,是奥尼尔作品的一大特点。虽然奥尼尔的作品可以根据题材的不同分成不同的作品类别,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大多数都运用了模糊语义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奥尼尔多次运用模糊语义,这样不但使得作品中情节的表现增强了,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使得作品更加的真实自然、贴近生活,为作品增添了不少光彩。因此,本文将通过小说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的运用从情感、情节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二 《榆树下的欲望》中蕴含的模糊语言
1 情节中对模糊性语言的运用
模糊语义存在文学、数字等各个领域,但由于文学领域与生俱来的语言性,所以,模糊语义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我国引入模糊语义后,其在文学方面的作用远大于其他领域。由于在文学中,人类生活交流中本身就是一种模糊性的存在,所以,运用较为准确的表达方式是不太合理的,这也是模糊语义的模糊性发挥作用所在,能够表达出人类交流中的真实情感和情节。在《榆树下的欲望》一书中,奥尼尔多次运用模糊语义描述其情节和人的感情起伏变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作者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还有利于传达作者的更深层次思想。这些囊括了作者丰富感情的模糊性语言,令故事耐人寻味的同时,令其意境也大大的提升,从而为观者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构成了较大的作用。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是文学史及戏剧史上伟大的创举,因此其分析《榆树下的欲望》在情结中的模糊性语言,将使观赏者与阅读者更好体会到戏剧大师奥尼尔借由《榆树下的欲望》所传达出的个人情怀与价值理念。
我们从《榆树下的欲望》中可以轻易地找到带有模糊语义的描述,如该剧开头的一句情景描述,“一八五零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屋顶上面的天空呈深红色,榆树绿荫正浓……”,通过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很多,尤其是针对 “初夏”、“傍晚”、“深红色”模糊词语的使用,给人很多以瞎想的意境,当天这也提升了小说作品的文化含量。如“初夏”是指夏天的刚开始,但是并没有指明是夏天的具体哪一天,别人也不可能知晓,但是在剧本中,有个大概的日期就已经满足了作者表达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具体明确了。“傍晚”和“初夏”的表现手法相似,因为都是时间上的模糊词语,表达的也是一天中的下午至晚上这一阶段,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但是又没有具体到哪个时间点,但这也足够作者表达情节的需求,因此,没必要确定在某一时刻。“深红色”和“绿荫正浓”都是描述颜色的模糊性词语,由于颜色本来就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颜色因深淺程度不同就可以算作不同的颜色,但是却又没有具体的规定什么程度的颜色为标准,所以在描述颜色时也只能模糊不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红色”,也就是非常红的颜色,而“绿荫正浓”正是绿荫非常浓绿的意思,“深”和“浓”的运用,不但是对景色的描述,通读全剧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借这种模糊性来表达出文中主人公的希望与失望并存的情绪。
在这模糊表达在第二幕中也有经典的存在,如第一场中的一句“……这就是大自然……使你越长越高大……像那两棵榆树一样。”这是爱碧夸赞伊本的一句说辞,不但表达了伊本的身高,也在深层次上说明了爱碧对伊本的欣赏和爱慕。但是如果这句话中的模糊语义变成确切的表述,则会成为不合实际的荒唐之言,如果真实的描述伊本的身高和榆树的高度,并进行比较,不但表达上出现了问题,最根本的是爱碧对伊本的爱慕之情就会消失,无法表达作者的深层次用意。而且这一句还有着为整篇剧本的悲剧性埋下伏笔的作用,因此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寓意不详的榆树,也暗示了下文情节的不详和悲伤。
2 小说人物情感中蕴含的模糊性语言
模糊词语在表达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上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奥尼尔也在剧本中大量使用了模糊词语进行人物情感变化的描述,一方面表达了文中主人公负复杂心里的变化,另一方面以此来辅助情节的发展。纵观整个剧本,奥尼尔多次用到的模糊词语有“美”、“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和“真冷”这三个。“美”是众人对庄园景物的感慨;“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是农场主凯勃特感觉时光易逝,对自己即将衰老的评价。这三个模糊词语在文中不时出现,较为强烈的反映了任务的情感变化和情节发展。
首先来分析模糊词语“美”。虽然伊本是农场主的孩子,但是却和两个哥哥一样,不得不去干一些繁重的农活来生活,这是由于他的父亲只关注金钱,并不对他和他的哥哥们感兴趣,也不会白白的养活他们,再加上他的父亲对他去世的母亲比较冷淡和蔑视,以至于他得不到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应有的待遇。对于父亲的行为,伊本已经是相当的怨恨,几乎到了诅咒他早点死去的念头,同时,对于父亲新娶的年轻女子爱碧,一方面由于其有意夺走自己的土地和财产而对其保持着警惕,另一方面,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深深地爱上了爱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里,相互之间不断地转变,可以说明伊本强烈的矛盾心理。全文多次出现的模糊词语“美”就能反映出这一矛盾心理的变化。 “美”这个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小说中伊本对于秋天落日的感叹“天啊!多美啊!”,这在情感上深化了其小说人物的美好心情,因此“美”本身就存在模糊性,没有准确的标准能够判定“美”的意思,只能加上修饰词,如本句中的“多”,就是在修饰美的程度,同时,“多”这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更加深化了“美”这一词的模糊表达。在全剧终,这一词的出现就有11处,而在原版剧本中,出现的次数竟然达到了20多次。“美”这一模糊词的出现,串联了整个剧本,可谓是对整个悲剧的反衬,表达出众人几伊本虽然对生活存在着强烈的不满,但是还是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能够鼓励他们继续生存的美好事物和憧憬向往。这也在更深层次表达了伊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碧的爱慕。
“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这一模糊语句是本剧中的第三个重要人物的自我评价。在剧本中,用来描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伊本的父亲、爱碧的丈夫的语句也是相当的精彩。农场主凯勃特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但是却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欲望,不但执着于自己的财产,还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并娶了年轻的爱碧。他对自己的生活可谓是永不满足,但是,对自己以外的人,就连自己的孩子,伊本和两个哥哥都没有太多的照顾。但是对于自己的年纪,还是不时的有些惋惜,经常发出自己变老的感叹。
农场主凯勃特是在第一幕第四场出现的,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春天来了,可我却变老了……”。“老”本身也是具有模糊性的词语,因为人的年龄没有具体的分界,没有明确到了什么年龄才为老,更何况老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时间段,一直持续到人的死亡。凯勃特感叹自己老的句子又多处,又如在于爱碧对话时,爱碧询问他的土地归属时,又不免让老凯勃特感叹自己老了,土地要更换所属了,“我老了,爱碧。我像只熟透的果子快从树枝上掉下来了”。这一句涵盖了两个模糊性词语,分别是“老”和“熟透的果子”,“熟透的果子”和“老”有着相似的道理,因此也才能相互类比。“熟透的果子”是用来表述果子已经相当的成熟,但是却没有明确说明成熟的程度,这也是无法具体说明的,因此只能用模糊的界定词“熟透”来描述。从全文看,农场主凯勃特本是个老当益壮的人,但是在多次自我感叹“我老了”中,可以反映出凯勃特自己年老的清醒认识已经强烈的不甘心,他也存在属于自己的渴望,但是,直到悲剧发生,才有人注意到了这个老人的内心需求和渴望。
再分析模糊词语“冷”。“冷”这一模糊词语也是在农场主凯勃特的话中表达出来的。凯勃特不仅感叹自己年老,同时还不时感觉自己“冷”。在凯勃特和爱碧谈到伊本时的这一情节,凯比特说道:“……我老是觉得又冷又孤单一即使外而热得要命,里而还是冷……”。“冷”是一个模糊性概念的词,是一个主观感受,没有标准的界定范围,只能说明感觉冷,温度低。这里的冷以及下文中提到的两次冷都是奥尼尔精心策划的,本意并不是只指冷本身,而是从冷这个方面反映剧本中人性的冷漠和内心的压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凯勃特渴望温暖和关怀的心。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合乎情节,也侧面反映了悲剧的性质。
由此可见,模糊性作为艺术形象的主要特色之一,其同时也贯穿于整体人物形象之中,并将任务形象同等的模糊性化。而在奥尼尔的文学创作之中,模糊性更是渲染于其全部作品之中,并形成了本身的独立风格。这种风格渲染并留存于《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之内,将主人公的性格、所生活的环境、思维的善恶表现及由此衍生的悲剧性结局诠释的淋漓尽致,展现的真实而又深刻。
三 结语
模糊性存在人们的一切语言中,真实的语言离不开模糊词语。在分析解读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剧本时,运用模糊语义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清洁的发展,并能够较好的理解剧本的悲剧结局。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了解文中运用模糊性语言表达的潜在内涵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为了解小说阐述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乔:《模糊语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 管舒:《评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青島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Z1)期。
[4] 宋林立:《欲海中的精神救赎——探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艺术情感构建》,《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8期。
[5] Floyd,Virginia.The Plays of Eugene O’Neill:a New Assessment,1985.
[6] 陈果:《借由〈榆树下的欲望〉语言分析为例,探究尤金·奥尼尔情感剧中的模糊语义》,《语文建设》,2014年第12期。
[7] 黄玉秀:《〈榆树下的欲望〉的模糊语言语义分析》,《语文建设》,2015年第23期。
[8] 吴宗会:《异化与本真:尤金·奥尼尔戏剧荒诞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9] 杨松:《文化操纵视角下对尤金·奥尼尔戏剧作品在中国译介情况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袁文,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讲师;王子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讲师)
关键词:模糊性语言 榆树下的欲望 奥尼尔
模糊语义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媒介的,但同时也是交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要有交流,就会有模糊语义。所以,对于模糊语义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的发展变化。
一 《榆树下的欲望》作品内容概述
《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由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所著。奥尼尔的作品不但包含的题材相当的广泛,他的表达方式也较为独特,是奥尼尔作品的一大特点。虽然奥尼尔的作品可以根据题材的不同分成不同的作品类别,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大多数都运用了模糊语义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奥尼尔多次运用模糊语义,这样不但使得作品中情节的表现增强了,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使得作品更加的真实自然、贴近生活,为作品增添了不少光彩。因此,本文将通过小说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的运用从情感、情节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二 《榆树下的欲望》中蕴含的模糊语言
1 情节中对模糊性语言的运用
模糊语义存在文学、数字等各个领域,但由于文学领域与生俱来的语言性,所以,模糊语义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我国引入模糊语义后,其在文学方面的作用远大于其他领域。由于在文学中,人类生活交流中本身就是一种模糊性的存在,所以,运用较为准确的表达方式是不太合理的,这也是模糊语义的模糊性发挥作用所在,能够表达出人类交流中的真实情感和情节。在《榆树下的欲望》一书中,奥尼尔多次运用模糊语义描述其情节和人的感情起伏变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作者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还有利于传达作者的更深层次思想。这些囊括了作者丰富感情的模糊性语言,令故事耐人寻味的同时,令其意境也大大的提升,从而为观者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构成了较大的作用。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是文学史及戏剧史上伟大的创举,因此其分析《榆树下的欲望》在情结中的模糊性语言,将使观赏者与阅读者更好体会到戏剧大师奥尼尔借由《榆树下的欲望》所传达出的个人情怀与价值理念。
我们从《榆树下的欲望》中可以轻易地找到带有模糊语义的描述,如该剧开头的一句情景描述,“一八五零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屋顶上面的天空呈深红色,榆树绿荫正浓……”,通过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很多,尤其是针对 “初夏”、“傍晚”、“深红色”模糊词语的使用,给人很多以瞎想的意境,当天这也提升了小说作品的文化含量。如“初夏”是指夏天的刚开始,但是并没有指明是夏天的具体哪一天,别人也不可能知晓,但是在剧本中,有个大概的日期就已经满足了作者表达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具体明确了。“傍晚”和“初夏”的表现手法相似,因为都是时间上的模糊词语,表达的也是一天中的下午至晚上这一阶段,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但是又没有具体到哪个时间点,但这也足够作者表达情节的需求,因此,没必要确定在某一时刻。“深红色”和“绿荫正浓”都是描述颜色的模糊性词语,由于颜色本来就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颜色因深淺程度不同就可以算作不同的颜色,但是却又没有具体的规定什么程度的颜色为标准,所以在描述颜色时也只能模糊不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红色”,也就是非常红的颜色,而“绿荫正浓”正是绿荫非常浓绿的意思,“深”和“浓”的运用,不但是对景色的描述,通读全剧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借这种模糊性来表达出文中主人公的希望与失望并存的情绪。
在这模糊表达在第二幕中也有经典的存在,如第一场中的一句“……这就是大自然……使你越长越高大……像那两棵榆树一样。”这是爱碧夸赞伊本的一句说辞,不但表达了伊本的身高,也在深层次上说明了爱碧对伊本的欣赏和爱慕。但是如果这句话中的模糊语义变成确切的表述,则会成为不合实际的荒唐之言,如果真实的描述伊本的身高和榆树的高度,并进行比较,不但表达上出现了问题,最根本的是爱碧对伊本的爱慕之情就会消失,无法表达作者的深层次用意。而且这一句还有着为整篇剧本的悲剧性埋下伏笔的作用,因此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寓意不详的榆树,也暗示了下文情节的不详和悲伤。
2 小说人物情感中蕴含的模糊性语言
模糊词语在表达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上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奥尼尔也在剧本中大量使用了模糊词语进行人物情感变化的描述,一方面表达了文中主人公负复杂心里的变化,另一方面以此来辅助情节的发展。纵观整个剧本,奥尼尔多次用到的模糊词语有“美”、“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和“真冷”这三个。“美”是众人对庄园景物的感慨;“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是农场主凯勃特感觉时光易逝,对自己即将衰老的评价。这三个模糊词语在文中不时出现,较为强烈的反映了任务的情感变化和情节发展。
首先来分析模糊词语“美”。虽然伊本是农场主的孩子,但是却和两个哥哥一样,不得不去干一些繁重的农活来生活,这是由于他的父亲只关注金钱,并不对他和他的哥哥们感兴趣,也不会白白的养活他们,再加上他的父亲对他去世的母亲比较冷淡和蔑视,以至于他得不到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应有的待遇。对于父亲的行为,伊本已经是相当的怨恨,几乎到了诅咒他早点死去的念头,同时,对于父亲新娶的年轻女子爱碧,一方面由于其有意夺走自己的土地和财产而对其保持着警惕,另一方面,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深深地爱上了爱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里,相互之间不断地转变,可以说明伊本强烈的矛盾心理。全文多次出现的模糊词语“美”就能反映出这一矛盾心理的变化。 “美”这个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小说中伊本对于秋天落日的感叹“天啊!多美啊!”,这在情感上深化了其小说人物的美好心情,因此“美”本身就存在模糊性,没有准确的标准能够判定“美”的意思,只能加上修饰词,如本句中的“多”,就是在修饰美的程度,同时,“多”这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更加深化了“美”这一词的模糊表达。在全剧终,这一词的出现就有11处,而在原版剧本中,出现的次数竟然达到了20多次。“美”这一模糊词的出现,串联了整个剧本,可谓是对整个悲剧的反衬,表达出众人几伊本虽然对生活存在着强烈的不满,但是还是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能够鼓励他们继续生存的美好事物和憧憬向往。这也在更深层次表达了伊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碧的爱慕。
“我老了,像只熟透的果子”这一模糊语句是本剧中的第三个重要人物的自我评价。在剧本中,用来描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伊本的父亲、爱碧的丈夫的语句也是相当的精彩。农场主凯勃特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但是却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欲望,不但执着于自己的财产,还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并娶了年轻的爱碧。他对自己的生活可谓是永不满足,但是,对自己以外的人,就连自己的孩子,伊本和两个哥哥都没有太多的照顾。但是对于自己的年纪,还是不时的有些惋惜,经常发出自己变老的感叹。
农场主凯勃特是在第一幕第四场出现的,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春天来了,可我却变老了……”。“老”本身也是具有模糊性的词语,因为人的年龄没有具体的分界,没有明确到了什么年龄才为老,更何况老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时间段,一直持续到人的死亡。凯勃特感叹自己老的句子又多处,又如在于爱碧对话时,爱碧询问他的土地归属时,又不免让老凯勃特感叹自己老了,土地要更换所属了,“我老了,爱碧。我像只熟透的果子快从树枝上掉下来了”。这一句涵盖了两个模糊性词语,分别是“老”和“熟透的果子”,“熟透的果子”和“老”有着相似的道理,因此也才能相互类比。“熟透的果子”是用来表述果子已经相当的成熟,但是却没有明确说明成熟的程度,这也是无法具体说明的,因此只能用模糊的界定词“熟透”来描述。从全文看,农场主凯勃特本是个老当益壮的人,但是在多次自我感叹“我老了”中,可以反映出凯勃特自己年老的清醒认识已经强烈的不甘心,他也存在属于自己的渴望,但是,直到悲剧发生,才有人注意到了这个老人的内心需求和渴望。
再分析模糊词语“冷”。“冷”这一模糊词语也是在农场主凯勃特的话中表达出来的。凯勃特不仅感叹自己年老,同时还不时感觉自己“冷”。在凯勃特和爱碧谈到伊本时的这一情节,凯比特说道:“……我老是觉得又冷又孤单一即使外而热得要命,里而还是冷……”。“冷”是一个模糊性概念的词,是一个主观感受,没有标准的界定范围,只能说明感觉冷,温度低。这里的冷以及下文中提到的两次冷都是奥尼尔精心策划的,本意并不是只指冷本身,而是从冷这个方面反映剧本中人性的冷漠和内心的压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凯勃特渴望温暖和关怀的心。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合乎情节,也侧面反映了悲剧的性质。
由此可见,模糊性作为艺术形象的主要特色之一,其同时也贯穿于整体人物形象之中,并将任务形象同等的模糊性化。而在奥尼尔的文学创作之中,模糊性更是渲染于其全部作品之中,并形成了本身的独立风格。这种风格渲染并留存于《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之内,将主人公的性格、所生活的环境、思维的善恶表现及由此衍生的悲剧性结局诠释的淋漓尽致,展现的真实而又深刻。
三 结语
模糊性存在人们的一切语言中,真实的语言离不开模糊词语。在分析解读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剧本时,运用模糊语义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清洁的发展,并能够较好的理解剧本的悲剧结局。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了解文中运用模糊性语言表达的潜在内涵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为了解小说阐述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乔:《模糊语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 管舒:《评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青島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Z1)期。
[4] 宋林立:《欲海中的精神救赎——探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艺术情感构建》,《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8期。
[5] Floyd,Virginia.The Plays of Eugene O’Neill:a New Assessment,1985.
[6] 陈果:《借由〈榆树下的欲望〉语言分析为例,探究尤金·奥尼尔情感剧中的模糊语义》,《语文建设》,2014年第12期。
[7] 黄玉秀:《〈榆树下的欲望〉的模糊语言语义分析》,《语文建设》,2015年第23期。
[8] 吴宗会:《异化与本真:尤金·奥尼尔戏剧荒诞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9] 杨松:《文化操纵视角下对尤金·奥尼尔戏剧作品在中国译介情况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袁文,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讲师;王子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