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野”起来需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何时起,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不少学校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設法让好动的小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4月12日 《半月谈》)
  “课间10分钟校园太安静”的现象受到诟病已久,如今仍受关注,说明问题并未根除,仍有值得讨论的必要。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由成长的空间,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紧张的情绪才能得到放松,个性才能得到张扬。这才是少年儿童应有的姿态。
  然而,如今的一些小学过度强调“静”,而忽视了“动”。入室即静,入座即学,课堂安安静静,课后也严守纪律,不准跑跳,不准喧哗。所谓的“文明休息”实则是在压抑学生个性,违背教育规律。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允许孩子在合适的时间释放情绪。让学生“野”起来,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是理想的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姿态。
  诚然,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对上述理念并非不懂,而是“不能”或“不敢”。究其原因,估计有“两怕”:一怕出现安全问题,引起不必要的家校矛盾;二怕孩子“野”惯了,玩性上来,影响学习。而“安全问题”是首“怕”。
  要让学生“野”起来,必须解除学校及教师的后顾之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校园意外安全事故处置机制,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客观、公正、科学地认定和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妥善处理家校矛盾,坚决不让无理“校闹”得逞。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政府“埋单”为小学生购买相应的人身保险,防患于未然,给学校和教师吃下“定心丸”。学校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学生安全防护措施,全力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提高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更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教师对学生文化科目成绩的关注度,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的错误倾向,让学校教育回归常态。
  真心希望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孩子们能在校园里“野”起来,爱玩之心得到尊重和保护,身心健康发展,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70后”的代际文化“暖昧”正显现出日益强劲的原生性新话语形态,无论是其历史体验、生存观念抑或是其文化接受,彼此的异质标识出他们在后革命时代“现代个体意识”崛起的傲
期刊
本文以上海地区8所高校1430名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实证材料,分析了新闻学子角色模范的现状,比较有无角色模范的新闻学子在专业承诺、新闻业务观、职业选择等
【摘 要】本文阐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以“人际关系”专题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论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途径,评价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项目化教学 心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124-03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
以“技术起点”为操作路径,国家顶层设计开启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并成为各县域近年来地方工作的重点.但基层广电系统既有存量的复杂性,使用单一的技术要素作为逻辑起
计算社会科学以数据思维量化社会的“计算范式”,从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上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驱动的量化社会时代.这种量化社会
电视的未来考古,是电视媒介考古和电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使其必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作为人类曾经最为亲近的“视觉机器”,电视未来的失却中依然潜藏着
作为维系个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地方感”兼具地方固有特性与特定人群对其依恋的双重属性.“地方感”的产生往往基于人们与具体场所发生联系与互动的过程.拥有共同生活经历
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域,并且成为了传播学和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过,传统以微观观察以及社区研究见长的田野调查是否适用于当前的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党史的总结、学习和研究,党的各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毛泽东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开展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党的历史。
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既显现出实施救灾的能力又传递着大量不实信息,社交媒体场域的不确定性促使公众的风险意识愈发明显.为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研究以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