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探究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演唱教学中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一直都是小学音乐课的重点板块。从全国使用最广泛的小学阶段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中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开始,教材就涉及了二声部的节奏训练,十二册一共有56首轮唱及合唱的相关曲目。通过合唱教学的引入,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歌唱能力,加强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因此,围绕小学合唱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品格素养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便成为了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重点。
  一、在合唱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国传统的礼乐思想《乐记》中的“德音”,体现了音乐对品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单一的音乐审美偏好和狭隘的音乐视野会降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丰富的审美体验利于学生欣赏多元化音乐,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合唱是一种团队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和声色彩,可以塑造出新的音乐形象,其壮阔、浩瀚的声势令人震撼,并可以让听众深刻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的情绪。可以从感情的熏陶入手,发挥合唱和谐之音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境界,从而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因此,培养健康多样性的合唱审美鉴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侗家儿童多快乐》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歌词反映出了侗家人将生命体验、审美情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交融的审美效果,显示出侗族歌曲特有的韵味,内容充满了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有位教师在教学《侗家儿童多快乐》一课时,在导入环节就应用了侗族原生态的侗族大歌和罗也舞蹈视频。侗族大歌学生之前根本没听过,所以当听到此类歌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这首侗族大歌给你什么感觉?”多数学生都会回答:“人多、震撼、自由。”强烈的和声效果,放射出自然和谐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和平、美好的感觉,这是民族智慧的魅力体现。
  合唱作为一种多层次、立体化的音乐思维,不仅拓展了空间的维度,还推进了道德思维进化。这种多维思想,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达到了用音乐积淀生活的智慧。
  二、在合唱中唤醒学生的团队精神
  以往我们在指导学生合唱时,更注重的是对他们演唱技巧的指导。技巧训练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体验到和声的美。在没有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部分学生便不好意思开口发声,所以当其他学生在认真演唱的时候,他们只是摆摆口形。这种行为看似是性格内向所致,实为一种缺乏集体意识的表现。合唱作为一种团队行为,讲究的是团队合作、生生互动,但如果学生不愿意唱出一丁点的声音,只是单纯地跟在其他同学后面做样子,就不但无法真正地提升合唱的质量,同时还会让这种心理情绪在这部分学生的内心越变越强,最终成为一种习惯。因此,深度开发合唱教学中的德育机制,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活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品格素养全面提升的关键。
  在教学《侗家儿童多快乐》时,在合唱部分,笔者通过情境设置,在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中开展对唱,即女生在鼓楼上面招手唱歌,男生在楼下拍手相合,在侗寨文化背景的特色中,突出合唱的立体感。笔者选出班上最会唱歌的两位男女歌手试着带领学生合唱,让学生初步体验合唱的形式,但学生乱作一团。随后,有的学生说:“我的同桌是掉队的团员,我不想和他一起合唱!”有的学生说:“他的声音太响亮了,把我的声音盖过去了。”总之,初次合唱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笔者开始认真思考学生所说的问题。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指责对方的错误,却未能注意自己的不足。众所周知,在训练过程中,团队精神可以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如果一味地指责彼此的毛病,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笔者变化方阵,分成两个组并围成两个圈。内圈队员轻拍相邻队员的背部和肩膀来打节奏,增强彼此的信任度;外圈队员分别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出柔和的舞蹈动作,认清自己的旋律路线。用集体动作的练习,让学生一个不落地感受集体的魅力,真实地体验凝聚力和团结带来的集体荣誉感。这种引导方法,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顺势引导他们加入了合唱队伍。
  由此可见,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现问题,就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合唱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在合唱中促进学生的拼搏之心
  在小学合唱教学时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教学理念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发展与生活铺垫道路。拼搏,既是勇往直前、无畏困难的一種精神,是每一个人都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又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在围绕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基础上,我们更要侧重对学生拼搏之心的养成。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畏惧困难,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为了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名次,我和其他组员经历了很多次的训练,甚至放假休息的时候我们也在排练,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拿到理想中的名次呢?”“老师,我觉得我们不适合参加合唱。”针对学生的疑惑,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拼搏之心。
  在《侗家儿童多快乐》男女声对歌的合唱训练中,笔者用手机录下了他们之前的一次合唱训练,然后再将他们最后一次的合唱视频播放给他们看。“同学们,你们这次合唱的水平要比之前那次高出很多,难道说这不是一种进步吗?侗族大歌起初也是这样高低不均匀的声部,在长期的集体磨合训练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和谐之美”。
  拼搏之心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让他们可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努力克服困难。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都应坚持的教学理念,单纯地通过一两节课的合唱指导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的,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和耐性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适当地结合现实情况给予合理的引导,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垫道路,从而培养出一批既具有音乐素养,又具有道德品格的优秀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文本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批注文本能有效提升阅读效果。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一、阅读留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留痕的良好习惯,倡导学生通过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小学生经过一到三年级的学习积累,识字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到了四年级,教师
期刊
一、思维生长点:从计数走向计量,几何直观支撑计数单位到计量单位的转换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初期,也是思维进阶的转折点,此时几何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关联沟通。设计如下的对比体验素材,让学生经历关联教学过程,锻炼思维能力。  【题组1】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图略)先估一下,再写出算式,用竖式帮助解答。  追问1: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追问2:摆竖式的时候,先算的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他们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包含现实性与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观评课中,我们更多的会把视角聚焦
期刊
【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理解“一碧千里”“襟飘带舞”等词语。  2. 品味重点语句,想象草原美景,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3. 感受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_朗读词句,整体感知  1. 借助古诗,导入新课。  (1)朗读古诗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说说这首古诗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一方面写出了
期刊
一份优质的作业既要能检查全体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知识,又要能满足对不同学生进行个体层次的考量。因此,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校本作业,让教师的教学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一、立足生活,密切作业和现实的联系性  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若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
期刊
一、引入话题,紧扣认知,聚焦问题  刘老师以《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故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探究交流的平台。一是学生先将故事内容内化,再进行表述,刘老师将学生表述的内容用板书呈现,活动内容由扁平化转为立体化,有效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整体认知。二是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他们的视觉感知让故事脉络得以梳理,从而深化学生借助事件发展线索巩固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刘老师以不同的方式为学习活动搭起“支点”,以学生已
期刊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提问交流、语言训练活动和评价活动中,通过互动式教学,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表达情感,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效学习阵地。  一、英语课堂
期刊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建立者”观念,即站在学生立场,沟通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驱动学生去倾听、去思考、去表达。  一、找准学生学习起点,让互动交流言之有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在新课教学前,教师必须充分地把握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科学要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要想在科学课堂中落实深度学习,能否设计出深度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关键。《课程标准》对探究活动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将探究分成了八个不同的要素,而排在第一要素的就是“提出问题”。但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零散、无法研究,这使得探究问题经常由教师直接提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不能质
期刊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懂例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知晓可以分几部分把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的准确性。  2. 通过学习例文,借助习作提纲,搭建习作支架。通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主要特点,分几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写出属于自己的说明文。  3. 通过互评、互赏、互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根据教师的指点及同学建议,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