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把家长和学校紧密地联系了在一起,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关心,寄予的厚望。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的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家访让我更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次家访让我觉得收益颇多,下面一些片断是我这次家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 让教育再亲近一点
家访每天在继续,我的心越来越温暖柔和。
近几天同事间谈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唉,现在才晓得这些伢儿们真是不容易……难怪他们这样的!”是的,虽然走访人次并不算很多,但对我内心的冲击并不算小。
他,课堂上没有举手发过言,没有当众讲过话,甚至没有信心学习和生活下去……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略带消极和迷茫的文字里藏着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发现他站在讲台上念作文时勇敢和坚持在颤抖的双手间流淌;发现他在沉寂的课堂上悄然举起了犹豫但坚定的紧张的手……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只不过暂时有点害怕和紧张需要阳光照耀的可爱小孩,可以去唤醒、去张扬、去引领、去培养!
他,一贯吊儿郎当没有规矩,眼里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不屑和放弃,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在“自我麻醉”中打发自己……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童心十足的可爱孩子,可以跟你用眼神调皮耍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因为别人的紧张发抖而笑不自持;发现他也会因为国家受辱而义愤填膺用粗拙的文字表达愤怒和正义;发现他还可以在漫漫黑夜里勇敢面对常年一人在家的孤独而不去干扰在远方辛苦挣钱的父母,且可以用灵气生动的文笔碰触这份痛苦……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成绩不好但真实善良、坚强懂事的好孩子,可以去尊重、去爱、去呵护、去培养!
他,因为习惯拖拉、行动迟缓为班级丢了不少分,因为“行为古怪、思想陈腐”不被同学喜欢,因为性格固执不爱运动不被妈妈接纳……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能在遥远深邃的文言世界里舞文弄墨、信手拈来,有别于同龄人的哀叹抱怨;发现他能在深幽复杂的历史天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别于同龄人的茫然无措;发现他能在优越富足的物质生活里不忘国家安危、思考强国方略,有别于同龄人的稚嫩天真……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好孩子,有缺陷,更有潜质!需要教育再亲近一点点,再耐心一点点,去陪伴、去了解、去引导、去发掘、去培养!
还有她,他及很多的他们……
我突然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能将教育者最细敏、最温柔的触角伸向最沉静封闭、最无人问津、最缺少阳光的沉默角落;所有人都可以遗忘这个角落,但教育者不可以。因为,只有这种接触和呵护,才算得上是对“人”的教化,是对“人”的尊重和爱。否则,由一个又一个“人”组成的我们的社会是谈不上温情和爱的。
让教育再亲近一点点!作为教师,我需谨记!
2 一次令人忧虑的家访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这次到肖xx家里去家访,我是抱着这样的一种认识去的。
去之前,听班上同学和前任老师向我介绍,他是一个“留守儿童”。我本能的有一种同情,一个孩子,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爷爷奶奶再爱他也是不幸福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没有办法,或者疏忽大意,造成了这个人群的诞生。
去家里的那天之前,我开过一次分层家长会。当时他的爷爷来参加会议,我特别体谅一个老人,为了第三代还要这么辛苦。所以跟他特别交谈了几句,也了解到一个令我惊异的情况——他的爸爸是一位重癥精神病人,常年在医院治病。我想这个孩子平时不思学习、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的情况,肯定是与这个家庭因素相关的。
来到家里,他的爷爷奶奶接待了我。奶奶一见我就哭,说:“我知道老师对我们家的孩子好,老师一定要帮帮忙啊,我们这个孩子真不听话啊。”我安慰她孩子这学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业也在开始做了,虽然每天还是交不齐,但是都在努力交;上有些课的时候能够认真记笔记;也很少和其它学校的同学来往了。奶奶向我介绍了他爸爸的病史,我了解到孩子曾经被爸爸狠打和咬伤过,“家里面也确实是不太平,你看我这个家里连好点的碗都没有几个,全部被他爸爸给摔坏了……”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愈发沉重。
谈了近一个小时后,我该走了。我对爷爷奶奶表示,我不会放弃这个孩子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关心他、鼓励他,把他的心拉回来。从他家出来,对这个问题孩子,我心里更多的是痛,我该怎样去解决他面临的一些问题呢?我想首先应该是以关爱去让他打开心扉吧!
3 点亮心灯
其实每个家长和他的孩子心里都有盏灯,渴望有人去点亮。
城市的灯光,依然那么柔和;城市的生活,依然那么井然有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最近的生活已许多次被扰乱,但我的心依然很温暖,因为那一盏盏心灯被点亮了。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夏梦丹同学,因为压力太大,导致这次期中考试失误,家访时,我及时开导了家长:“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肩上承载的太多太多,家应该是她心灵的栖息地,在面临小升初考试这样的特殊时期,家长应该给她减压。”还有鲁光扬的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太好,家长想放弃孩子,我满怀信心地对家长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有待去打磨的充满灵气和光泽的玉,你们千万不要错过了打磨的最佳时机!家长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不住地点头,那一刻,我感觉:我们的心没有距离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灯被点亮了!
本学期我们的家访工作也进入尾声,过程虽然辛苦,可是见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家长真诚的态度,让我们不再辛苦,反而感到欣慰。家访的目的只是想更好的建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让孩子在心目中对教师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把老师看作“父母”,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和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所表现出的坦诚、平易、谦和、亲切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深地打动了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的热情。
通过家访,我陷入深思,一个孩子在班上不过是七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虽然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兴样子,我很有幸福的感觉。
这段时间虽然很累,但快乐着,充实着。这次家访不仅是一次丰厚的收获,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把家访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二小)
1 让教育再亲近一点
家访每天在继续,我的心越来越温暖柔和。
近几天同事间谈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唉,现在才晓得这些伢儿们真是不容易……难怪他们这样的!”是的,虽然走访人次并不算很多,但对我内心的冲击并不算小。
他,课堂上没有举手发过言,没有当众讲过话,甚至没有信心学习和生活下去……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略带消极和迷茫的文字里藏着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发现他站在讲台上念作文时勇敢和坚持在颤抖的双手间流淌;发现他在沉寂的课堂上悄然举起了犹豫但坚定的紧张的手……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只不过暂时有点害怕和紧张需要阳光照耀的可爱小孩,可以去唤醒、去张扬、去引领、去培养!
他,一贯吊儿郎当没有规矩,眼里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不屑和放弃,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在“自我麻醉”中打发自己……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童心十足的可爱孩子,可以跟你用眼神调皮耍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因为别人的紧张发抖而笑不自持;发现他也会因为国家受辱而义愤填膺用粗拙的文字表达愤怒和正义;发现他还可以在漫漫黑夜里勇敢面对常年一人在家的孤独而不去干扰在远方辛苦挣钱的父母,且可以用灵气生动的文笔碰触这份痛苦……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成绩不好但真实善良、坚强懂事的好孩子,可以去尊重、去爱、去呵护、去培养!
他,因为习惯拖拉、行动迟缓为班级丢了不少分,因为“行为古怪、思想陈腐”不被同学喜欢,因为性格固执不爱运动不被妈妈接纳……但,当我们亲近他的时候,发现他能在遥远深邃的文言世界里舞文弄墨、信手拈来,有别于同龄人的哀叹抱怨;发现他能在深幽复杂的历史天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别于同龄人的茫然无措;发现他能在优越富足的物质生活里不忘国家安危、思考强国方略,有别于同龄人的稚嫩天真……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好孩子,有缺陷,更有潜质!需要教育再亲近一点点,再耐心一点点,去陪伴、去了解、去引导、去发掘、去培养!
还有她,他及很多的他们……
我突然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能将教育者最细敏、最温柔的触角伸向最沉静封闭、最无人问津、最缺少阳光的沉默角落;所有人都可以遗忘这个角落,但教育者不可以。因为,只有这种接触和呵护,才算得上是对“人”的教化,是对“人”的尊重和爱。否则,由一个又一个“人”组成的我们的社会是谈不上温情和爱的。
让教育再亲近一点点!作为教师,我需谨记!
2 一次令人忧虑的家访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这次到肖xx家里去家访,我是抱着这样的一种认识去的。
去之前,听班上同学和前任老师向我介绍,他是一个“留守儿童”。我本能的有一种同情,一个孩子,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爷爷奶奶再爱他也是不幸福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没有办法,或者疏忽大意,造成了这个人群的诞生。
去家里的那天之前,我开过一次分层家长会。当时他的爷爷来参加会议,我特别体谅一个老人,为了第三代还要这么辛苦。所以跟他特别交谈了几句,也了解到一个令我惊异的情况——他的爸爸是一位重癥精神病人,常年在医院治病。我想这个孩子平时不思学习、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的情况,肯定是与这个家庭因素相关的。
来到家里,他的爷爷奶奶接待了我。奶奶一见我就哭,说:“我知道老师对我们家的孩子好,老师一定要帮帮忙啊,我们这个孩子真不听话啊。”我安慰她孩子这学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业也在开始做了,虽然每天还是交不齐,但是都在努力交;上有些课的时候能够认真记笔记;也很少和其它学校的同学来往了。奶奶向我介绍了他爸爸的病史,我了解到孩子曾经被爸爸狠打和咬伤过,“家里面也确实是不太平,你看我这个家里连好点的碗都没有几个,全部被他爸爸给摔坏了……”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愈发沉重。
谈了近一个小时后,我该走了。我对爷爷奶奶表示,我不会放弃这个孩子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关心他、鼓励他,把他的心拉回来。从他家出来,对这个问题孩子,我心里更多的是痛,我该怎样去解决他面临的一些问题呢?我想首先应该是以关爱去让他打开心扉吧!
3 点亮心灯
其实每个家长和他的孩子心里都有盏灯,渴望有人去点亮。
城市的灯光,依然那么柔和;城市的生活,依然那么井然有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最近的生活已许多次被扰乱,但我的心依然很温暖,因为那一盏盏心灯被点亮了。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夏梦丹同学,因为压力太大,导致这次期中考试失误,家访时,我及时开导了家长:“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肩上承载的太多太多,家应该是她心灵的栖息地,在面临小升初考试这样的特殊时期,家长应该给她减压。”还有鲁光扬的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太好,家长想放弃孩子,我满怀信心地对家长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有待去打磨的充满灵气和光泽的玉,你们千万不要错过了打磨的最佳时机!家长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不住地点头,那一刻,我感觉:我们的心没有距离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灯被点亮了!
本学期我们的家访工作也进入尾声,过程虽然辛苦,可是见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家长真诚的态度,让我们不再辛苦,反而感到欣慰。家访的目的只是想更好的建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让孩子在心目中对教师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把老师看作“父母”,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和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所表现出的坦诚、平易、谦和、亲切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深地打动了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的热情。
通过家访,我陷入深思,一个孩子在班上不过是七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虽然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兴样子,我很有幸福的感觉。
这段时间虽然很累,但快乐着,充实着。这次家访不仅是一次丰厚的收获,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把家访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