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胀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张氏医通·胀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生姜泻心汤加术香、厚朴。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
轻度腹胀常无需特殊治疗,但临床上常常可见到严重的腹胀病人,特别多见于肾衰、心衰、肝硬化等严重的患者,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病人就要承担非常大的痛苦,令病人难以忍受。所以临床医生应重视腹胀的治疗。
西医对腹胀没有特殊的针对性治疗,多以病因治疗为主,中医则有一定的针对性措施,如针灸、中药饮片等的治疗常可收到良效。
1 典型病例
病例一:李某,女,54岁,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一周人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三级”,经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上述症状均明显好转,但入院以来始终腹胀难忍,B超、肝功等检查均无异常,热敷等治疗无效,故请我科会诊。查:全腹扣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增强。舌质淡、胎薄、脉浮紧。给予枳壳15克、青皮15克、吴茱萸15克,研末,一次5克,日三次冲服。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上脘、中脘四穴,治疗三天,腹胀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二:程某,男,56岁,因腹胀、腹痛一月余,加重一天来诊。该患者于一月前饮酒后出现腹胀、腹痛症状,曾于一所三级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服用奥美拉唑、胃康灵等药物治疗,腹痛症状好转,但始终腹胀难忍。昨日感寒后腹胀症状加重,甚至胸闷心悸,故前来就诊。查: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扣呈鼓音,肠鸣音增强。舌质淡、胎薄、脉浮紧。给予枳壳15克、青皮15克、吴茱萸15克,郁金15克,元胡15克,研末,一次5克,日三次冲服。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上脘、中脘,治疗一周,腹胀症状明显好转,进而服用中药半月而愈。
2 治疗体会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腹胀其效果远好于单用中药或针刺治疗。中药饮片研末冲服,既方便服用,又能提高疗效。方剂中主要以理气药物为主,如:枳壳、青皮、郁金等,再据辩证结果进行加减。针刺以足三里、上脘、中脘穴为主,并酌情进行加减,起到理气消胀、通络止痛的效果。内服中药,外加针刺,共同起到表里并治,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轻度腹胀常无需特殊治疗,但临床上常常可见到严重的腹胀病人,特别多见于肾衰、心衰、肝硬化等严重的患者,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病人就要承担非常大的痛苦,令病人难以忍受。所以临床医生应重视腹胀的治疗。
西医对腹胀没有特殊的针对性治疗,多以病因治疗为主,中医则有一定的针对性措施,如针灸、中药饮片等的治疗常可收到良效。
1 典型病例
病例一:李某,女,54岁,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一周人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三级”,经强心、利尿、扩冠等治疗,上述症状均明显好转,但入院以来始终腹胀难忍,B超、肝功等检查均无异常,热敷等治疗无效,故请我科会诊。查:全腹扣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增强。舌质淡、胎薄、脉浮紧。给予枳壳15克、青皮15克、吴茱萸15克,研末,一次5克,日三次冲服。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上脘、中脘四穴,治疗三天,腹胀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二:程某,男,56岁,因腹胀、腹痛一月余,加重一天来诊。该患者于一月前饮酒后出现腹胀、腹痛症状,曾于一所三级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服用奥美拉唑、胃康灵等药物治疗,腹痛症状好转,但始终腹胀难忍。昨日感寒后腹胀症状加重,甚至胸闷心悸,故前来就诊。查: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扣呈鼓音,肠鸣音增强。舌质淡、胎薄、脉浮紧。给予枳壳15克、青皮15克、吴茱萸15克,郁金15克,元胡15克,研末,一次5克,日三次冲服。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上脘、中脘,治疗一周,腹胀症状明显好转,进而服用中药半月而愈。
2 治疗体会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腹胀其效果远好于单用中药或针刺治疗。中药饮片研末冲服,既方便服用,又能提高疗效。方剂中主要以理气药物为主,如:枳壳、青皮、郁金等,再据辩证结果进行加减。针刺以足三里、上脘、中脘穴为主,并酌情进行加减,起到理气消胀、通络止痛的效果。内服中药,外加针刺,共同起到表里并治,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