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之始,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师生和谐,启发兴趣
  教师的技巧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在课堂内外,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体贴、关怀和帮助,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师生间的距离接近了,感情融洽了,学生才会有振奋的精神,才会产生向往和追求学好语文的愿望。
  二、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的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文字太枯燥、问题太繁琐。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激发探索动机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前提,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导入。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材。
  如何巧设情境?曾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句子:“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我看到了红的桃花、绿的小草,就把它们画了下来。”此时已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读书声无力。这可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说道:“哎呀,我们怎么走错路了?这是一座荒山,无树无花,不美不美。”学生抬起头来,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明白了,连忙拿起了书。第二次朗读声响亮了许多,不过还是有点乱。她微微一笑,说:“呀,我们路过菜市场了!”不少学生笑了,但他们的心已回到课文中,书拿稳了,背挺直了。第三次朗读,流利整齐,但缺乏情感。读完后,学生看着她,充满了期盼。她挥了挥手,说:“啊!公园门口到了,我们快进去吧!”这时,全班学生都捧起了书。神情专注。有的学生情不自禁,为朗读配上了优美的动作。
  三、艺术提问,强化兴趣
  艺术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强化兴趣的主要手段。学贵有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练习,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深入阅读课文的进程中,有机地穿插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并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如细读第11段后讨论:1、韩麦尔先生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你觉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讨论后明确:前一个“最后”表现了他沉痛而悲愤的心情;后一个“最后”提出了希望“用心学习”的原因,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2、韩麦尔先生讲话的态度是“又亲和又严肃”,对谁亲和?为什么严肃?讨论后明确:韩麦尔先生对孩子充满了爱,所以态度亲和,但宣布的是一个十分沉痛的重大消息,所以又很“严肃”。指导学生朗读:以沉痛愤慨的语气,柔和而又严肃的读韩麦尔先生的话,把重音放在“最后一次……德语……明天……最后一堂……多多用心”。做到艺术提问,既要深钻教材,找准突破口,又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意语言的幽默,思维的规律,知识的循序渐进,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讨论、质疑、高度尊重学生。
  四、启迪思维,升华兴趣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学便进入了中间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还特别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升华。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我经常在讲课前或讲课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或议论,或质疑,或问难,或对老师的讲解提出看法,或对课本中的文句甚至标点提出意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启发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好的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要求。
  五、合作学习,保持兴趣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各个成员分工合作,各小组展开竞争。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我在课堂上常常采用这种方式。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合作表演课本剧,共同探究问题,合作修改作文等。
  总之,要使中学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乐学、会学,轻松地学,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乐趣。
其他文献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也是一个学生的期望和需要。  刚接手初一、三班和四班时,发现大部分同学有很多不良习惯,如吃饭爱挑食、午休不入睡、同学间好斤斤计较、不会尊重老师等。看到同学们的种种不良习惯,我整日里难有一丝笑容。   然而,学生无意间的一件事却触动了我的心弦。那是在我请病假
期刊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汉唐九诀的内容,觉得和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谋而合,今天我就具体的来阐述下:鸣、智、勇、技、奇、情、盟。  一、 鸣是指无形资产   我的理解是为了满足新教育理念的需要,使教育更适合当前的形势,也为了使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全面的发展,及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作为班主任应该大力提升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优质的、和谐的班级教育服务。班主任要组织各项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班级
期刊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余,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组织和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下面我以前不久开展的语文朗读竞赛
期刊
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课内阅读指导,却忽视了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听之任之,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问题一:课外阅读缺乏目标性。初中生对读什么缺乏根本的认识;或者盲目去读所有的作品,或者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或者只读几篇优秀作文之类,如果这样下去,怎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呢?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问题二:课外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一)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
期刊
一、 目前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  (一) 封闭性  目前,多媒体课件的主要来源有:计算机公司推向市场的商品软件或教学素材库;教育部门组织力量开发设计的较为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由学校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合作,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发的规模小、针对性强,非系统的,为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而设计的。从课件的来源可看出,课件大部分是由专业人员编制好的,这样的课件一旦刻录成光盘,就具有了特定的封闭性。课件的这种封闭性就
期刊
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下面我就个性化阅读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阅读   学生70%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渡过的,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化的阅读。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教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的时候要留有足够的
期刊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
期刊
聋生由于生理特殊性导致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对困难。就聋校的课堂教学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精神实质。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及时出示教学目标,引导聋生自主学习  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指可是教学目标,即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和感受,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不好现象:  1、轻视语文   轻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语文以前学得不错,平时可以放一放,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2、应付老师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不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积极的探究思考,很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