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5年以来,全国大规模地开展了地方科技史志的编修工作。目前,已出版的省级科技志有26部。这些科技志书包含了各地工业、农业、财贸、城建、文教卫生、公共事业以及科技管理、科技群团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内容,以详实的史料,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当地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反映了本地主要行业和学科领域的科技面貌。是了解和研究地方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产业化已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1999年8月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1年多的时间里,国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初见端倪。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低水平重复和外延扩张的道路,一定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就要采用新的观念、新的增长方式。朱镕基总理说:“发展科技要有新思路”。技术创新既要强调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又要强调新市场的开拓。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当前的重点是科技产业化。在这一点上,地方科技志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科技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详细介绍修志区域内地区科技特色和科技优势,这就方便了不同地区进行科技优劣对比,并为企业提供了所在行业在国内不同地区的科技水平情况,以及跟踪国内高技术水平的科学依据,从而实现优势互补的科技合作创造条件。地方科技志书不但有科学理论方面的记载,也有记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对启迪思想很有意义。我们可通过对地方科技志的研究,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结合当前的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提出新的见解。例如,企业家通过阅读科技志,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科技发展历史规律,进行新旧对比分析,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好产品更新换代的决策。企业的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中,可以通过查阅科技志,获取相关的信息线索,对那些已经社会化的技术成果、技术方法加以开发利用和改造。科技信息人员可以把科技志中的史料与最新的科技信息相结合,激活历史资料,使之成为有用的情报信息。地方科技志从纵向上详细提供了区域内各个时期的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信息人员还可以通过科技志书,对历届政府所实施的科技战略政策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理论性、规律性的东西来,为现任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建立的企业为立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政府如何在创新中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达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互动的目的。在这一方面,地方科技志可以充分发挥它的“资治”功能。地方科技志是宣传党和政策科技发展方针的书。它准确、详细地记载了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及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机构等情况,对于研究分析原有的科技体制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从而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决策参考作用,可为现今决策者提供有关的历史和现状、成就与问题、经验和教训、对策与措施等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这如同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摸清、摸准我们国家的国情。”这就是说,我们作决策、搞建设,必须建立在有可靠依据的实情基础上。绝不能再搞脱离客观实际的“冒进”。同时,任何创新与发展,都必须借鉴前人的知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都必须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靠正确的创新思想和科学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例如通过科技志书可以了解到,从1959年开始,国家科委把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正式列入科技发展计划。1965年,国家科委、经委、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工业科学技术中间试验管理暂行办法》,并提出了转化的重点是我国经济急需发展的部门和行业。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1988年国务院的国发(1988)29号文发表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等等。各地区按中央精神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对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转变科研院所的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创建技术市场等,使院所逐步走向市场。但过去的改革主要以院所为中心,没有解决整体科技体制问题。而深层次的科技体制改革,如何进行,如何与科技产业化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改革的攻坚目标。科技志正是具备提供上述客观事物的基础,所以,加强对地方科技志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当前科技信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技志信息资源固然十分宝贵,但它的开发利用难度却很大。首先,从科技志书本身来讲:1编篡周期长,以致出版问世后,书中只有旧闻而无新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快,使科技志编篡出版之慢相形见绌。2可利用率低,省级科技志篇幅,一般都在100万字以上,内容丰富信息密集。但从专业对口角度看,科技人员对科技志的利用率并不大。3科技志中,科技事项的系统性、整体性差。地方科技志受地域限制,只记载本地的科技事项,而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地域限制,要想了解某一科学理论或某一发明的来龙去脉,查阅一本科技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科技志的读者面很窄,印数也很少。第二,对科技志成果特有的功能及其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产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有一些领导、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常常出现,他们手中的科技志书就载有他们所需要的有关科技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可却还要兴师动众、组织人力去查找资料,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科技志中,可以给现代人启迪的科技事项为数甚多,迫切需要科技信息人员对其进行再进一步的加工,从而使科技志在“资治”和“教化”两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科技信息人员为某一企业的新产品研制或某一专题开发,从全国的科技志书中搜集、筛选有关基础资料和数字等等。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阅览室、资料室尤其是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以及从事科技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史学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必须重视当地科技志的收藏和搜集。修志机构和人员也应主动与这些部门和人员联系。
当前,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载体已不再局限于书本,还有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光碟、计算机、网络等。因此,科技信息单位可以考虑利用科技信息数据库的优势,建立多种检索系统,将科技志做成光盘,在互联网(Internet)上建科技志网页,按季度补充更新各专题资料等等,从而以最快捷,最简便的传播手段,大大扩展读者群,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专业人士能方便地读到科技志。
总之,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运用地方科技志资源,为当地的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