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局长我告诉你,我们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银行把储户当上帝,我们就是要把上访群众当上帝!”
这是去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斩钉截铁的表态。但就是这个喜欢“用天文望远镜看宇宙”的孙连城,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油腻”官员——别看话说得好听,上级交代的事却不办,百姓求他的事不管。这样的不为“油腻官”,最为老百姓反感。
如今的党员干部身上有哪些“油腻症”,如何“去油”?
五大“油腻”表现
穿着一身灰色夹克,挺着啤酒肚,手拿保温杯,夹着一张报纸,一边慢慢走,一边乐呵呵地说:“小张,你年轻好好干啊,接下来都看你的了,我给你扎起。”西部某县机关的副主任科员刘善良对同科室的张腾飞如是说。此前,科室里刚领受了任务——主办“县长热线”交办的重要事项。这样说,刘善良其实是想要“梭边边”。
其实,他只比小张大5岁,今年也不过38岁。
党员干部的“油腻”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最明显的就是行为散漫,毫无规矩意识。
“未经审批找人替会,替会者迟到还在会场打电话!”2016年12月,江西宜春召开重要会议,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工部部长雷恩奇的“油腻”行为便被通报批评。在日常工作中,亦不乏有人无视纪律规矩和要求,动作迟缓,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以各种理由搪塞,被人一问,就强调客观因素影响。
不自觉地自我炫耀,亦是党员干部典型的“油腻”症状。许多资历稍微深一点的干部,都喜欢说:“我当年遇到的情况,可比现在的小年轻难多了。”
过于自炫、自视甚高,在现实中却不如己意,就容易随年纪增长变得不思进取、固守陈规,甚至懒惰起来。湖南怀化环保局一名领导自我反省称,认为“奔五”的人了,工作上表現再好也就那么回事。
更有甚者,如已落马的云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杨光成,在任后期工作变得十分懒惰。一次住院后,干脆长时间在家里或宾馆办公。
要论“油腻”的表现,“庸俗”这条很多人都沾边。过去,机关中常有故作神秘、到处传播小道消息的“包打听”——“张某要调走重用了,谁看上的?”“你猜,上级领导喜欢喝茅台还是五粮液?”实在招人厌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油腻”症状还可能并发,演变为自私贪婪、多吃多占,将官员推向贪腐的深渊。
“他是吝啬鬼,我们都不愿意跟他出差,要掏钱帮他买东西。”“他长期占用政府交流房,主要领导说了好多次才搬走。”“他是难缠的吸血鬼,多次要求低价买别墅,我只好以内部价给他。”去年9月,云南省德宏州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段培相落马后,遭同事、企业主等愤怒吐槽。其“贪心不足”的可笑表现,便是“油腻症”典型症状。
散、炫、懒、庸、贪,是中央纪委机关报对党员干部“油腻”表现的总结。“油腻”露于表象,源于内在,根子都是思想观念上出了问题。
三味“中药”,让“油腻”变清爽
第一味“中药”——当归,倡导返璞归真、简洁明快的自然风。
白色休闲衬衫、蓝色牛仔裤、黑色运动鞋,这是今年春天江苏省副厅级干部、反腐作家丁捷的着装。尽管快50岁了,他看起来仍活力满满。
热爱运动、增强体魄,是完成更多艰巨工作的基础。在2016年8月的一次运动会开幕式上,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接过一个篮球,在场地随手运了起来,球弹起落下的轨迹顺滑流畅,“一看就知道他经常打篮球”。
第二味“中药”——枳实(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从思想根源上去“油腻”。
党员干部还要保持旺盛的精力,投身学习,提高修养。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工作再忙,每晚也要花两小时学习。在他的办公室里,有整柜整柜的书。他生前读的一本专业书叫《清洁化生产概论》,书中密密麻麻地圈点记录了他对武夷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思考……
第三味“中药”——筋骨草,增强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
增强创新意识,也是远离“油腻”的办法。
“我们宣传工作获表彰,诀窍就是敢想敢做敢创新,除了常规宣传,还拍视频、做动漫、发语音、晒生活、讲故事、搞摄影大赛……都是大家无拘无束思维碰撞,磕出来的好点子。前几天,领导建议学《朗读者》《见字如面》,搞个廉洁诗词诵读会,大家就让他带头飙‘川普’,气氛一下就热烈了。”四川某地纪委宣传部人员总结工作中的创新思路。
不论功劳和年龄大小,在任何岗位上都牢记宗旨,不抱怨、不退缩、毫不懈怠地做好工作,亦是去“油腻”的良药。
2012年6月,当时已55岁、退居二线担任海南省海口市政协主席的林北川接到任命,调他到乐东县当书记。当年,乐东三个乡镇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在全国挂上了号。民生欠账多,干群关系冷,项目遭抵制……林北川没有退缩,更没有和组织讲条件,而是横下心来大干五年,情况发生了可喜变化。
事实上,“油腻”与年龄无关,与当事人的心态、思想行为、精神气质有关。
十八大以后,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为党员干部去“油腻”营造了良好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服下这三味“中药”后,党员干部将少一分“油腻”和暮气,多一份活力和创造力,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
(摘自《领导文萃》)
这是去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斩钉截铁的表态。但就是这个喜欢“用天文望远镜看宇宙”的孙连城,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油腻”官员——别看话说得好听,上级交代的事却不办,百姓求他的事不管。这样的不为“油腻官”,最为老百姓反感。
如今的党员干部身上有哪些“油腻症”,如何“去油”?
五大“油腻”表现
穿着一身灰色夹克,挺着啤酒肚,手拿保温杯,夹着一张报纸,一边慢慢走,一边乐呵呵地说:“小张,你年轻好好干啊,接下来都看你的了,我给你扎起。”西部某县机关的副主任科员刘善良对同科室的张腾飞如是说。此前,科室里刚领受了任务——主办“县长热线”交办的重要事项。这样说,刘善良其实是想要“梭边边”。
其实,他只比小张大5岁,今年也不过38岁。
党员干部的“油腻”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最明显的就是行为散漫,毫无规矩意识。
“未经审批找人替会,替会者迟到还在会场打电话!”2016年12月,江西宜春召开重要会议,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工部部长雷恩奇的“油腻”行为便被通报批评。在日常工作中,亦不乏有人无视纪律规矩和要求,动作迟缓,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以各种理由搪塞,被人一问,就强调客观因素影响。
不自觉地自我炫耀,亦是党员干部典型的“油腻”症状。许多资历稍微深一点的干部,都喜欢说:“我当年遇到的情况,可比现在的小年轻难多了。”
过于自炫、自视甚高,在现实中却不如己意,就容易随年纪增长变得不思进取、固守陈规,甚至懒惰起来。湖南怀化环保局一名领导自我反省称,认为“奔五”的人了,工作上表現再好也就那么回事。
更有甚者,如已落马的云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杨光成,在任后期工作变得十分懒惰。一次住院后,干脆长时间在家里或宾馆办公。
要论“油腻”的表现,“庸俗”这条很多人都沾边。过去,机关中常有故作神秘、到处传播小道消息的“包打听”——“张某要调走重用了,谁看上的?”“你猜,上级领导喜欢喝茅台还是五粮液?”实在招人厌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油腻”症状还可能并发,演变为自私贪婪、多吃多占,将官员推向贪腐的深渊。
“他是吝啬鬼,我们都不愿意跟他出差,要掏钱帮他买东西。”“他长期占用政府交流房,主要领导说了好多次才搬走。”“他是难缠的吸血鬼,多次要求低价买别墅,我只好以内部价给他。”去年9月,云南省德宏州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段培相落马后,遭同事、企业主等愤怒吐槽。其“贪心不足”的可笑表现,便是“油腻症”典型症状。
散、炫、懒、庸、贪,是中央纪委机关报对党员干部“油腻”表现的总结。“油腻”露于表象,源于内在,根子都是思想观念上出了问题。
三味“中药”,让“油腻”变清爽
第一味“中药”——当归,倡导返璞归真、简洁明快的自然风。
白色休闲衬衫、蓝色牛仔裤、黑色运动鞋,这是今年春天江苏省副厅级干部、反腐作家丁捷的着装。尽管快50岁了,他看起来仍活力满满。
热爱运动、增强体魄,是完成更多艰巨工作的基础。在2016年8月的一次运动会开幕式上,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接过一个篮球,在场地随手运了起来,球弹起落下的轨迹顺滑流畅,“一看就知道他经常打篮球”。
第二味“中药”——枳实(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从思想根源上去“油腻”。
党员干部还要保持旺盛的精力,投身学习,提高修养。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工作再忙,每晚也要花两小时学习。在他的办公室里,有整柜整柜的书。他生前读的一本专业书叫《清洁化生产概论》,书中密密麻麻地圈点记录了他对武夷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思考……
第三味“中药”——筋骨草,增强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
增强创新意识,也是远离“油腻”的办法。
“我们宣传工作获表彰,诀窍就是敢想敢做敢创新,除了常规宣传,还拍视频、做动漫、发语音、晒生活、讲故事、搞摄影大赛……都是大家无拘无束思维碰撞,磕出来的好点子。前几天,领导建议学《朗读者》《见字如面》,搞个廉洁诗词诵读会,大家就让他带头飙‘川普’,气氛一下就热烈了。”四川某地纪委宣传部人员总结工作中的创新思路。
不论功劳和年龄大小,在任何岗位上都牢记宗旨,不抱怨、不退缩、毫不懈怠地做好工作,亦是去“油腻”的良药。
2012年6月,当时已55岁、退居二线担任海南省海口市政协主席的林北川接到任命,调他到乐东县当书记。当年,乐东三个乡镇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在全国挂上了号。民生欠账多,干群关系冷,项目遭抵制……林北川没有退缩,更没有和组织讲条件,而是横下心来大干五年,情况发生了可喜变化。
事实上,“油腻”与年龄无关,与当事人的心态、思想行为、精神气质有关。
十八大以后,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为党员干部去“油腻”营造了良好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服下这三味“中药”后,党员干部将少一分“油腻”和暮气,多一份活力和创造力,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
(摘自《领导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