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由于多年来环境问题积累较多,很多深层次矛盾逐渐突显出来。林业承担着人类生产生活基础材料供给、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的重要作用,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林业事业的中心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林业生态保护现状,并总结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48
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化,各国政府均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生态建筑、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其目的就是改善环境。其中生态林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
一、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匮乏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只有掌握了大量森林资源,并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应用,林业工作才能够长期持续展开,并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撑。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來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得到了明显增加,但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据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虽然在2.08亿公顷左右,位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却仅为21.66%。在缺少森林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会面临不少困难。
2.营林工作效率不高
面对森林资源不足的现状,林业部门一直十分重视营林工作推进,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人工林面积,有效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但由于相关资金经费不足,在营林工作全面推进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后期抚育管理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树种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林木的存活率并不高,即便人工林面积与人工林蓄积量已经分别提升至6 933万公顷、24.83亿立方米,但实际可利用的森林资源却并不多,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十分不利。
3.法律政策不够完善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作为基础支撑,为相关执法工作提供明确指导。但是,当前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4.存在过度砍伐现象
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大大提升,参与森林资源开发的企业、个人迅速增多,虽然为林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乱砍滥伐问题,即便林业部门对乱砍滥伐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此类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当前,很多林区都出现了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而在缺少森林资源长期、稳定支持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逐渐出现问题。
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护政策
不断健全林业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制止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并对涉林违法事件进行依法处罚,打造良好的法律法规执行环境,可确保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对此,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林业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对林业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民保护林业生态的社会氛围;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林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护政策,针对性管护基础设施、管护设备、管护资金、管护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促进林业生态管护工作有序开展,尤其要根据林业生态的实际变化,以科学发展的规律进行资金投入规划和林业工程监管,实现林业生态管护科学化。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投入林业生态保护的部门、企业和个人,实行工作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及时兑现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个人要适当地减少资金分配,并对严重影响林业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从而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
先前,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牺牲了大量的林业资源,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这一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至今仍存在,对生态林业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威胁。为消除这一威胁,实现林业的大力发展。相关部门应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对所属区域的林业资源实行全面监管,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推广宣传,以威慑那些肆意破坏林业资源的人。同时,调动民众参与到林业监管工作中,提升监管效率。当地政府机构应将林业产业的发展纳入政府重点项目,并依据所属地实况规划相应的蓝图。同时,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及个人沟通交流,与其进行商务合作,一方面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相关企业的建设发展,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政府还需要打通企业与林业、土地、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的合作,进一步促进生态林的建设与发展。
3.重视森林资源保护
针对过度采伐、乱砍滥伐问题,林业部门需要全面禁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加强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监管,保证公益林的采伐行为均属于抚育性采伐与更新性采伐。此外,还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肆意破坏森林、偷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由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协同合作,借助林区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与基础设施展开巡查监管工作,力求做到对涉林犯罪行为违法必究,保证所有违法犯罪分子和团伙均能够受到依法惩处。
林业生态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刁丽琼.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 No.267(03):183.
[2] 黄木娇, 杨立, 唐小平,等.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8, v.47(01):88-96.
[3] 蒲真, 张芳玲, 古元阳,等. 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现状及保护优先区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2821-2832.
关键词:林业; 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48
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化,各国政府均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生态建筑、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其目的就是改善环境。其中生态林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
一、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匮乏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只有掌握了大量森林资源,并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应用,林业工作才能够长期持续展开,并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撑。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來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得到了明显增加,但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据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虽然在2.08亿公顷左右,位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却仅为21.66%。在缺少森林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会面临不少困难。
2.营林工作效率不高
面对森林资源不足的现状,林业部门一直十分重视营林工作推进,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人工林面积,有效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但由于相关资金经费不足,在营林工作全面推进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后期抚育管理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树种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林木的存活率并不高,即便人工林面积与人工林蓄积量已经分别提升至6 933万公顷、24.83亿立方米,但实际可利用的森林资源却并不多,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十分不利。
3.法律政策不够完善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作为基础支撑,为相关执法工作提供明确指导。但是,当前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4.存在过度砍伐现象
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大大提升,参与森林资源开发的企业、个人迅速增多,虽然为林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乱砍滥伐问题,即便林业部门对乱砍滥伐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此类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当前,很多林区都出现了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而在缺少森林资源长期、稳定支持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逐渐出现问题。
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护政策
不断健全林业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制止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并对涉林违法事件进行依法处罚,打造良好的法律法规执行环境,可确保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对此,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林业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对林业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民保护林业生态的社会氛围;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林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护政策,针对性管护基础设施、管护设备、管护资金、管护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促进林业生态管护工作有序开展,尤其要根据林业生态的实际变化,以科学发展的规律进行资金投入规划和林业工程监管,实现林业生态管护科学化。此外,林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积极配合、投入林业生态保护的部门、企业和个人,实行工作绩效与资金分配挂钩,及时兑现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个人要适当地减少资金分配,并对严重影响林业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从而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
先前,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牺牲了大量的林业资源,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这一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至今仍存在,对生态林业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威胁。为消除这一威胁,实现林业的大力发展。相关部门应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对所属区域的林业资源实行全面监管,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推广宣传,以威慑那些肆意破坏林业资源的人。同时,调动民众参与到林业监管工作中,提升监管效率。当地政府机构应将林业产业的发展纳入政府重点项目,并依据所属地实况规划相应的蓝图。同时,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及个人沟通交流,与其进行商务合作,一方面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相关企业的建设发展,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政府还需要打通企业与林业、土地、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的合作,进一步促进生态林的建设与发展。
3.重视森林资源保护
针对过度采伐、乱砍滥伐问题,林业部门需要全面禁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加强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监管,保证公益林的采伐行为均属于抚育性采伐与更新性采伐。此外,还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肆意破坏森林、偷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由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协同合作,借助林区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与基础设施展开巡查监管工作,力求做到对涉林犯罪行为违法必究,保证所有违法犯罪分子和团伙均能够受到依法惩处。
林业生态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刁丽琼.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 No.267(03):183.
[2] 黄木娇, 杨立, 唐小平,等.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8, v.47(01):88-96.
[3] 蒲真, 张芳玲, 古元阳,等. 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现状及保护优先区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282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