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本科高校置于社会大系统当中,其转型需要关注以人的观念转变和素质提升为支撑的战略转型、结构变革、技术调整、文化重塑四个理论维度。战略维度,要关注范式转换与要素协同;结构维度,要注重关系的重塑与形态变革;技术维度,要注重契合需求与充分理解;文化维度,要强调与外部文化的融合,同时注重提升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以结构要素、技术要素、角色转变等传递和型塑内部组织文化。
关键词 组织学;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战略;技术;结构;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3-0056-06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实践层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纷纷开展转型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本身是一个组织,其转型发展既体现出一般组织转型所呈现出来的性质与特征,又体现出其在整个高校分类管理组织下转型的独特性、使命性。因此,以组织学为视角,更有益于探析转型的本质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框架。
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目标、结构、技术、人和文化是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地方本科高校置于社会大系统当中,其转型任务是在与外部的关联中产生的,因此,其任务的调整和改变,必然生成于组织之间的互动中。同时,人嵌于结构当中,技术变革需要由人来操作实现,任务的实现依赖于人的素质水平与组织结构、文化的支持。由此,以人的观念转变和素质提升为支撑的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文化重塑、技术调整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四个理论框架维度。
一、战略维度:范式转换与要素协同
组织学家贝克哈德将组织转型定义为“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且“伴随着组织战略、结构、权力方式、规范、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1]。从组织转型的定义及社会赋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任务来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首先是战略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指向的不是局部的改良,而是一种发展范式的转换,是学校基于多重需求对自身发展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彻底变革,并伴随着学校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一)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是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大学是社会发展中肩负独特功能的教育组织,其理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被形塑和扩充。但在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念变迁和功能扩充过程当中,理念被谁形塑和功能被谁扩充的问题却未得到深度挖掘和给予充分关注。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种“象牙塔式”的本科教育虽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却没有达到与现实需求的契合。“成熟范式的标志是理论体系的自洽性以及理论体系同经验现实的契合性”[2],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需要重新建构起符合自身定位的体现自洽性的理论体系,并充分体现出这个理论体系同社会发展需求或经验现实的契合性。
自洽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遵循的逻辑、目标与建构起的知识体系、组织和结构、倡导的服务、資源支持等有内在的理论一致性和相承性;契合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既要与自身发展经验相契合,也要与社会需求达到外在的一致性。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并非是要与原有发展道路完全割裂,因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存在完全割裂的知识,各类型高校间也并非绝对对立。由此,转型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需建构起的内在的理论一致性、相承性和契合性,应指向四个内涵:一是加强对高校转型发展中涉及到的理念、方法、概念、机制等进行严密的、一致性的界定,突出对应用型高校独特性的解读,解决转型中认识模糊、概念混乱、方法随意等问题;二是加强陈述性知识、命题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实践性隐性知识的相融,并突出对程序性知识和实践性隐性知识的挖掘、传递和创新,以解决知识类型的承继、转型与发展问题;三是强化各类知识与职业岗位的关联性,突出实践导向和方法引领,以解决人才培养思维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问题;四是增强地方本科高校在程序性知识和实践隐性知识领域的话语权,强化实践性知识主体的挖掘和培育,以解决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持续性供给问题。
(二)要素协同
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组织中不同要素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共同构造”,理想的战略类型的标准是形成学校战略各要素的内部匹配,以及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从大的社会环境引入或输入一系列要素,包括社会中的知识、价值观念、期望目标、人才需求、资源、人等,然后经过学校这个组织的生产、转化,最终向社会输出被改变了的个体或群体。从这个意义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必然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要实现其作为社会大系统中子系统的适应性转型,即谋略全局,同时也要实现其作为一个独立组织的创新性转型,即这种转型强调转型运行中决策、教学、科研、财务、人力资源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是全要素的匹配与协调,也即战略组织要素的“重新构造”。
构成战略的组织要素不仅包括静态要素,如资源、核心能力与组织结构,还包括动态要素,如管理者的认知过程、认知传达与扩散的过程、战略制定及决策过程等。结合地方本科高校战略的目标结构,其战略转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校层的战略转型,即学校在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管理模式上的变革与调整,其是一项融合了需求、供给、质量、创新、市场、自主、分类等要素的综合性战略性改革,转型过程需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是职能层的战略转型,即教学系部、教务、人事、组织、财务、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学校职能部门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行为的转变,其关键点是市场要素全方位进入管理层,带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行为发生变革;三是实施层的战略转型,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的变革与调整,其关键点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专业教学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这三个层次在纵向上是互动的,每个层次不仅包括了转型战略的技术性要求,还包括转型战略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求,通过这种显性的战略符号传递和隐性的文化认知传达,以求得师生对各层次转型战略形成广泛的共同认知,从而增强相关部门和教师对各层次战略实施的执行力。 二、结构维度:关系重塑与形态变革
组织是相互依赖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构成了组织的内在特性。为了使转型或变革长期有效,就必须改变整个组织的结构系统及其关系,而不仅是改变这个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或子系统,而且要重新塑造组织形态。
(一)关系重塑
地方本科高校内部一般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负责制度与管理职能的科层组织,职责是协调与学校外部的关系,贯彻各类行政指令或政策,管理内部事务,获得和分配必需的资源,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专业组织,负责实际教与学的技术过程。组织是解构者,也是建构者。因为“组织之间的网络本身会形成一种结构,组织之间的网络会因组织之间的交易频率与性质、组织之间存在多重关系或者关系缺失、组织处于中心地位还是边缘地位而异”[3]。由此,转型过程中,学校科层组织所具有的典型的紧密联系的结构和专业组织所具有的松散的结构都要被打破,这不仅会面临新组织的建立、组织关系的调整,也会面临组织重要角色的调整与重塑。
组织关系被重新建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与学的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各环节的落实,是地方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各种组织关系建构的动因、起点和服务对象,因为“组织系统的确定,不是依据各种有形的物质界限,而是依据当时人们的行为模式”[4]。组织对于转型理念、价值观、规则的传递,依赖于与社会或市场相联系的网络即角色系统的互动。适应或能推动转型的组织,必定是鲜活有力的关系系统,且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地方高校转型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必然涉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校企合作关系及实践共同体的建立,由此原本依据“学科逻辑”和“行政逻辑”建构起的科层化、垂直性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社区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5]。总体看,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向度:
一是推动行政管理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这涉及到具体专业领域的服务对象、服务深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革新,因此要求学校的管理型行政管理队伍要向服务型行政管理团队转变,建立具有市场导向、创业思维、扁平结构、使命聚焦、精干高效、协同开放特征的“类企业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由行业、企业与社区专家参与的学术治理的实施及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落实。
二是强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组织的伙伴关系。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场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实然发展状态。要构建起由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形塑一种基于人才培养导向的主体间权责边界明晰、内嵌商谈沟通、程序正义公平的协同治理机制[6]。
三是重构教师与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对教师素质及教师间的协作提出新需求。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行为个体化、教学文化碎片化、教学传承虚无化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重构基层教学组织是一条有效路径[7]。重构基层教学组织,旨在激活基层教学组织的效能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学、尊重教学研究的重教氛围,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估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二)形态变革
组织形态是指由组织中纵向的等级关系及其沟通关系和横向的分工协作关系及其沟通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相对稳定的构架或系统。一般来说,地方本科高校组织形态的生成遵循两个逻辑:一是学术逻辑,即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生产原创知识和传递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为目标;二是市场逻辑,即追求高校对社会经济增长、熟练劳动力的培养、商业应用的研究等方面的贡献,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逻辑已由单一的学术逻辑演变为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并存,其组织形态随之由传统的学术组织变革为学术组织、科层组织、政治组织与企业化组织并存的组织形态[8]。但在现实发展中,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其学术权力在学校中的运作和治理流程中却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学校中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学校在属性特征、功能效果及运行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行政化。随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其与区域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地方本科高校必然要从知识的生产和提供者、复制者转变为区域发展的合作者、社会知识与技术扩散的重要参与者、创新系统中的制度性主体,也由此必然要凸显出其学术权力和学术治理的价值,同时多种社会、市场力量也将进入治理体系,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对自身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多样化的变革与创新[9]。
首先,打破科层化组织形态,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基层学术治理委员会,突出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能动者的作用,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自治力及话语权。将垂直型管理变成横向管理,各二级院系成为学校组织流程上运行的主体,将其打造成各类有自主权的价值创造团队,以应对市场环境的频繁变化。建立课程类教研中心、实践类教研中心、产学研协同教研中心等新型教学组织,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设立交叉课程,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建立应用型教学改革與研究的评价组织,增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培养能力及其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能力。
其次,打破学术型组织形态,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创建由众多价值创造链条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学校将为市场提供定制型、个性化的人才或技术服务,文化管理在这个形态中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包括: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或组建联盟,发展多类型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孕育出多种形式的产业学院、创业学院、专业学院等;组建强关系的社会交往网络,在内部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以更加多维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起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网络及功能体系,促进学校内部知识流、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知识流的构建和传播;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组织,协调教师内部之间、教师与外界之间、教学组织之间的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及其激励机制,促进科学研究向教学成果转化、向生产市场转化,保障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形成一体。 三、技术维度:契合需求与充分理解
环境的变化需要组织通过改变内部安排来作出反应,内部安排包括:有待完成的任务,组织的结构,用于完成任务的技术和人的社会系统[10]。组织必须有技术资源,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不仅包括计算机、实训设备、教材、仪器等硬件设施,还包括系统运行程序、活动安排、技术手册、导学手册、任务书、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这些都是为教与学服务的技术。技术的充分使用及效能的发挥,取决于技术对于需求的契合性及使用者对技术应用价值、范畴、技巧的充分理解。
(一)契合需求
所有组织都有与社会系统重要使命密切相关的技术核心。在学校中,教与学的过程就是组织技术的核心,其他所有活动都位居于教与学的基本使命后[11]。如前述所提,教与学的需求是组织关系及其结构变革的逻辑起点。由此,契合教与学的需求就成为技术变革的基本旨归。契合需求,既指技术要素与组织内部变革及运行的需求相契合,也要与外部市场对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相契合。
首先,要了解需求。在契合需求过程中,了解需求是基础。需求来自三个层面:一是外部市场,二是学校组织内部,三是师生。马克思指出,在市场上互相对立的只是两个范畴,即“买者和卖者”“需求和供给”。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需求具有无限性,但当市场、学校、政府、学生四者联结在一起时,便构成了特殊的人才培养需求与供给的场域,由此实现的供给与需求只能是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通常情况下,市场传达的是新技术、新标准、新金融、新机械制造、新健康、新旅游、新环保等对学校的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需求;学校组织内部传达的是教师在转型中对自身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教学激励、教学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学生传达的是其对自身技术技能积累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需求、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对知识和技能培育精准化的需求、对自身创造力与创新力提升的需求,等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建构的技术要素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对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作出科学的回应,这种回应不是简单地改变工作过程和重新创造各种技术方案,而更应是通过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来改变我们对于人才培养和组织变革的思考方式。
其次,增强技术要素与需求的契合度。技术要素既包括硬件设备设施的配套、实训实践空间的创设、实践教学的安排、教学资料的更新,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办事程序、运行机制的改革等。增强技术要素与需求的契合度,就是强调以调查、反馈为基础,在技术要素的目标上体现强应用性,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协同创新,协调育人;在技术要素的内容上体现强职业性和服务性,即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技术复合与能力复合,且便于师生操作和把握;在技术要素的形式上体现强融合和协调性,即积极构建“行企校融合型”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以系统性任务和知识性任务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创建以项目为载体的专业教学模式和突显实际应用的毕业设计模式,等等。
(二)充分理解
在现代语境中,学校组织中的技术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需求、器物、技术、人之间的匹配与和谐。这种和谐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外部需求、技术手段的理解程度。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来说,教师对技术手段的充分理解与参与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教师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理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多样化的,向应用型转型依托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只有应用型的专业才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错误逻辑,实际上没有规定哪个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哪个专业是科研型专业、哪个专业是技能型专业或是教学型专业,关键是需求导向,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状况、社会需求等要素来决定开设哪些专业[12],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类型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技术路径,达到需求、技术与培养过程的统一。其次,教师要对技术实践、技术创造的过程有充分的参与。即,教师要充分参与实训实践空间的创设、技术与导学手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等技术要素的产生和创造过程,理解这些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及发挥作用的关键节点,只有充分理解要素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器物、技术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更有效地评价和操作这些技术。最后,教师对技术的重新调整与建构不能偏离需求。技术对学校组织和教师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以各種情境因素与理解过程为中介,因此技术也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被教师重新建构或调整,此时应以转型的需求为导引,尽量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技术使用环境和组织保障,以保证技术原有价值的充分实现。
四、文化维度:自我更新与角色重塑
作为社会发展的变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深深地植根于社会文化制度之中,文化成为推动或制约地方高校转型的基本力量。文化有两种张力:一种是来自于外部的对学校文化改造的需求或要求,可称为文化的迫力;另一种是学校内部结构、技术、生态的变革对于人们价值观、信仰系统、准则、做事方法等产生的规约和形塑力,可称为文化的引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是一场物质的转型,也是一场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是组织的自我更新与角色重塑。
(一)自我更新
地方高校发展离不开本土环境的支持,同理,地方发展也需要地方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地方高校只有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深度嵌合,对转型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才能形成资源之间的协调与匹配,文化要素也才能发展成为转型的重要隐性动力。
首先,建构一个对变革具有适应性和敏感的文化。文化引力既作用于内部,又生发于内部。文化包括:假定、价值观、规范与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工环境[13]。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来说,这些结构要素与技术要素是基于转型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来建构的,这是组织自我更新的重要出发点。这些要素可能被团体成员理解并传达,并在实践中尝试、体验和落实,在实践中修改、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便会形成组织文化。建构一个对变革具有适应性和敏感的文化,除了对价值观的分享,学校还要注重能力和财富的分享。即,通过遴选、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转型认知能力、转型操作能力、转型适应能力的系统性提升;通过调整工资、奖金、职称政策、评价指标、企业实践政策等报酬方式,增强教师对变革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多维度促进变革文化的形成。 其次,建立一套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假定、价值观、规范与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是由组织结构要素和技术要素所传递及蕴育的,前者包括发展战略、交往模式、决策模式、等级制度、正式结构、科层制度等,后者包括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导教导学手册、实习实训方案等。在转型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个人,都会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此时学校要建立一套清晰、明确的规范或问题解决程序,使教师在遇到各层面、各领域的问题时都能得到相应组织的解答和支持,教师能非常明确地知道遇到哪类问题找谁解决、如何解决。
再次,建构一个知道何时及如何为解决问题而去寻求创新策略和资源的组织。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而言,学校组织要实现自我更新,其内在各个组织必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各个内部组织只有成为不断创新、有独立见解和善于挖掘及利用资源的学习型组织,才有可能在遇到困境和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到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学校转型的深入。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必须重新建构其知识管理体系。主要措施如下:建立基于组织发展目标和服务主题的知识库,根据主题分类来储存知识,应同时考虑教职工的学习需求、组织持续改进的目标以及使用者的专有知识;建立正式的知识分享机制,深入发掘组织内部最优的运作实务,定期组织研讨,交流问题和改进办法,实现对工作流程和业务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围绕以服务师生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战略目标,打造整体创新管理体系,对于提出创新性观点和策略的教职员工给予明确的物质或非物质奖励;建立对外协作体系,主要包括向服务对象学习,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提出更高的期望与需求,主动从师生及其他部门组织寻求反馈信息和建议;鼓励跨界参与各类学习活动,零距离观察其他组织的最佳实践,学习先进的组织学习与管理理念,把控本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二)角色重塑
在组织文化建构中,除了组织结构要素、技术要素的传递和蕴育,还要采取措施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教师的教学惰性与思维定式。人力资源是创造和维持组织高效率的最宝贵资源。组织由团体组成,团体由和谐配合的人组成,人对组织的贡献体现于其所担会的角色和行为当中[14]。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核心工作就是重塑教师角色。首先,学校组织转型必然涉及到教师个人或群体的角色转型,包括教师新的角色预期和角色认知,也必然要经历角色冲突和角色重构,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和规范,来协调不同观点和角色间的冲突或分歧,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确立教师绩效的高标准,为团体提供对其过程和行动的反馈信息。其次,以规范引领和角色重塑引导教师打破惯例。这种惯例指向教师已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意会性知识,即在教师思维中以不成文的知识和信念为基础的、深层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程序,教师已习惯化的行动、惯例、标准的运行以及类似的模式化活动,这种惯例活动会引导出各种必要的学习行动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根据转型目标和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应采取解读、参研、实践、规范引领、角色规范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教师打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惯例,参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新的行动模式和行为标准。最后,建构一种发展的或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文化。其特征是:强调教师个人和团体的成就;高度看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客观地兼容并蓄各种观点和情感;对教学成功者予以支持奖励,把教学作为学校中心价值来崇尚。
综上所述,组织学视域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更具有多元性、系统性、整体性、未来性,其驱动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是学校变革的最高形式,也是难度最大的变革形式。组织学视域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涉及任务、结构、技术和人等内部要素的调整或转型,也关乎学校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調整和重塑。在后转型时期,产城教融合与校研企联结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典型特征,因此学校更应着力于建立开放、鲜活、有力的关系系统和制度体系,建立跨越组织边界的实践共同体和运行体系,实现治理结构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颜光华,刘正周.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6.
[2]赵超,赵万里.知识社会学中的范式转换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杂志,2015(6):113-121.
[3]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0.
[4][10][13][14]罗伯特·G·欧文斯,等著.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136.203.108.
[5][6][7]刘向兵,姚荣.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法理依据与模型建构[J ].中国高教研究,2016(6):56-59.
[8]李立国. 大学发展逻辑、组织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2017(6):24-31.
[9]王烽.地方高校转型应避免哪些倾向[N].光明日报,2015-12-22.
[11]韦恩·K.霍伊,米赛西尔·G.米斯克尔,著.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M].范国睿,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12]蔡继荣.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及联盟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关键词 组织学;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战略;技术;结构;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3-0056-06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实践层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纷纷开展转型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本身是一个组织,其转型发展既体现出一般组织转型所呈现出来的性质与特征,又体现出其在整个高校分类管理组织下转型的独特性、使命性。因此,以组织学为视角,更有益于探析转型的本质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框架。
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目标、结构、技术、人和文化是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地方本科高校置于社会大系统当中,其转型任务是在与外部的关联中产生的,因此,其任务的调整和改变,必然生成于组织之间的互动中。同时,人嵌于结构当中,技术变革需要由人来操作实现,任务的实现依赖于人的素质水平与组织结构、文化的支持。由此,以人的观念转变和素质提升为支撑的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文化重塑、技术调整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四个理论框架维度。
一、战略维度:范式转换与要素协同
组织学家贝克哈德将组织转型定义为“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且“伴随着组织战略、结构、权力方式、规范、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1]。从组织转型的定义及社会赋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任务来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首先是战略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指向的不是局部的改良,而是一种发展范式的转换,是学校基于多重需求对自身发展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彻底变革,并伴随着学校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一)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是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大学是社会发展中肩负独特功能的教育组织,其理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被形塑和扩充。但在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念变迁和功能扩充过程当中,理念被谁形塑和功能被谁扩充的问题却未得到深度挖掘和给予充分关注。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种“象牙塔式”的本科教育虽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却没有达到与现实需求的契合。“成熟范式的标志是理论体系的自洽性以及理论体系同经验现实的契合性”[2],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需要重新建构起符合自身定位的体现自洽性的理论体系,并充分体现出这个理论体系同社会发展需求或经验现实的契合性。
自洽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遵循的逻辑、目标与建构起的知识体系、组织和结构、倡导的服务、資源支持等有内在的理论一致性和相承性;契合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既要与自身发展经验相契合,也要与社会需求达到外在的一致性。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并非是要与原有发展道路完全割裂,因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存在完全割裂的知识,各类型高校间也并非绝对对立。由此,转型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需建构起的内在的理论一致性、相承性和契合性,应指向四个内涵:一是加强对高校转型发展中涉及到的理念、方法、概念、机制等进行严密的、一致性的界定,突出对应用型高校独特性的解读,解决转型中认识模糊、概念混乱、方法随意等问题;二是加强陈述性知识、命题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实践性隐性知识的相融,并突出对程序性知识和实践性隐性知识的挖掘、传递和创新,以解决知识类型的承继、转型与发展问题;三是强化各类知识与职业岗位的关联性,突出实践导向和方法引领,以解决人才培养思维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问题;四是增强地方本科高校在程序性知识和实践隐性知识领域的话语权,强化实践性知识主体的挖掘和培育,以解决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持续性供给问题。
(二)要素协同
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组织中不同要素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共同构造”,理想的战略类型的标准是形成学校战略各要素的内部匹配,以及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从大的社会环境引入或输入一系列要素,包括社会中的知识、价值观念、期望目标、人才需求、资源、人等,然后经过学校这个组织的生产、转化,最终向社会输出被改变了的个体或群体。从这个意义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必然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要实现其作为社会大系统中子系统的适应性转型,即谋略全局,同时也要实现其作为一个独立组织的创新性转型,即这种转型强调转型运行中决策、教学、科研、财务、人力资源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是全要素的匹配与协调,也即战略组织要素的“重新构造”。
构成战略的组织要素不仅包括静态要素,如资源、核心能力与组织结构,还包括动态要素,如管理者的认知过程、认知传达与扩散的过程、战略制定及决策过程等。结合地方本科高校战略的目标结构,其战略转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校层的战略转型,即学校在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管理模式上的变革与调整,其是一项融合了需求、供给、质量、创新、市场、自主、分类等要素的综合性战略性改革,转型过程需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是职能层的战略转型,即教学系部、教务、人事、组织、财务、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学校职能部门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行为的转变,其关键点是市场要素全方位进入管理层,带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行为发生变革;三是实施层的战略转型,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的变革与调整,其关键点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专业教学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这三个层次在纵向上是互动的,每个层次不仅包括了转型战略的技术性要求,还包括转型战略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求,通过这种显性的战略符号传递和隐性的文化认知传达,以求得师生对各层次转型战略形成广泛的共同认知,从而增强相关部门和教师对各层次战略实施的执行力。 二、结构维度:关系重塑与形态变革
组织是相互依赖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构成了组织的内在特性。为了使转型或变革长期有效,就必须改变整个组织的结构系统及其关系,而不仅是改变这个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或子系统,而且要重新塑造组织形态。
(一)关系重塑
地方本科高校内部一般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负责制度与管理职能的科层组织,职责是协调与学校外部的关系,贯彻各类行政指令或政策,管理内部事务,获得和分配必需的资源,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专业组织,负责实际教与学的技术过程。组织是解构者,也是建构者。因为“组织之间的网络本身会形成一种结构,组织之间的网络会因组织之间的交易频率与性质、组织之间存在多重关系或者关系缺失、组织处于中心地位还是边缘地位而异”[3]。由此,转型过程中,学校科层组织所具有的典型的紧密联系的结构和专业组织所具有的松散的结构都要被打破,这不仅会面临新组织的建立、组织关系的调整,也会面临组织重要角色的调整与重塑。
组织关系被重新建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与学的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各环节的落实,是地方本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各种组织关系建构的动因、起点和服务对象,因为“组织系统的确定,不是依据各种有形的物质界限,而是依据当时人们的行为模式”[4]。组织对于转型理念、价值观、规则的传递,依赖于与社会或市场相联系的网络即角色系统的互动。适应或能推动转型的组织,必定是鲜活有力的关系系统,且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地方高校转型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必然涉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校企合作关系及实践共同体的建立,由此原本依据“学科逻辑”和“行政逻辑”建构起的科层化、垂直性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社区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5]。总体看,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向度:
一是推动行政管理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这涉及到具体专业领域的服务对象、服务深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革新,因此要求学校的管理型行政管理队伍要向服务型行政管理团队转变,建立具有市场导向、创业思维、扁平结构、使命聚焦、精干高效、协同开放特征的“类企业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由行业、企业与社区专家参与的学术治理的实施及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落实。
二是强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组织的伙伴关系。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场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实然发展状态。要构建起由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形塑一种基于人才培养导向的主体间权责边界明晰、内嵌商谈沟通、程序正义公平的协同治理机制[6]。
三是重构教师与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对教师素质及教师间的协作提出新需求。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行为个体化、教学文化碎片化、教学传承虚无化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重构基层教学组织是一条有效路径[7]。重构基层教学组织,旨在激活基层教学组织的效能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学、尊重教学研究的重教氛围,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估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二)形态变革
组织形态是指由组织中纵向的等级关系及其沟通关系和横向的分工协作关系及其沟通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相对稳定的构架或系统。一般来说,地方本科高校组织形态的生成遵循两个逻辑:一是学术逻辑,即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生产原创知识和传递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为目标;二是市场逻辑,即追求高校对社会经济增长、熟练劳动力的培养、商业应用的研究等方面的贡献,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逻辑已由单一的学术逻辑演变为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并存,其组织形态随之由传统的学术组织变革为学术组织、科层组织、政治组织与企业化组织并存的组织形态[8]。但在现实发展中,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其学术权力在学校中的运作和治理流程中却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学校中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学校在属性特征、功能效果及运行过程中体现出高度的行政化。随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其与区域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地方本科高校必然要从知识的生产和提供者、复制者转变为区域发展的合作者、社会知识与技术扩散的重要参与者、创新系统中的制度性主体,也由此必然要凸显出其学术权力和学术治理的价值,同时多种社会、市场力量也将进入治理体系,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对自身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多样化的变革与创新[9]。
首先,打破科层化组织形态,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基层学术治理委员会,突出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能动者的作用,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自治力及话语权。将垂直型管理变成横向管理,各二级院系成为学校组织流程上运行的主体,将其打造成各类有自主权的价值创造团队,以应对市场环境的频繁变化。建立课程类教研中心、实践类教研中心、产学研协同教研中心等新型教学组织,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设立交叉课程,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建立应用型教学改革與研究的评价组织,增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培养能力及其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能力。
其次,打破学术型组织形态,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创建由众多价值创造链条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学校将为市场提供定制型、个性化的人才或技术服务,文化管理在这个形态中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包括: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集团或组建联盟,发展多类型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孕育出多种形式的产业学院、创业学院、专业学院等;组建强关系的社会交往网络,在内部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以更加多维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起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网络及功能体系,促进学校内部知识流、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知识流的构建和传播;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组织,协调教师内部之间、教师与外界之间、教学组织之间的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及其激励机制,促进科学研究向教学成果转化、向生产市场转化,保障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形成一体。 三、技术维度:契合需求与充分理解
环境的变化需要组织通过改变内部安排来作出反应,内部安排包括:有待完成的任务,组织的结构,用于完成任务的技术和人的社会系统[10]。组织必须有技术资源,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不仅包括计算机、实训设备、教材、仪器等硬件设施,还包括系统运行程序、活动安排、技术手册、导学手册、任务书、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这些都是为教与学服务的技术。技术的充分使用及效能的发挥,取决于技术对于需求的契合性及使用者对技术应用价值、范畴、技巧的充分理解。
(一)契合需求
所有组织都有与社会系统重要使命密切相关的技术核心。在学校中,教与学的过程就是组织技术的核心,其他所有活动都位居于教与学的基本使命后[11]。如前述所提,教与学的需求是组织关系及其结构变革的逻辑起点。由此,契合教与学的需求就成为技术变革的基本旨归。契合需求,既指技术要素与组织内部变革及运行的需求相契合,也要与外部市场对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相契合。
首先,要了解需求。在契合需求过程中,了解需求是基础。需求来自三个层面:一是外部市场,二是学校组织内部,三是师生。马克思指出,在市场上互相对立的只是两个范畴,即“买者和卖者”“需求和供给”。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需求具有无限性,但当市场、学校、政府、学生四者联结在一起时,便构成了特殊的人才培养需求与供给的场域,由此实现的供给与需求只能是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通常情况下,市场传达的是新技术、新标准、新金融、新机械制造、新健康、新旅游、新环保等对学校的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需求;学校组织内部传达的是教师在转型中对自身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教学激励、教学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学生传达的是其对自身技术技能积累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需求、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对知识和技能培育精准化的需求、对自身创造力与创新力提升的需求,等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建构的技术要素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对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作出科学的回应,这种回应不是简单地改变工作过程和重新创造各种技术方案,而更应是通过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来改变我们对于人才培养和组织变革的思考方式。
其次,增强技术要素与需求的契合度。技术要素既包括硬件设备设施的配套、实训实践空间的创设、实践教学的安排、教学资料的更新,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办事程序、运行机制的改革等。增强技术要素与需求的契合度,就是强调以调查、反馈为基础,在技术要素的目标上体现强应用性,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协同创新,协调育人;在技术要素的内容上体现强职业性和服务性,即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技术复合与能力复合,且便于师生操作和把握;在技术要素的形式上体现强融合和协调性,即积极构建“行企校融合型”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以系统性任务和知识性任务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创建以项目为载体的专业教学模式和突显实际应用的毕业设计模式,等等。
(二)充分理解
在现代语境中,学校组织中的技术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需求、器物、技术、人之间的匹配与和谐。这种和谐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外部需求、技术手段的理解程度。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来说,教师对技术手段的充分理解与参与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教师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理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多样化的,向应用型转型依托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只有应用型的专业才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错误逻辑,实际上没有规定哪个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哪个专业是科研型专业、哪个专业是技能型专业或是教学型专业,关键是需求导向,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状况、社会需求等要素来决定开设哪些专业[12],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类型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技术路径,达到需求、技术与培养过程的统一。其次,教师要对技术实践、技术创造的过程有充分的参与。即,教师要充分参与实训实践空间的创设、技术与导学手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等技术要素的产生和创造过程,理解这些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及发挥作用的关键节点,只有充分理解要素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器物、技术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更有效地评价和操作这些技术。最后,教师对技术的重新调整与建构不能偏离需求。技术对学校组织和教师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以各種情境因素与理解过程为中介,因此技术也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被教师重新建构或调整,此时应以转型的需求为导引,尽量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技术使用环境和组织保障,以保证技术原有价值的充分实现。
四、文化维度:自我更新与角色重塑
作为社会发展的变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深深地植根于社会文化制度之中,文化成为推动或制约地方高校转型的基本力量。文化有两种张力:一种是来自于外部的对学校文化改造的需求或要求,可称为文化的迫力;另一种是学校内部结构、技术、生态的变革对于人们价值观、信仰系统、准则、做事方法等产生的规约和形塑力,可称为文化的引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是一场物质的转型,也是一场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是组织的自我更新与角色重塑。
(一)自我更新
地方高校发展离不开本土环境的支持,同理,地方发展也需要地方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地方高校只有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深度嵌合,对转型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才能形成资源之间的协调与匹配,文化要素也才能发展成为转型的重要隐性动力。
首先,建构一个对变革具有适应性和敏感的文化。文化引力既作用于内部,又生发于内部。文化包括:假定、价值观、规范与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工环境[13]。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来说,这些结构要素与技术要素是基于转型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来建构的,这是组织自我更新的重要出发点。这些要素可能被团体成员理解并传达,并在实践中尝试、体验和落实,在实践中修改、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便会形成组织文化。建构一个对变革具有适应性和敏感的文化,除了对价值观的分享,学校还要注重能力和财富的分享。即,通过遴选、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转型认知能力、转型操作能力、转型适应能力的系统性提升;通过调整工资、奖金、职称政策、评价指标、企业实践政策等报酬方式,增强教师对变革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多维度促进变革文化的形成。 其次,建立一套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假定、价值观、规范与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是由组织结构要素和技术要素所传递及蕴育的,前者包括发展战略、交往模式、决策模式、等级制度、正式结构、科层制度等,后者包括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导教导学手册、实习实训方案等。在转型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个人,都会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问题,此时学校要建立一套清晰、明确的规范或问题解决程序,使教师在遇到各层面、各领域的问题时都能得到相应组织的解答和支持,教师能非常明确地知道遇到哪类问题找谁解决、如何解决。
再次,建构一个知道何时及如何为解决问题而去寻求创新策略和资源的组织。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而言,学校组织要实现自我更新,其内在各个组织必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各个内部组织只有成为不断创新、有独立见解和善于挖掘及利用资源的学习型组织,才有可能在遇到困境和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到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学校转型的深入。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必须重新建构其知识管理体系。主要措施如下:建立基于组织发展目标和服务主题的知识库,根据主题分类来储存知识,应同时考虑教职工的学习需求、组织持续改进的目标以及使用者的专有知识;建立正式的知识分享机制,深入发掘组织内部最优的运作实务,定期组织研讨,交流问题和改进办法,实现对工作流程和业务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围绕以服务师生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战略目标,打造整体创新管理体系,对于提出创新性观点和策略的教职员工给予明确的物质或非物质奖励;建立对外协作体系,主要包括向服务对象学习,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提出更高的期望与需求,主动从师生及其他部门组织寻求反馈信息和建议;鼓励跨界参与各类学习活动,零距离观察其他组织的最佳实践,学习先进的组织学习与管理理念,把控本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二)角色重塑
在组织文化建构中,除了组织结构要素、技术要素的传递和蕴育,还要采取措施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教师的教学惰性与思维定式。人力资源是创造和维持组织高效率的最宝贵资源。组织由团体组成,团体由和谐配合的人组成,人对组织的贡献体现于其所担会的角色和行为当中[14]。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核心工作就是重塑教师角色。首先,学校组织转型必然涉及到教师个人或群体的角色转型,包括教师新的角色预期和角色认知,也必然要经历角色冲突和角色重构,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和规范,来协调不同观点和角色间的冲突或分歧,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确立教师绩效的高标准,为团体提供对其过程和行动的反馈信息。其次,以规范引领和角色重塑引导教师打破惯例。这种惯例指向教师已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意会性知识,即在教师思维中以不成文的知识和信念为基础的、深层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程序,教师已习惯化的行动、惯例、标准的运行以及类似的模式化活动,这种惯例活动会引导出各种必要的学习行动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根据转型目标和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应采取解读、参研、实践、规范引领、角色规范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教师打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惯例,参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新的行动模式和行为标准。最后,建构一种发展的或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文化。其特征是:强调教师个人和团体的成就;高度看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客观地兼容并蓄各种观点和情感;对教学成功者予以支持奖励,把教学作为学校中心价值来崇尚。
综上所述,组织学视域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更具有多元性、系统性、整体性、未来性,其驱动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是学校变革的最高形式,也是难度最大的变革形式。组织学视域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涉及任务、结构、技术和人等内部要素的调整或转型,也关乎学校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調整和重塑。在后转型时期,产城教融合与校研企联结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典型特征,因此学校更应着力于建立开放、鲜活、有力的关系系统和制度体系,建立跨越组织边界的实践共同体和运行体系,实现治理结构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颜光华,刘正周.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6.
[2]赵超,赵万里.知识社会学中的范式转换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杂志,2015(6):113-121.
[3]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0.
[4][10][13][14]罗伯特·G·欧文斯,等著.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136.203.108.
[5][6][7]刘向兵,姚荣.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法理依据与模型建构[J ].中国高教研究,2016(6):56-59.
[8]李立国. 大学发展逻辑、组织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2017(6):24-31.
[9]王烽.地方高校转型应避免哪些倾向[N].光明日报,2015-12-22.
[11]韦恩·K.霍伊,米赛西尔·G.米斯克尔,著.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M].范国睿,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12]蔡继荣.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及联盟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