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影星、歌手、工程师、女工打破沉默、高声追责,
被评为《时代》周刊2017年度人物
回首2017,有这样一群人,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许:她们公开讲述了曾被性侵或性骚扰的经历,揭露了性侵者在男权文化荫蔽下的丑相,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运动。
2017年1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年度人物。这次当选的不是政商巨头,而是以5位女性为代表,千千万万勇敢的人。
她们都有一个名字——“打破沉默的人”。
“如果你一直战斗,阳光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这期《时代》周刊封面图上的5位女性均身着黑衣。她们分别是:影星艾什莉·贾德,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优步前工程师苏珊·福勒,政治说客阿达曼·卢,化名为伊莎贝尔·帕斯卡尔的草莓采摘工。
5个不同背景的人代表了5个不同的群体,而这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性骚扰无处不在。
《时代》周刊主编爱德华·费尔森塔尔给了她们一个最好的定义:“封面上的5位女性,及其他上百位女性还有男性的行动,带来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迅猛的文化改变。影响大众、启发人心、塑造世界,最适合用来形容2017年。她们勇于谈论公开的秘密,她们化窃窃私语为仗义执言,她们鼓励我们对委曲求全说不。鉴于此,这些‘打破沉默的人’理应当选为2017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采访了数十位在工作中经历过性骚扰的女性和男性。其中,起诉纽约广场饭店“忽视员工间性骚扰”的达娜·刘易斯说:“我没想到,像我这种普通人也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我想告诉亲爱的女儿,如果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站出来高声追责。如果你一直战斗,阳光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当然,有勇气出现在镜头前的人毕竟不多。还有更多人,选择躲避公众的目光。
在封面图的右下角,有一条很容易被忽视的右臂。《时代》周刊称,只露出右臂的人是得克萨斯州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她担心自己露脸后,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以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出镜。她告诉《时代》周刊,自己受性骚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她回想时总会自问:“我是否原本可以停止那一切?是不是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露出什么不合适的表情,才会让他觉得可以侵犯我?为什么事情发生时,我竟然无动于衷?”
其实,她也是一名打破沉默的人。不过,她和多数受害者一样,惧怕走到公众面前,惧怕直面那些对受害者的指指点点。
“我也是”
早在2006年,社会活动家塔拉纳·伯克就使用“我也是”标签,以引起社会对性暴力的关注。而在2017年10月,女演员贾德重拾了这一标签。她率先在《纽约时报》揭发好莱坞金牌制作人韦恩斯坦性骚扰——20年前,韦恩斯坦在比弗利一家酒店身着睡衣,要求跟贾德共进早餐,随后还提出请她按摩、看她洗澡等要求。贾德一把推开他,仓皇逃到酒店大堂。等候多时的父亲见女儿脸色煞白,一把抱住贾德:“孩子,你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从那时起,贾德下决心为自己讨回公道。但一名编剧朋友告诉她,韦恩斯坦肆无忌惮地性侵是好莱坞多年来公开的秘密,女演员们只能忍气吞声。贾德愤怒地问:“难道我们只能通过幻想才能实现公平?!”朋友回答:“是的。”
所幸,贾德的勇敢发声得到数百万人声援。一位曾受韦恩斯坦骚扰的影星艾丽莎·米兰诺发推特称:“若你曾受到性侵或性骚扰,请回复‘我也是’。”结果短短48小时内,就出现了近100万条相关推文。许多人以“我也是”为标签,讲述自己遭性侵的经历。米兰诺发现这远远超出她的预期:“24小时内我收到了3.2万条回复。”
随后,有超过50名被性侵的女演员站出来声讨韦恩斯坦,其中包括国际巨星安吉丽娜·朱莉。英国《卫报》获取了一份韦恩斯坦亲手拟定的名单。名单上的91人都是受害者。而韦恩斯坦打算给她们塞点钱,息事宁人。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美国和英国警方均对韦恩斯坦展开调查。之后,韦恩斯坦被自家公司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开除,名声扫地。
以韦恩斯坦为代表的一群人,远远比人们想得更无耻。他们甚至自称受害者,依靠男权社会的舆论环境倒打一耙。
2015年,一名叫穆勒的男性把歌手斯威夫特告上法庭,并要求300万美元的赔偿。因为斯威夫特污蔑他性骚扰,害他丢了工作。
他说的性骚扰发生在2013年。当时,斯威夫特正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开演唱会。当地乡村音乐电台唱片骑师(DJ)穆勒与女友以粉丝的名义,在后台和斯威夫特合了影。结果合影时,穆勒把手伸进斯威夫特的裙子,摸了她的臀部。斯威夫特跟所有粉丝合完影后将此事告诉保安,而后把穆勒赶出演唱会。后来,穆勒被老板開除了。
斯威夫特则反诉穆勒性骚扰,最终打赢了官司。她的律师称:“斯威夫特只要求一美元的赔偿。她希望更多女性因此明白,当别人把手放在你的臀部时,你可以说不!”
而在男权社会,女性的声音往往被忽略。即便她们敢于发声,也会被“习以为常”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我记得那种无力感,好像连政府都不再关注女性。”这是福勒受性骚扰后最深刻的感受。入职优步第一天,男上司就在社交软件聊天上对她性骚扰。她立即将信息截屏发给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但该负责人回应称,这位男上司是“初犯”,不会因为一个“无辜的错误”受公司惩罚。
但福勒与其他女同事交流后发现,大家或多或少被男上司骚扰过。“很明显人力资源部门和这些领导们在撒谎。”
福勒在优步工作满一年后就跳槽了。她在博客上写了篇自己遭性骚扰的文章,终于在社交网络掀起浪潮。巨大舆论压力下,优步公司包括CEO在内的20多名员工辞职。
群体越发受关注
《时代》年度人物诞生于1927年。当时,编辑们找不到合适的选题,忽然想到之前没做过首次飞越大西洋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就以他为主题做了一期封面文章,并称他为年度人物。结果几十年过去,年度人物成了《时代》周刊的金字招牌。
其实,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要符合一个最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近年来,当选年度人物的群体越来越多:2002年,是揭发非法行为的告密者;2003年,是参与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2005年,是以比尔·盖茨夫妇为代表的乐善好施者;2006年,是象征信息时代的每个用户“你”;2011年,是在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等运动中的抗议者;2014年,是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2017年,则是那些“打破沉默的人”。
如今,揭发性侵丑闻的网络运动声势浩大,人们开始重新面对性骚扰问题。
在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在每年培训工作人员时加入反性骚扰的相关内容;企业不仅为员工开展培训,还发起“无需再容忍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民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不少人买了防性骚扰的保险。
不过,反对性骚扰的进程毕竟任重道远。《时代》周刊也表达了顾虑:“我们知道的性骚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反对性骚扰运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实、能让多少不敢说出真相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取得多大成果。”
这些“打破沉默的人”让社会开始重新审视男女界限。一场运动,自此而兴。
被评为《时代》周刊2017年度人物
回首2017,有这样一群人,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许:她们公开讲述了曾被性侵或性骚扰的经历,揭露了性侵者在男权文化荫蔽下的丑相,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运动。
2017年1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年度人物。这次当选的不是政商巨头,而是以5位女性为代表,千千万万勇敢的人。
她们都有一个名字——“打破沉默的人”。
“如果你一直战斗,阳光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这期《时代》周刊封面图上的5位女性均身着黑衣。她们分别是:影星艾什莉·贾德,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优步前工程师苏珊·福勒,政治说客阿达曼·卢,化名为伊莎贝尔·帕斯卡尔的草莓采摘工。
5个不同背景的人代表了5个不同的群体,而这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性骚扰无处不在。
《时代》周刊主编爱德华·费尔森塔尔给了她们一个最好的定义:“封面上的5位女性,及其他上百位女性还有男性的行动,带来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迅猛的文化改变。影响大众、启发人心、塑造世界,最适合用来形容2017年。她们勇于谈论公开的秘密,她们化窃窃私语为仗义执言,她们鼓励我们对委曲求全说不。鉴于此,这些‘打破沉默的人’理应当选为2017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采访了数十位在工作中经历过性骚扰的女性和男性。其中,起诉纽约广场饭店“忽视员工间性骚扰”的达娜·刘易斯说:“我没想到,像我这种普通人也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我想告诉亲爱的女儿,如果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站出来高声追责。如果你一直战斗,阳光终究会落到你身上。”
当然,有勇气出现在镜头前的人毕竟不多。还有更多人,选择躲避公众的目光。
在封面图的右下角,有一条很容易被忽视的右臂。《时代》周刊称,只露出右臂的人是得克萨斯州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她担心自己露脸后,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以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出镜。她告诉《时代》周刊,自己受性骚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她回想时总会自问:“我是否原本可以停止那一切?是不是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露出什么不合适的表情,才会让他觉得可以侵犯我?为什么事情发生时,我竟然无动于衷?”
其实,她也是一名打破沉默的人。不过,她和多数受害者一样,惧怕走到公众面前,惧怕直面那些对受害者的指指点点。
“我也是”
早在2006年,社会活动家塔拉纳·伯克就使用“我也是”标签,以引起社会对性暴力的关注。而在2017年10月,女演员贾德重拾了这一标签。她率先在《纽约时报》揭发好莱坞金牌制作人韦恩斯坦性骚扰——20年前,韦恩斯坦在比弗利一家酒店身着睡衣,要求跟贾德共进早餐,随后还提出请她按摩、看她洗澡等要求。贾德一把推开他,仓皇逃到酒店大堂。等候多时的父亲见女儿脸色煞白,一把抱住贾德:“孩子,你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从那时起,贾德下决心为自己讨回公道。但一名编剧朋友告诉她,韦恩斯坦肆无忌惮地性侵是好莱坞多年来公开的秘密,女演员们只能忍气吞声。贾德愤怒地问:“难道我们只能通过幻想才能实现公平?!”朋友回答:“是的。”
所幸,贾德的勇敢发声得到数百万人声援。一位曾受韦恩斯坦骚扰的影星艾丽莎·米兰诺发推特称:“若你曾受到性侵或性骚扰,请回复‘我也是’。”结果短短48小时内,就出现了近100万条相关推文。许多人以“我也是”为标签,讲述自己遭性侵的经历。米兰诺发现这远远超出她的预期:“24小时内我收到了3.2万条回复。”
随后,有超过50名被性侵的女演员站出来声讨韦恩斯坦,其中包括国际巨星安吉丽娜·朱莉。英国《卫报》获取了一份韦恩斯坦亲手拟定的名单。名单上的91人都是受害者。而韦恩斯坦打算给她们塞点钱,息事宁人。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美国和英国警方均对韦恩斯坦展开调查。之后,韦恩斯坦被自家公司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开除,名声扫地。
以韦恩斯坦为代表的一群人,远远比人们想得更无耻。他们甚至自称受害者,依靠男权社会的舆论环境倒打一耙。
2015年,一名叫穆勒的男性把歌手斯威夫特告上法庭,并要求300万美元的赔偿。因为斯威夫特污蔑他性骚扰,害他丢了工作。
他说的性骚扰发生在2013年。当时,斯威夫特正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开演唱会。当地乡村音乐电台唱片骑师(DJ)穆勒与女友以粉丝的名义,在后台和斯威夫特合了影。结果合影时,穆勒把手伸进斯威夫特的裙子,摸了她的臀部。斯威夫特跟所有粉丝合完影后将此事告诉保安,而后把穆勒赶出演唱会。后来,穆勒被老板開除了。
斯威夫特则反诉穆勒性骚扰,最终打赢了官司。她的律师称:“斯威夫特只要求一美元的赔偿。她希望更多女性因此明白,当别人把手放在你的臀部时,你可以说不!”
而在男权社会,女性的声音往往被忽略。即便她们敢于发声,也会被“习以为常”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我记得那种无力感,好像连政府都不再关注女性。”这是福勒受性骚扰后最深刻的感受。入职优步第一天,男上司就在社交软件聊天上对她性骚扰。她立即将信息截屏发给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但该负责人回应称,这位男上司是“初犯”,不会因为一个“无辜的错误”受公司惩罚。
但福勒与其他女同事交流后发现,大家或多或少被男上司骚扰过。“很明显人力资源部门和这些领导们在撒谎。”
福勒在优步工作满一年后就跳槽了。她在博客上写了篇自己遭性骚扰的文章,终于在社交网络掀起浪潮。巨大舆论压力下,优步公司包括CEO在内的20多名员工辞职。
群体越发受关注
《时代》年度人物诞生于1927年。当时,编辑们找不到合适的选题,忽然想到之前没做过首次飞越大西洋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就以他为主题做了一期封面文章,并称他为年度人物。结果几十年过去,年度人物成了《时代》周刊的金字招牌。
其实,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要符合一个最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近年来,当选年度人物的群体越来越多:2002年,是揭发非法行为的告密者;2003年,是参与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2005年,是以比尔·盖茨夫妇为代表的乐善好施者;2006年,是象征信息时代的每个用户“你”;2011年,是在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等运动中的抗议者;2014年,是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2017年,则是那些“打破沉默的人”。
如今,揭发性侵丑闻的网络运动声势浩大,人们开始重新面对性骚扰问题。
在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在每年培训工作人员时加入反性骚扰的相关内容;企业不仅为员工开展培训,还发起“无需再容忍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民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不少人买了防性骚扰的保险。
不过,反对性骚扰的进程毕竟任重道远。《时代》周刊也表达了顾虑:“我们知道的性骚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反对性骚扰运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实、能让多少不敢说出真相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取得多大成果。”
这些“打破沉默的人”让社会开始重新审视男女界限。一场运动,自此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