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公民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笔者从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公民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的实践教学期望归纳出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公民教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13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公民教育是“国家透过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地对青少年及成人所实施的政治性教育,以培养在民主社会中做一个见识广博、能承担责任、具有公民意识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全方位公民。”笔者认为,公民教育应该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活动,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行使公民的职责。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公民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实施公民教育,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学生要知道历史知识,掌握技能 技巧,从而具备公民最基本的文化素质。过程与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方法过程中不断提升公民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要有的价值观念。笔者例举如下:
  案例一: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等基本史实,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提高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增强与他们合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從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初步形成现代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在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问答、讨论、图示、演示、自学辅导、角色扮演、练习,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只有创造出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加强学法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讲授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想象等进行生动的描述、系统的叙述、扼要的概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用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起一定的作用。比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五四运动》片段:
  教师:首先站起来的是北京青年学生,他们举行游行示威,结果被北洋政府逮捕,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纷纷同情并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文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的学生如此爱国,上海的学生呢?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学生罢课,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很快,上海工人的行动扩展到全国一百多个城市,这场运动也发展成了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在巨大压力之下,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该片段运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的高潮部分,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思想引起的行动的力量是很大的,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2. 问答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答的方法,这是一种最普通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使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帮助。在历史与社会公民教育教学中,问答法的使用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围绕公民教育提出问题,形成对历史的认识。比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下第六单元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片段: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上要巩固新生的政权,经济上要努力恢复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的中国需要怎么样的外交环境呢?
  学生:和平……
  教师:当时的国际社会是怎么样的状况?
  学生:美苏两大阵营冷战
  教师:这时的国际社会上,谁对中国友好是朋友,而谁又是敌人呢?
  学生:苏联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就承认了中国并积极帮助我国的建设,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是敌视的态度,采取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教师:面对这样十分不利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在外交时要坚持哪些原则呢?
  学生: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要和平外交……
  教师:幻灯片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这个片段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所面临的外交环境,进而概括出应该采取的外交政策方针,这样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公民要有的理性思考能力。
  笔者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公民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的实践教学期望归纳出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
其他文献
DNA胞嘧啶(C)的甲基化(5mC)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多种环境因子如逆境胁迫和植物的内/外源性因子会触发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非生物胁迫会引起植物DNA甲基化
摘要:很多学生对于几何学习一下子难以适应,难于入门,都说几何学习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几点几何入门教学之体会。  关键词: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16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平面几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七年级学生步入初中数学学习,数学学习不再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蛋白是线粒体外膜孔状蛋白,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本实验室在水稻日本晴基因组中鉴定了8个osvdac基因,但多数
最早发现的毒素-抗毒素系统是在大肠杆菌中,多数存在于染色体上,也有少数存在于细菌的低拷贝质粒上。通过深入研究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毒素-抗毒素基因通常是成对出现,常常是由
重楼属(Paris)隶属百合科(Liliaceae),我国有22个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本属植物在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中也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两方面对重楼属植物进行了研究:(1)通过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