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创造形式。
而形式有两个指向,一是指向本来世界,
由光、色、线等在两度空间里组成的形体,
再现生活中的物象。
二是纯粹的形式,
艺术内部各个部分和质素构成的一种纯粹关系,
这种形式才是真正的形式,
它与心灵情感之间取等值关系。
初见杜建奇,我便惊住了,他的朋友笑着说这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笑着,长相酷似张艺谋,当时我真的相信了,原来他就是来自石家庄的艺术家杜建奇,我们就这样在一段惊喜中结识了,他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作为不善言辞的他,在谈起他的艺术和工作时却很擅言谈。平日里他是一个好老师,他觉得在教室中讲课教育学生,是他感觉最幸福的时刻,他把学生比作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认真负责无论是绘画学术上的老师更是心灵追溯的指引者。教育事业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一个重要的使命。除教课他喜欢旅行,穿行与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真实感觉,把这种感触用摄影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油画创作也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的综合材料作品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静物》系列,一类是《大风景》系列。给我的突出印象是画面中都暗含着一种有机的抽象因素,特别是充斥在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元素更是显示出了有如音乐的特性,音符的抑扬顿挫和音节的跌宕起伏,处处弥漫着一种有秩序的和谐。
作品镜像自我
欣赏杜建奇的作品,他主要的创作以风景和静物为题材,每段时期他的创作不同,这与他的生活感受是分不开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欣赏他的《梦》系列作品时,在画面中有一层层的云,和一条条红金鱼,表现出心里自由表达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喻着对生存空间的担忧及对生活的一种幻想。试图摆脱压力但又无奈。以热情唯美的色调为住,热烈的颜色表达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是他想追求的,但是现实是否会让他把一切都看成是一种憧憬呢?然而,在《乡恋》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他选取了古老乡村的房屋,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回忆到了童年的时光,童年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杜建奇也不例外,他从小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中,父亲给他的影响最大,今天的成功往往都与童年父母的教育,一幅幅农家院的作品,以怀旧色调为主,看似古老但是却透着一种难以表达的亲切,这以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归宿,清新自然,就像小时候母亲的身影。
近几年,他还特别喜欢综合材料,尤致力于对形式、材料、色彩、机理等因素进行直接的体验。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里,人们需要借助可能触摸的物体以认证我们的确还活着,就好像今天必须透过五官的接触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一样,他是那种不信任一切非我亲身经验的价值的人。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环境、空间的视觉反映与心理联想。他的作品没有一味地去追求一种装饰性的和谐,但至少是他对生活的一种认知态度在形式上的反映,是其个人生存境遇和生活经验的真实的视觉描述。杜建奇对材料很敏感,这也促使他花足够的时间进行媒材的实验,特别是对各种化学工业原料的调控。不难看出,杜建奇的综合材料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抛开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要素,单是画面上的可触摸感就足以扣人心弦。这种优长得益于他在中央美院壁画系的学习。学习期间,从艺术到人生,从材料到观念,他都发生了一次质的蜕变。他不仅对传统的锻铜、沥粉贴金、木雕……等熟悉掌控,更对一些新媒体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努力钻进去,又以最大的功力钻出来,力图把作品还原到它的本真状态。杜建奇随心所欲的把多种材料有机的结合成为自己最有力的表现内容。如《静物》系列是其在感觉上的一种愉快表达。《大风景》系列他试图摆脱这种压力,但似乎又很无奈,惟有寄情于材料间,它才可以游刃有余,因而这又是一种心境的轻松呈述,或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展示,从而达到一种纯粹的绘画状态。这也导致他在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和随心所欲,画面中时常出现的偶然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恰恰是作品的精神所在,这的确是杜建奇的过人之处。
良师益友
杜建奇不仅在创作上有所成就,他更注重美术教育事业,他喜欢在教室中给学生上课,看着学生们在教室里努力的学习,他感到特别的欣慰,把自己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领悟对艺术的理解,他对学生认真负责,亲力亲为,不仅是学生学术方面的老师更是学生心灵的上的导师,他的亲切教导使他和学生之间产生深刻的友好关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杜建奇说:“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他不仅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导学生绘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信去努力学习,最终帮助学生达成理想,是杜建奇最欣慰的事情。
洽谈超然的心境
杜建奇没有给我们讲述那些令人激动的故事或者理念,亦没有提供那些文学性的说辞,而是专注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用品,正是那些平凡用品,经他的布局经营却给人们一种安稳、秩序、祥和之感,这是他的画面为什么总是带有一种迷人的平和。从中也映衬了建奇温和的品格,而温和不能不说是当下的一种极为缺乏的境界。他不爱计较名利的得失,也从不与人争斗,能够摆脱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而以一种恰淡超然的心境进行视觉表达。在他得意之时,没有忘乎所以,趾高气扬;失意之时,亦能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以一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生活着、工作着、艺术着……
杜建奇又是一种很“讲究”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种时尚,讲究的是一种品位。无论生活在哪个阶段,他追求生活的那种标准,那种优雅、韵律、生命、漂浮,这样一系列概念总是伴随着他。某些方面,甚至带有流行的“小资”般的享乐主义情调,正是这种对生活品味的提升,才导致他在艺术上一次次地否定自己,并回到简单的起点,用这种最简单的东西去真实地阐释自己,阐释艺术,阐释人生。
而形式有两个指向,一是指向本来世界,
由光、色、线等在两度空间里组成的形体,
再现生活中的物象。
二是纯粹的形式,
艺术内部各个部分和质素构成的一种纯粹关系,
这种形式才是真正的形式,
它与心灵情感之间取等值关系。
初见杜建奇,我便惊住了,他的朋友笑着说这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笑着,长相酷似张艺谋,当时我真的相信了,原来他就是来自石家庄的艺术家杜建奇,我们就这样在一段惊喜中结识了,他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作为不善言辞的他,在谈起他的艺术和工作时却很擅言谈。平日里他是一个好老师,他觉得在教室中讲课教育学生,是他感觉最幸福的时刻,他把学生比作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认真负责无论是绘画学术上的老师更是心灵追溯的指引者。教育事业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一个重要的使命。除教课他喜欢旅行,穿行与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真实感觉,把这种感触用摄影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油画创作也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的综合材料作品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静物》系列,一类是《大风景》系列。给我的突出印象是画面中都暗含着一种有机的抽象因素,特别是充斥在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元素更是显示出了有如音乐的特性,音符的抑扬顿挫和音节的跌宕起伏,处处弥漫着一种有秩序的和谐。
作品镜像自我
欣赏杜建奇的作品,他主要的创作以风景和静物为题材,每段时期他的创作不同,这与他的生活感受是分不开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欣赏他的《梦》系列作品时,在画面中有一层层的云,和一条条红金鱼,表现出心里自由表达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喻着对生存空间的担忧及对生活的一种幻想。试图摆脱压力但又无奈。以热情唯美的色调为住,热烈的颜色表达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是他想追求的,但是现实是否会让他把一切都看成是一种憧憬呢?然而,在《乡恋》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他选取了古老乡村的房屋,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回忆到了童年的时光,童年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杜建奇也不例外,他从小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中,父亲给他的影响最大,今天的成功往往都与童年父母的教育,一幅幅农家院的作品,以怀旧色调为主,看似古老但是却透着一种难以表达的亲切,这以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归宿,清新自然,就像小时候母亲的身影。
近几年,他还特别喜欢综合材料,尤致力于对形式、材料、色彩、机理等因素进行直接的体验。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里,人们需要借助可能触摸的物体以认证我们的确还活着,就好像今天必须透过五官的接触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一样,他是那种不信任一切非我亲身经验的价值的人。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环境、空间的视觉反映与心理联想。他的作品没有一味地去追求一种装饰性的和谐,但至少是他对生活的一种认知态度在形式上的反映,是其个人生存境遇和生活经验的真实的视觉描述。杜建奇对材料很敏感,这也促使他花足够的时间进行媒材的实验,特别是对各种化学工业原料的调控。不难看出,杜建奇的综合材料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抛开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要素,单是画面上的可触摸感就足以扣人心弦。这种优长得益于他在中央美院壁画系的学习。学习期间,从艺术到人生,从材料到观念,他都发生了一次质的蜕变。他不仅对传统的锻铜、沥粉贴金、木雕……等熟悉掌控,更对一些新媒体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努力钻进去,又以最大的功力钻出来,力图把作品还原到它的本真状态。杜建奇随心所欲的把多种材料有机的结合成为自己最有力的表现内容。如《静物》系列是其在感觉上的一种愉快表达。《大风景》系列他试图摆脱这种压力,但似乎又很无奈,惟有寄情于材料间,它才可以游刃有余,因而这又是一种心境的轻松呈述,或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展示,从而达到一种纯粹的绘画状态。这也导致他在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和随心所欲,画面中时常出现的偶然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恰恰是作品的精神所在,这的确是杜建奇的过人之处。
良师益友
杜建奇不仅在创作上有所成就,他更注重美术教育事业,他喜欢在教室中给学生上课,看着学生们在教室里努力的学习,他感到特别的欣慰,把自己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领悟对艺术的理解,他对学生认真负责,亲力亲为,不仅是学生学术方面的老师更是学生心灵的上的导师,他的亲切教导使他和学生之间产生深刻的友好关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杜建奇说:“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他不仅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导学生绘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信去努力学习,最终帮助学生达成理想,是杜建奇最欣慰的事情。
洽谈超然的心境
杜建奇没有给我们讲述那些令人激动的故事或者理念,亦没有提供那些文学性的说辞,而是专注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用品,正是那些平凡用品,经他的布局经营却给人们一种安稳、秩序、祥和之感,这是他的画面为什么总是带有一种迷人的平和。从中也映衬了建奇温和的品格,而温和不能不说是当下的一种极为缺乏的境界。他不爱计较名利的得失,也从不与人争斗,能够摆脱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而以一种恰淡超然的心境进行视觉表达。在他得意之时,没有忘乎所以,趾高气扬;失意之时,亦能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始终以一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状态生活着、工作着、艺术着……
杜建奇又是一种很“讲究”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种时尚,讲究的是一种品位。无论生活在哪个阶段,他追求生活的那种标准,那种优雅、韵律、生命、漂浮,这样一系列概念总是伴随着他。某些方面,甚至带有流行的“小资”般的享乐主义情调,正是这种对生活品味的提升,才导致他在艺术上一次次地否定自己,并回到简单的起点,用这种最简单的东西去真实地阐释自己,阐释艺术,阐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