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爱学生的艺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某学校曾对一些班级进行过一次随机调查,在问到“你热爱学生吗”这一问题时,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回答“是”;而当对他们所教班级的学生提出“你体会到老师对你们的爱了吗”这一问题时,回答“体会到了”的仅占百分之十。看来,在热爱学生这一问题上,要讲究爱的艺术。
  
  一、教师要心中充满爱
  
  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通道,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有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育实效的重要条件。教师的爱心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与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就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在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与尊敬。这样,在师生之间,很自然地就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促使学生产生了一种不认真学好课程,就对不起老师辛勤栽培的内心体验,由此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教师只有植根于爱——爱学生,才能产生力量和智慧,才能为教育事业谱写出动人的新篇章。
  
  二、放下师道尊严,微笑面对学生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必然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外如果能放下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
  
  三、善于换位思考,对学生耐心细致
  
  如果我们有耐心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顺利解决,否则欲速则不达。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教的语文科开考前,有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匆匆跑来对我说:“老师,借您的课本用用,我的课本忘带了。”我当时很生气:千叮万嘱,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发生!于是非常生硬地对他说:“不借!”当然,考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当我为他因不听话受到教训而窃喜时,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非常不安“我发现这个平时与我关系较“铁”的学生再也不理我了,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是有气无力。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于是,我约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在聊天中,我向他承认了自己粗暴的态度是不对的,以求得他的谅解,结果他也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如今我们又成“铁哥们儿”了。由此可见,只有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思想感情,努力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体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才会信赖你,向你敞开心扉,教师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加强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课上,你的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与他们交流;课下,你也不妨来个“没大没小”,常与学生聊天,甚至与学生一起玩耍,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另外,每一次批改作业或试卷时,都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好机会。在作业本或试卷上要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或赞扬、或期望、或不满等等。另外,定期要求学生给自己打打分、下个评语,这也是一个交流的好办法;有事常与学生商量……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
  
  五、要学会赞美学生,在赏识中热爱学生
  
  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在人格尊严上的平等。老师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学生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欣赏他们的价值。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决心和信心。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赞美是火种,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作为—名教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总之,艺术地去爱学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当一个学生理解了老师对他的爱时,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其他文献
对于中小学生花钱买“枪手”做寒假作业的问题,有老师指出:“学生之间的这种行为,容易使学生滋生懒惰心理,导致拜金主义流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应该加强引导,经常进行针对性教育。”但我以为,责任也许并不在我们的学生,而且,就算对学生“加强引导,经常进行针对性教育”,恐怕也未必很有效。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对于我们这些有自制力的大人(包括我们的老师)而言,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何况对于那些天性喜欢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社会必定是个信息化、数学化、学习化的社会。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化的能力是这个时代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数学无处不在,正如专家们所说:“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核心技术。  现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一方面,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每个人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才能适应未
期刊
【摘要】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运用情感去做思想工作,如何把感情渗透到思想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关系到部队内部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是部队完成中心任务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思想工作 情感 投入    一位哲人说过:“情感比黄金更重要。”因此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做人的思想工作,有情无情,至关重要。如果带着感情做工作,那自然会有父兄待子弟之心,教而严,帮而切,循循善诱,春
期刊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乐意、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思想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因此,我在教学中
期刊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写给同学们》就开门见山地指出:“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科。要学好历史,首先需要热情投入。只要真正投入历史学习过程之中,并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得到乐趣,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应该从兴趣入手,历史学习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架构的形成就在于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再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给予学生学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新理念下的课堂被赋予了时代的色彩。那么,怎样的课才是理想的课?这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追寻的教学目标和倾心缔造的一个教育理想。有人说:自由活泼的课是理想的课;有人说:动态生成的课是理想的课;也有人说:对话互动的课是理想的课……然而,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生物学科责任的高度,我认为,有效的生物课堂应是着力构建“魂、神、本、根”兼备的“四有课堂”。  一、课之魂——着眼于
期刊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则成绩差、表现不佳。对此,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甚至丧失教育的信心。其实,教育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现代学生的差异,主要不是在智力方面,而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这就要靠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正确地诱导和强化,正所谓“玉不啄不成器”。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运用“自己人效应”,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后进学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搞好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两个过渡呢?下面浅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数学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在一系列知识之间,往往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所以,学习后次复习前次,以旧引新是必要的。然而,新知识既然是发展,就要与旧知识有所不同,其间
期刊
笔者所在地区尽管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六年了,但是很多学校还是以学生统考学科(主要是语文、数学)成绩高低评价教师,以学科统考成绩好作为办学的目的。至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没有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不少学校在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管理工作中,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1、没有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