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培育的学校课程群建设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浙江省启动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说,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育人模式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为学校打造自身特色、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创造了重要条件。遵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高中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
  1.课程的碎片化、平面化问题
  《方案》要求在完成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对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提出了要求。一些学校只为达到《方案》提出的选修课程门类、数量和比例的要求,却缺少整体的安排和质量上的考虑。不少学校的现状是:对于选修课,教师能开什么就开什么,先满足数量要求再说。这种状况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课程过多,过于随意,即导致课程的“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各学期之间、各年段之间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往往在同一维度上重复,或者课程间没有递进,即导致课程的“平面化”问题。
  2.课程无亮点、无特色问题
  很多选修课程开发准备不足,上马仓促,学校也没有很好地从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办学目标和生源特点等方面去挖掘,只是机械地按四大类选修课程的要求来开设,因而许多学校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中都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课程无亮点、无特色可言。这显然有违本次深化课改的目的。深化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学校发展中“千校一面”的问题,如果课程建设中的这一问题不解决,新的“千校一面”问题仍不可避免。
  3.课程开发开设的质量问题
  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习惯了用国家已编定的教材教的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一门课程谈何容易。此外,对课程的监测和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选修课程的特殊性,不可能通过联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正规、严格的方式来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容易导致从学校管理者到执教者对课程质量的忽视。再加上前述的课程碎片化、平面化等问题的存在,选修课的质量堪忧。
  二、对策与路徑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群”的概念也逐渐进入普通高中管理者的视野并开始出现在课程体系中。普通高中的课程群建设显然有别于高校。普通高中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在大的课程框架内,根据课程目标的设置,建设起富有特色的课程群。
  三、课程群构建的维度
  抓好特色课程群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
  1、从学校发展方向中寻找增长点
  特色课程群建设之所以有助于打造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就在于它的存在与学校的发展相一致。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载体来实现,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怎样发展就需要怎样的课程来保障。因此,学校先要仔细梳理办学传统和发展方向,再以学校文化传承为依托,与自身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等紧密结合,创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从中进行整合,打造出相应的特色课程群。
  2、从学生发展需求中寻找支撑点
  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离开了学生发展这一根本,设计得再漂亮的课程体系也是无根之树。学校课程改革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学校在教育者、学习者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不应是拥有“交往霸权”的管理者,而应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既要为学生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提供保障,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选择。因此,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未来成才的需要。在提高综合素养上,同学科或跨学科的课程群供学生选修并为之提供有效的保障。
  3、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
  特色课程群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发挥好这些教师和学科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实行强强联手或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教师和学科参与到其中来,对提升选修课的质量和加强课程群的建设都是极为有益的。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跨学科才能组成课程群,同一学科,从不同方面来组建的课程也可以组成一个课程群。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还包括从被评为省、市精品选修课程的学校课程中挖掘潜力,由在开发选修课方面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更多的教师来开发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他们的辐射力、影响力。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秀教师来带动课程群的建设,还可以提升课程的品质。
  四、课程群构建的途径
  建构课程群,既有学科的课程群,又有特色选修课课程群,一般可基于三种方式展开课程群建设。
  1、基于学科课程体系建构课程群
  学校通过对学科模块的构建和重组,建立起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依据,以“四个三”(即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三类课程有机整合,三个年级有序衔接,三个层次学生共同提高)为要求,以重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实现必修与选修互融互通。
  2、基于学生专项素养培养建构课程群
  学校围绕学生专项素养培养为目标,构建相关课程群。
  如为培养学生良好科學素养,我校整合物理与化学两个学科的课程,建构了《科学素养》课程群,通过科学素养课程群培养学生“探知真理”精神。如为培养学生良好国际视野,实现学生“兼容并包”能力的育人目标,学校建构《美丽英语》特色选修课课程群。
  3、基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建构课程群
  学校可立足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挖掘课程资源培养人。如我校立足多年的办学特色,整合原先的国学社团与国学大讲堂等素材,创建《走进国学》特色课程群,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明德知礼情操的培养;学校基于地域文化,建立《北海塘文化》特色课程群,这也是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和实践探索精神。
  五、结束语
  采用“课程群”模式对学校课程进行管理,可以使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群来实现,课程本身的独立性得到弱化,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紧密,交互性更强。课程群制度的各个环节都把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实行课程群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首先在课程群范围内,具有联系的几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确切;其次把相关课程在教学实际中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进而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做好课程群的建设工作。
其他文献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units eval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ingcapa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agricultural regionalization i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area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us it has ranked second only to USA in t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89-01  2012年的暑假我们又迎来了远程教育研修,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又一次与专家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专家的精彩讲评,与专家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用新课标来指引今后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结合专家讲座与新课标的有关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继承以下优秀传统:  一、注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飞快更新的教育事业,所以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要应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本文通过对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性质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运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我校的“激励教育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关键词】激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eo-econom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global economy,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China's entry into WTO, also with the holding of APEC
综壕了近年来β-内酰胺、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多肽类新抗菌抗生素筛选的进展,并对其趋势和前景作了简要推测。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开始运用在小学教学中,并且促进了小学教学的改革。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为课堂增加活力
为探索水库边坡尤其是土质边坡在库水位升降条件下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及边坡的稳定性,建立了较大比例尺的库岸土质边坡地质试验模型。用孔压计测得试验模型的孔隙水压力随水位升
风电场因分布范围广,涉及到平原、高原、山地、海上等多种场地,其场址工程地质勘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现行风电场地质勘察状况以及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中的不完备之处,对风电场的地质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技术要求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界定,并根据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提出了各阶段勘察内容及提交勘察成果的深度要求。对风电场的地质勘察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新课改在逐步深入遍及全国各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角色郝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