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机制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飞快更新的教育事业,所以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要应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本文通过对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性质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运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我校的“激励教育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关键词】激励教育 激励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35-02
  拿破仑有句名言:“给我足够的奖牌,我就能征服世界。”激励是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生辉煌。每位老师都期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激励具有巨大的力量。每个成功的人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了激励,在激励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在激励中走向成功,从而变得出类拔萃的。那么应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语言在改变大脑化学物质方面有巨大的影响,而且是非常个性化的影响。负面、否定性的语言能产生阻碍大脑有序思考和学习的化学物质,而积极、肯定的语言则能产生帮助脑细胞生长和加强左右半脑交流的有益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让大脑做好准备,有效地处理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时刻注意。
  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曾说过:“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作为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我认为我们要及时的给孩子以激励和奖励,那么该怎么做呢?在此我简单说说我在激励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一)关心激励
  关心激励指真诚地爱护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力为他们排优解难,增进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老师的信任,并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轻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一味说教而不为学生做实事,不仅无法激励学生,反而会刺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能够产生强烈激励作用的关心往往体现在一些日常细小的事情上,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最能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诚,记得你的一片爱心,从而激发力量,奋勇前进。
  (二)认可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关于预测儿童未来发展的实验。他在一至六年级小学生中选取三个班级,告诉老师其中一些孩子有超常发展潜能(实际上是随机抽取的)。8个月后,这些孩子获得明显的进步。显然,教师对这些孩子形成一种先验的印象,觉得他们与众不同并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关注,从而促进了这些孩子的进步。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影响。我们应遵循正面激励为主原则,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客观地加以评价和肯定,满足他们成功的需要。长此以往,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并自觉自愿按教师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去做。
  (三)宽容激励
  宽容激励指理解、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之积极努力、奋发向上。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何况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犯了错却不承认,反而与老师顶撞。遇到这种情况,对原则性问题,我们应抓住不放,但要冷静处理;对于感情用事的行为则应宽容一些、大度一些,耐心地开导,细心地指导,做到以情感人。宽容常常会化做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
  孔夫子要求“因材施教”,激励也一样,应因人而异。對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应视其性别、性格、年龄等的不同而具体化、细致化,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捕捉细节,善于把握学生个性的细微差别。教师善于鉴别,方法灵活,因人而异,行使“激励”就会事半功倍。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所以,干巴巴的没有饱含真情与爱的表扬是换不回学生的乐学之心的。
  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学生的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千万不要等到他们的下一个错误来到时才想起去表扬他们曾经的进步。
  通过激励性语言运用的探究与实践,我惊喜地发现,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悄悄地改变了我的教育思维习惯,让我有了更多的进步,让我真正地去努力做到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让我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她能让学生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作业方式,成为新添的活力,相信它会在数学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数学作业 数学日记 释放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34-02  数学日记是数学与各个学科的有机融合的一种理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主要特征。合理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本文将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科学的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2-0
【摘要】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完善的今天,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开始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现场教学。微课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实践运用中可以改进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有效应用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灵活愉悦的教学课堂,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89-01  2012年的暑假我们又迎来了远程教育研修,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又一次与专家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专家的精彩讲评,与专家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用新课标来指引今后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结合专家讲座与新课标的有关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继承以下优秀传统:  一、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