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用一些方式方法将健康思想植入到学生的头脑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科学地认识世界、深刻地体味人生、正确地衡量价值,成了我们小学教育研讨的课题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学生的心灵彩虹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思想性最强,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中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教师,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让课本知识和心理教育齐头并进。
学中疏导。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充分挖掘,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课文中规范的语言,更要教会学生们体会文中作者要传达的喜怒哀乐和凝聚的人类情感。例如:《我不是最弱小》主要帮助学生学会克服依赖心理;《小柳树和小枣树》主要帮助学生消除嫉妒情绪;《纸船和风筝》主要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等。还有许多这样的课文,只要认真研究,深刻发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科学运用,一定能够让孩子们领略到课文中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掌握现代社会中待人接物、人际交往的能力, 学会做人的道理。
写中疏导。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初始阶段,情绪波动大,遇事易冲动,自尊心强,喜怒哀乐都流露于表面,一旦发作势必会给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减轻或者缓解这种激进表现呢,我认为,写作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们学会用日记和自己谈心,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塑造学生们健康的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们的测验成绩没能达到自我要求时,我会在课后让学生们写下一些感悟,题目可以叫《考试的烦恼》《伤心的成绩》;当学生们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或者得到荣誉时,我就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从中增强自豪感,题目可以参考《我能行》《今天最幸福》《原来我也可以》等。
从学生眼中看生活,进而侧面反映哪些是学生们乐意看到的,哪些是学生们反感的,这样间接地获取学生们的日常心理活动,便于教师和家长一起形成合力,对学生们出现的不健康的思想、不成熟的心智加以疏导和教育。
精心设计教学,展现学生的活力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抓住孩子們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的火花,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以生活为契机,另辟新路。每年春节过后,和学生聊他们的年都是怎么过的,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开心,有的难过,开心的是因为压岁钱比去年多,难过的则是因为大人们只顾喝酒聊天打麻将,完全忽略了自己,感觉没意思,很孤独。借此话题,我就在课后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过年》,不做文体限定,想怎么写都可以,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事后的作文反馈,效果很好,学生们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广阔,由于事先没有任何约束,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真实,字里行间吐露真情非常自然,完全看不出刻意、造作。孩子们写出了《压岁钱事件》《我与麻将的对话》等充满新意的小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不难看出小作者是怎样得孤独寂寞,对麻将的呵斥又何尝不是宣泄着对家长的不满。读着这样的小文章令我深深感到,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吃的住的用的都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孩子们并不快乐,并不能得到了家长们真正的关爱。而后我找了一个合适机会,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健康成长。
角色扮演,心灵体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对于表演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和一些精彩场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气氛也十分活跃。如《从现在开始》《风娃娃》等课文,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排成课本剧,这样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课文内容,还能受到不怕困难,磨炼意志品质和搞好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教育,学生们在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次文中人物特征、内涵思想的深刻感染和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日常注重对学生们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正面评价、赞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要纠正学生们心理的偏差。
关注心理健康,评价不拘一格。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都不相同。对于自我意识强,总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的学生,我们的评价应该多以期待性的语言为主,比如“你如果和其他同学商量一下,得出的答案会更出色”等一类语句;对于沉默寡言,不善交流,明显缺乏自信的学生则应该多从鼓励性评价下功夫,多使用“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会做得更加完美”等语句。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让文化知识教育和疏导学生心理并行,我们就一定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架起一道靓丽的彩虹,让孩子们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健康、全面地发展。
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学生的心灵彩虹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思想性最强,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中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教师,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让课本知识和心理教育齐头并进。
学中疏导。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充分挖掘,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课文中规范的语言,更要教会学生们体会文中作者要传达的喜怒哀乐和凝聚的人类情感。例如:《我不是最弱小》主要帮助学生学会克服依赖心理;《小柳树和小枣树》主要帮助学生消除嫉妒情绪;《纸船和风筝》主要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等。还有许多这样的课文,只要认真研究,深刻发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科学运用,一定能够让孩子们领略到课文中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掌握现代社会中待人接物、人际交往的能力, 学会做人的道理。
写中疏导。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初始阶段,情绪波动大,遇事易冲动,自尊心强,喜怒哀乐都流露于表面,一旦发作势必会给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减轻或者缓解这种激进表现呢,我认为,写作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们学会用日记和自己谈心,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塑造学生们健康的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们的测验成绩没能达到自我要求时,我会在课后让学生们写下一些感悟,题目可以叫《考试的烦恼》《伤心的成绩》;当学生们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或者得到荣誉时,我就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从中增强自豪感,题目可以参考《我能行》《今天最幸福》《原来我也可以》等。
从学生眼中看生活,进而侧面反映哪些是学生们乐意看到的,哪些是学生们反感的,这样间接地获取学生们的日常心理活动,便于教师和家长一起形成合力,对学生们出现的不健康的思想、不成熟的心智加以疏导和教育。
精心设计教学,展现学生的活力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抓住孩子們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的火花,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以生活为契机,另辟新路。每年春节过后,和学生聊他们的年都是怎么过的,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开心,有的难过,开心的是因为压岁钱比去年多,难过的则是因为大人们只顾喝酒聊天打麻将,完全忽略了自己,感觉没意思,很孤独。借此话题,我就在课后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过年》,不做文体限定,想怎么写都可以,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事后的作文反馈,效果很好,学生们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广阔,由于事先没有任何约束,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真实,字里行间吐露真情非常自然,完全看不出刻意、造作。孩子们写出了《压岁钱事件》《我与麻将的对话》等充满新意的小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不难看出小作者是怎样得孤独寂寞,对麻将的呵斥又何尝不是宣泄着对家长的不满。读着这样的小文章令我深深感到,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吃的住的用的都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孩子们并不快乐,并不能得到了家长们真正的关爱。而后我找了一个合适机会,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健康成长。
角色扮演,心灵体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对于表演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和一些精彩场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气氛也十分活跃。如《从现在开始》《风娃娃》等课文,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排成课本剧,这样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课文内容,还能受到不怕困难,磨炼意志品质和搞好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教育,学生们在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次文中人物特征、内涵思想的深刻感染和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日常注重对学生们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正面评价、赞扬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要纠正学生们心理的偏差。
关注心理健康,评价不拘一格。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都不相同。对于自我意识强,总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的学生,我们的评价应该多以期待性的语言为主,比如“你如果和其他同学商量一下,得出的答案会更出色”等一类语句;对于沉默寡言,不善交流,明显缺乏自信的学生则应该多从鼓励性评价下功夫,多使用“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会做得更加完美”等语句。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让文化知识教育和疏导学生心理并行,我们就一定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架起一道靓丽的彩虹,让孩子们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