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而中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而教师应该是学生在各方面的引导者,引导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灌输是把学生当成容器,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洗脑”,是一种非道德的教育,如果德育采用非道德的教学方式,那就不是德育的本身意义了。作为教师课堂上我们又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因为这样没有尽到教育者的责任,那么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了颓废不健康的价值观念,那么我们就不是在“教育教学”,而是在“教唆”,因为他在培养反社会的人才。
  德育内容单调,重大节而轻小德。在当前的中学德育内容中,极多的政治化倾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轻视了中学生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等品行方面的培养。而目前我国的德育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讲授,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民族精神的内容的选取,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训练以及注重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实德育内容,实现我们的德育目的。
  重说教轻实践,学生德育行为能力薄弱。“尽管教育教学改革也提倡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各种课程資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但是,受现在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实践探究活动是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而且教师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频率少并且实效性低,严重降低了师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很多老师的思想品德教学都是以“ 一颗粉笔一张嘴” 的传统方法得以实施。这种完全在教室里培育出的温室的德育之花,往往是经不住现实的风吹雨打的,在现实的利益和诱惑下,他们会受其动摇。
  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
  首先,德育教育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为课堂德育渗透提供保障。课堂德育渗透的实施需要学校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保障,如果只从课堂教学内部进行探讨,那么就不可能激发教师去深入的实践。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校相关制度的支持,也就是说,只有学校在德育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个学校都重视德育,那么在这个外围氛围中受影响的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德育意识。同时我们跟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要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教师要把专业科研与德育科研结合起来。
  其次,德育渗透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因为在专业课教材中、课堂的组织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而如果我们运用好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教学质量,还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以貫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讲授新课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相信自己,同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在学习思考中养成好的习惯。而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但坚决反对抄袭;在实验和实训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实践程序,切实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每步操作,使学生懂得每一项技术都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尊重实践事实,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实填写实训报告;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德育渗透等。
  最后教师要最好榜样的作用,言传身教。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曾经和我们分享一个秘密就是:我们要时刻铭记:孩子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和气待人,那我们自己就必须始终和气待人,即使在我们气得想把那个孩子扔出去的时候,依然要和气地对待他。如果我们对学生大喊大叫,榜样就失效了,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那么我们就应该成为学生眼中道德高尚的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中模糊的认识或错误的观点要帮助澄清或予以纠正,一定不要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带进课堂,不要片面的看待个别社会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巩固的专业思想。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事业,不仅存在生活中,更贯穿于课堂中。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
期刊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健康领域幼儿园应该“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本活动主要采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来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以期达到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其对体育活动兴趣的目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因此,本次活动采用《打
期刊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这一特点是学习相交与平行的基础。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画垂线、平行线和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基础,对于理解掌握初中几何知识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互相平行。  2.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探究、
期刊
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善良、易感的音乐家,经久不衰的音乐往往来自美好心灵所散发出的真情。本教学设计重在读和悟上,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领悟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品味《月光曲》的艺术魅力,感受生动文字画面的美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三、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感受作者对祖国、对母亲的深挚的思念之情。 
期刊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学生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自然、真实有趣的语言交际情境尤为重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能使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情境的概念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一轮复习第十章第一节椭圆的第二课时,已经把大部分知识复习完在教材上是对椭圆的进一步研究,是对椭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并对之后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打下基础。所以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简单的椭圆几何性质有所了解,而本节是针
期刊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作文也相应作了一定的调整。作文命题的发展明显受到高考的影响,近年来话题作文已逐渐成为作文命题的主导形式。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往往只指明写作范围或谈论的中心,其它方面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提供“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写作者只要能紧扣话题作文,抒写真情就行。话题作文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放飞心灵,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但由于限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美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句子,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重点)。  3.教育学生把握美好时光,播撒好人生的种子(难点)。  二、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从事着艰辛、创造性的科学工作。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贯彻教育方针实各项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级是学校教育整体的基层单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通过班主任进行;二是班级又是管理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主要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