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也是语文课程魅力所在。主题式的分类以文为本,立体化的阅读以人为本,循着语文学科本真的源流,师生共同成长,生成教育智慧,增强阅读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主题式 立体化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阅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把《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阅读教学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就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韦里克教授提出的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的现实情况。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挑战)。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各方面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发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缺陷,了解企业外部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保障被分析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企业分析法同样可以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帮助我们认清阅读教学的优势和弱势,调整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优势(strength)。我校的语文教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本市较为有名。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稳定优异的中考成绩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许,而这正得益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长期坚持和认真实践。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强化了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也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弱势(weakness)。步入新世纪,学校三迁校址,不断扩容,由原来师生500多人的弄堂学校一下子发展到现在超过1500多人的大学校,这种“暴发户式”的发展、教师人员的更替,大大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学科优势。另外,在中考指挥棒下,受其他学科飞速发展的“挤压”,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学生没有了阅读的量,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效果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3.机遇(opportunity)。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2012年9月,吴江区教育局要求初一年级统一开设阅读课。学校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各类课程的实施水平,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这种良好氛围中,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
4.挑战(threat)。随着学校办学地址由镇区搬迁到镇西新城区,教学施教区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原本以镇区学生为主要生源,现在仅剩两个社区,新增加九个行政村的农村学生。另外,按照上级相关精神,学校尽可能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学校生源的结构,学生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的差异,将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难度、新的挑战。
在上面SWOT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阅读教学喜忧参半的现状,困难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阅读教学发展的机遇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于是,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主题式小角度,立体化大阅读”的想法,先把初中阶段需要阅读的作品按专题进行分类;接着,把传统语文教学中“听读说写”整合在一起,构建“立体化”大阅读,丰富初中语文课程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的亲切感,引导学生走近文本、理解文本,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二、专题分类,引领阅读
阅读是学生直接获取认知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室、图书馆、校园里,甚至家里都可以。初中阶段需要阅读的作品面广量大,但是如果一下子全塞给学生,那么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我们主要通过抓实自主阅读、课堂阅读和图书馆阅读三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开启书香人生。
首先,我们对照课文单元的体例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疑难,把大量的阅读作品有选择地划分出一系列阅读专题,制作主题式阅读菜单。语文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每学期选择某个主题,并分解出若干个小主题,指导学生开展自由阅读,学校分阶段开展相应的诵读活动或好书(佳作)推荐活动,既是检查督促,更是交流展示。
其次,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分自主阅读和阅读交流两种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课由语文老师把全班学生带到阅览室,以师生共读的方式开展。我们把学生要读的书分成必读和选读,必读是指定的书目,这些书目也是中考要求的部分读本。选读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目。阅读交流课就是让学生放下书,针对阅读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有时共鸣,有时争鸣,在同伴交流中激发深入阅读的兴趣。
最后,图书馆全天候开架式借阅,学生每次可以借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回教室或家里阅读。为了督促学生真读书、读真书,学校专门设计了读书手册——《书韵飘香》,督促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摘抄精美词语、文句,随时写下自己阅读的感悟,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在每年四五月份的“读书节”上表彰先进,结集美文。同时,图书馆对学生和班级的借阅情况进行排名,列入班级考核。
另外,学校鼓励各班自设读书角,以流动书架的方式,创导美文的交流与共享。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同样会出成果。
三、全面整合,立体发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语文课上教学母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都非常丰富。再者,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了母语的语感基础,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在语音和语法这些基础知识方面反复操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听”的效能,我们选择初中语文教材中推荐的名著、名篇、经典诗歌散文等,利用学校广播系统有选择地播放。在单周的一、三、五的午休时间播放经典评书和名家诵读录音,双周的二、四午休时间播放学生朗读的散文名篇、经典诗歌等,每次20分钟左右,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在播放内容方面,我们主要筛选了刘兰芳、单田方的经典评书《水浒传》《西游记》等,还有比较适合初中生年龄层次的国外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还增加了新生代写手韩寒、郭敬明、笛安等人的作品。散文名篇、经典诗歌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尝试教师选择并指导学生朗读,再录音播放的形式,保证播音的质量和效果。 “听”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可以激发学生读名著名篇、读经典作品的兴趣。有些本来不爱看书的学生通过“听”了解了许多故事情节,更多的同学已不满足播放的进度,就想方设法借阅相关书籍。据图书馆老师反映,这一时期学生借阅《水浒传》等名著的热情空前高涨,馆藏有五六个复本的名著根本周转不过来。学校只好通过网购,快速补书,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给学生“说”的机会不仅局限在阅读课上,还延伸到晨读、语文课的开始阶段。晨读时“听我说新闻”开始新的一天;语文课堂上“我带大家游……”介绍文中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我眼中的……”表达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天地、自由的思绪……从教室到报告厅,从忸怩不安到大方自如,从结结巴巴到流畅自如,真正让学校成为一座“百生大讲坛”。阅读的魅力在“说”中彰显。“这样的课堂,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特级教师于永正)
“写”是学生最头疼的苦差事。我们就淡化作文的范式,把写与阅读教学相整合,由摘抄精美词语、文句入手,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再到概述名著故事、改写故事结尾、学写小评论等,并把写的内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写”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学生原本对于写作存在畏难情绪,随着亲身体验、真切感受,逐渐转化为很自然的事。鼓励“写”还要放开“写”。学校文学社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比如自己组织文学活动,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等。教师只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提供支持,就可以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学校所需要面对的各类征文也就不可能无文可选了。
另外,学校配备了具有院线级标准配置的影音设备,使数字化世界大片同步上映成为可能。每月一次,各个年级的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感受到世界大片的震撼效果。此报告厅还可以进行传统曲目的演出,学生可以观赏到沪剧、越剧等演出。学校为配合阅读教学,专门准备了一间多媒体视听教室。这些优质的影音资料和传统剧目,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但对阅读教学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以听促读,以说助写,全面整合,相得益彰。这种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立体化大阅读教学,符合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快享受成功,体验收获的快乐,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源源动力。
总之,作为母语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这块主阵地上,从适合的小专题入手,整合各方课程资源,“耳”“眼”“嘴”“脑”“手”并用,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大阅读,一定能循着语文学科本真的源流,展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主题式 立体化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阅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把《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阅读教学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就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韦里克教授提出的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的现实情况。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挑战)。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各方面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发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缺陷,了解企业外部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保障被分析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企业分析法同样可以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帮助我们认清阅读教学的优势和弱势,调整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优势(strength)。我校的语文教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本市较为有名。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稳定优异的中考成绩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许,而这正得益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长期坚持和认真实践。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强化了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也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弱势(weakness)。步入新世纪,学校三迁校址,不断扩容,由原来师生500多人的弄堂学校一下子发展到现在超过1500多人的大学校,这种“暴发户式”的发展、教师人员的更替,大大削弱了语文教学的学科优势。另外,在中考指挥棒下,受其他学科飞速发展的“挤压”,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学生没有了阅读的量,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效果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3.机遇(opportunity)。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2012年9月,吴江区教育局要求初一年级统一开设阅读课。学校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各类课程的实施水平,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这种良好氛围中,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
4.挑战(threat)。随着学校办学地址由镇区搬迁到镇西新城区,教学施教区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原本以镇区学生为主要生源,现在仅剩两个社区,新增加九个行政村的农村学生。另外,按照上级相关精神,学校尽可能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学校生源的结构,学生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的差异,将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难度、新的挑战。
在上面SWOT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阅读教学喜忧参半的现状,困难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阅读教学发展的机遇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于是,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主题式小角度,立体化大阅读”的想法,先把初中阶段需要阅读的作品按专题进行分类;接着,把传统语文教学中“听读说写”整合在一起,构建“立体化”大阅读,丰富初中语文课程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的亲切感,引导学生走近文本、理解文本,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二、专题分类,引领阅读
阅读是学生直接获取认知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室、图书馆、校园里,甚至家里都可以。初中阶段需要阅读的作品面广量大,但是如果一下子全塞给学生,那么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我们主要通过抓实自主阅读、课堂阅读和图书馆阅读三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开启书香人生。
首先,我们对照课文单元的体例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疑难,把大量的阅读作品有选择地划分出一系列阅读专题,制作主题式阅读菜单。语文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每学期选择某个主题,并分解出若干个小主题,指导学生开展自由阅读,学校分阶段开展相应的诵读活动或好书(佳作)推荐活动,既是检查督促,更是交流展示。
其次,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分自主阅读和阅读交流两种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课由语文老师把全班学生带到阅览室,以师生共读的方式开展。我们把学生要读的书分成必读和选读,必读是指定的书目,这些书目也是中考要求的部分读本。选读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目。阅读交流课就是让学生放下书,针对阅读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有时共鸣,有时争鸣,在同伴交流中激发深入阅读的兴趣。
最后,图书馆全天候开架式借阅,学生每次可以借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回教室或家里阅读。为了督促学生真读书、读真书,学校专门设计了读书手册——《书韵飘香》,督促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摘抄精美词语、文句,随时写下自己阅读的感悟,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在每年四五月份的“读书节”上表彰先进,结集美文。同时,图书馆对学生和班级的借阅情况进行排名,列入班级考核。
另外,学校鼓励各班自设读书角,以流动书架的方式,创导美文的交流与共享。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同样会出成果。
三、全面整合,立体发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在语文课上教学母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都非常丰富。再者,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了母语的语感基础,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在语音和语法这些基础知识方面反复操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听”的效能,我们选择初中语文教材中推荐的名著、名篇、经典诗歌散文等,利用学校广播系统有选择地播放。在单周的一、三、五的午休时间播放经典评书和名家诵读录音,双周的二、四午休时间播放学生朗读的散文名篇、经典诗歌等,每次20分钟左右,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在播放内容方面,我们主要筛选了刘兰芳、单田方的经典评书《水浒传》《西游记》等,还有比较适合初中生年龄层次的国外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还增加了新生代写手韩寒、郭敬明、笛安等人的作品。散文名篇、经典诗歌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尝试教师选择并指导学生朗读,再录音播放的形式,保证播音的质量和效果。 “听”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可以激发学生读名著名篇、读经典作品的兴趣。有些本来不爱看书的学生通过“听”了解了许多故事情节,更多的同学已不满足播放的进度,就想方设法借阅相关书籍。据图书馆老师反映,这一时期学生借阅《水浒传》等名著的热情空前高涨,馆藏有五六个复本的名著根本周转不过来。学校只好通过网购,快速补书,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给学生“说”的机会不仅局限在阅读课上,还延伸到晨读、语文课的开始阶段。晨读时“听我说新闻”开始新的一天;语文课堂上“我带大家游……”介绍文中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我眼中的……”表达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天地、自由的思绪……从教室到报告厅,从忸怩不安到大方自如,从结结巴巴到流畅自如,真正让学校成为一座“百生大讲坛”。阅读的魅力在“说”中彰显。“这样的课堂,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特级教师于永正)
“写”是学生最头疼的苦差事。我们就淡化作文的范式,把写与阅读教学相整合,由摘抄精美词语、文句入手,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再到概述名著故事、改写故事结尾、学写小评论等,并把写的内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写”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学生原本对于写作存在畏难情绪,随着亲身体验、真切感受,逐渐转化为很自然的事。鼓励“写”还要放开“写”。学校文学社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比如自己组织文学活动,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等。教师只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提供支持,就可以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学校所需要面对的各类征文也就不可能无文可选了。
另外,学校配备了具有院线级标准配置的影音设备,使数字化世界大片同步上映成为可能。每月一次,各个年级的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感受到世界大片的震撼效果。此报告厅还可以进行传统曲目的演出,学生可以观赏到沪剧、越剧等演出。学校为配合阅读教学,专门准备了一间多媒体视听教室。这些优质的影音资料和传统剧目,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但对阅读教学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以听促读,以说助写,全面整合,相得益彰。这种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立体化大阅读教学,符合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快享受成功,体验收获的快乐,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源源动力。
总之,作为母语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这块主阵地上,从适合的小专题入手,整合各方课程资源,“耳”“眼”“嘴”“脑”“手”并用,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大阅读,一定能循着语文学科本真的源流,展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