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30年来我走过的路和踩过的坑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通控股董事长


  30年前,易小迪、王功权、潘石屹、王启富、刘军和我,我们几个人一起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虽然在拿到执照的时候,我们口袋里只剩下几百块钱人民币,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坚持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去追求我们心中的愿景和美好的未来。
  那时候,我们平均年龄不到26岁。我们不知道公司未来能走多远,但我们知道必须前行,除了去做我们要做的事情,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这样,我们进行了公司的初创,开始了在万通日子。
  从那天起,我们踉踉跄跄地开始摸索,在完全不知未来是什么状况的情况下,开始去做我们认为对的生意。



  在我们挣扎地完成了第一个项目之后,公司得到了暂时的喘息。在公司成立即将一周年的时候,我们才坐下来认真思考我们当时的处境和公司的未来。我们把公司成立这一天(9月13日)定为我们的“反省日”,而且决定未来每年都在9月13日来反省我们过去一年的得失以及展望未来,做出我们需要做出的正确选择。
  临近第一个反省日时,我们讨论了很多。我们几个年轻人的激情、梦想、冲动、原则、知识、矛盾、焦虑,都在这一天爆发。我们认认真真地开了两天会。两天之后,我们决定把讨论的事情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原则,以此建立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后来我们才知道,实际上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但在当时,我们只知道要建立共同的认识和思想的基础。我们确立了自己的使命: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我们也明确了要实现这个使命,得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叫“守正出奇”。“守正”就是要合规合法,走正道;“出奇”就是要变通,灵活适应环境变化。“守正出奇”合起来,就是要尽可能守正,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要改变,偶尔出现一些随机应变的变通。
  讨论完以后我们觉得,要想这些原则不被改变,必须把这件事说给别人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想法。于是我们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将近8000字,登载在《海南开发报》上,后来又被《中国青年报》登载。
  也就是从公司一周年开始,我们真正有了非常明确的使命和价值观。从此之后,无论是经历了多少事情,还是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带来多少风险,比如高杠杆、短债长投,或者组织出现了矛盾、冲突,以及创始人之间的分分合合,这个使命和价值观我们始终没有丢掉。
  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分开,使命和价值观的连接也让我们可以声气相投,在人生、事业、生活中彼此呼应,继续携手向前。

每一次都能跳出死地逃到生地,因为做对了五件事


  在30年这样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内,万通走过了很多发展的沟沟坎坎,也经历了很多生死考验,最终依旧在这里,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己。我们仍然坚守“守正出奇”的初心和价值观,这让我们的事业即便遇到艰难,仍然能够前行。
  我们都要“回过头看,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未来还要坚持做什么?”这是过去30年里,几乎在每一个反省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今天,公司30年,再做一次回答和检讨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得更清楚,也对判断得出的结论更加坚定。
  首先,我们做对了什么?
  第一,在过去30年的制度转型过程中,我们适应了制度转型的变化节奏和趋势,我们建立了和不同的市场体制、制度相适应的组织、业务,同时实现了我们个人的完善。这很重要。
  1991年我们创办公司的时候,国家還没有一个用来规范在市场经济下赚钱这件事的法律,直到1993年,全国人大才通过了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一个法律——《公司法》。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制度。
  30年里,我们经历了从没有法治到有法治,从没有市场到有市场,从没有企业家到有企业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尤其在头20年的急剧变化过程中,我们适应了这个变化,自己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从“野蛮生长”,经历“岁月凶猛”,又到坚持“理想丰满”,并“行在宽处”。
  我们自己的组织变革要从江湖组织变成公司组织,要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当我们分分合合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依法律、依据程序来解决合伙人之间的分合问题。
  这件事情我们做对了,所以我们适应了市场经济法治环境形成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提出的新的规范和要求。因为“守正”,我们能够适应这些规范和要求,乐于按照“正”去做事情。公司也因此能够每年通过检讨,一步步适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的建立,从而让公司的组织、业务和我们个人都能够完成转变。
  第二件做对的事情,是我们能够从多元化迅速聚焦到房地产领域。
  聚焦到房地产领域,是从1999年开始的。前10年,公司是相对分散和多元化的,有房地产业务,也有别的业务。1999年以后,我们聚焦在房地产业务上。因为聚焦,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在行业中深入,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发展、转型,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变化而变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所有的能力和业务都在房地产领域。因此,我们能够在过去20年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经济成长当中,使公司的业务和绩效有广阔的市场依托,行业增长的推力让我们的企业得到发展。
  由于经历了早期海南地产泡沫的九死一生,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对稳健和不断创新的业务模式,这使公司在房地产领域,即使遇到了市场的、监管的以及产业的调整压力,也能够避开所有的致命风险,保持稳健发展。
  过去30年,由于聚焦而且做了一些特别前瞻性的研究,借鉴成熟市场的方法,所以战略领先成为我们最独特的能力。   我们逃出了海南泡沫的陷阱,被视为偶然;我们又躲过了房地产高杠杆、高速、大规模成长驱动带来的爆雷的风险,也被视为偶然。我们之所以能够每一次都“偶然”地跳出死地,逃到生地,也就证明了我们对行业实际把握的能力。
  在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上,我们做对了决策,所以我们不仅在开发时代、在快速发展的住宅领域领先过,又在后开发时代,在办公物业和大健康领域的不动产中继续保持了领先。
  第三件做对的事情,是在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能够布局资本和企业的发展,完善公司治理,使经理人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不断反省和讨论中,我们清醒地坚持了公司的“四化”,即公司专业化、经理职业化、资本社会化、发展本土化。
  要做到这“四化”,我们就要坚持四件事情:全球观、中国心、专业能力、本土功夫。我们坚信这四件事情都做好了。
  过去30年里,我们不仅在本土发展业务,也能够把房地产业务发展到发达市场,比如纽约、中国台北;不仅能够用全球观来看本土的房地产业务,也能够在海外业务中坚持中国心与本土功夫。本土功夫就是,哪怕是跨省跨地区发展业务,也要和当地最优秀的企业去合作,去获取本地的能力。
  第四件做对的事是我们在政商关系上非常清醒。无论是在野蛮生长时期,还是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我们都坚持聚焦在业务上,踏踏实实做产品,政商关系简单清楚。
  我们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所以我们提出来,不要去寻租,不要去找靠山,不要妄图用权力去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我们坚信靠山就是火山,权力的链条一定会断掉。当链条断掉的时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致命的危险。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在政商关系上就做到了亲、清。不仅过去和现在这样做,今后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政商关系清晰,不寻租、不套利,公司就能够把全部身心、精力、资源聚焦在产品和业务上,聚焦在公司治理上,聚焦在自我成长上。向内用力,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持久的竞争力,这才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我们坚信这一点,所以我们一直活着。
  第五件做对的事叫企业社会责任。2004年我们开始意识到,所有的经营性活动和业务一定要照顾到利益相关者,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开始做。当时国家公布了第一个慈善条例,我和其他三个企业家一起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公益慈善基金会——爱幼华夏基金会。从那之后,我们不仅自己发起,还推动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到现在,我们一共发起了26个公益基金会,我自己也担任这些公益基金的发起人和领导者。
  通过发起和积极推动公益活动、公益组织以及培养公益人才,参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使企业融入社会进步的主航道,同时也推动共同富裕。这一点,我们不仅做得早,而且做得对,未来还要继续做下去。

无效的多元化会将企业置于死地


  做对的事情我们很清楚,同样,做错的事我们也很清楚。
  做错的第一件事情,主要集中在头10年。我们一度希望能追求暴利,希望在制度转型过程中寻找到一些暴利的机会。这导致当时公司的业务面非常宽,不少都是机会导向,东一下西一下,这也做那也做。当时我们做过不下10个行业,奇奇怪怪的业务非常多,而且不断冒险,企业枝枝杈杈的事也很多,导致组织无序,非常难管理。
  聚焦到房地产以后我们才知道,多元化特别是以套利和追求暴利而导致的多元化是无效的多元化。在制度转型时,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中,这种多元化一定会将企业置于死地。
  今天仍然有一些爆雷的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套利和追求暴利时进行多元化,从而出现这样一个必然的结局。
  第二件做错的事,是我们一度过度相信金融的力量。我们获得过金融全牌照,然后用金融杠杆带动很多资源快速聚合,以为这样会带来巨大的企业成长和利润。
  高杠杆、高负债带来的资产膨胀,一时间使我们陷入资产的幻觉、能力的幻觉、利润的幻觉之中,于是个人也跟着膨胀,这非常之危险。因为监管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所处的业务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资金链条断裂,最终公司会像人心梗一样,突然完蛋。
  好在1997年反省会以后,我们坚决停止了短贷长投的行为,不去接资金链,就是做产品,通过产品的销售和积累公司的专业能力获得市场优势,使公司的财务健康。而不是像一些出状况的公司那样,通过外部的融资性现金流不断扩大规模,或者用杠杆收购、连环控股等方式,把公司规模做得似乎无限大,却没有核心利益和核心利润。
  我们知道这样做错了,幸运的是我们及时改正了。1999年以后,我们逐渐收拢拳头,聚焦行业,精研产品,努力把房地产行业中的几个产品吃透,然后长期坚持,我们才活到了今天。

未来怎么做?还要做什么?


  30年以后的今天,市场环境、国际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变的是企业要创造价值,要给市场、社会和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的组织要能够高效运转,来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
  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还要做什么?



  第一件事,特别清楚明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阶段,我们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推动公司在专业化的转型升级,使公司的业务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后开发时代来看我们的企业,来布局我们的业务。在后开发时代,我们一定要聚焦产品、聚焦运营、聚焦资产管理。
  如果说在开发时代,我们围绕的是单一住宅产品,通过规模、成本、速度的竞争,使企业走上快车道,发展到巨大的规模。那么在后开发时代,我们要在七大类产品体系(办公、商业、酒店度假、医疗健康、物流仓储、教育研发和政府物业)当中,聚焦其中的一类。比如,办公或者医疗健康,然后在这一两类当中重点培育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通过运营引导开发,通过资产管理使存量价值最大化。
  今后10—20年,只要我们做房地产,就必须坚持这一点。
  第二件事,后开发时代是全产品线、全价值链、全商业模式的竞争,我们要坚持做好单品,要聚焦、要生根。坚持专业化还不够,还要把专业化提升到“产品主义”。要做极致单品,快速迭代,以此获取绝对的竞争力,用产品力带动传播力、购买力和品牌力,坚持做到在数字化平台和人工智能的未来社会中,我们依然在单一产品上保持绝对竞争力。
  我们要在未来竞争中坚持专业化,坚持产品主义。
  第三件事,产品主义靠什么?一定要靠科技。我们的产品要进一步提升,做到绝对有竞争力,就一定要注重科技。
  科技不是简单的手段。未来的社会组织当中,基础就是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生物科技、生命科技等,是未来10年、20年里,我们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技术基础。
  既然整个社会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作为房地产领域的一个企业,我们也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只有通过科技,在空间运营效率、制造精确性、服务到达的准确性和体验的完美性上,才能得到巨大提升。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上,公司未来才能够成为一家产品和服务有竞争力、客户满意、市场和客户无缝衔接的好公司。
  第四件事,继续做好组织变革。企业组织一定要适应特定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
  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企业组织一定要与之高度适应。同时,未来的企业组织要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样的科技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组织一定要变革。最有效能的公司组织,不再是金字塔式的封闭组织,不再是从上到下驱使型的系统;公司应该变成一个开放的、弹性的、自驱动的系统。
  公司不应该再是传统的,从老板到基层员工,从上到下层级分明的组织,而应该变成平台加合伙人加任务型的开放的系统。在这一新组织和新平台里,“没有打工人,只有勞动者,按劳分配,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在吉林长春,有一家被誉为“春城万户企业首选品牌”的财务代理机构——吉林省晨宁财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宁集团”)。晨宁集团的创始人虽是位80后女孩,但集團的发展已有16年历史。  如今的晨宁集团旗下有,长春市恒生仁晨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企税宝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晨信(吉林)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等多家分公司,以及中国代友商学院吉林分院、长春市恒生仁晨宁会计培训学校等教育机构,晨宁集团已成为中
期刊
创业道路上,无数人跌倒,一部分人爬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赶上来,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到达终点,虽然艰辛,但还是有成功的机会。  创业维艰,不能光顾伟大目标,忘了避开路上的陷阱。这四个大坑,哪些你跳过去了,哪些你跌进去了,哪些你正在经历?第一大陷阱:伪技术  拥抱技术没错,但很多项目贴上了太多所谓技术的标签,比如最热的人工智能、区块链。  我认为99%的人工智能是伪人工智能,就连老本行做家具的人都在谈;大部
期刊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出国热,新东方从一个办学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教室一路走来,如今创业公司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坑,新东方都曾经或多或少经历过。对于这些年来的风雨成败,俞敏洪做了全面深刻的复盘和极其坦诚的反思。关于创业路上必经的关键问题,他也给创业者提供了8条避坑指南。掌握核心业务  创业公司倒闭,常常是由于创始人不懂核心业务导致的。  我们常看到一群人一起创业,开始有一个
期刊
摘 要:在2016年“营改增”之后,房地产行业会计政策,税收法规发生很大变化。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税种,它的税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为规范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筹划行为,本文对“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的筹划方法及适用条件进行总结。  关键词:营改增 土地增值税 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145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市地区创业有显著的区别,在创业模式、管理方式、产品经营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将综合阐述近些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成果,并以湖北省监利、竹溪两县市为例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征。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创业 特征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
期刊
创业是残酷的,尤其在高速运转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只看到少数创业成功的企业和一夜暴富的创业者,讲述他们拥有百人团队、估值千万、融资c轮,过度的美化让无数头脑发热的“小白”前赴后继跳入火坑,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每个人的创业都像一次航海。不仅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以应对每一次的惊涛骇浪,还要在紅海中厮杀出一条血路。而且很多时候,置你于危难之中的,往往是平静海面下的暗礁:面对半路要退出的合伙人而后悔当初对
期刊
2015年是我们公司创立的第五年,那年10月,有位股东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那次大会上,他提出公司面对的种种困境和现金流短缺等问题是因为总经理经营不善,提议重选总经理。  那时公司最大的股东是我,仅占30%,股权严重分散。如果他的提议通过,意味着我将不能再主导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相当于当年乔布斯被踢出董事局。  南宁的10月不是冬天,但我觉得特别冷,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嘴唇颤抖的样子,生怕自己情绪
期刊
前几年,我去广州出差碰到一个非洲人,他跟我说中国是3C国家:第一个C是China中国;第二个C是Copy,山寨大国;第三个C是Cheap,便宜。  我把我们公司的产品给他看,他特别喜欢,也相当吃惊,认为不可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我给他搜了网上的信息,他才相信这是中国企业做出的科技产品,从此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除了山寨,也可以科技创新。  这个原创科技创新产品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骨传导耳机。所有的
期刊
创业计作为一家创新型数据金融公司,以传统的记账类企业服务为流量入口,建设企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新型企业画像和信用评价技术,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  创业计的前身是一家传统的记账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系列企业服务。创业计在转型之前,我把一切都想得特别美好,直到真正走上这条路才发现,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一生”。转型往哪里转,怎么确定战略方向  做传统业务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在距离上的束缚,让教育公平向前迈了一大步;创业热潮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创业教育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在线教育平台课程中的创业教育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据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模式化分析、实际课程体验分析等手段总结在线创业教育现状,从而为其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育 慕课 创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