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正式将全纳教育思想引入成人教育领域,并根据成人教育的自身特点及全纳教育的相关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集中体现了人权和平等。通过推进全纳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关键词] 全纳教育 成人教育 新议题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教育运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正式确立了“全纳教育”这一概念。进入21世纪,全纳教育虽然是从残疾人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已经逐步突破特殊教育领域的局限,进入普通教育领域,甚至是整个教育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全新教育理念。
一、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持续的教育手段和过程,旨在呼吁全民参与,以求人人获益,并通过合理的差异化教育手段实现真正的包容和公平。但是,纵观全纳教育的发展历史,许多学者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有争论,根据其演变过程及社会背景,其理念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全纳教育与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之源。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权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全纳教育的核心是人权,即不应被排斥和歧视任何人。[1] 从全纳教育的历史渊源来看,它最初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被提出来的,主张将特殊教育关注的残疾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中去。随后,这种教育思想逐渐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关注残疾儿童,而是面向任何人,无论其年龄、出身、民族、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全纳教育思想从人权的角度对公民获取受教育的权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2. 全纳教育与平等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全纳学校的建立是实现全纳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2]所谓全纳社会,即是人人参与的平等社会。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不被歧视与排斥的享有这种权利。所谓平等,不仅仅指入学机会上平等,还包括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其后得到的教学评价上都需要被平等对待。全纳教育主张的平等观,不是一种绝对的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者在认识和尊重文化差异、身体差异等方面的同时,更要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习者个体的发展,并能给予相应的尊重,即不能仅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的多样化存在。因此,全纳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
3. 全纳教育与社会
教育是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发展的目标往往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导向。全纳教育不仅涉及到人权和平等问题,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评定。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在建立全纳社会的目标上,即人人参与、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同时这种教育思想所倡导的“积极参与”,也对学习者的主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个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更新者,教育就是要促进学习者发挥其个人能动性,以适应社会并推动人类的发展。因此,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只有通过全纳的思想才能得以充分的诠释。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先行与创新,因此,全纳社会的建立是全纳教育得以保障和实施的强大后盾和支撑。
二、成人教育领域中全纳教育的发展现状
成人教育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日渐丰满的终身教育的过程。从1949年第一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到1997年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汉堡成人学习宣言》的发布,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理念。成人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教育模式逐渐丰富,办学方式日趋灵活与开放……这些无不体现了全纳教育理念在成人教育领域里的延伸。
2009年12月,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在巴西贝伦召开,大会提交了《关于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全球报告》,其中关于全纳和参与的论述在该报告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大会的核心成果《利用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力量与潜力走向美好未来——贝伦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贝伦行动框架》)对于成人教育和成人学习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参与、包容与公平”这项要求最为重要。该行动框架明确提出:“全纳教育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让全体公民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力,将有助于鼓励他们和谐并有尊严地共同生活。”[3]在明确了全纳教育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该行动框架对开展成人教育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思想观念、学习群体、参与方式、学习场所、课程管理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都要引入全纳参与、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思想。
本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报告及行动框架中“全纳”思想的提出,表明全纳教育已逐渐突破特殊教育的局限,渗透到普通教育领域,在其逐步发挥重要影响后,在成人教育领域内也开始得到国际性的广泛重视和肯定。成人教育开始运用全纳的视角,关注所有学习者的参与、人权及公平。基于全纳理念的成人教育,在世界性的范围内成为成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三、全纳教育理念对成人教育的若干启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一些政府机构的大力宣传下,经过广大教育学者不断研究与实践,全纳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与实践的先进教育理念。尤其联系到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以及结合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发展现状来关注《贝伦行动框架》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成人教育领域中全纳教育理念的合理性、前瞻性和时代性。
基于上述全纳教育观,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下列建议。
1. 加强宣传和管理,消除参与障碍
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首先在教育实施中必须体现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根据《贝伦行动框架》中的“要倡导与促进成人更加公平地享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文化学习,消除影响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障碍”的描述,[4]这次大会对于参与群体的关注更为广泛和实际,除了一如既往地重视农村、妇女等学习群体以外,还涉及到土著居民、移民、难民等,甚至提出要在监狱里发展成人教育。对于不同的学习群体,要采取相适应的宣传方法和管理措施,促进其积极参与,消除引起其参与学习的障碍,以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其受教育权,保证全纳、公正和平等。《贝伦行动框架》对于受教育权的保障,是全纳教育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既能保证成人受教育者的权利,也能使全纳教育跳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拘囿,在成人教育领域得到发展与重视。
2. 关注弱势群体,消除歧视和排斥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发展21世纪的成人教育应当基于创新理念,联系实际,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的排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首要的就是要消除对不同学习个体的歧视和排斥,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贝伦行动框架》指出,“不能因年龄、性别、民族、语言、宗教、残疾、乡村特点、性别身份或取向、贫穷或由于冲突背井离乡或监禁而产生排斥”。[5]尊重每一个学习主体,消除歧视和排斥,是全纳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成人教育的指导方针之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平等,走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实现民主社会、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的目录。
3. 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学习需求
全纳教育涉及到整个全纳社会的建设,成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和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的生活环境更为复杂,文化层次更为多样,主观意识更为强烈,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就需要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的共同投入和支持。本次大会号召世界各国要明确政府责任,对民间组织、劳动力市场乃至学习者和教育者都提出要求,并建议制订相关监督机制。对于思想观念的改变、学习场所的选取、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更新等也都提出了要求或改进的措施。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满足了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学习者个体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条件,为全纳教育的切实履行提供了保障。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开始走进成人教育领域,并成为世界成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全纳的视野下构建成人教育,既是人权与平等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成人教育广泛开展、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有效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等.试论全纳教育与人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
[2] 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R].Final Report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Paris:1994.
[3][4][5] UNESCO.Harnessing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a Viable Future,Belém Framework for Action[R]. Brazil:200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实习编辑:尹杰
[关键词] 全纳教育 成人教育 新议题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教育运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正式确立了“全纳教育”这一概念。进入21世纪,全纳教育虽然是从残疾人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已经逐步突破特殊教育领域的局限,进入普通教育领域,甚至是整个教育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全新教育理念。
一、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持续的教育手段和过程,旨在呼吁全民参与,以求人人获益,并通过合理的差异化教育手段实现真正的包容和公平。但是,纵观全纳教育的发展历史,许多学者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有争论,根据其演变过程及社会背景,其理念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全纳教育与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之源。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权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全纳教育的核心是人权,即不应被排斥和歧视任何人。[1] 从全纳教育的历史渊源来看,它最初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被提出来的,主张将特殊教育关注的残疾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中去。随后,这种教育思想逐渐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关注残疾儿童,而是面向任何人,无论其年龄、出身、民族、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全纳教育思想从人权的角度对公民获取受教育的权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2. 全纳教育与平等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指出,全纳学校的建立是实现全纳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2]所谓全纳社会,即是人人参与的平等社会。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不被歧视与排斥的享有这种权利。所谓平等,不仅仅指入学机会上平等,还包括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其后得到的教学评价上都需要被平等对待。全纳教育主张的平等观,不是一种绝对的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者在认识和尊重文化差异、身体差异等方面的同时,更要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习者个体的发展,并能给予相应的尊重,即不能仅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的多样化存在。因此,全纳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
3. 全纳教育与社会
教育是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发展的目标往往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导向。全纳教育不仅涉及到人权和平等问题,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评定。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在建立全纳社会的目标上,即人人参与、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同时这种教育思想所倡导的“积极参与”,也对学习者的主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个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更新者,教育就是要促进学习者发挥其个人能动性,以适应社会并推动人类的发展。因此,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只有通过全纳的思想才能得以充分的诠释。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先行与创新,因此,全纳社会的建立是全纳教育得以保障和实施的强大后盾和支撑。
二、成人教育领域中全纳教育的发展现状
成人教育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日渐丰满的终身教育的过程。从1949年第一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到1997年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汉堡成人学习宣言》的发布,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理念。成人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教育模式逐渐丰富,办学方式日趋灵活与开放……这些无不体现了全纳教育理念在成人教育领域里的延伸。
2009年12月,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在巴西贝伦召开,大会提交了《关于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全球报告》,其中关于全纳和参与的论述在该报告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大会的核心成果《利用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力量与潜力走向美好未来——贝伦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贝伦行动框架》)对于成人教育和成人学习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参与、包容与公平”这项要求最为重要。该行动框架明确提出:“全纳教育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让全体公民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力,将有助于鼓励他们和谐并有尊严地共同生活。”[3]在明确了全纳教育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该行动框架对开展成人教育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思想观念、学习群体、参与方式、学习场所、课程管理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都要引入全纳参与、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思想。
本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报告及行动框架中“全纳”思想的提出,表明全纳教育已逐渐突破特殊教育的局限,渗透到普通教育领域,在其逐步发挥重要影响后,在成人教育领域内也开始得到国际性的广泛重视和肯定。成人教育开始运用全纳的视角,关注所有学习者的参与、人权及公平。基于全纳理念的成人教育,在世界性的范围内成为成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三、全纳教育理念对成人教育的若干启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一些政府机构的大力宣传下,经过广大教育学者不断研究与实践,全纳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与实践的先进教育理念。尤其联系到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以及结合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发展现状来关注《贝伦行动框架》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成人教育领域中全纳教育理念的合理性、前瞻性和时代性。
基于上述全纳教育观,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下列建议。
1. 加强宣传和管理,消除参与障碍
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首先在教育实施中必须体现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根据《贝伦行动框架》中的“要倡导与促进成人更加公平地享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文化学习,消除影响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障碍”的描述,[4]这次大会对于参与群体的关注更为广泛和实际,除了一如既往地重视农村、妇女等学习群体以外,还涉及到土著居民、移民、难民等,甚至提出要在监狱里发展成人教育。对于不同的学习群体,要采取相适应的宣传方法和管理措施,促进其积极参与,消除引起其参与学习的障碍,以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其受教育权,保证全纳、公正和平等。《贝伦行动框架》对于受教育权的保障,是全纳教育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既能保证成人受教育者的权利,也能使全纳教育跳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拘囿,在成人教育领域得到发展与重视。
2. 关注弱势群体,消除歧视和排斥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发展21世纪的成人教育应当基于创新理念,联系实际,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的排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首要的就是要消除对不同学习个体的歧视和排斥,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贝伦行动框架》指出,“不能因年龄、性别、民族、语言、宗教、残疾、乡村特点、性别身份或取向、贫穷或由于冲突背井离乡或监禁而产生排斥”。[5]尊重每一个学习主体,消除歧视和排斥,是全纳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成人教育的指导方针之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平等,走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实现民主社会、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的目录。
3. 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学习需求
全纳教育涉及到整个全纳社会的建设,成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和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的生活环境更为复杂,文化层次更为多样,主观意识更为强烈,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就需要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的共同投入和支持。本次大会号召世界各国要明确政府责任,对民间组织、劳动力市场乃至学习者和教育者都提出要求,并建议制订相关监督机制。对于思想观念的改变、学习场所的选取、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更新等也都提出了要求或改进的措施。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满足了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学习者个体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条件,为全纳教育的切实履行提供了保障。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开始走进成人教育领域,并成为世界成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全纳的视野下构建成人教育,既是人权与平等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成人教育广泛开展、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有效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等.试论全纳教育与人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
[2] 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R].Final Report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Paris:1994.
[3][4][5] UNESCO.Harnessing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a Viable Future,Belém Framework for Action[R]. Brazil:200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实习编辑: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