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崇是陕州人,又名元崇,后来武则天为他改名为元之。读《资治通鉴》,姚崇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视野中,是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当时大唐与契丹在河北发生了战争,当时姚崇是夏官郎中(兵部郎中),每天要处理大量文件,“剖析如流,皆有条理”,又快又好。武则天看了以后,大加赞赏,立刻提拔为兵部侍郎(副部长)。
武则天曾经用酷吏政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造成的家破人亡成千上万。后来武则天清除了酷吏,又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说过:为什么受害人自己要承认呢?派了近臣去核实,近臣为什么也不说实话呢?现在,来俊臣等酷吏死了,再也听不见有什么反逆案件,是不是当时就有很多冤枉呢?武则天还是一个头脑清醒的皇帝,能这么看,证明有反思能力。但群臣却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姚崇答道:当然都是冤枉的,他们要翻案,会更遭毒手,所以宁可选择死。近臣去核实,他们的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也不敢了解真情,所以冤案重重。有告狀反逆的案件发生,皇帝只要知情但不推问,就不会有冤枉出现。姚崇所说的推问,就是拿当事人催问,唯一的办法自然是屈打成招,结果凡是调查者想要的案情都能被当事人证实。屈打成招是中国审案的绝招,简单快捷,马到成功。姚崇说了实话,武则天也给予表扬,还赏赐白银千两。说实话,要冒风险,尤其面对皇帝曾经的过错,通常的情况是人人忌讳如深。姚崇敢于讲出实话,不能不称其勇敢。
长安四年(704年),姚崇因为母老,回家养亲,同时担任了相王府的长史,相王就是睿宗李旦。不久,武则天又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姚崇立刻上书回绝:“作为相王的长史,知兵马不便,非臣惜死,恐不益相王。”兵部尚书,只有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任,掌管军事,也是最重要的权力。这是皇帝的信任,怎么会拒绝呢?因为姚崇同时担任相王府的长史,属于相王的臣下,如果再兼任兵部尚书,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相王权力过大的猜想,这样就会导致相王的政治安全发生问题。姚崇护主,拳拳之心清晰可见。武则天表示理解,让他改官礼部尚书。这一年,文武双全的姚崇,又被任命为灵武道大总管,前往北方领兵,守卫北方。
武则天晚年,“二张”问题十分突出,作為武则天信任的情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过分弄权,引起朝臣的极大反感。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大臣决定发动政变,为唐朝夺回政权。政变发生之前,正好姚崇回京述职。据说,姚崇被派到前线领兵,正是“二张”的主意,说明姚崇也是讨厌二张的。于是张柬之等联系姚崇,姚崇因而成为神龙政变的预谋者。神龙政变虽然以“二张”为口实,其实是针对武则天的,这一点天下共知。为了更好地防范武则天,新朝廷决定把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中宗率领文武百官为武则天送行。史书记载,“王公以下皆欣跃称庆”。武则天下台了,唐朝恢复了,弹冠相庆的表现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不仅是心情,还包括政治正确。于是,姚崇的表现就显得太突出,太有问题了,“元之独呜咽流涕”。在人人称快的场景中,只有姚崇一个人在独自流泪。桓彦范、张柬之看在眼里,自然很不高兴,他们对姚崇说:“现在是哭泣的时候吗?你的麻烦恐怕已经开始了。”
很快,姚崇就被贬官外地,先是任亳州刺史,后来又转为常州刺史、许州刺史等。当时,正是张柬之、桓彦范这些神龙政变的功臣执掌朝政,为首的五位领导人,也被中宗封为郡王,号称“五王”。但是,历史的戏剧性从来都出人意表,谁会想到,朝局的变化很快就发生了。唐中宗与“五王”分道扬镳来得太快,“五王”先是离开政治中心,接着也遭遇贬官,最后都是死非其罪,结局都不好。姚崇人在地方,反而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一直太平无事。政治戏剧中的塞翁失马故事,真是比比皆是。在地方刺史岗位上,姚崇沉静多年,这为他后来的重新崛起储备了足够的力量。
通过唐隆政变,李隆基和父亲睿宗、太平公主的力量击败韦皇后的势力,睿宗第二次成为唐朝的皇帝。这时,朝廷的宰相班子重新组建,有中宗时期的宰相,据说都是太平公主推荐的;也有姚崇、宋璟这样的新人,他们两人的背景,很可能是当时担任太子的李隆基。
睿宗时期,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依然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状态,而姚崇代表着新的希望。因为朝廷中关系复杂,姚崇能做的工作有限,但已经显现出果敢的政治家气魄。
姚崇在朝廷的最高层斗争中,属于太子李隆基一派,因为建议巩固李隆基的权力,抑制太平公主的势力,最让太平公主受不了。711年二月,他遭遇贬官,外放为申州刺史,他的搭档宋璟贬为楚州刺史。此后,朝廷的斗争持续向高潮发展。从现在看到的史书,主要是太平公主从事捣乱,要调换太子李隆基,其实质应该是睿宗提防太子,双方属于最高端的政治斗争。先天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帝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太子李隆基即位成为皇帝。但是,重大的权力还在太上皇手上,双方的斗争并没有到达终点。713年七月,朝廷的矛盾公开化,玄宗作为皇帝,亲自发动政变,杀太平公主等党徒,睿宗放弃所有权力,玄宗完全执政。
此时姚崇是同州刺史。开元元年(713年)冬十月,玄宗在新丰县的谓川行猎,忽然召见姚崇,当场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即宰相。关于这次见面,史书记载颇有戏剧性,如姚崇如何再三突破阻力等等。不过,《开元升平源》所记,确有一定道理。就在这次会面中,姚崇向玄宗提出振兴“十策”,史称“十事要说”,可以认为完全把脉清晰,对症下药。十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稳定政局,结束此前的乱政,如不许皇亲国戚干预朝政,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二是整顿吏治,取消一切斜封官,国亲不得担任御史台、三省的重要官员,赏罚分明,同时鼓励进谏,礼敬大臣,养成良好的政治风气。三是改善财政状况,稳定边疆,不求边功,防止浪费,禁止建设佛庙、道观等。玄宗听到姚崇的十项建议,非常认同。君臣对于时政认识的高度契合,是密切合作的基础。开元之治的曙光,就这样出现在一次行猎的路上。
姚崇执政后,基本上实现了他的十项政策。开元四年,姚崇辞相位,五年之后去世,年七十二。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武则天曾经用酷吏政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造成的家破人亡成千上万。后来武则天清除了酷吏,又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说过:为什么受害人自己要承认呢?派了近臣去核实,近臣为什么也不说实话呢?现在,来俊臣等酷吏死了,再也听不见有什么反逆案件,是不是当时就有很多冤枉呢?武则天还是一个头脑清醒的皇帝,能这么看,证明有反思能力。但群臣却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姚崇答道:当然都是冤枉的,他们要翻案,会更遭毒手,所以宁可选择死。近臣去核实,他们的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也不敢了解真情,所以冤案重重。有告狀反逆的案件发生,皇帝只要知情但不推问,就不会有冤枉出现。姚崇所说的推问,就是拿当事人催问,唯一的办法自然是屈打成招,结果凡是调查者想要的案情都能被当事人证实。屈打成招是中国审案的绝招,简单快捷,马到成功。姚崇说了实话,武则天也给予表扬,还赏赐白银千两。说实话,要冒风险,尤其面对皇帝曾经的过错,通常的情况是人人忌讳如深。姚崇敢于讲出实话,不能不称其勇敢。
长安四年(704年),姚崇因为母老,回家养亲,同时担任了相王府的长史,相王就是睿宗李旦。不久,武则天又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姚崇立刻上书回绝:“作为相王的长史,知兵马不便,非臣惜死,恐不益相王。”兵部尚书,只有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任,掌管军事,也是最重要的权力。这是皇帝的信任,怎么会拒绝呢?因为姚崇同时担任相王府的长史,属于相王的臣下,如果再兼任兵部尚书,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相王权力过大的猜想,这样就会导致相王的政治安全发生问题。姚崇护主,拳拳之心清晰可见。武则天表示理解,让他改官礼部尚书。这一年,文武双全的姚崇,又被任命为灵武道大总管,前往北方领兵,守卫北方。
武则天晚年,“二张”问题十分突出,作為武则天信任的情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过分弄权,引起朝臣的极大反感。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位大臣决定发动政变,为唐朝夺回政权。政变发生之前,正好姚崇回京述职。据说,姚崇被派到前线领兵,正是“二张”的主意,说明姚崇也是讨厌二张的。于是张柬之等联系姚崇,姚崇因而成为神龙政变的预谋者。神龙政变虽然以“二张”为口实,其实是针对武则天的,这一点天下共知。为了更好地防范武则天,新朝廷决定把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中宗率领文武百官为武则天送行。史书记载,“王公以下皆欣跃称庆”。武则天下台了,唐朝恢复了,弹冠相庆的表现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不仅是心情,还包括政治正确。于是,姚崇的表现就显得太突出,太有问题了,“元之独呜咽流涕”。在人人称快的场景中,只有姚崇一个人在独自流泪。桓彦范、张柬之看在眼里,自然很不高兴,他们对姚崇说:“现在是哭泣的时候吗?你的麻烦恐怕已经开始了。”
很快,姚崇就被贬官外地,先是任亳州刺史,后来又转为常州刺史、许州刺史等。当时,正是张柬之、桓彦范这些神龙政变的功臣执掌朝政,为首的五位领导人,也被中宗封为郡王,号称“五王”。但是,历史的戏剧性从来都出人意表,谁会想到,朝局的变化很快就发生了。唐中宗与“五王”分道扬镳来得太快,“五王”先是离开政治中心,接着也遭遇贬官,最后都是死非其罪,结局都不好。姚崇人在地方,反而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一直太平无事。政治戏剧中的塞翁失马故事,真是比比皆是。在地方刺史岗位上,姚崇沉静多年,这为他后来的重新崛起储备了足够的力量。
通过唐隆政变,李隆基和父亲睿宗、太平公主的力量击败韦皇后的势力,睿宗第二次成为唐朝的皇帝。这时,朝廷的宰相班子重新组建,有中宗时期的宰相,据说都是太平公主推荐的;也有姚崇、宋璟这样的新人,他们两人的背景,很可能是当时担任太子的李隆基。
睿宗时期,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依然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状态,而姚崇代表着新的希望。因为朝廷中关系复杂,姚崇能做的工作有限,但已经显现出果敢的政治家气魄。
姚崇在朝廷的最高层斗争中,属于太子李隆基一派,因为建议巩固李隆基的权力,抑制太平公主的势力,最让太平公主受不了。711年二月,他遭遇贬官,外放为申州刺史,他的搭档宋璟贬为楚州刺史。此后,朝廷的斗争持续向高潮发展。从现在看到的史书,主要是太平公主从事捣乱,要调换太子李隆基,其实质应该是睿宗提防太子,双方属于最高端的政治斗争。先天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帝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太子李隆基即位成为皇帝。但是,重大的权力还在太上皇手上,双方的斗争并没有到达终点。713年七月,朝廷的矛盾公开化,玄宗作为皇帝,亲自发动政变,杀太平公主等党徒,睿宗放弃所有权力,玄宗完全执政。
此时姚崇是同州刺史。开元元年(713年)冬十月,玄宗在新丰县的谓川行猎,忽然召见姚崇,当场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即宰相。关于这次见面,史书记载颇有戏剧性,如姚崇如何再三突破阻力等等。不过,《开元升平源》所记,确有一定道理。就在这次会面中,姚崇向玄宗提出振兴“十策”,史称“十事要说”,可以认为完全把脉清晰,对症下药。十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稳定政局,结束此前的乱政,如不许皇亲国戚干预朝政,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二是整顿吏治,取消一切斜封官,国亲不得担任御史台、三省的重要官员,赏罚分明,同时鼓励进谏,礼敬大臣,养成良好的政治风气。三是改善财政状况,稳定边疆,不求边功,防止浪费,禁止建设佛庙、道观等。玄宗听到姚崇的十项建议,非常认同。君臣对于时政认识的高度契合,是密切合作的基础。开元之治的曙光,就这样出现在一次行猎的路上。
姚崇执政后,基本上实现了他的十项政策。开元四年,姚崇辞相位,五年之后去世,年七十二。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