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职业倦怠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107-02
  
  在深圳某中学担任班主任的吴老师虽然只有三十出头,但已经连续带了几届毕业班,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都认为她带班有方,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送到她的班级。最近,原来热情开朗的吴老师却变得郁郁寡欢,甚至有些惧怕走上讲台。吴老师坦言,自己原来性格开朗,自认为心理很健康。但从连续带毕业班以来,生怕工作中出了差错,最后影响到升学率,常常焦虑得睡不着觉。深圳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生活已经使部分青壮年教师出现隐性更年期的症状。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如果当老师的时间久了,都会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少年豪情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淡漠了;安于现状,知足长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多了;原来觉得可爱的学生也感觉有点烦了……总而言之,平常大家聚在一起,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没劲”,总是抱怨做老师真是太累、太累了,实际上,这些都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解析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
  在《心理学档案》上,乔瑟夫·巴马克博士发表了一篇实验报告,阐述了倦怠是如何导致疲劳的。巴马克博士让几个学生通过一系列枯燥的实验,结果学生都感到不耐烦,想瞌睡,并且抱怨头疼,有些人甚至觉得胃不舒服。这些学生还做了新陈代谢测验,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厌倦时,身体血压和氧的消耗量显著降低,而当工作较为有趣和富有吸引力时,代谢现象加速。这说明长期处于紧张或应激状态,可能会摧毁人的整个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生理失衡和失调。哥伦比亚的爱德华·桑戴克博士主持了一项有关疲劳的实验,他持续不断地安排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事务,让一些年轻人保持近一个星期不睡觉。最后在报告中得出结论:“厌倦是唯一降低工作能力的原因。”①
  在教师群体中,职业倦怠是屡见不鲜的,程度也越来越重,有的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有的教师因疲劳过度而倒在讲台上,据说南京就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小学女教师因事业心太强,任务过重而累死;江苏盐城某小学的一位男教师,因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身心疲倦竟然自杀身亡。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所以,教师的职业倦怠应引起社会和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客观方面
  1、劳动强度过大
  下面是一位小学教师一周的工作时间:
  


  注:(1)包括临时性的监考、开会或其他事情,有的学校星期天还有加班
  (2)值班和星期六都算加班,有一定的报酬,如果不去需请假②
  计算一下这位教师的一周工作时间为54小时,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10个小时,而且实际上还不止。一般的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一天几节课,平均站立不少于两个小时;伏案批作业、备课也得几个小时,有的老师戏称改作业为“愚公移山”,有调查显示,教师群体的亚健康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粗放型”的,通过延长教学时间、多做作业、多组织考试来进行的。《教育在线》上曾经有位网友非常形象地描述教师的工作:“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
  2、多方压力过重
  首先是来自于社会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人才竞争成为焦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重。于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处处要做到为人师表,一旦有了不良行为,各路媒体群起而攻之,而且会“一竿子打翻一条船”。其次,是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相当一部分的家长片面地认为“教育就只是教师的责任”。最后,是学校的压力,最严重的是分数的压力。俗话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也是教师的命根。有大考、小考,还有月考,连续不断,班级、学校要进行排名次,这种不公平的评价机制带给教师巨大压力。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决定了教师的奖金、晋级等重要的、关系教师个人安危的条件和资格。
  3、竞争的危机感
  竞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教师地位的提升,使教师这一个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踏上讲台前,必须拥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各种专业资格的测试;另一方面,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其他社会人员也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走上讲台,执起教鞭,成为一名教师已经不象过去那样随便。此外,当成为一个正式的教师后,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职称评审、职位的升迁等等,所有这些挑战都需要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去迎接和战胜。
  
  (二)主观方面
  这里主要指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物质方面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但横向上比较,中小学教师待遇仍然偏低。很多教师与同龄的机关公务员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入相差悬殊,尤其有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作为一个普通人,教师也有家庭,有正常人的生活,由于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容易使教师心态失去平衡。其次,从精神因素上看,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因此现实中,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需要压抑和控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和需求,从而形成职业角色和自然角色的冲突,造成巨大的心理重负和人格矛盾。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自身的工作、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1、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会使教师自身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外因条件,教师的情绪和行为会感染学生,导致学风、班风萎靡不振,失去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
  2、对教师自身而言,职业倦怠易使教师失去发展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通过长期以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后提出,教师职业倦怠状态是一种持久的应激状态,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消极的心理反应:第一,情绪耗竭;第二,性格解体(也称“去个性化”);第三,成就感降低。日常生活中有些教师异常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或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玩世不恭,甚至轻生。
  3、对社会的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而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扼杀整个教育的生命。学校的生命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努力、进取,社会的教育事业在于教育者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如果没有了工作上的事业心,教学科研上的进取心,试想一下,水都成了死水了,这边风景还会独好么?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矫正
  
  上文中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解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又简单分析了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可从主、客观两方面采取措施。
  1、自我反思、自我调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所经过的一切,包括压力和困难。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职业的特殊性和特殊的职业角色,了解自身条件所包含的可能性和限制性,积极地将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职业的期望纳入言行,成为教书育人的长期动力。其次,加强学习,增强自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不变应万变。最后,妥善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生活情趣。
  2、学校和社会要充分关注教师的成长。首先,改变教育观念,改革评价体制。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它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发挥了人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人的能动性,教育事业才会繁荣起来,具有生命活力。学校和社会应该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创造条件,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心理时空。实行人性化管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低级层次的需要和高级需要层次之间有联系。根据他的理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调动教师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戴尔·卡耐基著,刘津译.挑战人性的弱点——出人头地的捷径[M].学林出版社,第56-57页
  [2]顾爱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来自一线教师的呼声[J].基础教育,2004(4)
  [3]汤金红.解析教师“职业倦怠症”[J].班主任之友,2004(1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58-02  作者简介:黄丹,女,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2005至今攻读厦门大学中职旅游管理研究生课程    当今社会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强者创造机遇,智者抓住机遇,弱者失去机遇作为职中学生要做一名强者去创造机遇暂时比较困难,但做一名智者抓住机遇,那还是力所能及的以2003届就业班293名学生为研究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71-01  作者简介:曹秋(1979— ),女,汉族,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儿园、小学一级教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悄然挺进了幼儿园,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大大促进了幼儿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体系的改革,推进了教学方法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一些公开教学,多媒体的运用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针对高师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实践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高师 数学分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73-02  作者简介:牛向阳,(1976— ),男,安徽濉溪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数学理论研究。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0-01    作为一名镇级教研员,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课之初,学生们的神情是兴奋的,双眼是明亮的。然而,课上到一半以后,我发现有的学生明亮的双眼逐渐失去了光泽,教师机械、乏味的讲解令人昏昏欲睡,我和其他学生一样,坐立不安了,思绪已经飞出教室,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为什么本应充满灵气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汇报了自己使用《英语》(新目标)教学以来的亲身体会和经验总结,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专家学者语录的感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任务型教学 评价标准 教材观 务实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68-02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8-02    一、学生骨干队伍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化的文化思想涌入校园,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冲击,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因而容易产生迷茫和认识上的偏执。部分学生干部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应用在同学关系中,凡事明哲保身;还有少数学生干部功利心驱使其做事,个人表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4-02    教材分析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既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9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样,做好学校的人民调解工作,也是维护教学秩序,保持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和睦团结的有效方法。我在学校保卫处工作,多年兼任学校的人民调解员,深知人民调解工作对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具有的重大意
期刊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文通过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强调教师师德规范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师 师德 水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94-02    在人类社会的苍桑流变中教师历来被看作是“学高”和“身正”的完美统一,从古到今,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乃至与“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而受人们的供奉。如何确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形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积极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与创造性,以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97-01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渠道媒体向学生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