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IS全称为Voice inside Schools,意指在校内外教育机构从事工作、教学和学习的个人故事。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以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方式,通过开放型的问题和故事叙述对儿童进行指导和教育。长久以来,学校教育致力于向儿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儿童作为不成熟的个体,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以及知识领域接受制度化的培养和训育,从而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任务是接受知识,为将来做准备。教育的价值也就在于知识的传递和价值的灌输。这种把儿童作为教学客体的角色认知,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着主导地位。它以儿童自我的不成熟和对社会要求的不具备为前提,预设了儿童的客体地位。随着社会进步和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个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地位得到肯定,儿童在教学中的自主和独立地位也受到积极关注。而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中如何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地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VIS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儿童自我叙事的建构
一般认为,从7周岁到12周岁为儿童期,已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是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期。根据“年龄教育学”的观点,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积极发展认知兴趣,对自我承认的需求增长,正在形成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叙事性思维和角色意识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恰当的引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儿童的特点也决定了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社会要求,承认儿童作为有意识的个体的观点应受到重视。
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其自我叙事则是表达儿童自身感受和想法的一种方式。这种儿童自我建构的故事叙述的表达,充分体现了儿童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而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但长期以来,这种儿童叙事被当作儿童的“胡闹”而不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并且对于不符合故事情节和社会规范的儿童“创作”进行训斥,儿童故事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被忽略。
从儿童的角度去考察,这种基于事实和想象的故事建构,是儿童对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事实的主体性反应,充分表达了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价值判断的意味。如女孩倾向于在故事中加入温馨的母爱情景,而男孩则更热衷于英雄人物和战斗情节。儿童开放式的叙事表达,立足于社会规范,但又与儿童的情感态度相联系,因此需要很好的倾听和引导。
儿童自我叙事融合了知识性和道德性的双重特征,是以往教学的结果和今后教学的起点。通过对于儿童自我叙事的考察,可以获得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需要修正的相关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儿童自我叙事需要在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建构故事的意义,从而发掘儿童自我叙事的教育价值,为儿童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就需要在教育意义层面上对儿童的自我叙事进行考察,分析其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意义。这一过程必须包括讲述者,倾听者,通过平等融洽的参与关系开展。它以故事为核心,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故事的改变和意义的重建。
作为一个完整开放的讨论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和意义建构,儿童以参与者和创造者的面貌出现,而不是纯粹作为知识的接收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不再是作为知识的给出者和答案的规定者。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教师成为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承担着指导的作用。VIS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契合了这种需要,因此将儿童的自我叙事通过VIS的方式在学校内外进行推广,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而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也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就VIS给予相应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它能够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面向儿童的VIS
VIS强调教育活动参与者尤其是儿童自己的声音。通过儿童自己建构故事,儿童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感才能得到表达。在教学情境中,通过讲述故事,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集体成员分享,而且获得了特殊的意义。这一活动的开展,以故事和开放性问题(“open-ended”questions)为核心,并且需要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共同参与才能得以完成。
(一)故事情境
故事是VIS的核心,包括历史事件、童话寓言,甚至是教室生活的故事。这一方式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将知识学习和道德培养相结合。故事情境是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就某一故事主题展开讨论,允许儿童自由发散和发挥想象,改编故事,表达情感。美国学者理斯曼曾提出“故事引导”的概念,即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间通过讲家史、神话、传说、唱歌等形式向孩子传播社会价值和道德观。但就VIS的教学情境而言,这种社会化、有目的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对故事的叙述和对儿童的引导,它更强调儿童的自主参与和意义建构。儿童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故事进行改变和充实,加入自己的观点,从而更为真切地呈现他们的认识和态度。故事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提出相关的问题留给儿童去思考。小红帽的故事不完全以大灰狼的铲除而结束,灰姑娘也不一定与王子终成眷属。理想化的设定结局在儿童的心目中被重新解释。开放的故事情境不以预先设定的结局来规定儿童的叙事方式。它鼓励儿童说出自己所理解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而不单单是接受灌输,遵守教条。儿童自我叙事的参与,使开放的故事模式与当下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创造出适合儿童的学习情境。
另一方面,故事情境的优点在于儿童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体现出相当明显的角色倾向,并且乐于进行故事角色的扮演,将内心感受投射到故事人物中,真实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出儿童的个性,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儿童对于故事的认知,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照顾差异,体现个性,因材施教。
(二)开放问题
故事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长期封闭的课程结构导致的对于标准答案的热衷,无疑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VIS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儿童进行故事的改变和意义的建构,最后的答案和故事的意义基于儿童的立场得以表达。这要求教师能够排除自己对于故事结局的预设,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思考儿童给出的解释,并探究这个解释得来的缘由。教师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不是以仲裁者的身份对儿童的叙述进行正误判断,而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实现个人经验的集体分享。这不仅对于个体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一个观点在集体所有成员中进行讨论,有助于深化故事的意义。
开放性问题承认儿童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在无关对错的基础上,按照个人认识给出的答案必然是多样的。它不强制性的维持统一,而是容忍差异的存在。儿童的想象力和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儿童的发散和教师的指导之间,故事引起的开放性问题将参与者融入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中。
(三)共同参与
诉说与聆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儿童的叙事故事同样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指导下,这种对于故事的重构才可能凸现其内在的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蕴,体现儿童在叙事中所带有的情感倾向。儿童的讲和师长的听相辅相成。只有在倾听和提问的过程中,儿童对于建构故事的兴趣得到鼓励,感情得到充分的表达。
在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主体出现的,地位平等。儿童的价值观受到尊重,师长也不能将特定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在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儿童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从以往作为知识和价值的受体到成为思想的表达者,儿童的主体地位重新被确认。教师和家长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了解分析儿童的情感态度,并适时就其中的问题和儿童交流沟通,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表现为意义的共同建构。儿童的观点和成人的想法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有助于彼此的相互理解。在知识和道德之外,这种情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学习关系和家庭关系。参与的过程,也是彼此沟通了解的过程,儿童必须被看作是有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主体,师长不能代替儿童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和选择。
三、实施中的注意问题
VIS的实施,强调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首先需要承认儿童的自主性。儿童并非被动的知识接受对象。他有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灌输式的教学否认儿童的这种能力,扼杀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只是培养善于服从的“乖宝宝”。它否认儿童具备的这种认知水平和感受能力。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能力的发展远比仅仅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就要承认儿童具备这种能力,而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这种对于能力的需要。儿童毕竟是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倾向,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有其丰富的情感世界。成人不能将其所看重的价值强加于儿童身上,而是需要通过儿童的叙事表达理解儿童的认识和情感。只有认识到儿童作为一个主体的存在,认识到在他身上存有的创造能力,才能推动VIS的实施。
其次,创造开放宽松的氛围是鼓励儿童积极进行故事叙事的关键。故事的答案不仅一个,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错问题。多元的社会强调相互的理解而不是最终的同质。儿童天生的想象能力不能被标准答案所束缚,也不能有教师或家长的规约所限制。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通过故事表达,儿童得以呈现自己多彩的内心世界,给出多样的答案。
最后,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因。故事的建构和叙述使内心感受的表达。它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认知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能够敏锐的察觉儿童叙事过程中表达出的情感和态度,了解其发展动向,并且给予积极的干预和指导,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虽然不追求正确的答案,但必须给予其恰当的指导,从而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VIS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它的故事性和开放性将儿童、教师、家长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种对话的方式,儿童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其认知特点和情感倾向也得以体现。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差异,分别指导,促进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tories That Teach:The Role of “Voices Inside School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77,No.2,summer.2007:141-143
[2]李玉兰,需要建立一门新学科一年龄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0(3)
[3]杨林,叙事——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5(7)
[4]Courtney B.Cazden.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Teaching and Learning[M]
[5]DonaldE.Polkinghorne:NarrativeKnowing and the HumanScience[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1988
一、儿童自我叙事的建构
一般认为,从7周岁到12周岁为儿童期,已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是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期。根据“年龄教育学”的观点,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积极发展认知兴趣,对自我承认的需求增长,正在形成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叙事性思维和角色意识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恰当的引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儿童的特点也决定了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社会要求,承认儿童作为有意识的个体的观点应受到重视。
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其自我叙事则是表达儿童自身感受和想法的一种方式。这种儿童自我建构的故事叙述的表达,充分体现了儿童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而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但长期以来,这种儿童叙事被当作儿童的“胡闹”而不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并且对于不符合故事情节和社会规范的儿童“创作”进行训斥,儿童故事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被忽略。
从儿童的角度去考察,这种基于事实和想象的故事建构,是儿童对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事实的主体性反应,充分表达了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价值判断的意味。如女孩倾向于在故事中加入温馨的母爱情景,而男孩则更热衷于英雄人物和战斗情节。儿童开放式的叙事表达,立足于社会规范,但又与儿童的情感态度相联系,因此需要很好的倾听和引导。
儿童自我叙事融合了知识性和道德性的双重特征,是以往教学的结果和今后教学的起点。通过对于儿童自我叙事的考察,可以获得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需要修正的相关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儿童自我叙事需要在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建构故事的意义,从而发掘儿童自我叙事的教育价值,为儿童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就需要在教育意义层面上对儿童的自我叙事进行考察,分析其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意义。这一过程必须包括讲述者,倾听者,通过平等融洽的参与关系开展。它以故事为核心,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故事的改变和意义的重建。
作为一个完整开放的讨论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和意义建构,儿童以参与者和创造者的面貌出现,而不是纯粹作为知识的接收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不再是作为知识的给出者和答案的规定者。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教师成为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承担着指导的作用。VIS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契合了这种需要,因此将儿童的自我叙事通过VIS的方式在学校内外进行推广,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而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也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就VIS给予相应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它能够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面向儿童的VIS
VIS强调教育活动参与者尤其是儿童自己的声音。通过儿童自己建构故事,儿童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感才能得到表达。在教学情境中,通过讲述故事,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集体成员分享,而且获得了特殊的意义。这一活动的开展,以故事和开放性问题(“open-ended”questions)为核心,并且需要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共同参与才能得以完成。
(一)故事情境
故事是VIS的核心,包括历史事件、童话寓言,甚至是教室生活的故事。这一方式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将知识学习和道德培养相结合。故事情境是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就某一故事主题展开讨论,允许儿童自由发散和发挥想象,改编故事,表达情感。美国学者理斯曼曾提出“故事引导”的概念,即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间通过讲家史、神话、传说、唱歌等形式向孩子传播社会价值和道德观。但就VIS的教学情境而言,这种社会化、有目的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对故事的叙述和对儿童的引导,它更强调儿童的自主参与和意义建构。儿童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故事进行改变和充实,加入自己的观点,从而更为真切地呈现他们的认识和态度。故事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提出相关的问题留给儿童去思考。小红帽的故事不完全以大灰狼的铲除而结束,灰姑娘也不一定与王子终成眷属。理想化的设定结局在儿童的心目中被重新解释。开放的故事情境不以预先设定的结局来规定儿童的叙事方式。它鼓励儿童说出自己所理解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而不单单是接受灌输,遵守教条。儿童自我叙事的参与,使开放的故事模式与当下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创造出适合儿童的学习情境。
另一方面,故事情境的优点在于儿童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体现出相当明显的角色倾向,并且乐于进行故事角色的扮演,将内心感受投射到故事人物中,真实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出儿童的个性,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儿童对于故事的认知,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照顾差异,体现个性,因材施教。
(二)开放问题
故事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长期封闭的课程结构导致的对于标准答案的热衷,无疑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VIS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儿童进行故事的改变和意义的建构,最后的答案和故事的意义基于儿童的立场得以表达。这要求教师能够排除自己对于故事结局的预设,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思考儿童给出的解释,并探究这个解释得来的缘由。教师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不是以仲裁者的身份对儿童的叙述进行正误判断,而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实现个人经验的集体分享。这不仅对于个体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一个观点在集体所有成员中进行讨论,有助于深化故事的意义。
开放性问题承认儿童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在无关对错的基础上,按照个人认识给出的答案必然是多样的。它不强制性的维持统一,而是容忍差异的存在。儿童的想象力和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儿童的发散和教师的指导之间,故事引起的开放性问题将参与者融入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中。
(三)共同参与
诉说与聆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儿童的叙事故事同样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指导下,这种对于故事的重构才可能凸现其内在的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蕴,体现儿童在叙事中所带有的情感倾向。儿童的讲和师长的听相辅相成。只有在倾听和提问的过程中,儿童对于建构故事的兴趣得到鼓励,感情得到充分的表达。
在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主体出现的,地位平等。儿童的价值观受到尊重,师长也不能将特定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在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儿童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从以往作为知识和价值的受体到成为思想的表达者,儿童的主体地位重新被确认。教师和家长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了解分析儿童的情感态度,并适时就其中的问题和儿童交流沟通,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表现为意义的共同建构。儿童的观点和成人的想法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有助于彼此的相互理解。在知识和道德之外,这种情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学习关系和家庭关系。参与的过程,也是彼此沟通了解的过程,儿童必须被看作是有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主体,师长不能代替儿童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和选择。
三、实施中的注意问题
VIS的实施,强调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首先需要承认儿童的自主性。儿童并非被动的知识接受对象。他有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灌输式的教学否认儿童的这种能力,扼杀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只是培养善于服从的“乖宝宝”。它否认儿童具备的这种认知水平和感受能力。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能力的发展远比仅仅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就要承认儿童具备这种能力,而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这种对于能力的需要。儿童毕竟是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倾向,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有其丰富的情感世界。成人不能将其所看重的价值强加于儿童身上,而是需要通过儿童的叙事表达理解儿童的认识和情感。只有认识到儿童作为一个主体的存在,认识到在他身上存有的创造能力,才能推动VIS的实施。
其次,创造开放宽松的氛围是鼓励儿童积极进行故事叙事的关键。故事的答案不仅一个,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错问题。多元的社会强调相互的理解而不是最终的同质。儿童天生的想象能力不能被标准答案所束缚,也不能有教师或家长的规约所限制。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通过故事表达,儿童得以呈现自己多彩的内心世界,给出多样的答案。
最后,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因。故事的建构和叙述使内心感受的表达。它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认知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能够敏锐的察觉儿童叙事过程中表达出的情感和态度,了解其发展动向,并且给予积极的干预和指导,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虽然不追求正确的答案,但必须给予其恰当的指导,从而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VIS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它的故事性和开放性将儿童、教师、家长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种对话的方式,儿童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其认知特点和情感倾向也得以体现。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差异,分别指导,促进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tories That Teach:The Role of “Voices Inside School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77,No.2,summer.2007:141-143
[2]李玉兰,需要建立一门新学科一年龄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0(3)
[3]杨林,叙事——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5(7)
[4]Courtney B.Cazden.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Teaching and Learning[M]
[5]DonaldE.Polkinghorne:NarrativeKnowing and the HumanScience[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