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文章出新意,需在材料下功夫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老在故纸堆中找材料,老师在文章中看到的材料不是屈原、陶渊明,就是李白、苏东坡,千人一面,没有什么新鲜感,且这样的文章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困惑。因而,要想学生的文章出新意,就需要在材料的现实性方面多下功夫。如何解决这个高中生写作中的老难题?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注重现实意识的提高,要提高,就要让学生有路子可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高二、高三两年的教学实际对此问题进行探索。
  
  一、动员学生多阅读时事短评类的文章,并且做好阅读笔记
  
  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发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人总能从一个小的角度看到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敏锐的触觉以及深刻的见解。而我们的学生宥于年龄的局限及阅历的肤浅,难以一下子有深刻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走出来。而看看别人是如何写的,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基于此,从高二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多阅读报纸中的评论文章,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杂文报》等;学生回家时叮嘱他们多关注一下以下的节目:“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一鸣论道”“道德观察”“人物”“小莉看世界”等等。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一开始可能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的认识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高。由于我的这一新颖独到的做法,再加上对有此喜好的学生进行由衷的表扬,两个班形成了一种热爱看报纸及有关电视栏目的氛围,这为他们以后的时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以及材料根基。
  
  二、采用时评片断作文的形式训练学生的现实思维
  
  学生老有一种感觉:平时自己经常看报纸,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要事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总是说不出来。我认为这是他们找不到一个宣泄口,没有找到合适的训练方式。针对此问题,本人从2004年开始,就在高三的写作教学中对部分中等以上的学生进行片断式的作文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可引发人们深思的事件时,我往往喜欢以此为一个切入口,设计一些片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有时要求他们口头来交流,这个时候我总会找他们出来问问他们的想法,然后进行简短的评点。更多的时候我是采用文字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情况,要求他们先用一句话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平常挂在口头的“一句立骨”。然后再针对此新闻事件联系自己积累的其他论据来分析、议论,需要用到议论文写作中提到的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等方法。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个时评训练:
  湖北少年夏晶晶是利川市建南镇中心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是班上的班长,在放学的路上遇到劫匪(估计是那种十几岁的社会混子),当时班级刚收到的八元钱班费正装在他的身上,就在劫匪搜身的时候,他用手挡住了劫匪的刀,结果右手臂被当场砍断。事后,夏晶晶说:“担心班费被抢走,所以我说没钱。当时血喷出有两米远,那三个人全部跑了,班费一分都没有少。”听到夏晶晶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以下是学生的作文片断:
  这位少年的话语和行动让我震撼,要拥有多强的勇气、多强的责任心才能挡住那无情的利刀啊!也许有人说,为了八元钱而丢掉一只手是很划不来的,医疗费顶得上几千万个八元钱,但金钱能买回一颗真挚纯洁的心吗?从晶晶的挡刀事件,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建设不正需要有责任心的年青一代吗?只有这样的一代才可扛起发展国家的重担,才会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为国家发展壮大贡献自己所有的青春和才华。有这样的新生一代,我们应感欣慰,有如此强烈责任心的一代作社会的栋梁,国家能不兴旺发达?但我们也有反思的地方:一是政府应尽量保障学生上学路线的安全,若当时有巡警在的话,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二是学生上学、放学应该结伴而行,减少被劫匪盯上的机会,更不能随身携带贵重物品;三是学校应积极做好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让学生在临危时能有个恰当的解决方式。(307班李露瑶)
  从这个同学所写的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训练能够从一个小的侧面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及写作能力。平时,如果学生都能对自己所看到或听到的事情作这样的分析,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哪会得不到提高呢?他们的文章又怎么会无病呻吟呢?我们现在的教学大纲提倡学生写的正是这样能解决问题的文章,而不是老八股。这样的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现实的意识。
  
  三、作文训练时培养学生化大为小的意识,让他们把目光集中于解决现实问题上
  
  学生写作文时,很多时候往往大而无当,什么都想写,但写出来的文章却没有什么说服力。我认为这与他们在写作时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们在审题、在选择论据时能把一个大的论题从现实的某一个角度来写,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哪会没有针对性?其实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看法,如果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我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话题“拥有与寻找”,我班的学生就是用上了化大为小的方法,把自己的笔触投进现实生活之中,让自己的文章有了新意,从而也有了深意,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文章。请看一篇作文节选:
  不去寻找,谈何拥有
  三(8)班黎婉雯
  现今,我国百姓的仇富心理越来越严重,不论是挥汗如雨的农民还是表面风光的白领,对那些只占人口1%的富豪都有着畸形的仇富心理。他们这些人,要么觉得成功虚无缥缈无法触及;要么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没有抱负,没有理想。其实归根结底,他们缺乏的是一种寻找的勇气。他们只会一味地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去寻找,要知道,机遇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去寻找,谈何拥有?不经过拼搏,何来成功?
  想当年,穷困潦倒的张茵身无分文,面对着自己亲手建立的生意日渐衰败,倔强的“富姐”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努力寻找革新之路,还放弃“老板”的尊贵身份,亲自到各个废品回收站拉拢生意。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凭借着她挨家挨户寻找的毅力,谈上了几笔大生意,奇迹般地令工厂起死回生。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一个新天地。其实,当年要是没有她四处寻找机遇的力挽狂澜,恐怕她日后拥有的成功并不会如现在的那么多吧!
  文章就是从现今中国的仇富心理写起,想及富姐张茵的成功史,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去寻找,哪来拥有?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出众,但胜在小作者有她的现实意识。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提高学生作文现实意识的肤浅看法。确实,提高现实意识,向生活源头要材料,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仅要月月讲,而且要天天提,更重要的是落实于平时的写作中。一篇800到900字的高中学生作文要在文章中落实现实意识,这就需要经常练习。培养学生的现实意识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从时评的角度来要求写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法子。莫道文章难写好,只需现实下功夫。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其他文献
苏教版(2006年第3版)必修1-4册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编校的问题虽不是很多,但仍有改进的必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细节。    一、“错字”、“误音”    (1)《教科书》必修一91页《像山那样思考》有这样一句:“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描准。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句中的“描准”
散文是初中阅读教学主导文类体系中最重要体系之一,由于散文“形散”的特点,导致学生在散文阅读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领,难以精准把握作者笔下写作对象特点,难以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等,削弱了散文文体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的效应。引入还原思维,旨在通过寻根溯源的方式,将散文文本还原到其原初系统中,还原到原初状态,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能够透过形式之“散”,在还原散文之“神”,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解读
授课时间:2008年12月  授课地点:湖北仙桃一中礼堂   授课班级:九年级(8)班     师: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就是活色生香的素材,有了丰厚的素材,我们笔下就有了汩汩流淌的清泉。其实啊,这“清泉”到处有,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善于挖掘运用。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宝藏,这节课我们就从它入手,探讨如何从中挖掘素材并为我所用。  首先,古典诗歌
台湾作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以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一棵城市里的树的生命历程。从很久很久就立在那里,到最终获罪被砍,树的一生,折射出了人类文明前进的速度,也揭示了发展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借鉴孙绍振教授对文本分析所用的“还原”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我对《那树》作了以下解读。    一、佝偻老迈的树貌与真诚和善的敬意    文章开篇就描述了那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它立在那条路边很久很久了,从泥泞的小路到驶
每每仔细端详大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有意识地追寻人的神韵。我想,树姿态优美,千姿百态,出神入化,会不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呢?树靠它的沧桑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永远比不过树的。种树人在若干年前栽下树苗,岁月更迭,种树人会与时俱“焚”,而树却与时俱壮, 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
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第19题是一道考查对联的题目(4分),要求将所给的8个短语(兰芝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组成两副七字对联,一副新春对联,一副教师办公室对联,并明确写出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答案分别是“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和“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这道题,从语文能力角度上看,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其中主要是得体,答题
【评议文章】鲍道宏《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从诠释学当代发展看新课程阅读教学》,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原文提要】文章通过梳理诠释学的发展路径来理解新课程阅读与阅读教学。作者认为,在当代,诠释学对语文阅读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呼应和契合,而在诠释学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但这种影响主要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方法论意义上。文
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趣味教学策略直接有效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地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在基础阶段针对趣味教学的内容,教师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要确保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语文素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学生对外界事物一直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却较短,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教师就需要从这一性格特点出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工具论和做人论:功利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    把语文与“工具”联在一起,叶老并非始作俑者,但他提出的“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却影响最大。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总
言为心声。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几处对话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生存的环境氛围。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发人深思的追问,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祝福》中的追问有四次,不管是祥林嫂与别人间的追问,还是其他人相互间的追问,都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深入分析这四次追问,便成了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和作者创作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祥林嫂对“我”的追问    此次追问从作者叙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