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发展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情况,及时改进和反思。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認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已形成了许多较具操作性的模式,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功不可没。但这种作业是知识型教育阶段的产物,已不适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布置好数学作业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从作业的质、量和度上深入研究,减少作业的随意性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出发进行改进。教师要在作业的质、量和度上下大力气思考和研究,对布置什么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每一题的作用和选题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对作业量的把握上,教师要充分估价学生的能力,常布置,少布置,合理分配;对题目的难度上要从易到难,既不能一味追求难,也不能没有任何思维量、只是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布置的作业题应该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跳一跳”能够完成。根据“差异教育”理论,也可布置“必做”和“选做”等多层次的作业,使差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让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对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作业的检查可以多样化。总之,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当成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减少作业的盲目和随意布置,增强计划性,力求对每一题都精选。同时各科教师都要有全局观念,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要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常量,不顾学生实际的超量作业,不仅难以达到教师的期望,更会带来学生抄袭应付、弄虚作假或是置之不理现象的发生,所以控制作业总量是教师作业布置必须考虑的问题。但仅仅减少作业数量,有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师生难以承担如此风险,因此必须保证作业的质量。所以我把主要的功夫花在了作业的针对性上,每选一题必先自己做一做,每遇新题要动笔做出答案,仔细揣摸学生面对作业题时的思维,挖掘每一题的训练价值和教学价值。要想让学生逃离“题海”,教师非得是“题海”中的游泳高手不可。提高作业质量还体现在突出重点、敢于舍弃上。为了训练一个高难度的技巧,有时要花费很多时间,有的学生可能永远也掌握不了某些技巧,而有些技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足轻重,舍就舍吧。
如数列中的递推数列问题,其蕴含的递推、递归思想很重要,但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技巧性强,耗时不一定见效,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点上不必花费大力气。
二、教师布置作业分层能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的角。
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改编或选编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要求学生解完习题后用简练的文字表述以上习题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习题之间有何联系、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从中获得的注意点和启示等,并在讲解后完善文字材料。我发现这类作业后,班级类似习题的总体成功率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有了变化,在交流中学生也能说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通过“变式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数学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的需求服务;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認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已形成了许多较具操作性的模式,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功不可没。但这种作业是知识型教育阶段的产物,已不适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布置好数学作业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从作业的质、量和度上深入研究,减少作业的随意性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出发进行改进。教师要在作业的质、量和度上下大力气思考和研究,对布置什么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每一题的作用和选题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对作业量的把握上,教师要充分估价学生的能力,常布置,少布置,合理分配;对题目的难度上要从易到难,既不能一味追求难,也不能没有任何思维量、只是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布置的作业题应该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跳一跳”能够完成。根据“差异教育”理论,也可布置“必做”和“选做”等多层次的作业,使差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让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对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作业的检查可以多样化。总之,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要当成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减少作业的盲目和随意布置,增强计划性,力求对每一题都精选。同时各科教师都要有全局观念,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要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常量,不顾学生实际的超量作业,不仅难以达到教师的期望,更会带来学生抄袭应付、弄虚作假或是置之不理现象的发生,所以控制作业总量是教师作业布置必须考虑的问题。但仅仅减少作业数量,有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师生难以承担如此风险,因此必须保证作业的质量。所以我把主要的功夫花在了作业的针对性上,每选一题必先自己做一做,每遇新题要动笔做出答案,仔细揣摸学生面对作业题时的思维,挖掘每一题的训练价值和教学价值。要想让学生逃离“题海”,教师非得是“题海”中的游泳高手不可。提高作业质量还体现在突出重点、敢于舍弃上。为了训练一个高难度的技巧,有时要花费很多时间,有的学生可能永远也掌握不了某些技巧,而有些技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足轻重,舍就舍吧。
如数列中的递推数列问题,其蕴含的递推、递归思想很重要,但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技巧性强,耗时不一定见效,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点上不必花费大力气。
二、教师布置作业分层能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的角。
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改编或选编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要求学生解完习题后用简练的文字表述以上习题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习题之间有何联系、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从中获得的注意点和启示等,并在讲解后完善文字材料。我发现这类作业后,班级类似习题的总体成功率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有了变化,在交流中学生也能说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通过“变式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数学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的需求服务;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