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个规定不仅适用于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也要以此要求老师、学生。但是少数民族地区要达到此要求可能要比其他地区师生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多的努力。而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在语言习惯、语法以及发音方面差别较大,在汉语课堂上基本上跟汉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一样,学的是“哑巴汉语”,而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如果说得少,写得少,用得少,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汉语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1 基础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颇有成效,以往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改革还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于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少数民族基础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学主要要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汉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汉语基础薄弱,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没有分析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这门课的定位。在课堂上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缺少表现的机会,缺少练习口语的机会。这种死板照条、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汉语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
1.2 教师、学生的汉文化的理解问题
学语言主要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汉文化的理解程度;二是教师对汉文化的理解背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成长在相对独特的自己的文化氛围内,因此,对汉文化了解的不是那么全面,讲起来老师比较吃力,学生理解也比较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地域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高中汉语教学不协调,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汉语水平偏低,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汉语基础要求高。在教师的汉语素养方面,不少学校选择的是汉语语文教材,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语言现象的把握并不是十分到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此外,教师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汉语文化理解能力、汉语教材掌控能力及汉语课堂驾驭能力等也是目前汉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学校以及老师评价学生的手段单一,学校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期中、期末等各类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手段;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简单的依照教师所带的班级在各类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优生、后进生的人数比例。评价形式仍旧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评价手段比较单一,需要改进。
2 应对基础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之策略
2.1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学校及其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定期定时对汉语教师进行培训,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其汉语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了解学生希望以哪种模式进行教学。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如任务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等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2.2 改变教学评价现状
以往的教学评价手段单一,单纯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察;教学评价主体也单一,主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不全面,主要以学生笔试成绩、教师教学态度为主。要勇于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现状,综合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教学评价也应该既包括对学生的考察,也包括对教师的考察;最后,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从教的角度来说,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还应考虑到细节问题,如教师的为人师表、言谈举止,对学生是否关心爱护;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都应考虑在内。
3 结语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每个民族都有独立的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生活中很少用汉语交流,所以汉语的学习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而从教育部到地方正在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好汉语是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学好其它科目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学生能够很好接收方式讲好每一节课是汉语教师的一份责任。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应该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静.针对初中级欧美汉语学习者的短期口语课堂教学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
[2] 王乃换,商梅雅.小学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培训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 王林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
[6] 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 杨翼.汉语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9] (美)Grant Wiggins.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 基础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校颇有成效,以往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改革还不够完善。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于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少数民族基础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学主要要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汉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汉语基础薄弱,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没有分析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这门课的定位。在课堂上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缺少表现的机会,缺少练习口语的机会。这种死板照条、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汉语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
1.2 教师、学生的汉文化的理解问题
学语言主要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汉文化的理解程度;二是教师对汉文化的理解背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成长在相对独特的自己的文化氛围内,因此,对汉文化了解的不是那么全面,讲起来老师比较吃力,学生理解也比较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地域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高中汉语教学不协调,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汉语水平偏低,而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汉语基础要求高。在教师的汉语素养方面,不少学校选择的是汉语语文教材,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语言现象的把握并不是十分到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此外,教师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汉语文化理解能力、汉语教材掌控能力及汉语课堂驾驭能力等也是目前汉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学校以及老师评价学生的手段单一,学校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期中、期末等各类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手段;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简单的依照教师所带的班级在各类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优生、后进生的人数比例。评价形式仍旧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评价手段比较单一,需要改进。
2 应对基础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之策略
2.1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学校及其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定期定时对汉语教师进行培训,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其汉语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了解学生希望以哪种模式进行教学。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如任务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等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2.2 改变教学评价现状
以往的教学评价手段单一,单纯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察;教学评价主体也单一,主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不全面,主要以学生笔试成绩、教师教学态度为主。要勇于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现状,综合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学过程包括“教”与“学”,教学评价也应该既包括对学生的考察,也包括对教师的考察;最后,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从教的角度来说,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还应考虑到细节问题,如教师的为人师表、言谈举止,对学生是否关心爱护;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都应考虑在内。
3 结语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每个民族都有独立的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生活中很少用汉语交流,所以汉语的学习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而从教育部到地方正在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好汉语是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学好其它科目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学生能够很好接收方式讲好每一节课是汉语教师的一份责任。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应该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静.针对初中级欧美汉语学习者的短期口语课堂教学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
[2] 王乃换,商梅雅.小学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培训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 王林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
[6] 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 杨翼.汉语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9] (美)Grant Wiggins.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