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企需要补的几堂课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到现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获取资源的热情始终不减。当不少国家因经济衰退需求有所下降时,中国对能源的渴求依然巨大。
  当然,需求者中还包括了印度、非洲、拉美国家,但由于中国是最前沿的,所以国际舆论把责怪都转到了中国身上。
  认为中国需求推高了世界能源价格,并不准确。但由于中国庞大的需求,在世界能源市场造成的恐慌会自然而然的存在。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传统的能源需求大国对中国的恐慌心理必然加剧。而产油国同样会恐慌,会有提高价格或是为难中国的心态。
  中国在未来十年面临的问题,类似于美国的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美国在二战之后经济恢复,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非常旺盛。美国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拼命拿资源,这给中东地区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迫使中国必须拼命抢占资源,但是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是该软化还是多元化?是隐形还是张扬?中国企业要想更顺畅地拿回更多资源,必须要补几堂课。
  第一,游说、公关的能力。中国企业拿石油时,不懂当地国家的游戏规则,对政府背景下自身的资金实力太过自信,典型的例子就是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失败。
  第二,利益洗牌的能力。中国公司经常不知道哪些国家是谁做决定,石油部部长或者是副部长相当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经理一样,他们没有发言权。一个国家真正决定资源命运的只有三到五个人,有时候是国家总统,有时候是将军,有时候又都不是,而是幕后的人。中国石油企业往往不知道方向。中国企业需要找到关键的人,对他们的利益作出调配。
  第三,利益保护的机制。你拿别人的资源,需要保护好几层的利益。
  要保护国会集团的领导利益,又要保护几个关键的人,要保护中间的人该得的好处,又要保护老百姓利益,要能够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些好处,这个叫做利益调配。中国企业通常只是做官方的沟通,即便是沟通了也不知道怎么保护对方的利益,所以中国没有进入阿布扎比,没有大规模进入沙特。
  第四,借助中介的力量。中国企业判断不了用哪些中介,不了解中介的巨大作用。很多有影响力的组织或个人活跃在产油国,他们对这些石油国家有很大影响力。这些人懂得的不单是渠道,还有紧密的内部关系,中国企业需要建立起合适的代言人制度。
  最后一个,中国油企的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中国国内石油体制太垄断,不能做到渠道多元化。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起码是部分绑架了中国政府。事实确实如此,三大央企涉及腐败、不考虑国家利益、不充分竞争等事例不少,这个是必须改变的。政府垄断背景太重,并不利于在海外拿资源。
  政策扶持的垄断企业,规模已经足够大,但这并不能体现真实的竞争力。与跨国石油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在技术、质量、管理、品牌形象上差距非常大。国际化的程度甚至还不如巴西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更不要说跟美国、欧洲的企业来比。
  毫无疑问,中国石油企业太“内向”了。很简单的一个评估指标,中国石油企业聘请了多少外国人?而你越是“内向”,越加重政府背景的烙印。而如果公司总部有大量外国人,不同国家员工就可以扩大交流,对外也发送出强烈的信号:这是家国际石油公司,而不是政府扶持下去海外拿资源的工具。
  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化的意识,弱化垄断国企的背景,企业在前、政府在后的做法会留下很多后遗症。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需要更多的关注当地国家的不同层次的利益。
  我们所需要进入的国家再大、再好也会缺一些东西,缺的都可以互补给他。对等地解决对方的某些问题,他们也会解决你资源需求上的对等问题。
其他文献
强 震、海啸和核危机,日本巨灾的冲击波仍在全球“辐射”。  重建预期下,海外套利日元和投机资金大量回流日本国内,导致日元出现强劲逆市升值,以致于G7(七国集团)3月18日开始紧急干预日元汇率。这是2000年以来G7的首次联合干预行动。  然而,地震,尤其是核事故重挫日本国民信心,在这一背景下,日元长期贬值恐不可避免;从长期看,G7 也不存在持续干预日元汇率的必要性。  一面是日元泛滥,另一面还有美
期刊
铁路建设企业把“套取一些小钱”的原因,归咎为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即定额标准)偏低、压缩工期和清理概算困难三个方面。“‘施工单位使用虚开、冒名或伪造发票入账’的问题,铁道部是不是应该把这部分资金审核出来,并且将其从清概资金中剔除?”铁道部人士亦提出相当明确的问题    国家审计署3月23日公布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三局等施工单位在工
期刊
深圳特区的30年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典型缩影。  30年前,这个叫深圳的小渔村,属广东省宝安县管辖,乃边防重地——因为它与香港仅一河之遥。如果说当时的深圳因什么出名,就是它曾是一个逃往香港的必经之路。这种逃港事件,直到1979年还在大规模发生,深圳河两边的巨大经济差异,令生活在贫困中的内地民众不惜铤而走险,当时,一些群众听信谣言涌向深圳的海防前哨。  然而,历史就是如此机缘巧合。一年后
期刊
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3年前通过卫星观看全球夜景时发现,在东亚地区的香港和深圳,出现一片连绵耀眼的城市灯光。他将其命名为“香圳”。这个“合成词”形象地表达了弗氏的寄望:“香港+深圳”很有可能取代东京的地位,成为与纽约、伦敦站在一起的第三大“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这样的断言两年前美国《时代》杂志也做过。在题为《三城记》的封面文章中,作者提出了“纽伦港”这一新概念,认为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个以共
期刊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数据,全球粮食价格已经连续8个月上涨,甚至已经超过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的价格水平。  我们认为,造成此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粮食市场的基本面因素。2010年,世界粮食市场形势严重趋紧。特别是在谷物市场,2010年的产量较2009年出现了下滑。世界范围的粮食产量和库存量都处于较低水平,而食品、种子和生物燃料等方面对粮食的需求却仍然强劲。
期刊
多事之春的危机链条  这个春天,从地中海到大西洋,再到太平洋,从石油、核电到欧债危机,一条影响世界经济的传导链条正在形成。  利比亚战局、葡萄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以及日本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一连串或突然爆发、或酝酿已久的事件,为2011年全球经济走势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这一系列不确定性看似相互独立,实则互相勾连,有可能形成由局部地区引发的“蝴蝶效应”,成为主要经济体复苏之路上的暗礁。    
期刊
2.5万亿元。这个最新公布的巨量投资计划,不是来自中央政府,而是来自广东省与近三分之二央企的联姻。  3月中旬以来,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带队、各主要部门、地市领导悉数到场的广东省政府招商团来到北京,先后签下249个合同项目,总投资2.539万亿元。而其合作方,则是71家央企,占全部央企(122家)的58%强。  这并非个案。2010年年中至今,央企在投资方面突飞猛进,从东南沿海到中西
期刊
《财 经国家周刊》:你认为,重庆户改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刘俊:重庆的做法,是想以城镇化来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然后让农民在农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翻倍,以解决种粮不赚钱和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  中国农业本身没有办法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因为它首先承担了维护粮食安全的任务,这就限制了按照市场机制有利可图的原则来设计制度。因为一旦要靠种粮来赚钱,城市里可能有40%的人就要活不下去,因为他买不起粮食了。  如
期刊
“十二五”启程。作为中国民政系统的“掌门人”,李立国眼下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践行好“民生”二字的新内容。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财富不断集中带来的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物价上涨等带来居民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一系列依靠单纯的经济增长难以解决的新问题的出现,使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民生色彩浓厚的政策举措,在“十二五”期间升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自“二战”始至今,美国一直主导国际格局,美元则是其背后的根本支撑。然而,由于美国政府过度使用美元的资源配置能力,造成美元在国内和国际泛滥,并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传导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为应对美元泛滥的不利影响,美国先后采取三大战略。其一,解除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连接,从而使美元成为纯粹信用性质、具有国际特征的货币;其二,构造“美元华尔街体系”,并通过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各国与美国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