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圳”试验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3年前通过卫星观看全球夜景时发现,在东亚地区的香港和深圳,出现一片连绵耀眼的城市灯光。他将其命名为“香圳”。这个“合成词”形象地表达了弗氏的寄望:“香港+深圳”很有可能取代东京的地位,成为与纽约、伦敦站在一起的第三大“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这样的断言两年前美国《时代》杂志也做过。在题为《三城记》的封面文章中,作者提出了“纽伦港”这一新概念,认为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个以共同的经济文化联系起来的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化的进程。三个城市创造了一个润滑全球经济的金融网络。明白了“纽伦港”,就看懂了这个时代。
  在中国国内,政府智囊们近年来也逐渐意识到,现行规划层面“香港+深圳”的地位可能被低估,能量未尽释放。
  经济学家樊纲在为一本书作序时说:“我个人的判断是,香港和深圳加在一起,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三大商业中心。”这本题为《港深都会:从理念到行动》的新书提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港深未来。
  该书作者、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仅着眼于城市和区域之间的深港合作规划,“高度”显然不够。
  
  “港深都会”定调
  有关深港合作目标的代表性表述,在数量上叹为观止,“深港经济一体化”、“大保税区”、“深港经济区”、“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深港经济共同体”、“深圳湾区”、“双子城”、“深港同城化”、“一都两区”、“一都两市”、“深港创新圈”、“深港都市圈”,等等。这些表述客观上表明了智库层面对深港合作的持续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深港合作存在的不同认识。
  谭刚将以上表述做了一个系统分类:一类是根据有关经济一体化理论,特别是参照欧盟一体化进程模式,侧重从经济合作方面提出的目标选择;另一类则从深港两大城市合作的角度提出目标设想。
  在之前的研究中,谭刚还曾将深港合作历程大致划分为快速发展、相对停滞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产业合作、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运行机制与政策协同三大重点的合作内容。
  “可以说,深港经济合作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正是产业层面、城市功能层面与制度层面三大内容不断扩展与逐渐深化的过程。”谭刚说。
  2007年,有关深港合作的各种争论渐渐合流。当年2月,香港特首曾荫权在竞选政纲中首次提出香港与深圳“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深圳携手打造世界级的国际大都会”。“港深国际大都会”的概念随即得到深圳方面的积极回应。在规划部门修编上报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明确写入“深圳与香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目标。
  长期关注珠三角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的深圳民间学者金心异认为,“港深国际都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深港进入谋求“战略合作”和“同城化”的时代。这与上世纪80年代的“前店后厂”制造业合作,以及便于通关的城市基础建设对接,已构成鲜明的代际进化。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则进一步论证“港深都会”很有可能提升为国家战略:一是向顶级世界都会区冲刺,使港深都会成为重要的、国内外企业运作的跨国经济空间;二是成为亚太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三是承担提升国家经济质量的功能,成为全球资源调配、运营枢纽,以及亚太地区创新和服务的基地,并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占据更高端位置,协助中国完成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
  在深港两地智库层面达成的一项普遍共识是,应从国家利益出发,在全球视野下谋划“香港+深圳”的未来。
  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既定框架下,深港融合的文章该怎么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后,各方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香圳合成试验”最终会结出怎样的晶体?
  
  各自的“盘算”
  曾因撰文《深圳,你被谁抛弃?》而名噪一时的呙中校,现在是香港《亚洲周刊》的编辑,他认为:深圳提出在前海建立承接香港服务业扩张的“特区中的特区”,其实还是在重复此前的路径——“打香港牌,向国家要政策”。
  呙中校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香港一些官员、学者与其私下交流时,表示“香港方面对前海合作意向并不积极”,原因在于,港人认为前海的具体规划“其实还是深圳自己在搞,香港没什么主导权”。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8月31日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就前海开发表达大致观点:深圳前30年主要是制造业领域的开放,今后将侧重服务业领域的开放,而实现这一过程,要借助深港合作,前海项目将是“一个重要平台和契机”。
  王荣还表示,前海开发还寄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进一步实现突破,“甚至设想在特定区域营商环境方面,会营造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氛围和政策制度。”
  深圳市委副秘书长、体改办主任乐正则做了一个更为明了的总结:前海是回答深圳特区能否再“特”下去的重要一步。
  对于深圳的高调宣誓,香港在官方表态上高度支持。
  香港特首曾荫权8月27日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说,“我对前海有很多的期望”,“希望把香港的服务行业全方位拉进前海”。
  而在“非官方”场合,港方人士还是有一些微辞的。
  一位曾参与过前海规划论证的内地学者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在与香港方面探讨服务业领域合作方向时,香港学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位学者认为,过去深港之间制造业领域的“前店后厂”式的合作,利益模式相对清晰;但如今在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还找不到让双方都能满意的契合点。
  有些港方人士还担心,“当年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向深圳转移,造成了本土制造业的空心化;如果服务业继续北上全都转移出去,那将来香港吃什么?”
  一些香港学者似乎更乐于“坐而论道”,近两年来,他们热衷于谈“香港+深圳”意味着什么:3000平方公里、2000万人口的世界级大都市,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4000万人次的机场吞吐量,4000万标箱的港口吞吐量,亚洲无可匹敌的金融中心,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全球投资者在中国的最佳选择……
  乐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为避免情绪上的误解,在起草前海区规划时,深圳方面很忌讳提及“承接香港服务业转移”字眼,而谨慎地使用“香港服务业扩张”代替。
  
  聚焦“制”的突破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新型实验室”中,人们最为关心的化学变化,也正是深港合作如何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触及到“制”的层面。
  实际上,在产业合作和城市基础建设将两座城市的“硬件”日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同时,来自“软件”即制度性合作的需求也日渐显化。
  一个突出方面体现在城市治理方面。在深圳,《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曾收到这样的交通提示短信:“在某些香港人较多的地段,请注意行人和车辆,因为他们可能习惯靠左侧通行(与英国一样)。”
  1995年,在珠三角工作和居住的香港人约为10万,到2008年已增长至约30万。而在深圳,已形成了明显的港澳居民聚居社区,最先是罗湖,很快扩展到全市。
  “几乎围绕一个很有特色的港式茶餐厅,就有一个很庞大的港人聚居社区”。因为生活习惯、社区理念、法治观念的差别,在这些港人社区如何治理,对所在地政府与港澳特区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此外,在公共服务领域也日渐显现出制度对接的急迫性。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黎熙元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深港两地公共福利制度的区域差异很大,使得跨境流动人口无法在异地享受原有的公共福利,以致他们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都出现问题。
  两年前,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就曾预见性提出:制度性合作已成为香港与包括深圳在内的内地经济关系的重要形态,或者说是“未来形态”。
  然而目前,深港制度性合作的主要推力仅来自CEPA(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的若干“补充协议”。在黎熙元教授看来,CEPA打开的合作窗口总是“很快被民众需求和市场创新堵塞,只得不断地通过CEPA补充协议来弥补”。
  谭刚认为,仅就服务业而言,当前深港两地还存在着明显的障碍,集中表现在两地行业标准、体制、事权和政府重视程度方面;至于制度性合作,比如探讨金融领域的诸项改革,其事权和决策权均在中央,深港两地的自主权有限。
  另一方面,区域间的行政分割和认识壁垒,也使香港与深圳在“深度融合”的问题上若即若离。
  广东省迄今提出的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规划中,仍然是强调以广州为顶点的“A”字形格局。用深圳民间学者金心异的话说,“‘A计划’罔顾‘香港+深圳’是区域内经济龙头的事实”;同时,强调全省齐步走的“粤港合作”,使“深港合作”的基础、重心和先导地位变得有些模糊。
  不久前,在问及未来对深港合作有什么建议时,香港特首曾荫权对内地媒体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最重要的是把粤港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圈的概念做好。”“香港需要一个伙伴,就是深圳”。
  令一些港人担忧的是,在珠三角一体化规划明确了广州的引领地位后,香港是否会被“边缘化”。而在更大范围,上海谋求“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努力获得中央首肯,更加重了一些港人内部看空的预期。他们常会思忖这样一个比喻:香港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现在对外开放的大门都已经打开了,还需要窗口吗?
  经济学家樊纲在《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一书中指出:通过学习、借鉴香港,深圳得以完成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转轨;通过追赶、服务香港,深圳建立起外向型经济体系。同时,随着深港经贸关系日益紧密,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内地因素”不断显现,甚至为适应内地市场经济转轨进程而进行某些制度性调适。“深港关系已从原来单向的学习追赶转为高度融合、互动发展”。而这种互动的最终结果,是深港“逐步形成共同利益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运作机制”。
  深圳学者陈秀珍甚至还做过一项量化分析:深港合作每深化1%,将分别推动深港两地人均产出增长0.87%和0.31%,而香港与广东、内地合作每深化1%,将导致广东、内地人均产出分别增长0.73%和0.39%。
  深港“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普遍被看好。问题是,“制”的聚变该从何处破题?
  或许,在未来深港制度性合作的“深水作业区”内,的确亟需一间像前海这样的“新型实验室”,在微观领域先来一次“香圳”试验。
其他文献
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它寄载着中国近30年的国家荣光,负载着中国改革开放往纵深地带挺进的希望。  就前者看,恰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建立30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概括的那样:深圳特区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积累
期刊
“我1000万。”  “我1600万。”  “我2000万。”  ……  这不是拍卖会现场,只是几个温州商人的一次普通饭局。  阳春三月,窗外阳光明媚,大家喝着清茶,谈笑间,2个亿的资金已筹集完毕。参加饭局的人士都是做实业起家,目前都有着不菲的身家。而现在,似乎做实业没有以前那么诱人了,他们开始“转型”,做起了股权投资。这种“钱生钱”的生意在温州更招人喜欢。  但在中国,充裕的民间资本出路并不多。
期刊
9月7日下午6点,坐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面前时,郑宏杰刚刚拔掉点滴的针头。虽患重感冒,他白天依然坚持工作。前海开发正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2010年2月郑宏杰开始组建前海管理局这个全国独有的“法定机构”时,他就已经进入了自己和深圳的新纪元。前海管理局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政府组建的开发企业,在组织方式上前海就展开了第一个改革探索。郑宏杰说,前海管理局“是企业化政府,不是政府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数据背后总会是潜藏着一国经济转型的信息密码。对于2月份的中国外贸数字来说,这个特征是相对明显的。  长时间习惯了贸易顺差的人们忽然发现,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月份中国外贸的数据是逆差73.1亿美元。这是2004年以来逆差最高的月份。  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反差,令许多专家关注起形成逆差原因的分析,比如春节因素。  “季节性因素影响”,听上去不无道理。  不过,春节年年都有。在经验上,中国的春节并不
期刊
3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开课了。45名学生聆听来自香港大学的物理学家唐叔贤讲授应用物理。这是南科大的第一课,也可以说,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南科大的构想起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雄心:“参照香港科大建校的模式,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这是深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深圳这个人均GDP全国第一的特区城市,需要一所更高标准的大学吸引人才,再造特区的人才优势。所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
期刊
民工荒不能保证农民工收入提高。根据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雇主和雇员间信息地位不同,雇员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会出现不匹配。  随着中国人口进一步老龄化趋势,适龄工作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方对于均衡价格即货币工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出现员工从一个部门向另一部门流动,以获取更高收益,打破了原有的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因此,如果有市场失灵的话,劳动力市场最容易失灵。因为劳动力市场设计的生产
期刊
进入2011年,货币政策由“宽”入“紧”,而融资需求却未见降温,供需天平两端加速失衡。  于是,游走在正规融资渠道罅隙间的民间借贷,对接了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  “月息4分已是底限,6分是正常要价,高者达到月息1毛5(年利率180%)”,窜高的数字不停地刷新民间借贷利率的峰值。  强烈的需求,推升着“供给”成本,受到刺激的民间融资膨胀式发展,“散兵游勇”般的个人高利贷行为已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担保
期刊
强 震、海啸和核危机,日本巨灾的冲击波仍在全球“辐射”。  重建预期下,海外套利日元和投机资金大量回流日本国内,导致日元出现强劲逆市升值,以致于G7(七国集团)3月18日开始紧急干预日元汇率。这是2000年以来G7的首次联合干预行动。  然而,地震,尤其是核事故重挫日本国民信心,在这一背景下,日元长期贬值恐不可避免;从长期看,G7 也不存在持续干预日元汇率的必要性。  一面是日元泛滥,另一面还有美
期刊
铁路建设企业把“套取一些小钱”的原因,归咎为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即定额标准)偏低、压缩工期和清理概算困难三个方面。“‘施工单位使用虚开、冒名或伪造发票入账’的问题,铁道部是不是应该把这部分资金审核出来,并且将其从清概资金中剔除?”铁道部人士亦提出相当明确的问题    国家审计署3月23日公布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三局等施工单位在工
期刊
深圳特区的30年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典型缩影。  30年前,这个叫深圳的小渔村,属广东省宝安县管辖,乃边防重地——因为它与香港仅一河之遥。如果说当时的深圳因什么出名,就是它曾是一个逃往香港的必经之路。这种逃港事件,直到1979年还在大规模发生,深圳河两边的巨大经济差异,令生活在贫困中的内地民众不惜铤而走险,当时,一些群众听信谣言涌向深圳的海防前哨。  然而,历史就是如此机缘巧合。一年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