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音乐会真假之说炒得火爆,2010年1月4日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听了维也纳管弦乐团的现场演出。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就演出曲目和演出质量而言,我认为是一场效果很好的新年音乐会。首先,乐队的编制是非常正规的双管编制乐队。排练和演出我都看了,根本不是像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是由业余音乐家组成的乐团,果真是业余音乐家有这样的演奏水平,也大大值得称道。
当晚,我见到两位与该团合作的中国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刘湲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圆号朱昆强。刘湲说:“我很高兴他们演奏我的作品《火车托卡塔》,这是改革开放不久后我用西方作曲技巧写的中国音乐。这支乐团的演奏技术很好,乐队的演奏默契、投入、风格到位”。
维也纳管弦乐团的演奏家们很早就听欧洲圆号制造商说,在中国有一位世界级的圆号演奏家。这次,朱昆强应邀与该乐团合作演奏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演出之后我问朱昆强与乐团合作的感觉,他说:“演奏很纯正,他们的管乐声部很不错,小号和长号尤其优秀”。之后,我和宁峰聊起这场演出,这位目前在世界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小提琴家表示:“我与维也纳管弦乐团合作巡回演出过,乐团很职业化,水平很不错,与他们合作我可以尽兴演奏”。连续两年在南京、深圳等地参加维也纳管弦乐团新年音乐会演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则认为:“毕竟是从欧洲音乐文化土壤滋养出的,所以这支乐团演奏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十分地道……”。
听过这些音乐家对乐团的褒奖,更加印证了我对这支乐团演奏水平的信心,同时也更加疑惑:这样再寻常不过的、锦上添花似的商业演出,怎么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甚或成为了“打假目标”?
带着疑惑,我与乐团中唯一的中国人,奥地利籍巴松管演奏家石黎聊了起来:“我在一些媒体上看到有人措辞激烈地批评维也纳管弦乐团,你看过这些报道没有?如果不属实,你们为什么不采取法律手段,澄清是非?”
石黎平静地说:“这种事情在今天司空见惯,我们没有将其当回事。乐团是合法注册的,到中国演出也是合法注册的演出公司主办和承办,经文化部审核批准、中国大使馆签发签证。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合法的,为什么要去在乎别人无中生有的攻击呢?这些不负责任,也没到现场听过我们音乐会的作者肆意胡编乱写地攻击,伤害的是中国演出商的利益,误导的是中国消费者。有头脑的人们在看这些报道时很容易看清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上有些人,没听过几场音乐会,甚至看不懂乐谱。仅仅通过听唱片,翻译一些文章,认识几位音乐家,就以“乐评人”自居。我浏览过这样的一些文章和网站。觉得这种人心理里健康有问题,特别喜欢搬弄是非,无非是想通过惹事生非让自己和自己的网站出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石黎认为对这样的人,去与他较真,那是自取其辱。他怎么说是他的事,但作为音乐家,对音乐会组织者和听众负责就行了。他甚至怀疑有人是受雇于市场竞争对手而写这些东西的。否则,干嘛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攻击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樂团。对于某些媒体因被误导而转载报道,石黎只觉得遗憾。
说到作假,国内的文化艺术圈里比比皆是,网上网下各种音像资料的非法使用和猖狂盗版,名人找枪手写东西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各种重大演出时的假唱假奏屡见不鲜。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每年接待大量来自中国的各种演出团体,在那里被宰得心花怒放,花了钱还被别人贻笑大方,遗憾的是拿不出一篇当地主流媒体专业乐评人的报道,事后却在国内轰轰烈烈地报道演出盛况!两年前,琵琶演奏家章红艳就某些演出时的假奏提出质疑,还惹来麻烦。那些所谓的正义写手又有几人在第一时间做出评论?难道我们是因为没有胆量去挑战有钱有势者,才眼盯着几个再普通不过的外国乐团显示自己的威猛?
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辨别真伪和优劣的鉴赏能力,相信自己的洞察和判断。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作为文章的结尾。
所谓的真假标准,难道靠国家发工资的就是真团?世界的顶级乐团有几支是靠国家发工资的?
若维也纳爱乐乐团符合真的标准,中国有几个城市能请得起?普罗大众有几个能够听到他们的乐音?
当晚,我见到两位与该团合作的中国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刘湲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圆号朱昆强。刘湲说:“我很高兴他们演奏我的作品《火车托卡塔》,这是改革开放不久后我用西方作曲技巧写的中国音乐。这支乐团的演奏技术很好,乐队的演奏默契、投入、风格到位”。
维也纳管弦乐团的演奏家们很早就听欧洲圆号制造商说,在中国有一位世界级的圆号演奏家。这次,朱昆强应邀与该乐团合作演奏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演出之后我问朱昆强与乐团合作的感觉,他说:“演奏很纯正,他们的管乐声部很不错,小号和长号尤其优秀”。之后,我和宁峰聊起这场演出,这位目前在世界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小提琴家表示:“我与维也纳管弦乐团合作巡回演出过,乐团很职业化,水平很不错,与他们合作我可以尽兴演奏”。连续两年在南京、深圳等地参加维也纳管弦乐团新年音乐会演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则认为:“毕竟是从欧洲音乐文化土壤滋养出的,所以这支乐团演奏施特劳斯家族作品十分地道……”。
听过这些音乐家对乐团的褒奖,更加印证了我对这支乐团演奏水平的信心,同时也更加疑惑:这样再寻常不过的、锦上添花似的商业演出,怎么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甚或成为了“打假目标”?
带着疑惑,我与乐团中唯一的中国人,奥地利籍巴松管演奏家石黎聊了起来:“我在一些媒体上看到有人措辞激烈地批评维也纳管弦乐团,你看过这些报道没有?如果不属实,你们为什么不采取法律手段,澄清是非?”
石黎平静地说:“这种事情在今天司空见惯,我们没有将其当回事。乐团是合法注册的,到中国演出也是合法注册的演出公司主办和承办,经文化部审核批准、中国大使馆签发签证。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合法的,为什么要去在乎别人无中生有的攻击呢?这些不负责任,也没到现场听过我们音乐会的作者肆意胡编乱写地攻击,伤害的是中国演出商的利益,误导的是中国消费者。有头脑的人们在看这些报道时很容易看清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上有些人,没听过几场音乐会,甚至看不懂乐谱。仅仅通过听唱片,翻译一些文章,认识几位音乐家,就以“乐评人”自居。我浏览过这样的一些文章和网站。觉得这种人心理里健康有问题,特别喜欢搬弄是非,无非是想通过惹事生非让自己和自己的网站出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石黎认为对这样的人,去与他较真,那是自取其辱。他怎么说是他的事,但作为音乐家,对音乐会组织者和听众负责就行了。他甚至怀疑有人是受雇于市场竞争对手而写这些东西的。否则,干嘛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攻击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樂团。对于某些媒体因被误导而转载报道,石黎只觉得遗憾。
说到作假,国内的文化艺术圈里比比皆是,网上网下各种音像资料的非法使用和猖狂盗版,名人找枪手写东西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各种重大演出时的假唱假奏屡见不鲜。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每年接待大量来自中国的各种演出团体,在那里被宰得心花怒放,花了钱还被别人贻笑大方,遗憾的是拿不出一篇当地主流媒体专业乐评人的报道,事后却在国内轰轰烈烈地报道演出盛况!两年前,琵琶演奏家章红艳就某些演出时的假奏提出质疑,还惹来麻烦。那些所谓的正义写手又有几人在第一时间做出评论?难道我们是因为没有胆量去挑战有钱有势者,才眼盯着几个再普通不过的外国乐团显示自己的威猛?
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辨别真伪和优劣的鉴赏能力,相信自己的洞察和判断。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作为文章的结尾。
所谓的真假标准,难道靠国家发工资的就是真团?世界的顶级乐团有几支是靠国家发工资的?
若维也纳爱乐乐团符合真的标准,中国有几个城市能请得起?普罗大众有几个能够听到他们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