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内本科院校物流专业的信息类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物流企业对人才信息化的需求。应从完善和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及规划能力培养及加大形成性考核力度等方面,提高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物流信息技术已成为了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培养更符合行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均开设相关的信息类课程,并将其纳入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中。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信息类课程往往变成了对各类物流相关信息技术的概述性课程,加之实验、实训设备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造成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经营的脱节,使得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容易学完就忘。因此,就需要改进和完善当前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手段和内容,解决物流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流领域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契合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 物流专业开设信息类课程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样,物流行业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比如借助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设备代替人工作业。而在当今物流行业,除了需要具备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的人才外,培养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是未来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因此,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将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纳入到该专业培养计划,期望能深入将信息技术与物流基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物流系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将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物流体系规划设计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
三、 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在其物流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大都开设了诸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物流、智能运输系统等信息类相关课程。而在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将物流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叠加或整合。但由于信息类课程理论性强,加之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使得这类课程在物流专业的本科教学面临以下问题:
(一) 课堂教学环节以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理论讲述为主,课堂互动性差
国内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从信息技术概念、特点、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再加上课时和实践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直观地、实时地认识和了解相关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因此,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仅仅处于认知阶段,未能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意义,更无法真正形成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大多数的物流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感觉理论性强,且又只是机械地听课,而且听完就忘,无法达到信息类课程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目的和意义。
(二) 实践教学环节以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为主,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分析应用能力培养
当前,为了满足社会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国内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大部分院校加大了实验、实训资金设备投入力度,以期通过完善实验或实训条件,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从实践教学环节现状来看,大多数实验软件只能让学生完成基本物流业务处理,并不能结合实际应用所学物流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规划和开发。加之物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物流实验设备配置相对滞后,使得学生无法去探究物流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理论、实验内容与实际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不足以满足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的相关需求。
(三) 课程考核中试卷考试占比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
不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考试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主要的也是相对较公平的手段。目前,高校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包含了期终考试和平时考试两个部分,其中,平时考试通常占总成绩的20%-40%,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提问,课后习题及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期终考试在总成绩占比相对较高,考核的方式主要多采用闭卷方式考查。由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操作性强,单一的闭卷考试时间有限加之试卷难以覆盖课程全部内容,也就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规划水平和能力,因而这种以考为主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些信息类课程的课堂中也采用了如写读书笔记、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评定学生平时成绩。但是,任课教师很少也很难对学生的作业展开全过程控制。例如,在进行有关课程内容的调查中,由于缺少深入企业实地调查的机会,较难获得物流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相关材料,为了完成调查任务,学生通常是借助网络搜集信息,并且照搬网上的资料和信息,特别是在开展相关专题的课堂讨论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较浅显,也难以调动课堂讨论的气氛。而完成的调查内容较空洞,甚至会出现不同同学提交的调查文本内容雷同,也就造成了以调查报告为代表的平时考核方式并不能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来看,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分数,应付式地来完成课后的平时作业,很难也很少有同学会愿意深入理解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目的。
针对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施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使该类课程教学形式更多样化,教学内容更灵活,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四、 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 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有关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在当今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理论性较强,认识和理解较为抽象,而更多时候授课老师和学生就成了课堂中的“演员”和“观众”。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并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应紧贴当今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得师生在课堂所扮演的角色能够互动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及视频形式将物流信息技术原理、应用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可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形式使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更深一步地认识和理解。而挑选合适的课程案例是影响课堂讨论效果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所选案例应密切联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之信息技术发展和更替速度,案例背景尽量紧跟时代发展背景,而且有关企业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可从多角度选取,可以是应用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例子;在案例讨论中,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甚至可以就某些未能达成共识的观点展开小组间的辩论,使得学生能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也使枯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得以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研讨式教学形式,借助于这种开放式地教学情景和途径,由教师担任 “导演”,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有启发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量力而行的循序渐进性教学,达到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的同步共进;同时,学生也不再扮演课堂“听众”的角色,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使其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研究,进而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二) 充分利用并扩展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析应用能力
由于物流专业所开设的信息类课程在理论教学中,对相关概念、技术、原理的讲述较抽象,因此,配合课程内容通常会开设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有更直观的认知,同时也能提供对相关物流信息实际操作及应用的机会,理论和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对改善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除了采用已有的课堂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还应多和实际的企业物流生产运作管理相结合,逐步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物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毕竟目前国内物流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能够提供给学生认知和实践的机会有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满足教学需求。当前为了加深学生对物流作业及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力度,大部分高校建立了物流实验室,配备了与这些课程相关的物流设备、设计软件。如果在教学中能将信息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既能够克服传统仿真模型和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又能动态模拟物流作业现场,能够提供给学生对物流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契合物流行业中对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料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 加大形成性考核考试成绩占比,全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信息类课程考试中期终考试所占考核比重较高,加之信息类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仅凭一次考试、一种试卷不足以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须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全过程关注和考查学生对信息类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在实验操作及实践应用考核比例,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规划应用能力。此外,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登录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平台上自我测试,并且将每次测试的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评分依据,真正实现对学习过程监督和考评。由于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更强调与实际联系,而应试教育无法去考核和评判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此,可彻底改变传统的标准化试卷考核方式,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模式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在非标准化考试中可以采用试卷和答辩两种方式。试卷考核中将减少或剔除以记忆为主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融合到论述和案例分析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的水平和能力,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而在答辩部分,授课老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个主题,以小组形式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准备,在老师规定的时间进行答辩,答辩的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学生均可进行提问,最后老师给每名学生一个答辩成绩。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信息类课程考核模式,实现全过程考核,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调动其对相关知识点学习认知的积极性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更好地适应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 结论
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备及软件,全面考核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从认知到分析及应用能力,提升和激励学生对信息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既有专业的物流知识又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姜显亮.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02-104.
[2] 鄭宁.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1):176-177.
[3] 向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4):21-22.
[4] 王冬良.基于“缺陷”探究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技术,2015,34(2):318-320.
[5] 朱翠娟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平台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0):293-294.
关键词: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物流信息技术已成为了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培养更符合行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均开设相关的信息类课程,并将其纳入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中。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信息类课程往往变成了对各类物流相关信息技术的概述性课程,加之实验、实训设备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造成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经营的脱节,使得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容易学完就忘。因此,就需要改进和完善当前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手段和内容,解决物流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流领域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契合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 物流专业开设信息类课程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样,物流行业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比如借助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设备代替人工作业。而在当今物流行业,除了需要具备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的人才外,培养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是未来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因此,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将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纳入到该专业培养计划,期望能深入将信息技术与物流基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物流系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将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在物流体系规划设计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
三、 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在其物流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大都开设了诸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物流、智能运输系统等信息类相关课程。而在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将物流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叠加或整合。但由于信息类课程理论性强,加之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使得这类课程在物流专业的本科教学面临以下问题:
(一) 课堂教学环节以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理论讲述为主,课堂互动性差
国内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在信息类课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从信息技术概念、特点、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再加上课时和实践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直观地、实时地认识和了解相关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因此,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仅仅处于认知阶段,未能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意义,更无法真正形成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大多数的物流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感觉理论性强,且又只是机械地听课,而且听完就忘,无法达到信息类课程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目的和意义。
(二) 实践教学环节以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为主,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分析应用能力培养
当前,为了满足社会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国内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大部分院校加大了实验、实训资金设备投入力度,以期通过完善实验或实训条件,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从实践教学环节现状来看,大多数实验软件只能让学生完成基本物流业务处理,并不能结合实际应用所学物流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规划和开发。加之物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物流实验设备配置相对滞后,使得学生无法去探究物流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理论、实验内容与实际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不足以满足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的相关需求。
(三) 课程考核中试卷考试占比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
不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考试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主要的也是相对较公平的手段。目前,高校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包含了期终考试和平时考试两个部分,其中,平时考试通常占总成绩的20%-40%,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提问,课后习题及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期终考试在总成绩占比相对较高,考核的方式主要多采用闭卷方式考查。由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操作性强,单一的闭卷考试时间有限加之试卷难以覆盖课程全部内容,也就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规划水平和能力,因而这种以考为主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些信息类课程的课堂中也采用了如写读书笔记、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评定学生平时成绩。但是,任课教师很少也很难对学生的作业展开全过程控制。例如,在进行有关课程内容的调查中,由于缺少深入企业实地调查的机会,较难获得物流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相关材料,为了完成调查任务,学生通常是借助网络搜集信息,并且照搬网上的资料和信息,特别是在开展相关专题的课堂讨论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较浅显,也难以调动课堂讨论的气氛。而完成的调查内容较空洞,甚至会出现不同同学提交的调查文本内容雷同,也就造成了以调查报告为代表的平时考核方式并不能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来看,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分数,应付式地来完成课后的平时作业,很难也很少有同学会愿意深入理解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目的。
针对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实施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使该类课程教学形式更多样化,教学内容更灵活,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四、 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 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有关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在当今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理论性较强,认识和理解较为抽象,而更多时候授课老师和学生就成了课堂中的“演员”和“观众”。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并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应紧贴当今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得师生在课堂所扮演的角色能够互动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图片、文字及视频形式将物流信息技术原理、应用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可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形式使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更深一步地认识和理解。而挑选合适的课程案例是影响课堂讨论效果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所选案例应密切联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之信息技术发展和更替速度,案例背景尽量紧跟时代发展背景,而且有关企业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可从多角度选取,可以是应用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例子;在案例讨论中,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甚至可以就某些未能达成共识的观点展开小组间的辩论,使得学生能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也使枯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得以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研讨式教学形式,借助于这种开放式地教学情景和途径,由教师担任 “导演”,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有启发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量力而行的循序渐进性教学,达到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的同步共进;同时,学生也不再扮演课堂“听众”的角色,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使其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研究,进而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二) 充分利用并扩展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析应用能力
由于物流专业所开设的信息类课程在理论教学中,对相关概念、技术、原理的讲述较抽象,因此,配合课程内容通常会开设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有更直观的认知,同时也能提供对相关物流信息实际操作及应用的机会,理论和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对改善物流专业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除了采用已有的课堂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还应多和实际的企业物流生产运作管理相结合,逐步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物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毕竟目前国内物流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能够提供给学生认知和实践的机会有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满足教学需求。当前为了加深学生对物流作业及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力度,大部分高校建立了物流实验室,配备了与这些课程相关的物流设备、设计软件。如果在教学中能将信息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既能够克服传统仿真模型和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又能动态模拟物流作业现场,能够提供给学生对物流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契合物流行业中对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料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 加大形成性考核考试成绩占比,全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信息类课程考试中期终考试所占考核比重较高,加之信息类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仅凭一次考试、一种试卷不足以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须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全过程关注和考查学生对信息类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在实验操作及实践应用考核比例,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规划应用能力。此外,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登录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平台上自我测试,并且将每次测试的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评分依据,真正实现对学习过程监督和考评。由于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更强调与实际联系,而应试教育无法去考核和评判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此,可彻底改变传统的标准化试卷考核方式,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模式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在非标准化考试中可以采用试卷和答辩两种方式。试卷考核中将减少或剔除以记忆为主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融合到论述和案例分析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的水平和能力,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而在答辩部分,授课老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个主题,以小组形式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准备,在老师规定的时间进行答辩,答辩的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学生均可进行提问,最后老师给每名学生一个答辩成绩。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信息类课程考核模式,实现全过程考核,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调动其对相关知识点学习认知的积极性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更好地适应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 结论
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备及软件,全面考核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从认知到分析及应用能力,提升和激励学生对信息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既有专业的物流知识又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姜显亮.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02-104.
[2] 鄭宁.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1):176-177.
[3] 向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4):21-22.
[4] 王冬良.基于“缺陷”探究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技术,2015,34(2):318-320.
[5] 朱翠娟等.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平台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0):293-294.